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陆琪反对陆琪

时间:2019-06-05 03:47:3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名人故事:陆琪反对陆琪

  陆琪,畅销书作家、编剧、独立摄影。2003年起出版小说四百万字,网络总点击过亿;多家报纸杂志开有专栏。代表作品有《潜伏在办公室》,2部书籍销量均超过五十万册,畅销至今。2007年创建中国第四大女性网站。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名人故事:陆琪反对陆琪,希望读者喜欢。

  名人故事:陆琪反对陆琪

  4.5线名人

  陆琪没他微博上看起来那么无聊。他最红的时候大约是两三年前,那时微博尚未萧条,他的粉丝数一度排进新浪第七名,最多时一天内可以接5条广告。以“——陆琪”落款的语录风行互联网(其中不乏恶搞者)。很长时间他纠结于一个问题:自己究竟算几线名人?

  作为一个以职场畅销书出道、以情感鸡汤写作闻名的写作者,他有自己的公司,活跃于浙江文坛,与商界、娱乐圈都有交集,他发现要准确定位自己并不容易。人人都知道“——陆琪”,韩寒的书卖得也没他好,但公众影响力比他大。他也承认这点,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介乎小众认知和大众认知之间。经过推算,他谨慎得出结论:四线到五线之间。

  4.5线的自我定位并没能让陆琪释然。中国的名人是个边界模糊而内里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圈子,新晋名人陆琪开始为圈子里的人们熟知。一些演艺圈的女明星加上他的微信并倾诉自己的情感困惑。名人的情感困惑与普通人并无不同。但女明星一口一个陆琪老师仍让他感到深深的困惑:她是一线名人,为什么对我这么客气?

  明星的情感问题与普通人并无不同,陆琪拒绝透露详情,但他引了一句“每个女神背后都有个不想再睡她的男人”终结了话题。“但她们有一个好处,就是决断力比普通人强多了。曾做过明星经纪人的郭娅玲——陆琪的合伙人称,她们的选择比普通人多。

  成名对陆琪的压力不仅来自自我认知。2013年底,陆琪从一档广受中老年观众喜爱的的电视节目《爱情保卫战》退出,母亲立即问他:为什么不上节目,是不是他们不要你了?

  要心重,陆琪如此评价他和他的家庭。他将这点归结为母亲是摩羯座的缘故。一个并不算书香门第的普通人家,父母亲在40岁的时候从集体所有制的企业辞职创业,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服装厂。大学毕业后陆琪拒绝接手这桩生意,愤怒的双亲在劝说无效后卖掉了厂子。多年后陆琪成名并创立自己的淘宝服装品牌,摩羯座的母亲再次被激怒,见面便吐槽他的衣服款式不好,材料也不好。

  陆琪还讲了很多关于双亲与他的故事。故事中的双亲跟我们的父母一样愁人:父亲的话题永远围绕中日必有一战、如何统一台湾;母亲对儿子的朋友圈内容极度敏感——为什么又发那种哀叹,有什么不开心?

  “父母对你的状态满意吗?”我问。

  “无所谓。”他轻轻冷笑,“应该还是比较满意的吧。我想他们还是比较骄傲的——我儿子比较出名,是个作家,有自己的公司,还很多人认识他。”有次陆父去买电动自行车,看中一款,他跟商家说:“要不这样,我让我儿子跟你们拍个照,你这车送我好了。”商家想了半天说,“我可以少收你300块钱,你让你儿子跟我拍个照。”

  作为一种基因,变现意识在这个商人家庭得到了完美传承。陆琪对自己的评价是智商优秀,情商过人。中学时代曾托人从香港贩回全本《金瓶梅》倒手卖出,或许是精明浙江人的一个例证。他对每位来访的记者讲述了小时候作文被当成范文的故事,来访者和他本人都认为这是他日后成为畅销书作家的先兆。语文是他的强项,但数学和英语拖了后腿。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听说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今浙江传媒学院)不需考这两科,毫不犹豫挑了这家。他得偿所愿。

  畅销书作家陆琪早在中学时就已发现自己对严肃文学毫无兴趣。直到现在,他仍确定地表示自己并不能从《静静的顿河》这类严肃小说中获得乐趣。那也不是他的写作方向。中学时滋养他的武侠小说尤其是古龙的文字影响了他的文风。在成名前的一段时间,他化名在一家奇幻网文网站写连载小说。他试图以一种凝练的笔法描写爱情,“每次恋爱都像决战一样”,但并不讨好。他被迫将风格调整为读者喜爱的“燃”,依然无人问津。

