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随想录》读后感【精选6篇】

时间:2013-04-09 01:18:4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 篇一

巴金的《随想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不仅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智者的思维和心灵世界。

这本书以随笔的形式呈现,内容涉及了巴金对于文学、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看法。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阅读体验为基础,深入研究并发表了许多有深度的见解。他对于文学的理解和对于艺术的追求让我深受启发。他认为文学是一种生活的写照,艺术是一种对于美的追求。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和对于其他作品的评论,展现了他对于文学和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他的写作风格简练而深入,思想精深而独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巴金在《随想录》中还对于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他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和引导,而不是一种束缚和限制。他的观点让我深思。在当今社会,教育往往被过多的功利和应试教育所束缚,学生们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巴金的观点给我指明了一条正确的教育之路。

除了对于文学、艺术和教育的思考,巴金在《随想录》中还谈到了许多其他的问题,如社会现象、人生态度等。他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让我对现实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对于人生态度的探讨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人生的种种困难和挫折。

总的来说,巴金的《随想录》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思考。他的思想深邃而独特,他的文字简练而有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收获了很多思考和感悟。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 篇二

巴金的《随想录》让我对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文学作品,更是一本思想的宝库。

在《随想录》中,巴金通过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思考和对于作品的评论,展现了他对于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他认为文学是一种生活的写照,通过文字可以反映出社会的现象和人们的思想。他的作品《家》、《秋》等被誉为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对于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他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种种弊端。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深度,还具有艺术价值。他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于美的追求让我深受启发。

巴金在《随想录》中还对于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他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他的观点让我深思。在当今社会,教育往往被功利和应试教育所束缚,学生们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巴金的观点给我指明了一条正确的教育之路。

除了对于文学和教育的思考,巴金在《随想录》中还谈到了许多其他的问题,如社会现象、人生态度等。他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让我对现实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对于人生态度的探讨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人生的种种困难和挫折。

通过阅读《随想录》,我对巴金的思想和创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思想深邃而独特,他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和思考。我相信,巴金的作品会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 篇三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陆续读完了巴老664页的《随想录》,感触良多,巴老他以病弱之躯写得如此艰难,而我却懒散地读得拖沓。心里不禁觉得对不起他老人家。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主与法制”优势。”集中批判“长官意志”。

  《 随想录》大的人,他反思的是受到了极大的煎熬。但他跟别人不一样,但他又没有办法煎熬中走了出来。剂毒药后,我能知道他是我认为这不是他

  一位百岁老人用自己少有的文学生涯“真”字。只有真,才有善,假的危害;用真情真事这些似乎有些啰嗦的关于说真话的真话,就是他从自己经历中得来的最重大、最关切、最刻骨铭心的人生经验教训。所以他要反复告诫人们,就是因为过去的假的教训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吸取,假的事例还在不断涌现,他担忧假的东西会为害人们的生活,会损害我们的民族国家。事实证明了老人的担心不是多余。当我们看到今天处处呈现的由非真实的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假冒伪劣事例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不断整治不断出现变着花样的虚假问题的局面的时候,不能不对老人近二十年前的担忧感到钦佩。只是这种钦佩也是苦涩的。

  《随想录》让我最最佩服的,是巴老写作的艰辛。由于严重的疾病,老人拿不稳笔,又三番五次地住院。但他要“弥补”社会的愿望十分的强烈,向读者说出心里话的决心不曾动摇。甚至有的1000多字的文章他断断续续要写几个月,还有的时候一天只能写出几十个字,每每看到这些,我常常会在眼前浮现出老人艰难地坐在病床上拼尽全力写下一个字的景象,不禁感到佩服。巴老用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教训,用自己吃过的苦,尝过的难,从自己不短的人生,告诉读者,告诉人民,告诉社会,告诉国家,告诉未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期待。望着书页最后老人坐在轮椅上极目远望的照片,我感到,巴老正在看着我们,注视着我们每天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他似乎在问,今天,你说真话了么;你做的事,是向着你所代表的人民负责任的么?!

