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妾薄命》诗看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的论文(精简3篇)

时间:2014-01-02 04:33: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从《妾薄命》诗看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的论文 篇一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其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对妾室的描写。《妾薄命》是一首宋代的诗歌,通过对妾室的描绘,反映了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本论文将通过分析《妾薄命》诗中的表达手法和情感内容,探讨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的特点和变化。

首先,从《妾薄命》诗的表达手法来看,可以看出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诗中描写了妾室的薄命,表达了她们在家庭中的弱势地位和命运不幸。诗中使用了“薄命”这一词语,暗示了妾室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这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妾室的不公对待和忽视。另外,诗中还通过对妾室的描写,表达了妾室对家庭的忠诚和奉献。诗中提到妾室“谁解其中味”,说明她们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却往往被忽略和遗忘。这种表达手法反映了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其次,从《妾薄命》诗的情感内容来看,可以看出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充满了悲情和矛盾。诗中描写了妾室的痛苦和苦闷,表达了她们在家庭中的辛酸和无奈。诗中提到妾室“薄命自古谁无份”,说明她们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无论是谁都无法改变。这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妾室的冷漠和无情。另外,诗中还表达了妾室对家庭的矛盾情感。妾室既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感情,又对家庭的不公对待感到痛苦和无奈。这种情感表达反映了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妾薄命》诗中的表达手法和情感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妾室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却往往被忽视和遗忘。她们在家庭中既有着深厚的感情,又对家庭的不公对待感到痛苦和无奈。这些都反映了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的特点和变化。通过对这一诗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社会的家庭关系和女性地位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这种不公对待和忽视女性的现象,为建立平等和和谐的家庭关系做出努力。

从《妾薄命》诗看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的论文 篇二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其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对妾室的描写。《妾薄命》是一首宋代的诗歌,通过对妾室的描绘,反映了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本论文将通过分析《妾薄命》诗中的妾室形象和语言特点,探讨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的特点和变化。

首先,从《妾薄命》诗中的妾室形象来看,可以看出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存在着一定的隐晦性和复杂性。诗中描写了妾室的薄命和不幸,表达了她们在家庭中的弱势地位和命运的悲剧性。诗中使用了“薄命”、“焉得春风”等词语,暗示了妾室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这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妾室的不公对待和忽视。另外,诗中还通过对妾室的描写,表达了她们对家庭的忠诚和奉献。诗中提到妾室“恨君不似江楼月”,说明她们对丈夫的思念和对家庭的情感。这种隐晦性和复杂性的描写反映了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其次,从《妾薄命》诗中的语言特点来看,可以看出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充满了悲情和矛盾。诗中描写了妾室的痛苦和苦闷,表达了她们在家庭中的辛酸和无奈。诗中提到妾室“寂寞沙洲冷”,说明她们在家庭中的孤独和无助。这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妾室的冷漠和无情。另外,诗中还表达了妾室对家庭的矛盾情感。妾室既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感情,又对家庭的不公对待感到痛苦和无奈。这种情感表达反映了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妾薄命》诗中的妾室形象和语言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存在着一定的隐晦性和复杂性。妾室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却往往被忽视和遗忘。她们在家庭中既有着深厚的感情,又对家庭的不公对待感到痛苦和无奈。这些都反映了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的特点和变化。通过对这一诗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社会的家庭关系和女性地位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这种不公对待和忽视女性的现象,为建立平等和和谐的家庭关系做出努力。

从《妾薄命》诗看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的论文 篇三

从《妾薄命》诗看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的论文

  摘要:宋代女性作者的诗词,往往可以作为观察宋代女性生活的窗口。王氏所作《妾薄命》长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问题。

  关键词:《妾薄命》;宋代;妾室;家庭关系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宋代女性作者所作诸多诗词,是极为重要的文学瑰宝。她们的诗词,风格清丽婉约,极富美感。更重要的是,女性诗人的诗词,反映了宋代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遭受的苦难,体现了女性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一般而言,人们比较熟悉李清照、朱淑真等著名女诗人作品,但对一些不知名的女诗人的诗词却缺乏了解。这里,我们特意节选了一位宋代女诗人的长诗,作为解读宋代妾室家庭关系的途径。

  一、王氏《妾薄命》诗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宋代巨鹿王氏,自幼美丽聪慧,富才艺。成年后,因家贫,嫁给同郡凌生为妾,遭主母妒忌,趁凌生外出,主母使婢女捆缚王氏,投之山谷中。王氏大难不死,自伤身世,遂作《妾薄命》长诗。此诗长达千言,风格朴实清丽,表达了王氏女所遭受的苦难和作为妾室的家庭生活的困扰。今录其部分节选:①

  中年罹家祸,众口生嫌疑

。主君不及察,逐妾江之崎。昔尝致幽调,酣欢颇见奇。今忽厉颜色,中道成睽离。群宠好肉食,妾独甘苦荠。群宠好罗绮,妾独披素丝。群宠好外交,妾独严门楣。人情恶异己,璠璵摘瑕疵。主君岂不明,妾心洞无欺。彼忍弄盃毒,危机转斯须。不解覆盃情,谓我争妍媸。捐弃长三年,剖心无所施。呼天天不言,呼地地不知。独呼父与母,何用生我为?

