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的读后感(精彩6篇)

时间:2014-03-07 05:45: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神曲的读后感 篇一

《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为一部叙述地狱、炼狱和天堂的史诗诗歌,它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的罪恶和救赎,还展现了但丁对于人生和宇宙的哲学思考。读完《神曲》,我深受触动,对于人生和信仰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读《神曲》让我对人类的罪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地狱中的种种惩罚,每一层的折磨都是对不同罪行的惩罚,它们不仅是对个体的惩罚,更是对整个人类罪恶的警示。读到这些描写时,我感受到了人类自身的黑暗面,也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深的反思。《神曲》让我明白,只有正视和认识到人类的罪恶,我们才能更好地追求真正的善。

其次,读《神曲》让我对救赎和宽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炼狱和天堂中的情节展现了神的慈爱和宽恕,不论是对于已故的亲人还是对于自己的罪行,神都给予了救赎的机会。通过但丁的旅程,我明白了只有通过宽恕和慈悲,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救赎。这种对于救赎的思考,让我对于自己的过去和未来都有了更深的思考,也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最后,读《神曲》让我对人生和宇宙有了更广阔的视野。通过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描写,但丁展现了人生的各个层面和境界。他通过描述不同的人物和情节,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这种宏大的叙事方式让我对宇宙和人生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更加明白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微小和渺小。

综上所述,读《神曲》是一次深度的思考和灵魂的洗礼。通过但丁的描写和叙事,我对人类的罪恶、救赎和宇宙的奥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史诗诗歌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哲学和灵魂的指南,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神曲的读后感 篇二

《神曲》是一部浩大的史诗诗歌,它以诗意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展现了但丁的史诗之旅。读完《神曲》,我被其中的情节和描写深深吸引,对于诗歌和叙事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神曲》的语言之美令人叹为观止。但丁以精湛的诗句和形象,描绘了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景象。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多样的韵律,创造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形象和场景。这种诗意的语言让整个叙事更加生动和感人,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与但丁一同经历了这一段奇幻的旅程。

其次,读《神曲》让我对叙事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整个叙事以但丁的旅程为线索,通过他与各个人物的对话和互动,展现了不同的情节和故事。这种叙事方式不仅让我对地狱、炼狱和天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我对于人性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通过阅读《神曲》,我明白了叙事的力量可以引起读者共鸣,也能够传递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最后,读《神曲》让我对诗歌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神曲》是一部以叙事为主的史诗诗歌,它融合了诗歌和故事的元素。读到其中的诗句和韵律时,我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和力量。诗歌的押韵和节奏让整个叙事更加流畅和有趣,也让我对于诗歌的写作和欣赏有了更深入的体验。

综上所述,读完《神曲》让我对诗歌和叙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史诗诗歌以其诗意的语言、深刻的叙事和丰富的情节,带给我了一次美妙的阅读体验。通过但丁的旅程,我对于人生和宇宙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对诗歌和叙事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神曲》是一部不可错过的文学经典,它将继续为读者带来思考和启发。

神曲的读后感 篇三

  《神曲》从头至尾都充满象征的意义。一般认为:开头的黑森林象征着中世纪政局的黑暗。狮子象征残暴的封建统治者,豹指逸乐好财的政治野心家,母狼指贪婪的教会,也是罗马教皇的象征。维吉尔对但丁说:“你应当另寻一条出路;因为那只母狼决不让一个人经过那里,除非把它杀掉。它的性质非常残酷,肚子从来没有饱足的时候,愈加吃得多,反而愈加饥饿。”这和但丁一贯反教皇的思想是一致的。同时母狼是罗马城徽的标志(相传罗马城始祖罗姆鲁斯是母狼乳大的),加上教皇住在罗马,但丁用母狼暗指罗马不无道理。

  维吉尔是人智(理性)的代表,贝亚德为神智(信仰)的化身。“地狱”象征黑暗社会,“天堂”为理想境界,“净界”是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幽明三界的旅行是“人类精神”由罪恶到净化直至幸福之境的发展过程。

  至于作品中具体人物象征更多。如《净界》第一篇中看守大海的伽东是“意志”的象征,因为他生前宁可牺牲生命,也不愿失去自由。第29篇中半鹰半狮的怪物象征耶稣,言其“人而神”也;他拉的“车子”象征教堂。在车子右边起舞的三位贵妇象征神学上的三种美德:白色为信仰,绿色为希望,红色为慈爱。在车子左边起舞的四个贵妇象征行为的四种美德:谨慎、正义、勇敢、节制。其中一女子有三只眼睛在前面作引导,代表过去、现在、未来。诗中幽明三界色彩和情调截然不同,象征着人处于不同的精神境界。《地狱》黑暗阴森,精神痛苦;《净界》柔和平静,心情舒坦;《天堂》绚烂明丽,使人赏心悦目。

