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打击乐活动的指导策略论文 篇一:培养幼儿音乐兴趣的重要性
引言:
打击乐是幼儿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打击乐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本篇论文将探讨小班打击乐活动的指导策略,重点关注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提供实用的指导策略。
一、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
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存在差异,指导者应该了解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在打击乐活动中,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反应,了解他们对不同乐器的喜好和擅长程度,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二、创设丰富多样的音乐环境
为了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指导者可以在教室中设置音乐角,摆放各种乐器和音乐资源,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播放各类音乐,让幼儿接触不同风格的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
游戏化教学是培养幼儿音乐兴趣的有效策略之一。在打击乐活动中,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小游戏,例如“打击乐比赛”、“模仿乐器声音”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通过游戏,幼儿能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和投入度。
四、注重幼儿的参与和自主性
在指导幼儿进行打击乐活动时,应注重幼儿的参与和自主性。指导者可以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和节奏进行演奏。同时,也要鼓励幼儿进行合作和交流,通过与他人共同演奏,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幼儿进行打击乐活动时,指导者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无论是幼儿的演奏技巧还是表现力,都应给予积极的反馈,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通过正面的激励,可以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他们更多地参与到打击乐活动中。
六、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幼儿音乐兴趣
家庭是培养幼儿音乐兴趣的重要场所,指导者应与家长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参与打击乐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音乐方面的进展,为幼儿提供更多的音乐学习机会和资源。
结论:
通过以上指导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对打击乐的音乐兴趣。指导者应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创设丰富多样的音乐环境,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注重幼儿的参与和自主性,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幼儿音乐兴趣。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促进他们对音乐的全面发展。
小班打击乐活动的指导策略论文 篇二:培养幼儿音乐表达能力的指导策略
引言:
打击乐是幼儿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打击乐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本篇论文将探讨小班打击乐活动的指导策略,重点关注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提供实用的指导策略。
一、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感知是培养幼儿音乐表达能力的基础,指导者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不同音乐元素,如节奏、音高、音色等,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听音乐、模仿音乐、进行音乐游戏等方式,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二、激发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音乐创造是音乐表达的核心,指导者可以通过鼓励幼儿进行自由创作的方式,激发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乐曲素材,让幼儿进行改编和创作,或者给予幼儿一些乐器和节奏的自由发挥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三、注重幼儿的音乐表达技巧
音乐表达技巧是幼儿音乐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者可以通过教授一些基本的音乐表达技巧,如节奏的控制、乐器的演奏技巧等,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可以通过示范和反复练习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握音乐表达的技巧。
四、鼓励幼儿进行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是音乐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指导者可以鼓励幼儿进行音乐表演,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可以组织小型音乐演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可以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音乐表演,如唱歌、跳舞等,培养他们的音乐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幼儿音乐表达能力
家庭是培养幼儿音乐表达能力的重要场所,指导者应与家长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参与音乐表演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音乐方面的进展,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和资源。
结论:
通过以上指导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指导者应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激发幼儿的音乐创造力,注重幼儿的音乐表达技巧,鼓励幼儿进行音乐表演,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幼儿音乐表达能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小班打击乐活动的指导策略论文 篇三
小班打击乐活动的指导策略论文