  在这首长诗的选段中,王氏叙述了自己遭受的种种苦难,透露了家庭生活的各种矛盾,反映了妾室在多妻制家庭中的困境。总结起来,这种困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妾室与主母的关系问题,二是包括婢女在内的妾室之间的相互妒忌问题。

  二、妾室在家庭中与主母的关系问题

  宋代多妻制家庭中,主母往往处于强势地位,对妾室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力。《宋刑统》规定:妻子殴伤妾室、婢女,比殴伤常人减二等。②这一规定体现了一个原则:妻子对于妾、婢拥有绝对权力,可以责罚打骂,即使殴伤妾、婢,也会减等处罚。同时也说明,妾尽管地位高于婢,但与婢女同列,仍属于奴仆身份。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妻子想要责罚妾、婢,连丈夫也无法干预妻子行使权力。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南宋时期周必大的故事:做过宰相的周必大非常宠爱小妾,妻子非常妒忌,将小妾拴在庭院里暴晒。周必大偷偷给小妾碗水喝,还受到妻子的嘲笑,周必大只好自嘲:“独不见建义井者乎?”③意思是,就当我是做公益事业管闲事的吧。另一个故事出自明代小说《警世通言》,④其中讲述了一个名叫李子由的高邮军主簿的故事,当时,李在外地讨了一个叫庆奴的小妾回家,妻子见了,立即命人将小妾华服美饰摘了,穿上下人衣服赶到厨房服役,李子由对此无可奈何,连见小妾一面都必须偷偷摸摸的。直到妻子见小妾受够了苦楚,同意将其安排在外宅,李子由才能时不时地去看看庆奴。⑤

  鉴于妻子拥有对妾、婢的绝对支配权力,妾、婢的生活情境自然是十分凄惨的。打骂责罚是少不了的,即便是杀害妾室、婢女的事情,也不少见。上引王氏《妾薄命》中所述,凌生妻子趁主君外出之际,命人捆缚王氏,投之山谷中,无非是想置其于死地。只是王氏命大,方才得脱虎口。实际上,在宋代各种笔记小说中,常常类似实例的反映,只是往往以女鬼故事的形式出现。即:这类女鬼通常是被主母虐杀的。主母虐杀妾室的情节主要分以下两种情形:

  第一种是主母嫉妒宠妾,因而对其进行虐杀。例如洪迈在《夷坚志》讲述的女鬼马妾的故事。故事中的主母常氏,“以妒宠相嫉”于嬖妾马氏,因而趁其夫楚生外出时,将马妾“棰杀之”。楚生亡后,常氏改嫁,遭马妾冤魂的报复:先是育子难产,继而遭受鞭笞之苦,最终被马氏索命。可以想象,这样的报复行为是由于马氏生前遭受常氏的虐太甚,因此化为鬼魂之后怨气冲天,即使道士做法也无力驱逐马氏的鬼魂。最终,常氏以命绝而告终。这类虐杀妾室的事例在宋代笔记小说中不胜枚举,如《夷坚支乙》卷7《朱司法妾》所记:朱司法之妻王氏不能容一侍妾,因而“日夜楚毒凌虐”,迫使侍妾自刎。后侍妾化做鬼灵报复,使得主君与主母俱亡。《夷坚支甲》卷4《靳守妻妾》记靳春太守之妻晁氏,“遇妾侍如束湿,尝有忤意者,既加痛箠,复用铁钳箝出舌,以剪刀断之”。后晁氏恶行遭到亡妾鬼魂的报复,“妾督冤责偿,势必不免”,而后晁氏“数日而卒”。此外,类似的例子还有《夷坚三志》卷6《赵氏馨奴》、《夷坚支乙》卷3《余慰二妇人》等。

  第二种是妾婢怀孕生子,因而遭到主母的虐杀。例如在《稽神录》中记载了一则鬼妾复仇的故事,故事中的女鬼,生前被建昌录事聘为妾室,后怀孕生子。主母妒之,趁其夫外出时,将妾室母子投于井中,“以石填之”。当这名被冤死的妾室欲行报复时,却逢主母亡故转生为鲁思郾之女。然而,冤死的妾室仍不肯罢休,执意于“今虽后身,固当偿命”,即便鲁女出嫁之后,鬼妾“厉愈甚”,鲁女“旦夕惊悸”,终于被吓死了。