  谁能想到这样一部被称为伟大的作品的写作初衷竟然是为了一位心仪的女子,还是单相思。一开始会被他那份感情打动,可是又不禁会想,但丁一生都在爱慕着思念着那位叫贝雅特丽齐的女子,颂扬她的文学作品那么的多,对他那位从未在作品中提到过的妻子来说,她又是否知晓,又是否会觉得难过。如果当时他能够和心爱的贝雅特丽齐在一起,是不是还会有这种浓重的爱意敬意,是不是还会有这部旷世之作。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美的,或许也就是这种浪漫、这种矛盾的因子才能使得他写出这样的作品吧。

  《神曲·地狱篇》是好读的,一是因为田德望先生的译本是更通俗易懂的散文体,二是因为每一曲(章)的篇幅其实不长,而且容易跟着但丁的描写来想象他笔下的那个地狱,想象所有的情景和人物。但《神曲》又是不好读的,毕竟但丁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宗教知识,每曲(章)虽短,却要求你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还有甚至比正文还大篇幅的注释,看着看着真的会忍不住停下来喘口气,甚至要打开百度在旁边以便随时长知识,也是让人醉了。

神曲的读后感 篇四

  《神曲》分三部〈地狱〉、〈炼狱〉、〈天堂〉。他把这三部诗歌的内容描写的好似中国民间相传的十八层地狱一样。但丁将自己做为主人公,积聚幻想地编译了《神曲》的故事情节。

  读过《神曲》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悲哀,人类的悲哀、社会的悲哀、活着的悲哀。我开始矛盾,如果有地狱就会有天堂,即然要人在死掉之后去阴间为活着所做的错事受罚,为什么天使神仙们不在他活着的时候给予明示呢?错,应该是女娲的错,她在造人的时候就不应该让人类有思维,不应该让人类有“痛觉”跟七情六欲。错的应该是宙斯,他应该在人类知道善、恶、美、丑的时候就将人类灭绝。

  我不明白为什么但丁要以《神曲》来为此书命名,但丁将自己描写成迷路在昏暗森林中,想前往天堂的人。他要经历〈地狱〉的每一层,而〈地狱〉的每一层都像一个刑场,正在“受刑”的人的灵魂在为活在世间时犯的错受刑。精神上的、肉体上的……人活在世上怎么能没做错过事呢!如果神灵们的职责就是对死去的人施刑,那神灵也是有罪的,为什么对人类不能宽恕些呢???

  然后是《炬狱》,这里的灵魂们也有错,只是程度较劲或是已经悔晤,然后在这里忏悔、洗过。当洗过罪刑之后,上升到天堂。在天堂里有上帝,有天使和善良的人的灵魂。

  诗中说,天堂天九层,也就是西文神话中的九重天吧!我很想知道上帝在干什么!在看人类在地球上与病魔斗争吗?!还是在戏曰:人类之间的战争是场电动游戏!

  但丁出身贵族家庭,我想这种悲观的想法是当时的社会和历史的发展造成的吧!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将人们区分出等级和阶级,而资本的积叠过程又将人们划分等级的过程变得更加赤裸更加恶毒。

  也许但丁当初想借用《神曲》中赎罪的地狱来告戒人们应多行善事吧!可惜的是它没有改变当时的人的心,也没有感动上帝。人类的剥削在继续,社会的堕落在继续。因果报应依然改变不了人本性中的欲望与贪婪……

神曲的读后感 篇五

  但丁,欧洲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位诗人。对于这位意大利诗人的好奇,我在寒假有幸阅读了他的《神曲》——这部关于地狱的作品。

  《神曲》全诗共有一万四千多行,包括《地狱》、《净界》、《天堂》三部。但丁以诗人自己为主人公,描述他三十五岁那年迷途于一个黑暗的森林,三只野兽向他扑来,就在这危急时刻,他少年时代暗恋的少女贝娅特丽丝,委托古罗马诗人维其略前来营救,并带着他游历了地狱、净界,又在贝娅特丽丝引导下游历天堂的经历。《神曲》的构思充满宗教色彩,但诗中所写见闻大都取材于现实。诗人与亡灵们谈论国家的兴亡盛衰,听他们倾诉自己的悲苦哀怨,揭露他们的丑陋行径,从而表达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

  《神曲》不仅仅是写人类在地狱中为自己所犯的过错罪行如何受到惩罚,而且还悲愤揭露教会的罪恶,痛斥干预世俗政权的教皇。当他来到深渊边际,看到教皇尼古拉三世时,严厉地说道,“你的贪心使世界变得悲惨,把善良的踏在脚下,把凶恶的捧在头上。你把金银当作上帝,试问你和那些崇拜偶像的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他们崇拜一个偶像,你崇拜一百个罢了。你安心在这里吧,你应该受到惩罚。”他把埋藏在心中许久的愤慨化为有力的文字抨击着世俗的丑陋与罪恶。他用文字试图唤醒这愚昧的社会与人们的思想。但他同情真诚相爱的男女;他崇敬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巨匠和拉斯、荷马;他赞扬敢于冒险、不断追求知识的航海家与英雄。