  从2000年大学毕业后到2009年《潜伏在办公室》出版之前,这段时间是陆琪人生的低谷。网文写作失败之外,他创办了一些互联网公司,包括一家类似蘑菇街的女性电商网站,它们无一例外地倒闭了。他自己总结的原因是“意识过于超前”:走捷径先人一步,却没能力等来成熟的市场。

  领掌

  杭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夏烈在2007年成立了类型作家协会,在媒体报道后寂寂无名的陆琪投来了简历。他解释自己的行为并不为寻求江湖地位,而是给家里人一个解释——创业失利在家写网文的陆琪需要一个组织和身份。夏烈看过陆琪在网上的作品,在初次会面后认为他很有商业头脑,“想法很多,应该能玩得来”,便把他招了进来。

  作协有个核心圈子,其时已经成名的沧月、南派三叔、夏烈和陆琪等几人不时小聚。夏烈印象中,沧月的专业是玄幻和女性武侠,南派熟知盗墓史,唯独陆琪并无擅长的领域,但他对什么题材会受欢迎很敏感。“当时陆琪还没火,他不会觉得尴尬或者自觉地位不高,这就是他的特殊之处。”夏烈说,“他能迅速融入并交上朋友,没有那种传统文人气。”

  陆琪自评是个乏味的人,生活中没太多娱乐。陪作家朋友们吃饭、喝酒、唱歌,他并不唱,但鼓掌很卖力。“我领掌特别好,”他说,“江南的公司成立大会上,全场就我一个人在那边领掌。”

  不过陆琪还是从这些名人文友们这里习得了一些“文人气”。他学着玩字画、古玩和扇子。虽然他从小练签名,但觉得自己的字还是写得不好,便在家练毛笔字。江南看了后揶揄道,“你这字真的是没有骨头啊。”朋友圈里他偶尔会发一些自己画的文人画,并没有系统学习,只是信手自娱。他拿给上海画院的院长看,对方沉吟半晌说:意思是对的。

  文友们愿意将陆琪评价为一个可爱而靠谱的人。“他是有一段写作奋斗史的。”夏烈说,“说得好听一点叫尝试、探索,说得不好听叫到处在找活儿,看从哪个活儿能获得自己的名气、身份、利益。他那时候接活不挑。”夏烈曾受人之托给《虹猫蓝兔七侠传》找编剧,在他推荐的几个人里,最终只有作为替补出场的陆琪老老实实交出了本子。

  “我基本上属于一个放弃娱乐的人,”陆琪解释自己的人生观,“我是觉得去这种地方(娱乐场所),会让你的人生变得醉生梦死。这不符合我的人生需求,我的需求应该是把更多时间花在工作上面,而不应该去享受。”

  陆琪最近被邀请去新浪给新一代网络红人颁奖,网红们见到他皆以“陆老师我毕业时看过你的职场书”为开场白。新网红们可能并不知道这位前辈并无太多职场经验。2009年《潜伏》电视剧热播之后,陆琪在博客上写了篇《潜伏在办公室——“余则成”教你职场生存》,也跟着火起来。一家出版社的编辑注意到这篇文章,陆琪答应对方将文章扩写成一本书。

  首印8万本。对一个并无名气的作者而言,这个印数显得有些慷慨。印数的压力让陆琪感到不安,书在当当网上市当天,他定了个11点钟的闹铃,这是当当网榜单的更新时间。闹钟响了,他一看,《潜伏》排在新秀榜第一名。3天后断货。陆琪赶紧打电话给出版社问加印要等多久,对方说要15天。“气得我呀!恨不得飞到武汉去骂人,市场上就硬生生断了15天!”

  接下来陆琪来了段成功与失败很容易转化就看你能不能熬下来的鸡汤,总结了他的转运。

  “——陆琪”

  在《潜伏在办公室》之后,陆琪又推出了大约五六本畅销书。他的写作已经取得了市场意义上的成功,但他并不满意自己的写作能力。他心心念念的是自己在小说上的成就。“我会习惯性拿自己的小说和最顶尖的人去作比较,比如南派啊、江南啊都是我的好朋友。我觉得自己写得一点都不好,写着写着就愤怒了,然后我就去把他的短篇看一遍,果然还是他写得好。”

  陆琪并不喜欢他写的这些畅销书,但他在乎与之关联的粉丝和市场,这也是文友们一样关心的话题。他们从郭敬明的成功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并给陆琪讲:如果你仅仅追求市场和粉丝,那肯定是要往下降才行。夏烈回忆,陆琪当时读得比较多的一本心理书就是《乌合之众》。“我们根据他在考虑怎么占有市场和吸引粉丝这个角度跟他讲郭敬明这个状态——不断掉底线,那他应该也再掉一点,让更多的脑残粉和乌合之众变成他的受众,这点很重要。”

