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篇一
华应龙的《我这样教数学》是一本关于数学教育的畅销书籍,它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被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所打动。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华应龙在书中强调了数学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式。在他的教学中,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让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其次,华应龙提出了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他在书中分享了许多个案,通过讲述一些学生的故事,他告诉读者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再次,华应龙在书中强调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他认为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教师的责任。在他的教学中,他经常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和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最后,华应龙在书中还谈到了数学教育的社会意义。他认为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来改变社会对数学教育的认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美妙之处。
总的来说,华应龙的《我这样教数学》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数学教育的知识,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像华应龙一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数学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篇二
华应龙的《我这样教数学》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籍,它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教育实践,探索了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所打动。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华应龙在书中提到了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真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在他的教学中,他经常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实验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愉快地学习数学,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其次,华应龙在书中强调了数学教育的实践性。他认为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在他的教学中,他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华应龙提出了一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在他的教学中,他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教育,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华应龙在书中还谈到了家庭对数学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家庭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数学学习,积极参与其中。在他的教学中,他经常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数学学习,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总的来说,华应龙的《我这样教数学》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数学教育的知识,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希望更多的教师和家长能够像华应龙一样,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差异,为数学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篇三
暑假里,我读的是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这本书。该书详细地记录了华老师的12个精典的课例“角的度量”、“多位数减法练习课”、“中括号”、“长方体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等把我们带入了数学的神秘神奇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世界里。每个例子都配以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及专家评析,让人亲历专家的精品课是如何雕琢出来的。书中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专家对他执教的课的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读完后我的内心油然生起一股感慨与敬意之情。
一、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
我们平常的评价语言停留在“你真聪明”、“你真棒”等。在12节课中,华老师的精彩语言随处可见,下面我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
“呦,真会动脑子,虽然没学过,有的人还真量对了,有的人虽然不会,但在动脑子,我觉得也挺好的。小伙子,带你的量角器,到投影这儿来,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
“还没学,不会很正常,但敢于尝试,值得表扬。我提议大家为这样敢于尝试的精神鼓掌!”
“我想刚才举手的人和笑的人跟她想的是一样的。佩服!不过,我觉得要感谢这位同学,是他画的角提醒了我们。”
“如果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我们就能在量角器上看到若干大小不同的角。那以怎么用量角器来量角呢?想一想”
“如果你是量角器的话,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好不好?”“有的问题华老师也不怎么清楚。”
“那是怪华老师没有给大家更多的时间。”
二、别致的教学设计
在他的课堂上,常常能看到“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我印象最深的是“角的度量”这节课。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这一课时,华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的情境。上课前华老师做了一个有心人:一开始,他认真地搜索了生活中的角,但发现都不需要度量的,因为大多数都是直角。后来,他发现衣柜里衣领的角千差万别,进而发现牙刷也有非常讲究的角,椅子靠背向后倾斜形成一定的角……经过反复搜寻、思考和讨论,最后选取了“滑滑梯”这样既有趣又能引发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境作为课题的引入。而情境中三个不同倾斜度的滑梯,既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又体现出角的大小的作用,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角的大小是影响下滑速度(即刺激的程度)的重要因素。虽然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但现实中的滑梯几乎都是标准的、安全的,学生没有思维上的对比和冲突,就不会有意识的去思考下滑速度与角的大小之间存在本质联系。“滑梯的角度多大才算合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度量角的大小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愿望和需求,“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被激发了。接下来教师创设了一连串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在量角器上找角,在纸制量角器上画角,用量角器量角;然后通过应用情境:谁放的风筝高?椅子的靠背多弯舒服?在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率高?……体会量角的作用。正是在这样一种探究、质疑、推测的数学学习氛围中,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被习得和掌握了。
有位专家评价道:“华应龙对数学操作活动别出心裁的设计与指导,对学生思维的有层次的开发,对探究体验数学的本质、方法和数学学习过程的把握,对数学史料的灵活驾驭,以及在教中巧妙渗透情感、价值观的做法,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思考”。是啊,我们每位热爱教育的工作者都应该认真地思考。而思考需要坚持,坚持必定有收获。正如华老师的体会是:要想从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里所说的第二境界突破到第三境界,需要的就是坚持思考、坚持创新。因为“创新思维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对每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反复思考”,当你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境界了。到了这样的境界,你也会说出“我是这样教的”,别人在听完你的课后,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怎么没想到”的。
借用华老师的一段话结尾华:“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意想不到地存着微妙的联系,关键是发现那份联系是件不容易的事”、“只有当你深爱着这片大地,真爱着生活、挚爱着数学,你才会多情善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才能看到更多的生活中的美丽,才能看到感动我们的数学”、“我上出了一些专家认可的课,有人说我‘勤奋’、‘刻苦’,其实我自己不认为是‘勤奋’、‘刻苦’,我是在享受幸福,享受自己的全情投入,享受数学对我的青睐有加,享受生活对我的‘无微不至’”。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篇四
暑期,根据学校校本培训的要求,每位教师读一本教育专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经常自满于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很少去钻研教学理论知识,课堂上或许还能自给,但是在课外的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中就明显差别人许多。无论是学校要求还是教研活动带来的压力,都促使我必须去读一点书,无论收货多少比不读要好!
