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精选6篇】

时间:2017-06-06 03:29: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 篇一

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智慧。在这些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深情厚意,体味到他们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和表达。本文将介绍两篇优秀的古代文学论文,探讨它们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篇优秀论文是《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这篇论文通过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深入剖析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和对封建社会的批判。论文中指出,曹雪芹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现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同时也揭示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这篇论文在揭示女性命运的同时,也提出了对女性解放的思考,对当代社会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二篇优秀论文是《诗经中的爱情主题》。《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这篇论文通过对《诗经》中的爱情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古代中国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论文中指出,《诗经》中的爱情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宛转悱恻的爱情,也有忠诚坚贞的爱情,还有婉约深沉的爱情。通过诗歌的形式和艺术手法,古代诗人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赞美和深情厚意。这篇论文不仅对古代中国人的爱情观念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也让读者重新思考现代社会中的爱情价值和表达方式。

这两篇优秀的古代文学论文,不仅仅是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更是对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的探讨。通过这些论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和反思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承。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只有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和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并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是我们了解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 篇二

第一篇内容

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智慧。在这些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深情厚意,体味到他们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和表达。本文将介绍两篇优秀的古代文学论文,探讨它们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篇优秀论文是《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这篇论文通过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深入剖析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和对封建社会的批判。论文中指出,曹雪芹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现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同时也揭示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这篇论文在揭示女性命运的同时,也提出了对女性解放的思考,对当代社会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二篇优秀论文是《诗经中的爱情主题》。《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这篇论文通过对《诗经》中的爱情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古代中国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论文中指出,《诗经》中的爱情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宛转悱恻的爱情,也有忠诚坚贞的爱情,还有婉约深沉的爱情。通过诗歌的形式和艺术手法,古代诗人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赞美和深情厚意。这篇论文不仅对古代中国人的爱情观念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也让读者重新思考现代社会中的爱情价值和表达方式。

这两篇优秀的古代文学论文,不仅仅是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更是对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的探讨。通过这些论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和反思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承。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只有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和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并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是我们了解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 篇三

  摘 要:

文化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核心应指原则性的思想和一种特殊的精神,即人类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方式。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果和载体,中国文化的复兴是时代的需要。挖掘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使命。在“文化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古代文学工作需要进行理念转换、回归元典、强化基础等,才能真正解决现代人教育经历的缺陷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价值的相悖,服务于当代文化的重塑。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价值认同 古代文学

  当下中国,文化是传播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然而,在文化意识不断升温的同时,文化概念的内涵却显得模糊和泛化。文化的成果之一是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又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正期盼着现代人去重新认识。

  一、文化的概念与中国古代文学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阴阳二气的交错氤氲,反映的是季候变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应,是天道运化在人身上的显现,也是人依照天道进行教化的社会规则,即礼乐制度。在《周易》中,文明与文化并无本质区别,指的是“文”所显现的内容或变化的结果,既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制度层面和器物层面。

  严格来说,文化与文明是有区别的。在西方语境中,文化一词最初由“培养,自然的成长”类推为人类训练的过程。这种含义与中国《周易》中的文化有些相似。工业革命兴起,文化的意蕴发生了变化。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著作《文化与社会》中将西方的“文化”概念界定在精神方面,特指语言、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而文明则往往指物质成就,诸如科学技术成果、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各种物质建设。中国当代学者张汝伦先生将文化解释为“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其核心是“原创性的思想和一些特殊的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精神的产品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思想情感和道德标准的重要载体,学习、鉴赏古代文学作品,就是接近、探寻古代文化的过程。因而,古代文学教学不仅要重视文学特性的分析,更要透过文学本身,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就像曾经有位学者说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文学性,我们将不会找到民族诗性的生产轨迹,而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血缘,它就不会再有未来的出路。”然而,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当下“信息海洋”的潮水和“文化大发展”的浮光掠影中,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教学中也已显得尴尬和悖论。