  还有一类例子是主母虐杀孕婢的,情节也很凄惨。《青锁高议·前集》中,就讲述了游商李正妻虐杀孕婢的事例,故事中的鬼婢生前怀李正臣的骨血,李正臣系游商,应该是家资丰厚的富豪,因而其妻为保资产故杀孕婢。而杀婢之后,其妻得疾,腹痛难忍,后询仙姑,知是孕婢的冤魂作祟,最终遭到报应,腹裂而死。

  三、妾室包括婢女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在上引《妾薄命》长诗中,王氏所在的凌生家庭,除主母外,尚有众多妾室和婢女,相互之间为争宠而妒忌的情况也促成了王氏被主母虐的事情发生。在诗中,王氏叹道:“群宠好肉食,妾独甘苦荠。群宠好罗绮,妾独披素丝。群宠好外交,妾独严门楣。人情恶异己,璠璵摘瑕疵。主君岂不明,妾心洞无欺。彼忍弄盃毒,危机转斯须。不解覆盃情,谓我争妍媸。捐弃长三年,剖心无所施。”由于王氏比较清高,与众女不合群,造成众女合伙对付王氏。曾经发生过众女在杯中下毒,被王女打翻的事件,反而造成主君对王氏长达三年的冷淡。事实上,这种妾室之间争宠的情况并非罕见,在宋代文献中也有同类记载。徐积曾经针对吴地“俗多不嫁其女,乐以与人,而婢妾之至不幸。

  有良家子失身于人者,甚可悯也。故因所感作《妾薄命》,以告吴之父老,其亦庶乎悯而悔之,悔而改之也”。根据徐积所述,大户人家“美人多嫉妬”,妾、婢的生存境况非常艰难。当然,所谓“美人多嫉妬”,既可以理解为妻子嫉妒妾、婢,也可以理解为妾、婢相互嫉妒。无论如何,大户人家妾、婢生存境况非常艰难,是可以肯定的。

  为什么妾、婢同为家庭中的弱势群体,即便不能联合,反而要相互争斗呢?答案是比较明显的:因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无法从根本上超越家庭的限制,获得社会性独立。因此,不能不以争夺主君宠爱为最佳武器,以获得家庭地位,进而为自己的子女获得在家庭生存的机会。此外,婢女可以升格为妾室,也是妾、婢相互争斗的催化剂。根据宋律,妾室一般不能转为正室,但婢女可以升格为妾室。为此,婢女必须紧紧抓住机会,以见宠于主君,从而获得上位为妾室的资格。 不过,妾、婢之间也会在一定情况下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主母。一方面,宋代的女鬼故事中结局多为被虐杀的妾、婢鬼魂找主母复仇成功,这可以视为妾、婢群体面对主母的虐进行的一种变相反抗形式。因为鬼怪故事往往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投射,对现实的无力感使得她们将侵害自己的主母用一种近乎于幻想的方式进行报复。并且,通过这种“善恶有报”的观念期望影响乃至约束主母对于妾、婢的虐杀行为。另一方面,除了这种也可视为舆论反抗的女鬼复仇故事外,一些无法忍受主母的虐或是担心家产继承问题的妾、婢,有时也采取极端方式,在主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杀害主母。例如《括异志》记述了一个故事,两名婢女趁主君薛周不备,下毒杀害卧病在床的'薛妻,其中一名婢女还怀有数个月的身孕。⑥就这段故事本身来看,婢女或许是为了孩子的继承权,也可能对照料主妻感到厌烦,加上主妻无力抵抗,致使婢女决意杀害主妻。不过,上述妾、婢反抗主母的事例很少,如前述周必大的事例,即使主公深爱小妾,但在妻子的地盘——家庭——之中,也无法对其加以袒护。换言之,大部分妾、婢即使受宠于主公,但在家中仍然是听令于主母的,也必须忍受主母的种种责罚。因此,为避免二者之间起冲突,主公纳妾之后也会采取“置别宅”的方式加以处置,这也可以视为妾、婢的一种胜利吧。袁采在《袁氏世范》中提醒那些纳妾人家,“人有以正室妒忌,而于别宅置婢妾者”,当心所生子女非出于己。⑦尽管有这样的担心,但似乎不少人家都采取这种方式处置。如《警世通言》卷33《乔彦杰一妾破家》、《喻世明言》卷29《月明和尚度柳翠》等故事中,主公纳妾之后,都别置一居,减少妻妾见面机会,从而降低二者发生冲突的几率。

