景颇族目瑙纵歌的形式论文 篇一
目瑙纵歌是景颇族的一种传统歌曲形式,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景颇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目瑙纵歌的起源、特点和传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瑰丽的音乐艺术形式。
目瑙纵歌起源于中国云南省的景颇族,是景颇族传统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目瑙纵歌通常由一位目瑙(即歌手)演唱,伴以乐器的伴奏,如手鼓、笛子和琵琶等。目瑙纵歌的歌词以景颇族的语言为主,歌词内容常常涉及到景颇族的历史、文化、生活和情感等方面,通过歌曲的形式传递景颇族人民的感情和思想。
目瑙纵歌具有独特的音乐特点,其旋律优美而悠扬,歌唱技巧独特。目瑙以其独特的嗓音和表演技巧,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歌曲中,使得歌曲更具感染力和艺术价值。同时,乐器的伴奏也起到了丰富和衬托歌曲的作用,使整个演唱过程更加生动和具有戏剧性。
目瑙纵歌的传承是景颇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景颇族的传统文化中,目瑙纵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形式,常常在婚礼、葬礼、节日等重大场合中演唱,成为景颇族人民交流情感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目瑙纵歌的传承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因此,景颇族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目瑙纵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开展传统音乐教育和文化活动等方式,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目瑙纵歌,从而推动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长久传承。
总之,目瑙纵歌作为景颇族传统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音乐风格。我们应该加强对目瑙纵歌的研究和传承工作,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得以保护和发扬光大,为景颇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景颇族目瑙纵歌的形式论文 篇二
目瑙纵歌是景颇族的一种传统歌曲形式,其特点在于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从目瑙纵歌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挖掘和发扬这一瑰丽的音乐艺术形式。
目瑙纵歌在景颇族的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景颇族人民表达感情和思想的重要方式。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目瑙纵歌的传承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目瑙纵歌,景颇族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开展传统音乐教育和文化活动等方式,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目瑙纵歌,从而推动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长久传承。
同时,目瑙纵歌的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传承的基础上,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年轻一代的创新实践,为目瑙纵歌注入新的活力和时代的内涵。可以通过加入新的乐器、改编新的歌词和探索新的演唱形式等方式,使目瑙纵歌更具现代感和时代特色。同时,结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观念,使目瑙纵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艺术欣赏需求。
总之,目瑙纵歌作为景颇族传统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音乐风格。我们应该加强对目瑙纵歌的传承和发展工作,通过保护、创新和传承,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得以保留和发扬光大,为景颇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景颇族目瑙纵歌的形式论文 篇三
