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寅恪”之“恪”的读音问题(教师中心稿)
云南省通海二中
前久与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朋友们相聚于“海
近日查阅三联书店新近出版的《陈寅恪集书信集》,该书所收录的《致傅斯年》书信的第“七十六通”信之末尾,于“陈唐篔拜启(一九四六年二月十九日)”落款之后,付了以下内容:
Prof.ChenYinKE(陈寅恪)
c/oProf.H.C.Shao(邵循正)
Oxford,England
由以上落款处不难看出,英文标示的汉语音译,分明读为Kè!我心中的疑问似乎应该释然。那么,凭这一点是否就足以明证应该读为Kè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是否连同吴小如先生在内的教授老师们都错了呢?我又迷茫了,到底哪一种读法最合适呢?我也常在自己的教学之中经常提起这位大师,当着学生往往须要提及这两种读音,因为我自己确也无法给它定位。叫学生查字典吧,字典里只有“恪守”之“Kè”这个读音,却没有“què”这个读音。我很困惑,虽也想到就如著名作家贾平凹那样的,成名之后,人们都只知叫他平凹(āo),可在老家他的母亲及七邻八下的乡亲们却都记得他叫他平娃(wá)。我想,是否人们在长期的相处交往中也约定俗成地同化了两个读音,使它们相通了呢,还是两个读音都可以并存呢?
在中国,读音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的时候,单凭汉字还是不能说明多少问题。仅仅按照汉字的一般读法去读,往往要闹出笑话。这也到罢了,但是,我总放心不下的是,对于陈寅恪,这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国学大师。在老一辈清华学校国语研究院的教授中,陈寅恪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被称为“四大导师”。他们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如果对于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我们都还在人名的读音问题上还有争议,怕有点对不住人家。
关于“陈寅恪”之“恪”的读音问题(教师中心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