  读完巴老的这本《随想录》,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是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折服,是巴老的精神让我佩服。讲真话,是这本书告诉我的做人道理;做坚强的人,是巴老教我的人生道理!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 篇四

  我开始了解巴老,源于他的《鸟的天堂》。那时的我,上小学四年级。望着语文教科书上那一幅世外桃源般的插图,便幻想着自己是一只会飞的小鸟,我的家,就在远方小岛的那棵大树上。那时对巴老的印象,现在想来,更多的是快乐无忧,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岂不乐哉?

  然而,当我读了《随想录》,我的心里多了几份沉重。我是读巴老的文章长大的,知道《随想录》是他的暮年之作。在这里,积蓄了他一生的感悟,我也在字里行间中感悟着,使自己的心渐渐成熟。以下是我读完《随想录》第一集的所感所想。

  《随想录》总结了XX,挖掘了知识分子的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学界誉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巴金因此被誉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

  我认为,巴金之所以被誉为“当代知识分子的良心”,一方面源于他对读者的负责,另一方面是对他自身而言。

  经过十年的浩劫,他开始在写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开始对自己进行解剖,进行反省。他发觉自己在建国以来,没有了自己的理想,一味地想自保,一味地依顺,他曾无实在根据地批判过人,而在心灵上倍受煎熬。所有的一切,他把所有的一切看做体内的脓血,势必除之而后快,以免毒害全身,病入膏肓。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在呼唤着自己的良心,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他视笔如刀,一下一下割自己的心,他感到了剧痛,但他没有放弃,于是每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脓血。

  我不禁惊叹,一位文字老人,在服用是非颠倒的一剂毒药之后,是怎样的挣扎过来的?面对自己的虚伪,他没有选择继续,而是选择了自己的良心,真诚地忏悔着,仿佛在将自己的灵魂示众,耐心地听取世人的指点。因此,对他自身而言,他是对得起良心的。

  至于我说:“一方面源于他对读者的负责。”是我在读《随想录》时自始至终最强烈的感受。

  在我的印象中,我所读的前30篇没有一篇是不提“读者”二字的。这也使我有理由相信,我是理解巴老的。这并不是说我狂妄自大,而是在说明,巴老把一切献给了读者,难到我会选择不理不睬?!

  巴金的每一篇文章都在表示对读者的歉意。《随想录》后记中有这样几句话,“我觉得我在接近死亡,我愿意向读者们讲真话。”“虽然收在这里面的是‘随想’,它们却都是自己‘想过’之后写出来的,我愿意为它们负责。”多么可爱的世纪老人,他在为自己的过去还债,多么慈祥的世纪老人,他在病魔的折磨下,用颤抖的笔尖书写了什么是真正的“良心”,又是多么令人心疼的世纪老人啊!

  无论是对读者负责,还是对自己负责,巴老无疑是我们的榜样。但现实生活中,情况却不容乐观。现在不少所谓的“作家”,将文字作为名利的符号,用发行量、销售量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可怜的人们都去争相抢购。浮燥的人们,浮燥的行为,浮躁的社会。

  这些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但在现实中,对文学名著的冷落,对言情八卦书的痴迷仿佛一场文学瘟疫席卷文化市场,什么“快餐文化”,什么“速冻时代”,不得不让我们寒心。

  还记得《随想录》连载不到十几篇,便遭香港大学生的强烈抗议。原因是他们反对巴老要让人们牢记“文革”,他们要让人们忘记在我们国土上发生的那些事情。然而,巴老选择继续,因为他不想让人否认它们的存在,不想让人们把这史无前例的“浩劫”看做遥远的梦,希望国人有法国人正视过去的坦然(我想他在参观伊夫堡时曾想过吧。)为何他的愿望如此强烈?我想这来自于苦难的经历,“只有经历了接连不断的政治的运动之后,只有在被剥夺了人权在牛棚里住了十年之后,我才想起自己是一个人,我才明白自己应当像人一样,用自己的脑子思考。”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 篇五

  这段时间我读了《巴金随想录》书中让我印象至深的,是他对自己的反思解剖。他反思的是自己在建国以来,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一味地想自保,一味地依顺,而在心灵上受到的煎熬。他曾无根据地批判过人,他跟风而上发过言。但他跟别人不一样,他发现了自己的虚伪,他不能忍受自己的虚伪,但他又没有办法纠正。于是仍然自己煎熬着,也受时代煎熬着。直到十年动乱结束,他才从这种煎熬中走了出来。想不出一个文字老人,一个体弱多病的文人服用了是非颠倒这剂毒药后,是怎样地挣扎着过来的。但是从他几乎泣血的文字里,我能知道他是怎样地耐受着岁月的浸蚀,怎样地步履蹒跚地熬过了那个时代。

