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优秀3篇】

时间:2014-05-08 01:10: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篇一

《生活在别处》是一部由刘心武所著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描述了一个生活在异国的人的故事。这本小说引发了我对于生活与归属感的思考。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在陌生的国度生活的人,他与家人分离,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他面对着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以及思乡之情的折磨。小说中描写了他对于这个陌生国度的适应过程,以及他努力寻找归属感的内心斗争。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感到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当我们置身于一个与自己习惯不同的文化中时,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以及思乡之情都会成为我们面临的困难。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我们需要重新学习语言、适应文化,并与陌生人建立联系。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耐心。

然而,尽管主人公在小说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他最终还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感。他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和互动,逐渐融入了这个陌生的国度。他建立起了新的友谊和家庭,让他感到自己不再孤单。这个故事告诉我,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我们努力适应环境,与人建立联系,就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阅读这本小说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生活与归属感的问题。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情感是如此重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生活,我们需要面对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努力适应环境,与人建立联系,我们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归属感不仅仅是生活在一个地方,更是建立起与他人的联系和情感纽带。

在读完《生活在别处》之后,我深感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我们努力适应环境,与人建立联系,我们就能找到归属感,让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篇二

《生活在别处》是一本让我深有感触的小说。故事中的主人公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他面对着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以及思乡之情的折磨。读完这本小说,我不禁思考起自己的生活和归属感。

我曾经也经历过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的经历,所以我能够深切地理解主人公的感受。在一个与自己习惯不同的文化中生活,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会成为我们面临的挑战。我清楚地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感到孤独和困惑。与陌生人交流时,我无法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经常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

然而,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和互动,我逐渐融入了这个陌生的环境。我学会了当地的语言,逐渐适应了当地的文化,与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我不再感到孤独和困惑,而是感受到了身处这个陌生环境中的温暖和安全感。

阅读《生活在别处》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活和归属感的意义。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是一种挑战,但只要我们努力适应环境,与人建立联系,我们就能找到归属感。归属感不仅仅是生活在一个地方,更是与他人的联系和情感纽带。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通过阅读《生活在别处》,我更加坚信了自己在陌生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我们努力适应环境,与人建立联系,我们就能找到归属感,让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这本小说给予了我希望和勇气,让我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篇三

2010-07-21 23:27废话: 有些书知道自己迟早会去看的,只是个时间问题。这本《生活在别处》用今天下午3个小时的时间以飞奔一样的速度看完,感慨万千。上豆瓣一看,发觉评论都是些鸡肋之言,有点失望。不敢说自己看懂了这本书,但豆瓣上曲解作者本意的评论让我发觉还是自己写点读后感比较好。

==

兰波与本书

"生活在别处",这句听上去富有法兰西情调的话正来自于法国诗人兰波。

兰波的身影在这本书里多次出现,事实上,本书主人公"诗人"从某一角度说正是兰波的缩影。兰波身上带有超现实主义的影子,影响了亿万西方青年,包括"垮掉的一代",《在路上》的作者杰克库鲁雅克。诗人敏感脆弱的心,创作表现的欲望,渴望得到他人赞赏的种种品格无不与现实中的兰波相符。

而书中"诗人"对兰波也产生了无尽的崇拜,他号召年轻人向兰波学习,学习"生活在别处"的精神,逃离现在富有缺陷的生活,勇于追求自己,实现自己。

昆德拉与村上春树

这本书无不与村上春树的那本《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相似。

昆德拉与村上春树,两人皆是形式主义、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的大师,都善于描写人物细微的心理活动,都善于将读者引向意识外的世界。

两本书里,都有双线小说的成分。克里维尔是诗人笔下的人物,而世界尽头是另一部小说里主人公创造出来的。

在《世》里,主人公最后决定与影子分离,留在自己脑中创造的世界。

在《生》里,诗人笔下的克里维尔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叛离主人,还在主人奄奄一息时与主人喜欢上的女人亲热。

