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读后感(精选3篇)

时间:2011-07-07 09:24: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基地》读后感 篇一

《基地》是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科幻小说系列《基地系列》的第一部。这部小说以人类未来的宇宙帝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以数学为基础的学科——“心理历史学”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读完这本小说,我深受震撼和思考。

首先,我被小说中所描绘出的宏大背景所吸引。小说中,人类的宇宙帝国已经繁荣数千年,却面临着崩溃的危机。这种危机既来自内部的腐败和动荡,也来自外部的力量威胁。阿西莫夫通过描述这个宇宙帝国的起伏和衰落,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兴衰轮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小说中的“心理历史学”概念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在小说中,这个学科利用统计学和心理学的方法,试图预测人类历史的走向。通过对大量人类群体行为的分析,心理历史学家可以预测出整个帝国的兴衰周期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个概念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经济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其规律性,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社会现象的研究,尝试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这让我对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最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要人物哈里·谢顿是一位心理历史学家,他通过自己的研究和预测,试图拯救宇宙帝国免于崩溃。他的聪明才智和坚定信念让我深受启发。他的努力和智慧使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和改革者。通过他的故事,我也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智慧和勇气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总的来说,阿西莫夫的《基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一部精彩的科幻小说,更是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深刻思考。通过宏大的背景、独特的学科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这本小说带给我了很多启示和思考。我相信,这部小说将继续影响着更多的读者,激发他们对未来和人类文明的思考。

《基地》读后感 篇二

《基地》这部科幻小说给我带来了耐人寻味的思考。小说中,人类文明的宇宙帝国面临着崩溃的危机,而心理历史学成为了拯救帝国的关键。读完这本小说,我深受启发,思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未来的走向。

首先,小说中的宇宙帝国的崩溃危机引发了我对历史和社会变迁的思考。在小说中,帝国的繁荣和衰落是由于人类群体行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使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复杂而不确定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变迁和未来的走向。

其次,小说中的心理历史学概念给我带来了对科学的思考。心理历史学利用统计学和心理学的方法,试图预测人类历史的发展。这种学科的出现,让我想到了科学的力量和作用。科学的发展不仅可以解释现象,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和历史的规律性。

最后,小说中的主人公哈里·谢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作为一位心理历史学家,通过自己的研究和预测,试图改变宇宙帝国的命运。他的聪明才智和勇气让我深受启发。他的故事让我明白,一个人的智慧和勇气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影响整个社会。

通过阅读《基地》,我对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小说中描绘的宇宙帝国的兴衰和心理历史学的概念启发了我对历史和社会的思考。我相信,只有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对科学的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未来的走向。这本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基地》读后感 篇三

《基地》读后感

  基地,《基地》(Foundation,意为地基、基石。),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1年的科幻小说短篇集,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基地》读后感,一起来看一下吧。

   终于,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利用上下班、等车、等时间在喜马拉雅将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科幻小说听完了,震撼于作者巧妙的构思、宏大的叙事,以及超前的科学思想和意识。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眼中的基地系列小说。

  一、心理史学

  当初一开始能够将《基地》听下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开篇介绍的“心理史学”。这是一个什么鬼呢?这是一套统计学理论,就像是统计物理,只不过它的应用对象不再是大量的微观粒子,而是大量的人。换句话说,心理史学可以抓住大量人类进行互动的宏观规律。这听起来好像非常不靠谱,但是书中却假设,他的发现者哈里。谢顿不仅为心理史学建立了精确的数学方程,而且还利用理论构造了一个庞大的谢顿计划,即在银河系的边缘——端点星建立了一个基地以抵抗银河帝国不可避免的灭亡命运,并以此为原点,蓬勃发展出一个全新的帝国。于是,所有的历史演进全部按照谢顿计划运行下去。

  作为系统科学的从业者,我当然知道心理史学是什么玩意儿。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类行为动力学吗?现在,随着大数据的累积,人们已然可以做到为人类群体行为写出精确的方程了。例如Barabasi的辐射模型可以精确预测两地的通勤人流量。但是,要知道阿西莫夫是从1940年开始写《基地》小说的,我不得不佩服他超前的洞察力。

