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3000字 篇一
《孩子你慢慢来》是一本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书籍,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家庭中的成长故事,探讨了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教育方式。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对于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故事中的主人公小明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他有一个忙碌的父母,他们总是加班加点,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小明长大后,成为了一个急躁、焦虑的人,总是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结果。他的父母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他们决定改变,慢慢来,陪伴孩子成长。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孩子教育不仅仅是教会他们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困难,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父母的陪伴和关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正如书中所说:“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阳光,是他们心灵的营养。”因此,父母应该尽量减少工作压力,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为他们提供一个温暖、宽容的成长环境。
另外,书中还强调了教育方式的重要性。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应该急躁,要耐心地引导和倾听。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发展规律。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不要强加自己的意见。同时,父母也应该给孩子提供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决策。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于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我意识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陪伴和关注是最重要的,我要尽量减少工作压力,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同时,我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信、有责任心的孩子。
通过阅读《孩子你慢慢来》,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教育方式。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也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希望能够把这些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成为一个更好的家长,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3000字 篇二
《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家庭中的成长故事,探讨了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教育方式。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对于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故事中的主人公小明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他的父母总是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小明长大后,成为了一个急躁、焦虑的人,总是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结果。然而,他的父母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他们决定改变,慢慢来,陪伴孩子成长。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孩子教育不仅仅是教会他们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困难,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父母的陪伴和关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正如书中所说:“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阳光,是他们心灵的营养。”因此,父母应该尽量减少工作压力,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为他们提供一个温暖、宽容的成长环境。
另外,书中还强调了教育方式的重要性。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应该急躁,要耐心地引导和倾听。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发展规律。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不要强加自己的意见。同时,父母也应该给孩子提供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决策。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于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我意识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陪伴和关注是最重要的,我要尽量减少工作压力,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同时,我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信、有责任心的孩子。
通过阅读《孩子你慢慢来》,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教育方式。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也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希望能够把这些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成为一个更好的家长,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3000字 篇三
“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算是一个沉重的开头。婆婆对孩子的呵斥,也许只是一种对客人的尊重,而作者对孩子的耐心等待,让我看到了一种对孩子的尊重。“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作者对孩子打蝴蝶结时细腻的描写,我仿佛真的看到一个孩子正在耐心地用草绳编蝴蝶结,由于还是个五岁的孩子,手眼并不是特别的协调,因此,总是穿不进洞里,但是他没有着急,仍然不紧不慢的做着,仿佛这个杰作能给他带来很大的成就感。这种属于孩子的内心的平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可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对母亲而言,对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作为孩子在平日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女性长辈之一,作为对孩子们的生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的我们,更应该对这句“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有深深的思考和认识。
这本书中,第二个故事提到了一个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被老师责骂,最后,带着三个弟妹,在爱河边跳了下去。看到这里,我的心狠狠的纠了一下。其实,我一直没有看懂这段文字被放在这里的目的,也许是想说,若是这位教师能给孩子一个“慢慢来”的机会,孩子就不会因为压力与鄙视而自杀;也许,是想让教师也能和作为母亲的一样,关心孩子,耐心地对待孩子。
这本书的封面,是一个孩子低着头,默默地走在一片落满枯黄树叶的路上。他小心翼翼,又仔仔细细,看似一个在落叶中寻找宝藏的考古学家。这个年龄的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他们研究着身边的任何事物,包括他走的路和路边的风景,又比如,枯树叶中的奥秘。《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夹杂着许多母亲与孩子在一起的照片,那是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它记载着一个个母亲用爱浇灌着孩子,用耐心哺育着孩子的感人故事。边上那些美丽的文字“孩子将我带回人类的原始起点,在漠漠穹苍和茫茫大地之间我正在亲身参与那石破天惊的‘创世纪’……”,让我深有感触。幼儿教师,正如孩子们的母亲一般,我们照顾着他们的起居饮食,熏陶着他们的审美,丰富着他们的学识与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但是,他们带给我们的却是孩童般的心灵,他们为我们展示着这个社会各种的美好面。这难道不是一种天赐的恩惠吗?