在阅读昆德拉时,我有一种阅读西方版村上春树的感觉。此刻,在他文字的纷扰下,我觉得自己逐渐进入一种奇幻的境界,甚至连"我在阅读"这件事也无

法确定。

总之,这两个人,再加上一个同样来自捷克同样敏感多情的卡夫卡,是三个神一般的作家。

PS:我觉得这三人都有意识流的痕迹~

诗人与画家

诗人的成长路线与性格形成,都离不开画家。

画家在诗人儿童时肯定了他,画家认可了诗人画中自我表达的部分。那时,得到画家的赞赏似乎是诗人最渴望的东西。他是如此地崇拜画家!以至于他说话的方式,他的手势,都在模仿画家。

画家追求真实的艺术,在最后因为资本主义被视为敌人,成为被社会鄙视的人物。当诗人风光的时候,有人告诉他画家的近况,诗人愣了一下,立刻滔滔不绝说起关于共产主义以及新艺术的一切。他认为画家坚持旧世界的旧艺术,该被打倒。

此时,诗人是艺术的背叛者,他成了他所鄙视的哪一种人,而他自己也深知这一点。这就是诗人的可悲之处。

本书与1984的关系

《生活在别处》与1984有相似之处,都有反乌托邦主义的.影子。《生活在别处》里"诗人"是个共产主义者,一方面他可以在赏诗会上与公众滔滔不绝宣扬共产主义,另一方面他惧怕自己的抒情诗无法发表而创作一些与共产主义相关的诗。他固执地将革命、爱情、共产主义混为一谈,并且还混淆了很多概念,进行自我欺骗。事实上《生活在别处》里狂热的共产主义是可以理解的,它源于当代年轻人对社会的不满,但他们错误地将当时社会的不足归咎为资本主义的残缺。社会腐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从书中可以看出,索邦大学的大学生多为共产主义者,大学校园里的横幅都充斥着红色年代热血方刚却不计后果的格调。在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正是人们看待问题的不宏观性,以及年轻人本身所带有的冲动,导致了当时年代的不理智,就像民族沙文主义煽动了二战前的德国国民情绪一样。

爱是本书一直牵扯到的话题。

从一开始持续到最后的母爱,母亲与画家不伦之爱,爸爸与犹太女子导致最后牺牲之爱,诗人对棕发少女的热爱,诗人对红发少女莫名的爱,诗人对女电影人的最后之爱。

整本书的爱都没有纯净的爱。

母亲对诗人的爱,源于诗人是自己的创造物,诗人给自己的慰藉。这种爱从诗人出生的那一天持续到他死的那一天,而这种过于强烈的爱,使诗人从小虽对母亲顺从但却一直在逃离。他对过分母爱的愤怒挥洒在他剪掉母亲为他每天准备的灰色短裤。灰色短裤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使得他愧于与女电影人上床--只因那条丑陋的灰色短裤。

为什么说母爱不纯净?只因这种过分的母爱在最后甚至发展成一种情人的趋势。母亲仰慕儿子的才华,用眼泪博取儿子的注意力。这种举措怎么看都是在恋爱关系中女性向男性撒娇。

诗人对女人的爱不纯洁,他憎恨自己的面容过于细腻以至于看上去缺少男性的硬朗线条,为此他追求想象中的大男子形象。他尝试过与大学生约会,但在我看来他只是追求她眼中具有"诗人"形象的他。甚至最后为了挽回女大学生,诗人拿出了自己写出的诗,没想到女大学生嗤之以鼻,诗人的第一次恋爱失败了。

诗人看上了商店打工的棕发少女,最后不但没有和棕发少女说过一句话,还因为经常在商店附近徘徊,被红发少女误认为是在暗恋她。诗人没有拒绝红发少女的猜测而选择与她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红发少女面容丑陋,平庸至极,没有家教。很奇怪富有浪漫情怀的诗人为什么会与她相爱。而诗人在表面上,却对自己丑陋的女友感到羞愧,他甚至不愿带她上街。可回到红发少女的公寓时,他的心只属于她。