  小说的第一部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描述基地人是如何一点点建立起一个全新国家的。然而,在大国构建过程中,每隔几十年就会出现一次谢顿危机,于是端点星的人类就开始聚集在谢顿穹窿聆听谢顿在上百年前录制的教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谢顿本人死后将近好几百年了,人类还是按照谢顿计划发展,谢顿的每一个预言竟然全部正确。这不得不让我产生了两个问题:即使这是科幻小说,心理史学的预测也太准了吧,超级离谱了;二、谢顿到底是何许人也?竟能这样牛B哄哄地预测那么久的未来?

  二、骡与第二基地

  就在我感到略有厌烦和困惑的时候,小说突然来了一个变奏,出现了骡这个怪物。骡是个什么东东?他是天地造化生出来的一个变种——基因突变体。这个家伙有一种超强的能力——能够读取、改写他人的心灵,从而用心灵的力量来操控整个世界。骡的出现第一次让谢顿的预言失败了(但我觉得,失败了我反而感觉更高兴呢)。

  更有意思的是,骡将基地攻陷了,谢顿计划这就完全泡汤了。但是,一小批人开始另一套拯救计划,这就是第二基地。据说,在当年谢顿建立基地的时候,不是建立了一个,而是建立了两个,一个精于物理科学,另一个却精于心理科学。事实上,端点星第一基地上的人们根本就不懂心理史学,他们只是谢顿计划的执行者,而真正的心理史学在第二基地,这帮人是心灵力学的高手。

  到此为止,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阿西莫夫将这套理论命名为心理史学,而不是什么人类行为统计学,或社会力学之类的。原来,这个心理二字埋伏着第二基地的伏笔。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现在的量子认知科学的研究,我咋感觉未来的量子认知就是心理史学呢。

  于是,第二基地的隐君子们和骡之间展开了一场颇为激烈,而且尔虞我诈的心理战争。谁说西方人不擅长勾心斗角的?读一读第二基地与骡这段,你就会发现阿西莫夫如果从政必然也是玩弄权术的高手。

  然而,最最让我大跌眼镜的还不是这些,而是,谢顿计划其实压根就不是什么预测,而是一套控制手段。第二基地的心理大师们可以像骡一样操控人们的心灵,从而通过在关键时刻影响关键人物而保证了第一基地的发展可以按照谢顿计划完满地进行下去。

  原来如此,谢顿计划压根就不是什么计划,而是一套控制手段,心理史学也不是什么单纯的动力学,而是一种控制理论。这类似于自我实现的预言。怪不得,当第一基地的有识之士们了解到此事以后都要拼了命地和第二基地人死磕呢。

  三、谢顿与机器人

  我的第二个疑问是,为什么谢顿那么厉害,能凭空创造心理史学和谢顿计划。阿西莫夫好像了解我内心一样,于是他在基地三部曲之后,又写了一个基地前传,专门为我们讲述科学家谢顿的故事。

  原来年轻的谢顿也很挫,是一个乡巴佬数学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玩数学游戏搞出了一套谢顿方程,但他自己却并不相信这些。然而,比较悲催的是,当时的政治人物们却很感兴趣,因为他们想借心理史学来玩后来谢顿自己玩的这套自我实现的预言。

  就在谢顿百般困惑,躲避事实的过程的时候,一位特别特别牛B的朋友出现了,这就是浮名。这家伙不仅在各个地方都有一批跟随他的死党,而且还能起到心灵导师的作用,促使谢顿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之后终于全身心投入到了心理史学的研究过程中。

  但是,我们凭脑袋想想就知道,要想预测人类社会显然需要大数据啊大数据。可是,按照阿西莫夫的论述,那时候的人虽然早已经可以在银河之间超空间越迁,却并没有大数据研究,电脑落后啊。所以,谢顿怎么可能完成这么牛的学问呢?