  当时的意大利,处在分崩离析的状态。但丁通过《神曲》从政治、宗教、道德上探索着意大利民族的出路。如果说但丁是维护民族和平统一的武士,那么诗中的维其略和贝娅特丽丝就是他手中的双刃剑,他们分别代表了理性和信仰。唯有在这两者的指引下摆脱迷惘和错误,经过道德净化的途径,最终达到理想境界,犹如读此书从“地狱”到“净界”最后升华至“天堂”的过程。“……人性因人的缘故成为如此高贵,造物主不再藐视此乃彼之造物。现在有一个人,他从世界最深的洞窟知道这里,曾经一一看过种种灵魂的生活。他恳求你,赐给他一点恩惠,叫他有足够的能力,举起他的眼睛再高些……”这不仅是贝拉的祈祷,也是但丁对上帝的默默祷告。当但丁在一刹那间看到三位一体的上帝的景象时,他的梦醒了,但他感到非常快乐,他体会到“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诗中充满着作者乐观的信念,通过象征、寓意等浪漫主义手法与现代主义手法融为一体,使我在现实与梦境中体会到在但丁笔下人类灵魂的善与恶,美与丑相互矛盾所激发的感触——永生。()

  老舍这样评价过《神曲》,“天才与努力的极峰便是这部《神曲》,它使我明白了肉体与灵魂的关系,也使我明白了文艺的真正的深度。”灵魂的永生在于爱。

神曲的读后感 篇六

  《神曲》是西方中世纪文学的开山之作,因其年代久远而显得颇有生涩之感。但是专心读下去,依然能够清晰地感觉到《神曲》中交织的人神共鸣之曲。

  下如此结论之前,我暗暗的把我刚释卷的《神曲》回想一遍,从《地狱》到《净界》再到《天堂》,默然发现者这种分法本身就隐含着一种神学的思想。我们知道,中世纪的欧洲的基督教的天下,然而不仅是基督教,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长久的宗教,都总会影射着人的前世今生以及现实报应这种神学思想,这已几乎是全人类思想的共同点。但丁在《神曲》中,依据《圣经》和《福音书》以及自我的想象,把这种宗教思想细化成这三个部分,并且在每个部分都细心地安排了一些或是古代名人或是“当代”名人在里面,不无有为基督教宣扬这种神学思想的目的。再者,这种按现世作为分类,按人头分类的做法在中世纪宗教盛行的欧洲,其可信度可就大大增加。因此,不管是宗教的教会亦或是中世纪的普通人民,都不可能有理由去发对甚至批判这部书。

  再者,作者的这种安排实则上隐含了一种“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意味。我们都知道,《地狱》是一个人过大于功的象征,而《净界》则是一个无功无过的象征,到了《天堂》,就是功大于过的意思了。作者本人从《地狱》升到《净界》再升到《天堂》,完成了一个从过到功,从罪到德的过程。而相同的,普通市民,甚者是整个国家,如若能有所顿悟,这种上升也是在神的神恩之内的。所以《神曲》看似批判佛罗伦萨,实则在内部也隐含了作者对佛罗伦萨的无限热忱和希望。

  然则,《神曲》的创造并不仅仅是为了影射某些宗教人生的问题,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为挽救沉沦中的佛罗伦萨。作者在书中的不同部分对此都有隐喻。比如在《地狱》这折里,作者精心挑选的灵魂代言人很大成分上都是来自佛罗伦萨,从教职人员到普通的骄、贪、色等人员都给予了不同的惩罚。作者通过众多灵魂的嘴道出了当世的佛罗伦萨的黑暗,也通过地狱中的魔鬼给出了评判。而在《净界》和《天堂》里,作者则通过对佛罗伦萨的评判上升到一个整体的层面,通过神人之口委婉道出。这其中包含着作者对自我成长、生活的土地的深厚情感。读之,大有“怒其不争”的意味。

  以上是从大的方面对《神曲》大意的一点自我见解。而从小的方面看,《神曲》诚然是一曲中世纪拙朴的史诗。在《神曲》里,随处可见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的影响。英雄主义、正义,神学的光芒照耀着整部《神曲》,犹如但丁在天堂中看到的天使的光芒,《神曲》本身也散发着耀眼的.金光。然而,《神曲》的金光却并不全为歌颂金光而写,而是为了歌颂世俗伟大的道德和信仰而作,这正是《神曲》对古希腊神话的借鉴和突破之处。

  然而,由于《神曲》大量地运用古希腊神话的典故,因而初读给人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对读者的西方文学功底有较大的要求。

  一部伟大的诗篇,语言是其重要的表现手法。《神曲》的语言一承西方文学的理性辩论的风格,而与我们熟悉的中国诗歌的语言截然不同。

  在《神曲》中,最大的神人讨论莫过于对于信仰和德行的讨论,在这两个讨论中,作者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表现这两个问题,而言语本身已经透露了西式语言本身的辩论意味。

  “信仰是所有事物之本质/也是未见的事物之证据……”

  这种语言与中国注重情感是诗歌语言是多么的不同。也许这就是西方诗学与东方诗学的区别吧。

神曲的读后感(精彩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