  二、中国文化的命运与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

  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中国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古代文学在当代文化重塑上的困境恰恰是文化危机的表征。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为中心,注重激发受体的兴趣。然而,兴趣的培养不能只靠“戏说”形式的铺染,而是要建立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现代中国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缺少的正是这种价值认同。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特性。外来文化常常被消化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佛教被内化为禅宗。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一部分人甚至认为中国最终的出路在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复制。在这种意识形态下,西方近现代的的文化价值全面取代了中国原有文化的精神内涵。再加上改革开放后一次次商业文化的侵蚀和冲击,中国文化已如奄奄一息的老人。当代年轻人,基本是在现代性的文化条件下长大,天然地容易倾向现代性的逻辑,会觉得与传统中国文化精神格格不入,再加上深入中国人心的社会进化论的集体无意识,人们很容易用现代性的逻辑去改造和包装中国文化。于是“反英雄主义”的思潮兴起,颠覆权威、亵渎神圣的“轼父”情结猖獗。同时,大众文化又为这种潮流推波助澜,颠覆快感与世俗趣味、感官刺激、享乐主义相映成趣。经典被解构,圣贤被搞笑,真理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任意与狂放。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似乎成了“对牛弹琴”,或者说是一种不求深刻、只讲形式的哗众取宠。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大众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及至人格境界的塑造,或只是一句空谈。

  三、中国文化的重塑与古代文学

  张汝伦先生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命运》一文中,称当下复兴中国文化是天命。人类需要中国文化,是因为中国文化具有普适价值,张汝伦先生说这种普适性在“德性”,在“克己复礼的人生态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图景”。这种“德性”便是责任,要担当起这份责任,需要立足当代重新解读和建构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也需要借助新型媒介再造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传播人才,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古代文学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古代文学服务于当代文化重塑,必须从学习到传播再到服务运用走出困境,进行标本兼治。

  1.校正教育理念:由兴趣到意志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要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课本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因此,学习者的兴趣和意志力很重要。其中,兴趣关联娱乐,而意志指向勤奋。目前的教育理念强调兴趣,为引起观众、听众、读者、学生的兴趣,不惜花大力气追求漂亮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主旨内容。在实际上,包括在校的本科学生在内的成年人,意志力的培养仍至关重要。从价值角度告知他们所学习、传播内容的重要性,然后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去接受,去刻苦,应该是当下教育理念调整的方向。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共存共荣,价值比兴趣更重要。

  2.精选学习内容:回归元典 传统文化中,对社会和人类具有普适意义的精华部分,需要继承,对由于时代变迁变得腐朽的部分,必须摒弃。只有这样,社会和人类才能不断完善。立足当代对精华和糟粕进行甄别,重塑中国文化的形象,是增强中国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工作。当下信息泛滥,鱼目混珠,网络、影视,甚至主流媒体,歪曲元典思想的现象时有发生。

  重塑传统,挖掘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必须回归元典。正如袁行霈先生在《中国文学史》总绪论中强调的那样:“文学史著就应立足于文学本身……文学创作才是文学史的根本,文学理论、文学鉴赏,批评是文学史的辅助方面,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辅助面。文学本位就是指强调文学创作的中心位置和紧抓另外辅助的两个方面。”以文学为本位,就要以经典作品为本位。借助网络资源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查阅元典,是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良方。

  3.立足传播基础:注重语言分析 针对由于古文功底薄弱造成阅读、传播困难的情况,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把汉语语言学与文学鉴赏相结合,增加语言分析的力度。一方面扫清阅读障碍,另一方面又使文学风格、情感意蕴找到依托。例如,骈文中起伏跌宕的情感如何通过句式和语音来表现;《左传》描写战争前的游说所体现的礼乐思想;用典对诗文典雅、简约之风的作用;诗歌意象间的意脉逻辑与哲理及诗

风的关联,等等。相对枯燥的语言与相对空泛的文学、文化互相补充,相长相生。另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古训是万万不可废的,配合元典阅读,强化背诵名篇、名段,加强写作训练,也是提高民族的文化综合水平,促使当代中国文化重塑的良策。

  4.重视服务实践:加速成果转化 在古代文学服务于当代文化重塑中,现代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合理地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首先,要坚持把影视、网络、多媒体作为传播的辅助设施的原则,切不可抛开主旨内容而片面强调形式,造成喧宾夺主。其次,针对不同的接受对象要区别对待。对社会大众,在娱乐过程中要正确解读历史文化,切不可一味“戏说”或讲“野史”。在高校中,对理工学科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文学进行素质教育;对中文、新闻等人文学科来说,应强化分析、读写等基本能力的训练,必要时辅以多媒体;对理论性较强的人文学科,鼓励将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及时创作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适应社会需要,这也是人文学科服务社会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利用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成果,促进其在大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中国当代文化的重塑。

  参考文献:

  [1] 张汝伦.中国文化的命运[N].上海:文汇报,2010-08-28.