  最后,他的朋友浮名帮助他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因为,这个家伙居然是一个老妖精,是一个机器人,居然已经活了大概2万多岁了。而且他记忆超强,他的头脑中包含了大数据。于是,在老妖精的帮助下,谢顿终于突破了障碍,建立了心理史学,并成功构思出基地的解决方案。在这里,小说提到了那个著名的机器人三大定律,而且居然还补充了一个第零定律。 所以,说了半天,人还是太挫了,真正牛的人是机器人!

  四、盖亚与地球

  到了90年代以后,在读者的百般呼唤下,阿西莫夫再一次续写了基地系列,于是就有了盖亚与地球的`故事。我觉得这部分的描写更牛。

  首先,时间回到了谢顿计划执行了500多年的时候。基地这个时候已经非常牛了。同时,隐藏的第二基地也将自己隐藏的很深,几乎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然而,就是在这个当口,一个端点星的奇人崔维兹却偏偏不信邪,他始终坚信第二基地的人仍然控制着第一基地的人。于是,在市长的安排下,他和一个老历史学家佩罗拉特踏上了银河之旅,去找寻银河人类的共同祖先之地——地球。

  在这段旅程中,他们奇妙地踏上了一颗异常神秘的星球盖亚。盖亚是个什么东西呢?原来她是一个星球,也是一个联合在一起的超级生命体。盖亚上的河流、山川、树木、人类,全部都是联通在一起的,他们共享着同样的超级意识。

  这让我联想到了阿米巴虫,这些小东西在平时是单细胞的,但是在食物匮乏的时候,他们就会聚集形成一个全新的生物个体——鼻涕虫。这就是生命系统,也是复杂系统最让人感觉振奋的想法——跨越层次的存在。

  小说中展开了大量的对盖亚这种超级生物体的利弊的讨论。最搞笑的一段描述是,当盖亚的一分子——年轻女子包绮思与老佩罗拉特的时候,全盖亚人都能感受到那股喜悦——完全一点点的隐私都没有。

  目前,很多人开始构想未来的地球将会变成一个全球脑,但没想到的是这种想法阿西莫夫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做过详细的讨论了。

  更有意思的是,崔维兹他们在寻找地球的过程中,曾经拜访过各式各样的不同世界。在我看来,这些世界都仿佛在隐喻阿西莫夫看到的人类的各种可能未来发展。其中有一个世界叫做玻利亚,非常有意思。这里面的人全部是雌雄同体,而且他们的头脑中都已经植入了芯片,于是这帮人就可以直接意念操控外物了。这恐怕已经说对了人类未来的演化方向。 最后,他们在月球找到了一切的真相。原来影响谢顿建立心理史学的老机器人丹尼尔安排了所有的一切,甚至包括盖亚这个星球的建立。他率领着机器人们渗透到人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影响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因为受到机器人三大定律的制约,他们不能伤害人类,

  而是善意地帮助人类发展。但最后,他们的能力仍然有限,必须要由人来作出那最后的第一推动。于是,人类将会朝向一个全银河系都要演化成一个超级盖亚的方向而努力。

  个人以为最后的对话非常精彩,深刻地讨论了人和机器的关系。而且,还有那个最后的精彩绝伦的伏笔——难道飞龙是外星系的异类吗?

  五、基地与三体

  最后我想简单说一说我对《基地》和《三体》这两部史诗级的科幻巨著的比较和看法。记得在我刚刚看完三体的时候,我就兴冲冲地给我们学院的一个法国外教推荐这部科幻小说,他听了听我的介绍,就说你应该看基地。看来,基地对西方人的影响超大。而且,这也说出了这两部小说的相似性。他们都是以大宇宙这个尺度为参考,都在用各种途径探索人类的未来。

  相比较来看,三体的故事性成分更强一些,而基地的科学探讨的成分更强一些,但是故事性稍差。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看完整的故事,那么首推三体。如果你想看关于科学的不严谨探讨,那么读基地更合适。

《基地》读后感(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