  《随想录》里让我篇篇都看到的是关于说真话。这让人更深地明白,一个百岁老人用自己少有的为文生涯得到的,用自己的颤抖的笔写出的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真”字。只有真,才有善,才谈得上美,才有其他。假的再好,也是假的,也是会害人的。他的一生中,看到过无数的假,领受过各式的假把式,遭受过种种假的残害,也最清楚假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所以他不遗余力地揭露假的东西,假的危害;用真情真事真话来向读者表达真实的情感,说明真实的情况,告诉真实的道理。我感觉到,这些似乎有些啰嗦的关于说真话的真话,就是他从自己经历中得来的最重大、最关切、最刻骨铭心的人生经验教训。所以他要反复告诫人们,就是因为过去的假的教训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吸取,假的事例还在不断涌现,他担忧假的东西会为害人们的生活,会损害我们的民族国家。

  巴老用很大部分文字回忆了故人,回忆了不堪回首的十年岁月。他说这是“还债”。我看到,他所说的“债”,一方面是说了错话的亏欠,一方面是对故人的怀念,更主要的是为读者的所表达的歉意,他为他几十年里没有好的作品,为他这样一个受到人民敬仰的作家没能更坚强一点作出表率,也为曾经言不由衷说过的错话身不由己做过的错事。由此我看到了一个作家的良心,他的可爱可敬,他的童真。在这里,我看到一个人民作家的责任,一个人民作家的道义在那里。

  《随想录》让我久久思索的,还有巴金老人写作的艰辛。由于严重的疾病,老人拿不稳笔,又几次住院。但他“还债”的愿望强烈,向读者说心里话的决心不曾动遥有的1000多字的文章他断断续续要写几个月,有时候一天只能写出几十个字。看到这些,我常常会在眼前浮现出老人艰难地坐在病床上拼尽全力写下一个字的景象,不禁生出惊叹。他用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教训,用自己吃过的苦,尝过的难,从自己不短的人生,告诉读者,告诉人民,告诉国家,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期待。

  一代文豪,在他的暮年,在他自知将不能视事之前为我们写下了这本《随想录》,特别是写下他一生的感悟来,这样一本书,珍贵二字,怎么着也配得上了。

  读了此书,让我能记忆一生的也许只有一个字:真。从说真话开始,办真事,做真人,有基本的责任心和良心。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 篇六

  今天在图书馆偶然间发现了巴金老先生的《随想录》合订本,这是非常难得的,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是节选本,并且还很贵,而这本三联1987版的书确只有8.8元,所以赶紧借来一看了。并决定从今天起把一位知识分子的良心展现于大家面前,也把自己的一些胡思乱想发一发。

  总体感受

  一个人在什么时候才敢面对自己的本真。西方的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卢梭的《忏悔录》,俄国的托尔斯泰的《忏悔录》,都是伟大的哲学家面对自身,反省自己的表现。而巴金就是中国较少的敢于面对自己的大家,而《随想录》就是中国的《忏悔录》。它没有优美的词汇,有的只是一颗心,用这颗心构造了一个文革博物馆。这就是我的初读随想录的最为真实的感受。

  读随想录总序(20××-9-28)

  感觉总序写的是言真意切,所以摘秒如下:

  我年过七十,工作的时间不会多了。在林彪等人横行的时候,我被剥夺了整整十年的大好时光,说是要夺回来,但办得到办不到并没有把握。我不想多说空话,多说大话。我愿意一点一滴地做点实在事情,留点痕迹。我先从容易办到的做起。我准备写一本小书:《随想录》。我一篇一篇地写,一篇一篇地发表。这只是记录我随时随地的感想,既无系统,又不高明。但它们却不是四平八稳,无病呻吟,不痛不痒,人云变云,说了等于不说的话,写了等于不写的文章。那么就让它们留下来,作为一声无力的叫喊,参加伟大的“百家争鸣”吧。