  以上论述了宋代妾室的家庭生活困境,总体而言是笼罩在主母的阴影之下的,情形是不乐观的。换言之,在宋代多妻制家庭中,妻、妾矛盾乃至妾、婢争斗是难以避免的。当然,在这种矛盾和争斗中,主母往往处于强势地位,妾、婢一般而言是处于受害者的地位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矛盾和争斗呢?从现实角度看,妻、妾矛盾和妾、婢争斗的根源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妾、婢的介入导致妻子、爱妾失宠。宋代妇女的活动空间主要集中在家庭之中,而家庭活动的核心则是围绕着丈夫展开的。为此,争夺丈夫对自己的关注,对于加强其在家庭中的地位无疑是有利的。而妾、婢具有年轻貌美的优势,在这场争夺中往往容易抓住丈夫的心,因此,自然会引发妻、妾之间与妾、婢之间的矛盾冲突。《名公书判清明集》中记述了一个因妒忌而起纠纷的故事:一名为桂童的侍妾,由于生子而获主公黄定的宠爱,在一次与妻子的冲突中,黄定居然殴伤其妻。⑧这一事例说明,妾、婢可以借助丈夫的宠爱,对主母形成打压。同时也说明,从男性或当事丈夫的角度看,妻、妾间的冲突是妻子的嫉妒心在作怪,因此,许多士大夫都要求妻子具有不嫉妒的美德。司马光《家范》卷8中说:“为人妻者其徳有六,一曰柔顺,二曰清洁,三曰不妬,四曰俭约,五曰恭谨,六曰勤劳。”⑨又同书卷9中说:“妇人之美,无如不妬。”以上话语中,潜台词似乎是将妻、妾冲突乃至妾、婢争斗的责任归结为夫人的妒忌心,这大概也是作为丈夫的心里话吧。

  二是妾、婢的介入将会影响到家财的分割。如果妾、婢得宠,则很容易怀孕生子,势必将影响妻、妾之间的财产分割及其子女对财产的继承。关于子女继承问题,《宋刑统》卷12规定:“寡妻妾无男者,承夫份;若夫兄弟皆亡,同一子之分。”⑩根据这项规定,丈夫亡故后,守节的妻妾若无子,可有相同的继承权力。反之,如果妾室有子,当然更能继承财产。值得注意的是,这项规定并没有区分嫡庶子,说明无论嫡子庶子,都拥有继承其父财产的权力。在宋代判例中,也可以看到此类事件。《名公书判清明集》卷4《罗柄女使来安诉主母夺去所拨田产》的判例则说到,婢女来安由于之前育子而获得了部分田产。因此,围绕财产继承问题,妻、妾之间乃至妾、婢之间的矛盾冲突当然在所难免。在这场争斗中,尽管丈夫在情感上可能偏向于妾、婢,但鉴于妻子在家庭中所具有的支配权力,往往以妻子的胜利而告终。宋代史料中,多有妻子为保全财产而虐杀孕妾、孕婢的事例。如前文所述游商李正臣妻殴杀孕婢一事即属于此类。《睽车志》中曾讲述了两个类似的故事,一个是盐官马中行之妻虐杀婢女的事件,此人妻子非常彪悍妒忌,家中一婢产子后,才断奶即将其子沉塘溺死。还不解恨,又杂糠谷为粥,令趁热食,“婢竟以血癖而殂”。后来,被冤死的婢女鬼魂找主母复仇。另一个则是李贯妻子“酷妒特甚,三婢怀妊,皆手杀之”,令人震惊。当然,故事结局仍是三婢鬼魂复仇成功,李贯妻子死于非命联系前述女鬼故事中此类事例,我们相信,现实中主母虐杀妾、婢的事情应该不会绝无仅有。此外,宋代广为流行的紫姑神信仰似乎也印证了妻、妾关系中的那血腥的一幕。紫姑神信仰起源甚早,到唐宋时期开始广为流行。据称一个叫何媚的小妾,遭其主母妒忌,于正月十五夜被虐杀于厕所,天帝悯之,命为厕神,广受妇女祭拜这种特殊的信仰崇拜,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妾、婢在主母虐下的悲惨命运。

  作者简介:范梦,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9级研究生,四川成都人。

  注释:

  ①(宋)不详撰人。鬼董[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②薛梅卿点校。宋刑统[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③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④据王曾瑜等先生的考证,《三言二拍》中的许多故事可当宋代史料应用,见《开拓宋代史料的视野与〈三言〉、〈二拍〉》,《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⑤(宋)张师正。括异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⑥(宋)袁采。袁氏世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⑦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点校。名公书判清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⑧(宋)司马光。家范[M]。四库全书本。

  ⑨薛梅卿点校。宋刑统[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⑩薛梅卿点校。宋刑统[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宋)郭彖。睽车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事见《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40引《异苑》、《显异录》。

从《妾薄命》诗看宋代妾室的家庭关系的论文(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