  [2] 高方.双重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 帅泽兵.论“80后”文学的当代资源与精神传统[J].山西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1).

  [4]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9):3-4.省略

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 篇四

  一、问题的提出

  粗略的概览这些项目和文章就可以发现,他们研究和关注的领域既深入又全面。研究的对象既有历时性问题又有共时性问题,既有以戏剧本身研究为主的第一层次问题,又有与之相关的外围的第二、第三层次问题。

  研究的范围从地方性戏剧到全国性大戏的综合概论;从戏剧文本的纯文学研究到对于戏剧因素中绘画、音乐的交叉学科研究;从戏剧文本主旨到文本结构、人物分析研究等等;从戏剧兴盛和衰落原因的探讨到各种剧种的交替、乃至于声腔的嬗变与特征,……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有点有面,有粗有细,可谓周到细致,研究热烈,成果卓著。但细心梳理却可以发现的是:科研最终极的目的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体现。第一,教学相长是教师、学者等科研工作者共同的心愿,教师把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尤其是实施在以教书育人为终身职业的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的授课中,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双重受益。小可以让教师丰富知识、增加涵养,提高教学质量;大可以让学生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去伪存真,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培养健全的心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众多的项目与研究中,对于戏剧教学环节的关注却相当薄弱。这与整个戏剧研究的繁荣是不相称的,也是不应该的。第二,戏剧是中华文化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点对象。但是舞台热闹,学术热闹,并不能解决戏剧日薄西山的命运。其市场的流失固然有其自身文化属性和文艺形式的一些原因,但是研究的结果,已经更多更明确的指向了消费对象的变化。而高校整日面对的教育对象就是未来文化消费的主力军。———虽然戏剧拥有通俗的特性,但这一优势已经与电影等其他的文艺形式所共有,所以其所特有的对于消费对象悠然心态的要求只能落实到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身上。而这一点更加说明戏剧教学活动本身的重要性,以往单独把戏剧当作纯文学文本进行教学的方式不足以承担这一重任。这就要求,从事戏剧教学任务的教师在充分认识到戏剧教学的意义的前提下,在专研学术、充实自己的同时,必须进行戏剧教学的改革。

  二、问题的解决

  依据上述问题的提出因由,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于两者:一为教师,二为学生。

  (一)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作为教学任务的承担者与实施者,教师自身的学识与素养直接关乎教学的质量,而教学的方法则关乎学生的成长。

  所以不仅要求教师广泛的搜罗已有的研究成果丰富自己,更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发见,撰写出具有独创见解的文章,发见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1、文献资料的甄别收集:由于戏剧是一个艺术的综合体,涉及的各种相关艺术和层面相当广泛,这远非一个科研工作者的个人研究所能完成,所以搜集———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应用到教学,是个相当重要的过程,而其始源于搜集。搜集的具体工作包括:

  (1)戏剧外围的相关艺术研究成果:如音乐——因为古代的戏剧又称乐府,其繁荣衰败与音乐有很大关系,有学者就从北曲的发展来探讨元杂剧的兴衰;如绘画———因为古代戏剧中的脸谱和布景都是写意画的直接体现,而戏剧中的人物故事更是绘画的重要题材,有学者就探讨其与中国画的关系;如舞蹈———因为古代戏剧“唱、念、做、打”中的“做”,就是舞蹈动作,它不但与现代的舞蹈动作一样,富有传情写意的功能,还肩负着故事承接、暗示时空等更为丰富是职能,这也引起了现代学人的注意。如影视资料———随着越来越多的古典戏剧搬上银幕,它们成为戏剧原作的另类解读,以其不同于原来舞台的色彩、声音等,协整着不同的功能为戏剧发展做着贡献。这些属于外层次的资料。

  (2)戏剧本身的问题研究成果。戏剧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本身就是一个大家庭,枝条繁乱,成员众多。每一个剧种,每一个剧目,都有各自的传承、发展、演变过程。这之中剧目是重点,学者从剧目的故事来源进行的对照研究:如水浒戏与《水浒传》的关系,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关系;从剧目的体式进行的研究:如关汉卿的《拜月亭》与丘惠的《幽闺记》何以故事相同而体式不同?白朴的《梧桐雨》与洪升的《长生殿》有何演变?从剧目的产生进行的研究:如明代中期为何出现《中山狼》的题材热?明代后期又为什么会有大量的情爱传奇?———这些有的属于纯学术问题,有的属于历史范畴,有的是不同文学样式的交叉,均应关注。