  由这篇总序,我感到巴金先生随想录只是想说自己应该说的话,至于结果如何,只有做为无力的叫喊留给世人评论了。

  读“多印几本西方文学名著”(P9)

  这篇随想巴金先生回忆了文字狱、焚书的情况。那个时代,除了他们喜欢的和对他们有利的书以外,一切都不准印,不准看。他们还搞过焚书的把戏,学习秦始皇,学习希特勒。他们煽动学生“破四旧”,一切西方名著的译本都被认为是“封、资、修”,都被大破。结果导致那七、八、九年间很少有人敢于挨一下西方文学名著,除了江青,她只读了少许的可怜的几本书,就好象整个中国就有她一个读过西方作品了。自已无知还以为别人也同样无知,这的确是可悲的事情。

  巴金先生还分析了多印的必要性。他说西方文学名著有汉译的本来就少,旧社会给我们留的少,十七年间出现过一些新译本,但数量有限,不能满足读者需要。经过破坏后,在书店发卖的西方汉译实在少得可怜。因此书店门前读者常常排队购买翻译小说。由此可见,当时的人是多么热爱知识呀,现在不用排队了,可是真正读书的人又有多少呢?巴金在文中还说:即使我们要批判地学习外国的东西,也得先学习,学懂了才能够批判。像他们那样连原书也没有挨过,就用“封、资、修”三顶帽子套在一切西方文学名著头上,一棍子打死,固然痛快,但是痛快之后又怎样呢?这使我想到了熊十力先生教训徐复观的几句话,其实是异曲同工的,可是效果却是不同的,徐先生因这几句话,而改变人生。而巴金先生的话却只成为无力的叫喊。

  读“怀念萧珊”(P16)

  这篇文章我是在中午应该休息的.时候读的,我是含着眼泪来读的,我是满怀着对文革迫害人性的怨恨而读的。读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巴金先生这篇文章,在真情中达到了对那个愚昧时代的控诉。

  萧珊是巴金先生的妻子,巴金比萧大七岁,他们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但却在那个没有人性的时代而永决。巴金先生评价萧珊:她比我有才华,却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她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不愿作家庭妇女,却又缺少吃苦耐劳的勇气。萧珊曾经译过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小说,巴金先生评价虽然这些译文并不恰当,也不是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风格,它们却是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阅读他们是一种享受。由这些事实,我们可以发现巴金先生对妻子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在这些话语里面包含了自己对妻子永恒的爱。

  在这篇回忆中,我看来了文革对人性的迫害不仅限于肉体,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打击。文中提到周信芳的夫人在逝世前经常被打手们拉出去当作皮球推来推去,打得遍体鳞伤。有人劝她躲开,她说:“我躲开,他们就要这样对付周先生了”。萧珊并未受到这种新式体罚。可是她在精神上给别人当皮球打来打去。这主要是想用自己多受一点精神折磨,可减轻对巴金先生的压力。

  文革把人性彻底暴露了,但是在那些丑恶嘴脸的背后,偶而也会露出有限的几张善良的关爱的面孔。为巴金儿子看病的护士长,萧珊曾经当作自己儿子照顾了很多年的一位亡友的男孩。这个男孩专门从北京赶来,只为了看她最后一面。这个整天同钢铁打交道的技术员,他的心倒并不象钢铁那样。他得到电报后,他爱人对他说:“你去吧,你不去一趟,你的心永远安定不了。”文革是人性之恶的突现,但是人性毕竟还有善,虽然少得很可怜。

  文革对于文化的迫害,影响巨大。巴金先生在文中说:为了纪念给林彪等人迫害致死的朋友,想到他们不能把个人的智慧和才华献给社会主义祖国,我万分惋惜。由此我想到了在文革中死去的很多人,象顾准夫妇、傅雷夫妇。其实想一想他们只不过是知识分子而已,为中国解放立下汗马功劳的很多元帅、大将都不能幸免于难,何况一介小小的知识分子呢。我想文革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人的消灭,更多的是对文化的摧残,这种摧残才是最要命的,因为他加重了文化的断层,中国现在已经具有很少的民族性了。

  从巴金先生这篇随想,我认识到文学的作用,就在塑造灵魂,但塑造的过程要注意方法,读书的广度,才能保证自己不被书所害。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