我认为,作为一名诗人,也许至始至终他爱的只有他自己。任何在他生命中的女人,只不过是一面镜子而已。这些女人折射出一个更伟大的诗人,同时女人敏感脆弱的天性可以很好地包容诗人。

诗人爱的不是丑陋的红发少女,而是享受他对她控制的过程。他无法想象她曾经和另一个男人在一起;他无法想象男人在她身上游走的情形;他无法想象她有一个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的哥哥;他无法想象她的哥哥曾经也就这么盯着她上厕所;他无法想象她在他的生活圈外有另一个世界。他对她发狂,他总是在嫉妒,他疯狂地想要占有她--一个不懂他的丑陋女人。

诗人之死

诗人死了,在他20岁左右的时候。

他死于肺结核。

会得肺结核,是因为他在长久待在雪地的原因。

他会在雪地的原因,是有人与他斗殴,将他推在布满雪的阳台上。

他当时正在开一个诗会。

当他躺在阳台上半死不活的时候,他看见自己创作的人物克里维尔与女电影人亲热,是的,他看见了女电影人黝黑的秀发。

决定开诗会的原因,在于他想与女电影人重修于好。

上一次--上一次,在诗人享尽风光的时候,他明明有机会与女电影人亲热一番的,可就是因为母亲准备丑陋的灰色短裤,让他绝望地拒绝了那次机会。为此,他找了不少冠冕堂皇的理由--关于忠贞不洁的爱情的,关于共产主义,关于他如何爱那位红发少女。

===

内个的私人感触。

其实看了这本书,我觉得有点绝望。我忽然觉得世界就固定在那一种模式中。因为我看到一段文字,大概是诗人向红发少女解释他笔下的人物克里维尔。克里维尔在梦中生活,他的生活就是不停的做梦,从一个场景转换到另一个场景。这似乎有点庄公梦蝶的味道,但这也让我想起几个星期前,当我还在学校时,语文老师布置写小说的作业。而我的一个同学,写得就是不停做梦不停转换身份的故事。而昆德拉与村上春树那种不谋而合的气质,也另我对新文学的多样性产生绝望。

诗人想过,是不是全世界的思想就在那里,等我们去挑选合适我们的。

这在逻辑上显然有错误,"思想"肯定是不断被创造出来的,而我们在短暂的生存中有无能力创造,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另外。内个也对诗人大肆吹捧的兰波式生活表示质疑。很多时候,"现有的"就是最好的。诗人显然对社会有仇恨心理,而对另一个未知的世界有着过分的崇拜。实践表明诗人最后失败了,他没有过上自己想象中乌托邦的生活。

为革命而革命

为叛逆而叛逆

怎么看怎么愚蠢

在不断变换的世界中,独善其身,保持自己对事物独立、客观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再举一个例子好了,《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关于女权的电影中,号召独立自主的女教师发现自己的最钟爱的一位学生拒绝了申请耶鲁法学院而选择结婚,做一名家庭妇女。在女教师眼里,学生做了一个糟糕的决定,她本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而不是围绕着丈夫、家务活团团转。

--可万一女学生的梦想就是嫁为人妇呢?当她想起她深爱的丈夫…给孩子讲故事时,她不正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吗?

幸福不需要通过推倒所有的前提来实现,怀疑主义者的理论应当适可而止。

这本书还引起了我一些对爱情的思考…先不说了~~太晚了内个我要去睡觉了==改天有空再上来深入讨论~今天只是一个简易的读后感我觉得读了什么东西应该流点痕迹不要读了就丢到一边哈

PS:内个我想写一篇推荐2010年音乐的日志…有人支持不?大部分是摇滚,还有一些电子乐,民谣,流行啥的~

再PS:今天这本小说激起了我看书的欲望…今天借了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这本书,还有《十日谈》~

2010-07-21 23:28|

还有我貌似把诗人笔下创作的那个人的人名写错了。抱歉实在想不起他叫啥了==我也被催魂了~

2010-07-22 00:28|

看见兰波我就极其激动。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