打击乐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形式,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以及对音色的敏感性,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的协调能力。但是,组织打击乐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组织小班打击乐活动就更难。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控制能力差,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比较弱,给打击乐活动带来了困难。如何通过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促进小班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使孩子的自由敲打变得有意义,有秩序,富有节奏?根据孩子的兴趣,结合我园的课题《幼儿艺术活动整合课程的研究》,我们小四班申请了子课题,决定进行打击乐活动的尝试。通过一年的探索与研究,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较大。
一、初步感知操作打击乐器
德国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打击乐器是最早为人类所掌握的乐器种类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中儿童最容易掌握的乐器。由于打击乐器演奏主要使用大肌肉动作,所以对于精细的小肌肉动作能力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幼小儿童来说,它们是最自然的音乐表达工具,也是最容易从中获得快乐的源泉。
在生活中,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但对于像小铃、圆舞板等这样的打击乐器还是很少接触,有的甚至从未见过。因此,在小班初期,我们提供多种乐器,让幼儿自由敲打,获得快乐,使其对这些乐器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示范,教给幼儿正确的乐器演奏方法。
二、师幼共同制定打击乐常规
打击乐器对于小班的孩子们来说是新鲜而刺激的,因为他们在平时的活动中没有操作过这些“玩具”,而且,这些打击乐器不同于其他玩具的地方是:他们能够发出很好听的声音。这些“玩具”对孩子们颇具吸引力,如果直接让他们来操作这些乐器,那么,使用乐器的常规根本无从谈起。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组织了一节“感受乐器”的活动,先让幼儿认识打击乐器,然后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尽情地玩,玩过后再和同伴交换着玩,使每个孩子每种乐器都玩到。
在培养乐器常规方面,我们并没有硬性规定——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而是在介绍完乐器之后,让幼儿自由敲打。然后问幼儿: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应该怎样?幼儿听了以后说:很乱、很吵、心里感到很烦,应该管好自己的乐器等等。这样,幼儿通过亲身感受,明白了应该怎样做。接着我和孩子一起商量了打击乐器常规的具体内容:
1、 看老师手势拿放乐器;
2、 乐器拿起后或打击乐停下时放在桌子上;
3、 看指挥的手势演奏各种乐器;
4、 演奏时眼睛应该时刻看着指挥;
5、 演奏乐器时应相互倾听。
但是小班的孩子自控能力比较差,即使制定了规定,但乐器一放在桌子上,还有幼儿忍不住拿起乐器乱敲乱打。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提醒幼儿共同制定的规定,请小朋友互相监督,这种效果很好。培养良好的使用打击乐器的常规,仅靠一节教育活动是不会奏效的,每次用这些打击乐器时,我要复习乐器的使用方法与要求,久而久之,孩子们便形成使用乐器的常规。常规的形成需要有效的方法,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坚持。
三、多途径开展节奏活动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声)之一,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打击乐的实验研究中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假如没有良好的节奏感,根本不能随乐曲演奏打击乐器,也不可能会准确、合拍、和谐地合奏各种乐器。
1、日常生活中寻找节奏,激发兴趣。
节奏是将长短和强弱不同或相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幼儿难于理解,但幼儿对节奏却是最敏感的,而自然界、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节奏,因而要让幼儿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幼儿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
1、动物的叫声:如小鸡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小老鼠叫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小羊叫咩——咩——。小狗叫汪汪汪,汪汪汪,小猫发出喵——喵——青蛙发出呱呱呱,
2、自然界的声音:下小雨了滴滴答答,滴滴答答,下大雨了哗啦,哗啦;吹风了“呼啦,呼啦”,流水声“哗啦哗啦”等。
2、交通工具的声音:火车:“呜——呜——”,汽车“嘀嘀嘀嘀”等。我们引导幼儿从这充满声音的世界中不断的倾听、感受,慢慢地,孩子们发现这些声音是变化着的,是有规律的:有的.快些、有的慢点,有的密集、有的舒缓,有的清脆、有的沉闷……我们告诉孩子,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就叫做节奏。我们发动幼儿去大自然中、生活中寻找节奏、倾听节奏,模仿简单的节奏,让幼儿逐渐形成节奏意识。
3、身体动作感受节奏,体验快乐。
有关资料表明身体动作是感受音乐节奏的生理基础,它对幼儿节奏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学习节奏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运用身体动作来表示节奏,《这是小兵》中的节奏X X∣X X∣X X∣X—∣我让孩子边听音乐边做吹号、打鼓、打枪、打大炮的模仿动作,又如学习《欢乐舞》中的XXXX∣XXXX∣节奏型,让幼儿做兔跳的动作,XX∣XX∣的节奏型学袋鼠跳的动作,X--∣X--∣学大象走路,通过愉快的模仿活动,幼儿就自然而来地掌握了以上节奏,而且还感受了音乐的性质及音乐的特点。在用模仿动作学习节奏的同时,我还让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动作。经常进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能大大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多形式演奏方法的探索
幼儿打击乐的主要形式是听音乐齐奏和轮奏。齐奏就是全体幼儿用统一的节奏型一齐演奏,而轮奏,就是一部分幼儿与另一部分幼儿轮流齐奏。当幼儿有了初步的节奏能力后,我就选择合适的音乐材料,让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有规律的打击乐器的演奏活动。
1、选择幼儿熟悉的节奏鲜明的乐曲让幼儿随着乐曲的旋律齐奏,如“我上幼儿园”、“大公鸡”、“我是小兵”、 “小小蛋儿把门开”、“找朋友”、“我自己”等,这些歌曲幼儿虽已唱熟,并进行过边拍边唱的练习,但让他们配上乐器伴奏,却有另一种独特的效果,这样使幼
儿产生一种新的感受和体验。在唱唱打打的活动中,幼儿不但初步感知了乐器演奏与演唱的关系,体会到了自由敲打与随音乐有规律敲打的不同,而且还逐步学会关注同伴的活动,初步感知自己敲打的声音与集体齐奏效果的关系,从而逐步使乐器齐奏声趋向协调。2、选择律动音乐让幼儿学习简单的轮流演奏。小班幼儿记忆、注意、协调能力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均欠佳,而轮奏则有轮流演奏及等待的要求。为此,我们就选择那些有具体动作变化、有内容、有意义的律动音乐,以借助幼儿对原来律动的掌握情况,来帮助幼儿理解、分辨音乐,根据动作的变化进行乐器演奏的变化,从而达到轮奏的效果。
一年的实践探索证明,在小班进行打击乐教学活动是切实可行的。开展打击乐活动,教师本身对活动的认识和评估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要点带动孩子全情投入活动,才能在活动中真正实现师幼互动。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探索还在继续,我们一定会继续重视活动价值的挖掘,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促进幼儿艺术素养的不断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