景颇族目瑙纵歌的形式论文
一、目瑙纵歌的音乐形式
目瑙纵歌通常在一个巨大的广场举行,广场中央矗立着巨大的“目瑙示栋”。据德宏州民族歌舞团的孔会英介绍:“目瑙示栋由四块数米高的木牌组成。均用红、黑、白三色绘有不规则的螺旋形几何图案,尖头为雄,平头为雌。示栋牌顶部绘有日月星辰,意为人类离不开太阳和月亮。第二、三块中间有两把长刀交叉相连接,表示景颇人的勇敢精神,也说明景颇人的生产生活与长刀密切相关。目瑙示栋牌上的螺旋形图案,代表祖先从青藏高原迁徙而来的艰苦曲折路线,也是目瑙纵歌盛会舞队进行的路线图。目瑙示栋底座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图案。”
景颇族的乐器大致有大鼓、木鼓、象脚鼓、铓锣、洞巴、吐良,牛角号、箫笛、锣、钹、小三弦等。目瑙纵歌中,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鼓和大铓锣;吹管乐器主要是洞巴。大鼓和铓锣是节奏乐器,洞巴则是旋律乐器。大鼓,景颇语叫“镇江”,长一米五左右,直径八、九十公分,用黄牛皮蒙制而成。铓锣,铜制乐器,形状与一般的锣相同,但中有乳头凸起,音色圆润。洞巴,采用木头做成,管体有锥度,上细下粗,顶端为复簧吹嘴,管体下方用牛角相接成喇叭,开有六孔(前五后一),最低音通常是商音。目瑙纵歌的节奏通常是强弱拍交替进行,速度是行板。这与景颇族的迁徙有关。景颇族的先民是古代的氐羌族群,以前居住在青藏高原南部山区,7—9世纪沿横断山脉南迁,16世纪后(明朝)大量移居德宏地区。
从音调上来看,目瑙纵歌的曲调通常采用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中的商调式。商调式的乐曲通常有高亢、铿锵的特点,诸如《金蛇狂舞》、《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商调式这种音乐特点,与拿着长刀跳目瑙纵歌的景颇人很契合。景颇族用洞巴来吹奏,充分运用了洞巴的音域,全曲的最低音商音,就是洞巴的最低音商音。洞巴这件乐器,无论是从音量,还是从音色上来说,都很有特色。当然,参照系是景颇族周边民族的乐器,例如葫芦丝。洞巴的音量要远远大于葫芦丝,这估计是吹奏者要在前面领队,让后面的舞者能听到罢了。洞巴的音色没有葫芦丝柔和,吹不好甚至有些刺耳。这种音乐特点就与周边的民族,诸如傣族、德昂族、阿昌族的音乐完全不同。
二、目瑙纵歌的舞蹈形式
无论是目瑙示栋中的长刀,还是目瑙纵歌中舞者的长刀,都说明长刀是景颇文化不可不谈的一个部分。16世纪景颇族进入德宏地区时,傣
族已占据了坝区,故景颇族只能在山区和半山区开垦。山区山高箐深、土地肥沃、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森林繁茂。在这样的地区开垦不得不把树砍倒开荒造田。可以说,长刀就是一种生产力的标志。此外,景颇族在迁徙途中还要不断地与外族争斗,长刀就成了战斗的武器。逐渐地,长刀就从一种器具变成了一种道具。在文献中也有相关的记载:“野人(野人是景颇族的代称),居无屋庐,多有茅棚,好迁移执勾刀大刃猎捕禽兽”。①景颇族的《盖房子舞》、《布滚戈舞》等舞蹈中,也出现了长刀作为道具。目瑙纵歌的舞蹈部分就是大规模的刀舞。其特点是动作简单,变化较少,技术含量低。队伍中的舞者一律右手持刀刀锋向前,依据鼓点仅用手腕转动刀身。舞者的动作变化主要在下身的摆动,脚步停顿与前后左右的移动。但不管脚步如何移动,总是向前方前进。没有瑙双的领舞,目瑙纵歌便不能开场。瑙双由四名身披银泡手执长刀的巫师组成并排成两列。前面的为武双,后面的为文双。舞阵排成两列纵队,瑙双手拿长刀引舞领路,后面舞者男人手拿长刀,女人手拿扇子或者手绢,按照瑙双带领的各种路线围绕目瑙示栋踩着同一鼓点进入舞场跳舞。目瑙纵歌的队伍呈环状展开,从高处看下去,就像一条条盘旋的长蛇。这种队形可能代表迁徙的'队形。数千人在这个队形中秩序井然,队列中不时发出“哦然,哦然!”的声音来统一步调。成千上万的舞者在瑙双带领下,沿着他们心中祖先迁徙的路线,时而穿插,时而环绕,进退有序,上万人的队形随着鼓点的变化,舞步随之改变,毫不紊乱。
三、目瑙纵歌的其它形式
我们还要注意到景颇族的女性的服装,上衣是黑色的紧身衫,脖子上挂着银项链和银圈,前胸和后背镶嵌着三圈闪闪发光的银泡,有的姑娘胸前和后背还镶嵌着两排银牌。大面积的银饰在姑娘们身上很抢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然而,这些银饰都是当地的生态环境所赋予的,云南的银矿仅次于江西,在全国的银矿储存量中位于第二,为这样的服饰艺术提供了可能性。这种服饰走起路来会有哗啦哗啦的响声。这种声音也是目瑙纵歌中的一部分,只要姑娘们的步子都踩在鼓点上,就会有整齐的哗哗声。
综上所述,目瑙纵歌,必须以一个综合的整体的视角来看待。“诗”、“乐”、“舞”合一的艺术形式是很多古老艺术的雏形。景颇族迁徙的整个路线,从青藏高原到云南的德宏,生态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路走来,生态环境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音乐、舞蹈、诗歌。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目瑙纵歌,已经是很成熟的艺术形式了。目瑙纵歌的原初形式,还需要学者们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