  (3)剧本作为文学本身的研究成果。作为文学的一种,它是文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一。这包括:剧本的主旨———《窦娥冤》悲剧性何在?《牡丹亭》“至情”的文化意味;剧本的结构———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产生与功能,《黄粱梦》中的梦中之梦;剧本的人物塑造———《西厢记》中张生的志诚、红娘的机智、莺莺的狡黠,《桃花扇》中侯生的软弱、香君的刚烈等等。不论有关传统经典的应该涉猎之范畴,还是独辟蹊径的陌生剧目的新发现,都该搜罗。

  (4)科研成果与教学互动的研究成果。科研的终极目的是为教学服务、为实践服务,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弥足珍贵。虽然就现有的成果来看,仍然不系统、不全面,但足资借鉴,同时这也是本论文提出的原初依据。

  2、教学方法的探索:戏剧是一个包含了各种艺术的综合体,对于戏剧的研究应包含三个路向:剧本、音律、舞台。但长期以来学者———特别是中文系的师生,仅仅把它作为纯文学来进行研究,即着眼点仅仅在剧本,间或涉及音律,而完全忽略了最重要,也是最鲜活的舞台研究。而正是被忽略的舞台上有丰富的舞蹈、美术、声腔,以及戏剧的生命力———不同于电影copy的可复制性,它具有即时性的特点,根据不同的观众,不同的演出时间、地点而具有不可复制性。这使得学生得到了对于戏剧的片面认识,也影响了学生提高自己艺术素养愿望的进度。那么如何弥补此项教学不足呢?兹提出两种方法。

  (1)影像资料。关于一个剧目,可以通过影像资料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感受它的舞台与动作的写意性;感受其音乐与人物情感的共振性;感受剧中人物与自己的情感交流。然后通过其在不同文学门类的诞生进行主旨的对比和艺术的优劣对照,加深对于剧作宣扬观念的了解和体悟,培养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之后通过对于其音乐、舞蹈等艺术的赏析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素养,对祖国优秀的文化产生热爱,并弘扬它,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作贡献。

  (2)田野调查法:这是掌握鲜活的第一手材料的不二方法,因为戏剧在现今的生活中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仍在蓬勃的发展、存在中,几乎所有的地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原生态的剧团存在。大部分的剧团目前的演出都拥有自己的传统剧目,其或多或少改编自古代的戏剧文本。进行田野调查,不仅可以进行感性方面的训练,直观地感受戏剧的舞台美术,享受新鲜的音乐教育,而且可以跟古人进行跨越时空的灵魂体验和情感交流。更可以用理性的精神探讨剧种的发生发展等历史渊源,剧目的特色,包括音乐、乃至乐器的独到之处,别致的声腔,异样的舞台设计与舞蹈程序,也可以探讨剧本的改编、流传以及流传的原因和其中深挚的内涵。

  (二)就作为受教者的学生层面而言,戏剧教学的改革亦有两方面的意义。

  1、由于剧本是古人对于社会、人生、历史、伦理等等形形色色对象的思考结晶,是文学技艺的再次大演练,所以传统的单就文学方面的戏剧教学,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的思考中,学习到系统的理论知识,打开一扇通向传统文化的窗口。认识到古老文化的思想、道德、伦理精髓,又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字的奥秘,通过去伪存真,健全自己的心智,陶冶自己的情操。但戏剧———尤其是中国元明清的戏曲,更是艺术的综合体,它融合了古代几乎所有的艺术因素,有音乐、舞蹈、绘画、歌唱、武术等等。而各种技艺的观摩与感受,不仅能够从技术层面锻炼自己、丰富自己,亦可提高自己的综合人文素质。故而传统的单一文学路向的教学不能够达到完全的教学目的,也没有充分利用好戏剧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

  2、戏剧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艺术,学生通过参与自编自演的剧目,将会受益无穷。周光凡在《大学、大学生与大学生戏剧》中指出: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让他们欣赏戏剧演出、参与戏剧活动、体验戏剧魅力的人文意义起码有以下几点:

  (1)让大学生献身一个团队和集体并从中体验集体创造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2)让大学生在一个交往的平台上训练表达和思维能力,习惯于流露和宣泄情感,学会与人交往。

  (3)让大学生学会体验理解和同情另一个人的情感、尊重和欣赏另一个生命。

  (4)戏剧的创作和排练过程帮助大学生在创作中自主建构知识和能力。

  (5)戏剧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6)戏剧活动培养大学生超越功利的理想主义精神和真诚的生活态度。

  (7)戏剧提供给大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和建立自信的机会。加拿大艺术教育家韦爱诗(Wilkinson)博士认为通过戏剧开发人的潜力过程中至少能促进以下八种能力:感觉能力、动作能力、交际能力、创造能力、感情能力、精神能力、社交能力和知识力。这一观点和周凡光的总结颇为相似,这些都提示我们参与戏剧搬演实践的重要。

  三、结论

  戏剧是民众最为喜欢的文艺形式之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影响力的精神文化阵地,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无穷无尽。戏剧是大专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程中的重要一员,元明清文学的重点即在于戏剧。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仅是未来文化消费的主体,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者和弘扬者。戏剧因为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如戏剧作品的不可复制性,投入与产出的反比例等),在现代文化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但它又有着其它文艺形式所不具有的优势与功能,这就为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提出了任务:在授课中让学生全面认识戏剧,进行教学的改革。资料的整理工作,就是要增加教师的内涵,促进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而要培养好肩负文化传承、作为未来社会建设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搞好对于他们影响巨大而且迅捷的戏剧的教学工作,就要让学生对戏剧有完整的认识,就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既帮助搜罗相关的资料,进行田野调查的工作,又适当开展戏剧的编、导、演活动。

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 篇五

  一、元明清近代文学教学改良的必要性

  (一)内容繁杂与课时不足的冲突

  中国文学从魏晋时期文学自觉发展到元明清及近代,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体,除了传统的赋、诗、词、传奇,又出现了元杂剧、南戏、散曲以及类型丰富的明清小说等。加之随着经济的发达与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到了这一阶段,藏书数量有了空前的提升。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文体类型还是数量都较前代更加繁杂。比如古代诗歌方面,提及古代诗歌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唐代,可是就数量上而言,“元代有数百人的诗文集流传至今,明清的诗文别集达数千种之多,一部《明诗纪事》就辑录了四千多人的作品,约为《全唐诗》所收诗人的两倍,清代的诗文作者更是逾万。”再比如古词方面,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全盛期可谓是在宋代,但元明清时期的词的数量却是远胜于宋代的,叶恭绰所编的《全清词钞》就辑录了清代词人三千余家,这比唐圭璋所辑《全宋词》收录的作家多了近两倍。那么如此繁多的内容,在教育部高教司的要求下需要112 课时来完成教学。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校都无法做到这个要求,而基本停留在50到80 课时之间。那么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要将繁杂的知识点讲授清楚,按照传统的“讲授加划书”模式就很难做到了。因为时间不足只能讲授重点篇目,其余部分尤其是近代部分,只能让学生在教材上划重点。如此教学会导致学生对于本部分文学史脉络不清楚,造成学生文学史认识断层,无法进一步提升其学术意识。

  (二)传统讲授式与“95 后”学生心理特点的冲突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方式多是采取单纯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采用“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由此以来,导致学生难以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自我建构,往往在一学期结束时,随着考试的结束也将所有的知识全部留在了教室。同时这样也使得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与生气,加之现在的大学课堂主体是“95 后”,95后虽属于90后,但其本质与90 后有很大而不同。作为第一批出生于网络信息时代的人类。95 后就像网络信息一样,更加活跃、多变,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变强,但是精神集中度下降。也就是说,传统的一味讲授会造成,教师在讲台上仍旧讲得眉飞色舞,可是学生的心神早已到了“诗和远方”,所以近几年才在高校理论课程教学中,兴起了“段子式”教学。这种段子式教学就是应对95 后学生而出现的,旨在学生听课集中度下降时,教师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段子”,突然转变教学方向,以提升学生的精神集中度。所以说面对着如同网络信息一样的95 后学生,如果依旧使用传统单纯讲授式进行教学活动,尤其是进行古代文学教学,必然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用教材片面化与学术教学深度化的冲突