孩子们的世界,和我们成人是不一样的,孩子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尴尬,就不能只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出发,应该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其次,小孩子与生俱来,对外界新奇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就会问一些奇怪或让我们惊奇的'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培养孩子的这种质疑能力。再者,孩子们的观察力又有着他们独到的一面,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观察结果,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观察这个世界。所以,幼儿教师要做好这份育人工作,首先要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能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谈,不添加任何的主观色彩。
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尝试着去完成一件事,这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它能极好地锻炼孩子的能力。事实上,只有孩子自己做过或主动尝试的事情,才能让他们即喜欢,又印象深刻。往往教师、家长逼着做的事情会让孩子很反感,效率也低下。幼儿园的孩子,能力毕竟还很有限,对于一些事情,他们不能很快的,很利索的完成,这时,作为教师,我们万万不可着急,我们要耐着性子,让孩子慢慢来。我在给小班新入园的孩子上美术课时,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水彩笔,如何整理好用好的彩笔,在请他们演示操作时,他们不停地回忆老师是怎么做的,动作放到了最慢,当时,为了整节课进度的我,真想接过孩子的笔替他完成之后的操作,可是,我们的教育,不正是以培养孩子的习惯和能力为目的的吗?为此,我还是选择了耐心地等待。孩子们也会有着急的时候,拿杯子接水的时候,排队去玩的时候,上课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他们都会露出焦虑着急的神情,有的甚至是用身体语言和眼泪来表达的,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劝他们不要着急,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在现代如此快节奏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对人生的态度也显得越来越急躁,不知是谁高喊出了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千万家长整装待发摩拳擦掌,千万幼教机构调整课程加速发展,千万早教中心拔地而起日进斗金,在这千千万万的希望与期待下,孩子们收拾起童心,规范地坐在课桌前,从“你我他”到“123”而后又是“ABC”“あいう”,从钢琴到小提琴而后又是琵琶古筝,从画画到书法而后又是围棋象棋……林林总总,家长用自己曾经想学的,认为孩子要学的种种课程填满了孩子的童年。当听着家长们交流“成功经验”,逢人就要求孩子表演一个,为自己孩子的多才多艺自豪不已时,敢问孩子们是快乐的吗?那些被逼着学来的东西真的全都会被坚持吗?而填鸭式的教育到底是帮助孩子提早了解了更多,还是毁了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在今后会少了解更多呢?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真的能让孩子成长的更快,还是反而毁了孩子的天真烂漫,天生的创造力呢?成人们,我们何不让孩子慢慢来,让孩子慢慢的地学会识字,让孩子慢慢地与人交往,让孩子慢慢地观察世界。而作为一名老师,要去改变父母的教育理念上是需要长时间沟通的,但是努力在自己的工作中为孩子寻找乐趣,引发他们的兴趣却是一定要坚持实施的,多给孩子一些时间与耐心,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来给予教育与指导,这样的教育理念应该更值得推广。
“我的手还小,请别要求我在整理床铺、画画和打球时做得很完美。我的腿还短,请你走慢些,好让我能跟上你的步伐。我的眼睛还没有看到你所看到的世界,请让我自己观察。我的年纪还小,请拿出时间和耐心向我解释世界上的精彩事情。我的感情还很脆弱,请照顾我的需要,不要一天到晚指责我。”孩子是一个人,所以我们要用待人的方式去待他们;孩子是一个还未完全发展成熟的人,因此,我们又不能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去对待他们,他们需要的是我们更多的关心和耐心。“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那是不是更多的是对我们成人说的呢?
书的最后,龙应台说写道: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甜蜜时光……所以,回过头去看第一个故事,婆婆呵斥着孩子的动作太慢,但她却又能放手让孩子帮助她,去做这些为客人服务的事情,看得出来,婆婆已经将这个最难的“放手”做到了,这种信任,又是对孩子怎样的一种尊重啊!
孩子,请你慢慢来;成人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也请你们慢慢来啊……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3000字 篇四
《孩子,你慢慢来》一书,是龙应台站在女性的角度、妈妈的视角给儿子写的成长手记,但看这本书时,我仍然站在教师的角度去阅读和欣赏,并从中吸取了很多教育智慧。
读着龙应台的文字,我又一次重新认识了孩子。我强烈地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超强的智慧力,带着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的秘密,安安(龙应台的儿子)超强的、灵活的语言表达就说明了这点。由于安安爸爸、妈妈、老师各有自己的语言系统,所以,耳濡目染的安安竟能灵活地运用三种语言——国语、德语、瑞语来称呼同一个物体,能根据来访客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而说不同的语言,对于安安的这种能力,连妈妈龙应台都在疑惑地说:“好像脑子里有几个按钮,见到不同的人就按不同的钮,绝对不会错乱。小小的人又怎么分辨西方人与东方人呢?”是啊,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学习一门外语是多么艰难啊,但安安呢?他却能灵活掌握,随意应用。
除了这种超强的、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外,安安还有超强的想象力,当他知道了“龙”的形状,他念念不忘的是“龙,好大”,后来,即使到了欧洲他再也见不到“龙”时,但,当他又看到“一条近一百米长的彩带,结在枝骨峥嵘的行道树上,大概是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彩饰”,安安又大喊起来“龙、龙,妈妈你看……”正当龙应台要给安安强调那是彩条时,恰有一阵风吹来,彩条在风中飘舞,那一刻,连龙应台都疑惑起来:这难道不是龙吗?回到家,安安把自己的车排列成歪歪斜斜的长条,然后郑重地告诉妈妈“龙!”