数学教师还是热衷于数学方面的先辈们积累的经验总结,我选择了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华老师非常注重“技能教学”,这让我想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做数学的过程是一个探索模式与秩序的科学过程,它是需要付出努力并花费时间的。学生需要动手操作,“冒险”猜测,提出和解释自己的观点和解法,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修正自己错误、不完善的观点。这时的学生,就不可能只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和模仿者,而必须积极地思考其中所包含的各种数学观念。
以华应龙老师“角的度量”为例:
为了创设一个做数学的环境,老师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探究、质疑、推测的学习氛围。在这一环境中,学生被邀请来做数学,问题由老师或学生自己提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努力地寻找解决的方法,而知识和技能作为做数学的一个结果被自然而然地掌握。华老师思考了“量角的本质是什么”——重合,从而找到了一个邀请学生来做数学的切入口,如果学生在量角器上清晰地找到角了,进而能在纸制量角器上画角,量角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交流这些角中有没有不同的角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接触到了什么叫“中心点”、“0度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度的角、度数的写法等,特别是对于内外圈刻度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有了理性的认识。这就是华老师的智慧。
只管教不管学,教学设计自然容易,但难点如何攻破就不敢保证;只管学不管教,教学活动自然轻松,但学生的错误如何矫正同样也无法保证。
教和学是密切联系的,教为学服务,学为教的基础。教促进学,学促进教,教学相长。华老师在学生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轻松、幽默的对话,渗透了有分量、有内容的教学;通过创设一个个情境,提出了一个个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出来,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把学生错误的概念理解和操作行为暴露出来,而教师在其中动态地把握各个教学时机,适时地介绍有关的事实性概念和操作步骤,并充分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促进学生建构起角的大小的概念和对量角器量角的原理的理解。这正是我们一直渴望追求的:教学“无痕”,精彩“有痕”。
这还不够,在教学的末尾,华老师又提出一系列感性又贴切的实际问题情境,如: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率最高,谁放的风筝高,椅子的靠背多弯才合适等,学生的学习活动被推到了一个高潮,学生在辛苦的探索、暂时的错误之后,终于品尝到了胜利的果实、幸福的味道。
不可否认的,这样一本书对我的触动,让我走入一个新的教学环境,展现出一个新的学习天地。我想,我需要再将这本书细细的品尝,学习华老师那种高超的教学技巧,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数学教学的快乐中去!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篇五
华应龙的《我这样教数学》吸引了我的眼球,翻阅起来。再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感受,总感觉自己练习课不是那么会教,因此一开始我就看了其中有关“多位数减法练习课”的教学实例。想从华大师那里学到一些有关练习课教学的“功夫”。
在这篇文章里,华大师首先写了课前慎思:练习课的质量取决于什么。文中是这样说的:练习课的质量取决于在一定的题量的基础上,关键看思维的含量,看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确实,练习课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枯燥的数学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魅力。在华大师的《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教学实录中,在课开始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明将要参加一个夏令营活动,他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带密码的旅行箱。他很高兴,但过后他又想:万一我把密码忘了,可怎么办哪?我设什么密码好呢?而后爸爸和儿子就玩起了设密码的游戏。密码箱上需要设三个不同的数字,开始设密码,一步步引入新课的教学。学生便饶有兴趣的设起密码,通过想三个不同的数字,再组成最大数,最小数,最大数减最小数;再用减出的得数的.三个数字,再组成最大数,最小数,再减——一步步深入教学,学生不但学会了三位数减三位数,还对这样的练习课不是显得那么枯燥,而是兴致勃勃,有一直想算下去的冲动。看了这篇,我深感佩服,练习课能上的如此精彩,甚至下课了,学生都是恋恋不舍的离开教室。也开始深思:为什么自己上练习课总是显得那么枯燥乏味呢?总是感觉是为着知识的教授而在教授呢?确实,自己在以后的练习课教学中也要多注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是要创设一个比较好的情境,能让学生如走迷宫一样感兴趣的一步步走下去,而不是干巴巴的走着小道,通过情境中的设疑让学生一步步深入,从迷宫中走出,这样学生也会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数学学习越发感兴趣。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篇六
”我的指导方法,显得很笼统,而华老师的指导方法很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于是,我也把这样的读题方法介绍给了学生,结合本班学生读题时经常有跳读的现象,这是读0.7、0.8遍的现象,以及遇到学生做错题时,就问学生是否认真读题?
读了几遍,用实例教育学生,相信效果会比直说道理更有效。另外,波利亚说过:“对你所不理解的问题作出答复是愚蠢的,为你所不希望的目标工作是悲哀的。”这一句名言也很适合教育本班学生,因为他们经常在老师提出问题后,就看似轰轰烈烈地回答问题,可是这其中却有一部分学生滥竽充数,实际上他们说的话语该问题没关系,而不能达到真正理解的效果,所以把这句名言跟学生分享后,不断提醒,要对理解的问题作出答复才是聪明的。通过这个事例逐渐达到改正“乱回答问题”的目标。
我觉得这三个标准很实在,简单明了。第一个标准“吸引学生”,我很认同,每次我们外出听课时,凡是能吸引在座老师听得津津有味的课,都会受到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认可和喜欢。
所以,在课堂上,作为老师,我们可以从学生眼神中可以判断这节课是否成功,当学生的眼神能紧紧围绕你转的时候,学生正听得入神,当大部分同学的眼神是呆滞的,那么作为老师要赶紧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有一次,学校里的主任来巡堂,当是我站在教室的后面,学生都转过身面向我,很有热情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她很惊讶,还以为我在讲故事呢!其实,我当是在讲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把这道题与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身临其境,想象后再理解,那么学生会对这些题感到很熟悉的。
所以,要调动学生的兴趣,跟学生的眼神沟通、肢体语言的恰当应用和对知识的讲解方法是否到位都很重要。也就是说,一节好课的关键词可以总结为:老师的人格魅力、数学知识的魅力、数学思维方式的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