  对于古代文学课程的教材,大量院校使用的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这套教材是目前较为权威、全面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单纯只使用这一套书,这套书存在着知识点流于表面的问题。例如说在本教材中,对于《水浒传》主题思想叙述部分,正文中仅采用了传统“忠义说”,引用部分简单设计到了“农民起义说”、“市民起义说”、“忠奸斗争”,但是就本书诞生时与“忠义说”同时存在,且相当重要的“诲盗说”并没有涉及,这样的处理方式符合学生的固有观念,便于理解,但就其学术性而言,会显得流于表面,不够深刻。也就是说如果只使用这样一本书进行教学,就会与学术教学深度化产生冲突。学生很容易记忆这些知识点,但是没有选择学术角度的权利,进而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与研究。同时,文学史研究界的学术研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手中的教材很多部分都难以涵盖新的学术观点。例如在《西游记》作者部分的叙述中,如果还是以吴承恩作为唯一合理作者人选,就显得比较脱离与时俱进的学术前沿了,因为当代学者逐渐发现从方言角度《西游记》存在至少两种方言、吴承恩所著在明代书编中被归为史部地理类等等。可是这些观点在通用教材中往往鲜有提及,因为在其编写时此类观点尚未出现,或者未成为时代主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主流与非主流观点可能会有所转移。所以,依旧采取完全依托一本教材而进行教学,会使学生难以进行深度的学习研究,不利于学术的深化,不利于开拓学生的学术眼界,反而会使学生更加感觉学习的乏味。

  二、推行多元化教学

  (一)多元化教学要求从讲授式教师转向文、史研究型学者

  要构建有效的多元化教学,教师的教学素养、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传统讲授式教学中,使得教师能够一本教案走到退休,不注重对于新兴学术观点的研究,故步自封。观点陈旧难有创新式的见解,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所以教师必须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观点,不断深化学习,要善于接受新的学术观点和教学理念,即在授课之外,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的学者,并且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单纯文学文本研究拓展为文史研究,当然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自不必像史学教师那样,对于大量历史事件进行细致研究,可是由于本部分教学内容的时代特点,需要对于大的历史背景,以及具体作者人生重要经历有所掌握,并将二者联系起来,以便学生理解。也就是说要把教学变成行动与研究相结合,即讲授、文史研究、实际教学活动有机统一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心智模式和系统思维得到发展和改变,理论与实践得到深度融合。”

  例如在讲授《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方面,如果仅依照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中的观点,那么只是强调“忠义说”,可是在明代便有与之相对的另一种学说“诲盗说”,同时在建国后还出现过“农民起义说”、“市民起义说”、“忠奸斗争说”等等,片面性的讲授会影响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层次。正所谓“教而不研则周,研而不教则殆;教然后知其困,研然后知其关。”所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教师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持续进步的基础,同时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坚持教学与科学研究相辅相成,将使教师步入全新的职业生活境界之中,从而比较轻松的化解教学时面临的专业难题,使教学因之更加灵动和多彩。

  同时在“元明清近代文学”讲授部分,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创作时代的历史氛围。这种历史氛围并不是简单一句话概括一个时代就能够是学生明白的,有时还要从很多细致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文学形式或文学思潮,比如元杂剧之所以繁荣,是因为元朝前期不开科举,中原文人无处谋生导致的;元杂剧之所以后来走向衰落,是因为元朝在“大德”后开始了科举,文人又有了靠读书得来的上升阶梯。再比如元杂剧中经常出现指天骂地影射朝廷的桥段,如果只归结为元朝思想文化相对自由,学生还是不会知道为什么,那么就需要解释“自由”的原因,因为元朝在中原90 年经历12 位皇帝,只有世祖忽必烈、英宗硕德八剌粗通汉语,顺帝妥懽帖睦尔精通汉语,其余皇帝完全不懂汉语。所以像《窦娥冤》中指天骂地的情景也就可以理解了。由此来看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很难跳脱出元代从上到下的历史社会氛围的影响。正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另外作者的生活经历对于其作品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视的,例如白朴的人生经历与金国遗民身份认同,就可以解释其作品中对于金章宗的影射。而这一切帮助学生理解授课内容的材料的累积,就需要教师“文史双修”。

