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E原则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探析论文 篇一
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对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投入,包括教育经费的分配和使用等。如何准确评价这些支出的绩效,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时,可以采用3E原则进行探析。所谓3E原则,即经济性、效率性和公平性。经济性指的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是否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教育目标。效率性指的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是否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下取得最大的教育效益。公平性指的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是否能够公平地分配给各个受教育者,实现社会公平。
首先,经济性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在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经费,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评估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成本效益比,来评价其经济性。成本效益比是指教育支出所带来的教育效果与支出成本之间的比值。通过计算这个比值,可以判断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是否经济合理。
其次,效率性也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因此需要考虑支出是否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下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可以通过评估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投入产出比,来评价其效率性。投入产出比是指教育支出所带来的教育效果与支出所投入的资源之间的比值。通过计算这个比值,可以判断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是否高效。
最后,公平性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应该公平地分配给各个受教育者,以实现社会公平。可以通过评估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公平指数,来评价其公平性。公平指数是指教育支出在不同受教育者之间的分配差异程度。通过计算这个指数,可以判断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是否公平。
综上所述,基于3E原则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探析论文,可以通过评估经济性、效率性和公平性来评价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这将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发展。
基于3E原则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探析论文 篇三
基于3E原则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探析论文
摘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间接管理的重要方式,是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保障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本文以3E原则为基础,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 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3E原则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总结出了3E原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经济性是指在财政支出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支出决策机制和支出优先安排机制,克服财政支出活动中严重浪费和分配不均的问题;效率性是政府及民众对财政支出在项目决策机制、实施进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要求的具体体现;有效性是财政支出所取得的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需要结合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来衡量。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作为公共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原则也同样适应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工作。即要依据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三原则,对高等教育资金使用状况进行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价。
一、基于3E原则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三原则的角度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缺少合理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评价的法制保障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设和改革虽然取得了
一定进展,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建设却近乎空白,这极大影响了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整体成效。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查的内容仍只注重于合法性和合规性的审核,未转向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审查的目标仍仅限于鉴证,而未转变为找出原因,提出建议,审查方式仍是提供审计式的鉴证形式和财务报告的`事后审查,没有形成事前确定目标、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制度。因此,要积极制定绩效评价的有关政策、制度、办法,组织、协调绩效评价工作开展,建立相应的报告制度和评价结果监督制度以确保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缺乏系统化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目前许多高校在预算资金的分配上只是着眼于把钱花出去而忽视了预算资金能够取得的绩效,更没有从源头上控制没有绩效和低绩效的教育投入项目,导致高等教育财政资金困难与损失浪费并存,效益低下;同时对高等教育投资责任和支出绩效不够重视,未能将绩效评价纳入高校预算执行和管理的整个过程中。
(三)未建立科学、规范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科学、规范和合理的评价体系。在如何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分类,如何解决评价指标的通用性,如何制定合理的标准值等三个方面需要进行更为深化的研究。
二、基于3E原则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改进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在坚持3E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分步实施。
(一)加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制建设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快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步伐,在《预算法》、《审计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中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要求,加强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管理的约束力,强化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手段,为开展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奠定必要的法制基础。其次,要统一制定有关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评价规章和制度,明确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则、工作程序、组织方式及结果应用等,并对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等。
(二)营造氛围,深化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配套改革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信息资源库,搭建会计核算信息的网络平台,以监测高校预算支出的完成过程,收集高校预算支出信息,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其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要科学合理地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夯实财政支出绩效价的基础。另外,要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逐步形成讲绩效、高绩效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多层次学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财政部门要判断出同样实现教育目标的学校,哪所高效,应向哪投资,若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源,解决资源配置中的瓶颈问题,实现过程的优化,就说明其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教育绩效水平较高,反之,在过度使用教育资源或教育资源配置不当的情况下,即使有基本相当的教育结果,其教育绩效也属于低级水平其财政支出绩效也是低效的。建立多层次学校财政支出监管与评价体系,可以为政府的财政拨款提供理性依据,为各级学校找到自己进步的目标,为弱势学校增加改革的动力,为学校提高有限教育经费的利用效率增加适度压力。
总之,以3E原则为基点评价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鼓励用同样的资源产生最大的办学效益,提高学校财政支出的效率,实现学校有效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生存于效率经济体制下的学校的必要选择,也是解决政府面临的财政资源有限性和公共服务需求增长的瓶颈之困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廖楚晖.政府教育支出效益的有限性分析及模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3).
[2]李玲.我国教育经费支出效益的实证分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1(2).
[3]许盛.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问题初探.教育财会研究,2006(2).
[4]殷雅竹.论教育绩效评价.电化教育研究,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