这就是孩子,带着超强的智慧力和想象力,带着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的秘密。看着这些文字,我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不到两岁时,儿子就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字,有一天,我在厨房削茄子,削掉的茄子皮散落在地上,其中有几根杂乱在了一起,对于这些,我当然并没在意,可儿子却忽然说:“妈妈,你看,这是个‘不’字,这是个‘不’字……”仔细看,可不,那几个茄子皮就是巧妙地组成了一个“不”字。还有一次,我们拉着一条线绳玩,玩累了,就随意地把线绳扔在了地上。但儿子看看,又惊喜地对我说:“妈妈,你看,‘风’字,这是个‘风’字。”天,仔细看,线绳散落的就是像个‘风’字。
每个孩子都具有超强的想象力,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认识孩子和了解孩子,因为你有一个重大的任务:将宇宙介绍给孩子。在常人意识中,孩子们像白纸,什么都不懂,但殊不知,这张白纸却有着无穷的奥秘,似乎带有神性,带有灵性,具有着无穷的潜能。意识到了这点,教育者就一定要敬畏每一个生命,那个小不点儿,他可是上帝最得意的杰作。敬畏孩子,才是敬畏我们的未来。
龙应台的文字不仅告诉我要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她还告诉我,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孩子。
真正的尊重,就要允许他说“不”,允许他不完美。当龙应台要求安安把字再重新抄写一遍时,安安理直气壮地回答:“为什么?为什么我要再多写一行,你总是要我写得好,写得漂亮,我只是一个小孩,我没办法写得像你那么好……你总是要我得到两只老鼠三只老鼠,我有时候也要得到一只老鼠,我也有权利得到一只老鼠,就得一只老鼠呀……”(老鼠可能是他们奖励的方式,犹如我们的小红花)是啊,孩子有权利说不,孩子有权利得到一只老鼠,在他仅能得到一只老鼠的时候,我们为什么非要强迫他去得到两只老鼠呢?有时候,缺憾也是一种美丽啊!
龙应台对孩子的尊重还表现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的态度方面。有一次,龙应台和先生因工作和家务发生争执,“咆哮了一阵”后,龙应台生气地坐在草地上。这时,安安走过来,和妈妈肩并肩地坐在一起,问妈妈再想什么,妈妈迟疑了一下回答“在想事情”,安安继续追问“想什么事情”。这个问题难住了龙应台,因为她不知道该怎样对才仅仅两岁半的安安解释清楚“婚姻中的矛盾性”。龙应台就是这样,她“不愿意敷衍着小小的人儿,因为她觉得这不及草高的小小人儿是个独立而庄严的生命,她尊重”。
龙应台的文字还告诉我,教育者要有一定的思考力和甄别力。在陪伴安安成长的过程中,龙应台经常给孩子讲故事,但是,就在她给孩子讲《小红帽》《白雪公主》《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水浒传》时,她却敏锐地发现故事中的暴力倾向:野狼要么被开膛破肚,要么被剪开肚皮放进大石头,要么掉到河里淹死;皇后要勒死白雪公主,将毒梳子插进公主的头发,用毒蛇的脚、鼹鼠的眼睛、蛤蟆的尾巴、蜥蜴的翅膀做成剧毒涂在苹果上,让白雪公主吃,这不都是一种暴力宣扬吗?《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强盗被滚烫的热油烫死,这更是暴力;《水浒传》里,鲁智深把金刚的手折断,朱武、陈达、杨春在需要用钱的时候就带着小喽啰下山要买路钱,宋江杀死婆惜等,这样的人,怎么能是英雄好汉?灰姑娘的幸福就是嫁给一个王子,难道,女孩子的幸福只有嫁给王子这一条途径吗?这,是否价值观上的暴力?……
是的,教育者,一定要有思考力,要有甄别力,面对课本,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切忌人云亦云,惟课本是从,惟教参是从,惟经典是从。
龙应台的教育方法,还让我体会到想让孩子有爱,教育者必须先带头去爱。龙应台教育孩子要爱护生命,有次妈妈带孩子外出,途中给孩子买了蝈蝈,但不一会儿,龙应台就建议孩子把蝈蝈放掉,因为爱并不是占有。但不一会,他们又遇到一位朋友,朋友送给孩子几只蜻蜓,刚开始,孩子爱不释手,但捧在手里里看了一会儿,他们就决定放掉,因为孩子觉得蜻蜓很“可怜”,要还给它们以自由,“真正的爱并不是占有”。
还有一次,当孩子看到一只老鼠被垃圾桶卡住时,孩子以“保姆会弄死老鼠”为理由拒绝找保姆,尽管龙应台非常害怕柔软的东西,但听到孩子的要求,她仍然用手掏出老鼠以解救老鼠,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保护孩子眼里的那条生命。
这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要求教育者自己先做出示范来。但,平常的日子里,我们能做到吗?课堂上,我们学习遵守交通规则,但是,我们真的能做到一次红灯都不闯吗?走出课堂,我们能把课堂上的语言转化成我们的行动吗?
德国幼稚园的“学习”方式也给了我很大启迪。在那里,孩子唯一的任务就是玩,不需要排队,不需要秩序,不需要规矩,不需要整齐划一地做同一动作。他们像小蜜蜂儿一样,这儿一群那儿一串,玩厌了积木玩拼图,玩厌了拼图玩汽车,他们只有一件事:玩玩玩,他们的特长也是一项:玩玩玩……
我们呢?幼儿园里,我们的孩子不都在要求中规中矩地坐着,整齐划一地学语文或者学数学吗?甚至去厕所,有的幼儿园不也是有统一的规定吗?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温情教导;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鼓励和理性的思考;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安静、潜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成长,更离不开耐心地等待,是啊,“我愿意等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