  (二)多元化教学要求构建开放式合作型课堂

  近些年的教学改革不断强调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并一再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如果将实际教学活动比作一出戏剧,那么教师在其中所承担的角色应该是导演而非主角,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和组织的方式促使学生得出属于自己结论,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术讨论当中。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能够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所谓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讲授结束给予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借此调动其课下的学习。比如在讲授“三言”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卖油郎独占花魁》,思考其间人物形象的异同、描写手法的特点等等,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讲授《聊斋志异》时,与学生探讨传统印象中的狐狸精形象,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再由此推回文本,一同探讨“聊斋”中别样的狐狸精形象。

  所谓讨论式,即,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并不急于作答,而是将问题置于所有学生中,进行讨论,最后再予以解答。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术意识。提出适合学生水平的相关问题,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在讨论前要引导学生了解需要参考那些资料充实自己的观点,指导学生理清发言提纲,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一学期中要做到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人在发言后,其他同学可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加以讨论。当然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于学生的多元学术观点给予总结,从而进一步引导其进行课下阅读。由此形成一种合作式开放型教学方式,通过对话、交流、互动、合作的开放形式,完成“元明清近代文学”的教学。

  综上所述提高“元明清近代文学”教学质量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这个工作中不但需要教师转型为文史双修型学者,同时也要作为“导演”组织、指导学生演好这样一出大戏。95 后学生由于年纪及经历的影响,以及阅读量的缺乏,对于文本的艺术魅力难于理解,并且很难对于文本,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批评。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进行有专业高度的讲解;另一方面引导激发学生的学术意识。最终使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充分感知文本的艺术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并促进其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同时也需要国家与社会的支持,以提升古代文学的学科地位,使得祖辈的文学辉煌不置断送,中华道统继续得以延续。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元明清近代文学的全貌,体味传统文学的别样魅力。

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 篇六

  内容摘要:

元代文人把流于民间的杂剧当作自己的主要写作来对待,倾注几乎毕生的心力,从而提升了杂剧的文学品格,杂剧内涵的文学性值得我们很好的研究。

  关键词:

元杂剧 文学性 写什么 怎么写

  元杂剧是中国丰厚的戏剧文学遗产中的重要组成,至今对我们的戏曲戏剧创作仍具有积极的影响,我们依然可以在今天的舞台上看到她戏曲艺术的传承光芒;在元杂剧中积累起来的文学涵养也得以我们数百年的继承和吸纳,剧目蕴含的文学性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研究。

  我国戏剧历史悠久,最早发生在寺庙和乡间地头的演出往往是民间艺人口传身授的东西,是没有剧本支撑的,因此会经常发生变化,也没有文字的记录。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中说:“我国戏剧,汉魏以来,与百戏合,至唐而分为歌舞戏及滑稽戏二种。宋时滑稽戏尤甚,又渐藉歌舞以缘饰故事,于是向之歌舞戏,不以歌舞为主,而以故事为主。至元杂剧出而体制遂定,南戏出而变化更多,于是我国始有纯粹之戏曲”。[1]他精到地梳理了我国戏剧形成的脉络。我国在汉魏时期出现的戏剧雏形实质上只是一种杂技,到唐宋之间也只是歌舞兼滑稽的插科打诨,如“眼睛酸”、“兰陵王”等。诚如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里所说:“模拟式舞蹈实为产生戏剧的雏形,因为从历史的演进的观点看来,戏剧实是舞蹈的一种分体。”[2]到了宋代,出现了有情节发展、有人物形象的、以故事为主的南戏,于是戏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元杂剧体制遂定,也开始有大量的剧本创作,这里的重要理由是民间的戏剧进入了文人的书案,一批文人参与戏曲的创作和演出成为我国最早的优秀剧作家。众所周知,由于社会的理由,元朝取消科举,文人被断绝了仕途,他们中的许多人只能在市井茶肆勾栏寄托自己的性情,从而造就了我国戏剧的成熟与辉煌。