  在江南看来,陆琪接纳了朋友们的建议,并将其贯彻在之后的写作中——一种对简单化文字的追求。这种浅白而冗长的文风至今充斥于他的微博,它们获得了大量的转发,也遭到了一些嘲笑和戏仿。

  陆琪体的庞大戏仿者队伍中不乏他的朋友们,包括夏烈。“很多精英学者经常会说心灵鸡汤其实就是垃圾,我们这个时代没有真正的价值观、伦理观、哲学深度,把心灵鸡汤作垫脚石。但是我恰恰认为心灵鸡汤有它那个层次巨大的社会价值,它有它的正能量。”夏烈说,“我们可以想象农民工、学生、广大妇女没有心灵鸡汤,那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会过得更痛苦。当然,你也可以说过得更真实,痛苦都是真实来自这一刻的——别人在奢侈消费,我还在路上大排档吃一碗粉丝。这个没有,那个没有,一点鸡汤都不给你,尽是真实的痛苦,那是很可怕的人生。所以鸡汤自有价值。陆琪能坚持5年受大家欢迎说明我们社会的男女关系常识、伦理都还没有建构好,所以他做鸡汤,在顶这个缺,他赚钱也是应该的。”

  在采访的最后一天,我们在办公室一直聊到午夜。距离零点差12分的时候,陆琪突然停下来看了下手机。然后他打开笔记本电脑,点开新浪微博,噼里啪啦一通猛打:

  当有人说我爱你,但没办法在你身边时。他真正的意思,是想要离开你。因为真正的爱情,就是要和你在一起。是不顾一切的,扑到你身边。不想得到你的人,不想始终陪伴你的人,就算表现出再多的好,也是虚伪。爱是得到,爱是拥有。爱有艰难,但没有无奈。——陆琪(上帝保佑,大家晚安)

  零点后一分钟,他摁下发送按钮。半个月后再去看,这条微博获得了5820次转发、2298个赞以及230条评论。在过去的5年里,除了一两天,陆琪的晚安微博几乎做到每日更新。

  这恐怕是自称耐性不佳的陆琪不多能坚持做到的事情。它获得的成果除了那些评论和转发,还有每天新增的约3万个新关注者。

  他承认——或者不向我掩饰他的抱怨——写微博已经让他失去愉悦感。有段时间他试图变换文风,让文字更为简练,以挣脱这种倦怠,结果,转发评论数急转直下。

  自认智商不低的他需要放下一些优越感,讲一些正确而直白的废话,让最大多数的普通人看懂。“一句话可以说完的东西,我就用 140字去写,反复说反复说,她可能就懂了。”他觉得庄雅婷、连岳以知识分子的姿态去写作,情感高高在上,会“让姑娘们感到受伤”。

  陆琪在写作上的立场很照顾姑娘们,却一不小心让他的老友夏烈受到了伤害——2010年鲁迅文学奖在浙江绍兴颁奖,陆琪作为与会作家发表了一篇措词激烈到有些尖刻的讲话:

  畅销书作家……赚读者的钱,是老百姓养活我们,所以我们写普通人要看的东西,迎合普通人。而传统体制内的作家,这个问题就复杂了。有人为文学写作,那是写给文学看的,而不是写给人看的。有人为梦想写作,那是写给梦想看的,不是写给人看的。有人为拿奖而写作,那是写给体制看的而不是写给人看的。林林总总,其实为什么的都有,但就是没有写给人看的。为什么呢,因为公众在作家眼里是庸众,迎合他们就是媚俗。体制内作家靠体制养活,写东西给体制看。而只有靠老百姓养活的人,才会写东西给老百姓看。

  所有作家都是文狗,畅销书作家网络作家是老百姓圈养的文狗,代表了主流人口的审美和意愿。说句难听的,反正要献媚,为什么不向老百姓献媚呢。

  这篇据称是早早准备好的发言稿让东道主代表夏烈无比尴尬。“他当时急于在知名度上把自己往前推一把,这是我多年之后的一个判断,”夏烈说,“说一些刺耳的比较有锋芒的话,想以此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这等于把自己和传统精英作家直接对立起来,讲谁是更有读者的文学,谁是更民主的文学,这就没劲了。”

  半年后,在一次酒吧聚会上,陆琪找到夏烈碰杯,算是给这场不大不小的尴尬画上句点。他说:夏老师,以后我不混文学圈,我开始混娱乐圈了。

  陆琪果然开始衣着光鲜登上各种电视台的情感栏目。与传统作家争高下已被他抛到脑后,他现在关心的问题是,谁会买他的账?在分析了自己的粉丝后陆琪圈定了自己的目标受众——最普通的那群姑娘。

  “我比较鸡贼的一个点是,我做一件事情总是想满足几个好处。这是个很大的受众群,它也有好几个好处:一个她们要求没有那么高,她不会像一些高知对你的理论体系提出非常高的要求。第二个好处,她们的消费能力比文艺女青年或者高知人群要高,有点怪,我们测试得出来的结论,她们要高很多。”陆琪说,“第三个,她们占整个女性中的一个大比例。我们抓这个人群,比抓那一小撮人群更好。我当时在想,我们能满足这三个好处,那为什么不来做这件事情呢?”