  历史保存下来一百多部杂剧剧本(《元曲选》和《元曲续集》共收一百六十二部剧本),让我们清晰地阅读到元杂剧戏曲艺术的精华。以关汉卿、王实甫为杰出代表的杂剧剧作家,他们把流于民间的杂剧当作自己的主要写作来对待,倾注几乎毕生的心力,从而提升了戏曲的品格,由平俗脱出而文雅,由随意脱出而规范,由肤浅脱出而深刻,且在戏曲中承载起中国文学创作的儒家思想,为我国戏剧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现在读到的元杂剧本子,不是纯粹的只供演出使用的舞台戏曲剧本,它们是戏曲性和文学性的结合和统一,即既要能作为舞台演出的蓝本,又同时可供人们在书斋里阅读欣赏。剧本里包含着剧作家作为文学家的理想和尊严。剧作家们在创作时是以戏曲舞台演出的方式深思,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并且这种表达是注意到了舞台的时空转换、人物间的动作互相影响、对白中的情绪变化等多方面的造型表现。在元以前许多民间戏曲中,创作者往往偏重于舞台效果,偏重演员在舞台上的自我表现,而出现了以“艺”(或是“技”)压“文”的现象。唐天宝年间的诗人常非月有一诗描述了当时“谈容娘”(又称为“踏谣娘”)的演出场景:

  “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马围行出匝,人簇看场圆。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

  诗中可见,演员表演精湛,观众反响热烈,至于剧情故事则没有叙述,这便是元以前的戏曲演出是以歌舞游戏为表征、以娱乐观众为目的的特点。元杂剧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元素和戏剧元素,首先成为了真正的戏剧,真正在舞台上搬演一个完整的故事、真正在故事中凸显冲突为杂剧的主脉和灵魂、真正塑造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并在人物身上烙下时代的、民族的、历史的印记。这都是因为杂剧作家们有意识地有文化地有品格地从事了剧本的创作。

  现在我们把元杂剧纳入文学的范畴来审视。诚如王国维所言“元杂剧为一代文学之首”,如此评定,那是确认元杂剧具备了厚实的文学属性。我们从现存的元杂剧作品来看,文人的印记是很明显的。某种作用上讲,是文人以他们厚实的文学素养和基力,创造了元杂剧的历史文学价值和历史文学地位。

  首先,表现在对剧目题材的选择上,也就是“写什么”的理由。

  题材的选择和把握是有高低雅俗之分的。选择,体现了作者视野的广度和视觉的敏感;把握,体现了作者深思的深度和关注的取向。元杂剧作家以他们的文人底蕴自然地就把目光更多地、主要地投向了历史、公案和爱情。

  在元杂剧中,历史剧占了很大的比重,是其他题材的杂剧无法超越的。这是因为元代政治上对言论及著作的限制,直接在剧中评说当下是有风险的,于是剧作家们纷纷“以史为镜”,曲折巧妙的抒写自己心中的块垒。其次,是我国历史故事的丰富和繁盛,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容易进入剧本创作的目标区域。于是,剧作家们把历史典籍中的许多历史事件记录作为素材或依据改编成杂剧,一时戏台上帝王将相扮演出场,是古代人古代事,也是当下人当下情,由当下演员演绎历史风云,国家兴衰,英雄成败,阐述着我国传统的历史观念,警示当下,也期待未来。从历史文学中移植过来的杂剧,为杂剧的文学性内涵增加了沉甸甸的分量。

  元杂剧中有许多优秀的历史剧,出现了《赵氏孤儿》《汉宫秋》《梧桐雨》《介子推》《单刀会》《黽池会》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像《赵氏孤儿》尚被国外推崇和移植,可见影响之大。

  元杂剧中史籍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一是以史籍资料为本演绎剧情,一是以史事人物为形塑造舞台形象。

  如纪君祥《赵氏孤儿》的剧情出自《史记》。义士程婴和公孙杵臼联手营救赵氏孤儿,公孙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义重于山,程婴设计救孤,为图复仇,扬善攻讦,也是以义立命。杂剧《赵氏孤儿》根据这段史实这两位义士构建了跌宕起落的剧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千古不变的道义精神,而在这种精神里又离不开一种“血亲”基础的文化认同。元以前的民间演出或说话都未能表现这样的丰富和厚实。

  再以关汉卿的《单刀会》为例。关汉卿的《单刀会》是演绎三国时期蜀之大将关羽为维护刘备为领袖的蜀国基业的利益,单刀赴会,以自己的孤胆勇气挫败了鲁肃等人的阴谋。关羽这个历史人物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有生动描述,说关羽结识刘备后,始终忠心耿耿地,“随其周旋,不避艰险”、“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这为关汉卿塑造、再现关羽的形象提供了视觉上的想象,为关羽的行为提供了内在的依据。关汉卿在《单刀会》中借别人的口描画了关羽一个具有盖世气概的英雄风貌.

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