  陆琪的很多言论让他看上去像是男性群体里的叛徒。在情感互助小组活动现场,一位80后的男士明确向我表示反感这种剖析男性心理的行为。“你想啊,我要骗一个姑娘哄她上床的时候突然有一个男的告诉她,‘他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哄你上床’,你当然反感啦!”

  得罪男人在陆琪的预期之内,他不在乎。陆琪称之为“洗粉”——洗掉男粉和文艺粉。一个典型的陆琪粉丝肖像慢慢清晰起来:她住在北上广或江浙,有份白领工作,情感上有困惑,能够接受100-400元的消费。

  在陆琪那些微博评论里,能明显看出粉丝中女性占到绝对多数。很多人表示陆琪老师说得确实很有道理。

  陆琪的微博粉丝数有2600万,这个数字已不再让他感到骄傲。他说自己玩微博玩得早,“估计里面至少有一半是死粉。”他说,“我很早就知道,我不可能永远那么红。要不然我也不会开公司,不会做节目,不会开淘宝店。”但他显然渴望被更多人认识。他所有的书的封面都是他的照片,他刻意7年不换微博头像,希望被记住。走在街上没被人认出来,会让他感到失落。

  某次与朋友在饭馆吃饭,邻桌一对情侣模样的正谈论陆琪。他们听到男的大声嚷道:我最TM烦陆琪了。

  “那个男的喊得特别响,”陆琪说,“整场吃饭,他一直在说烦陆琪。我们真的快笑抽了。”

  也有被认出来的时候。有次他去吃馄饨,店里的大妈大伯认出了这位《爱情保卫战》里的名人。一排人举起相机给他拍照,不明就里的厨师也从后厨跑出来加入围观。

  “感觉怎样?”我问他,“装作平静,内心暗爽?”

  “对,差不多这样。”陆琪说,“这个不就是我自己要追求的东西吗,对吧。”

  门槛

  我找到一些陆琪书里前后矛盾的部分,问他是否知道这些。

  “我到现在也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成体系的理论,”他说,“我也没有想把它变成体系,没这野心。这个行业没有门槛。你看我们公司的节目编导小郭,朋友圈第一情感高手,可人家从来没谈过恋爱。这行惟一的门槛是人家愿不愿意听你的。”

  他不太喜欢“情感导师”的称呼,觉得听起来像江湖骗子。一些找过来寻求合作的身心灵机构被他拒绝了,他说那是“邪教”。失恋互助小组的活动上,他对姑娘们说:失恋就是靠时间和新欢解救。失恋互助这个事情不挣钱,什么时候我跟你们收钱你报警抓我。“对,我自己断自己的后路,”陆琪说,“我口口声声说我的目标是挣钱,但有很多机会我们都是放弃的。我们对挣钱的渴望并没有嘴上说的那么多。”

  基督徒陆琪去教堂的次数不多,但牧师喜欢邀请他去讲课。台下一水的大伯大妈,都是《爱情保卫战》的观众。他们为陆琪感到骄傲。陆琪听说信徒中有人得了病不上医院,他很生气。

  “什么叫不需要去吃药?不需要去住院?我告诉你们,医生和护士的智慧也是上帝给的,他们就是上帝派人保护你们的人,所以你要相信他们。”他对台下说。

  陆琪是个讲究说服技巧的人,他知道在微博上一些极端的表达可以吸引眼球,比如“过节男人不给女人红包都是耍流氓”,或者“男人不让女人管钱包就跟他离婚”。

  “越激烈的话就越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会吸引很大一批粉丝,普通人会很爱听这种话。那种特别高知的那些女性,听到这种话就走了嘛。”

  现在,轮到陆琪为这些洗粉的话尴尬了。主持人华少找到他抱怨:你说情人节不给老婆发红包是流氓,我老婆就追着要我发。一些女粉丝发来私信:我老公不让我管钱包,怎么办我要不要跟他离婚?

  “没有大红过的人,哪知道说一句话管那么大用。”陆琪说,“我发现真的会影响人家生活。现在我也觉得这种行为挺无聊的。”

  极端表达留下的另一个副作用是,被洗掉的文艺粉和知识层级较高的人群比留下的粉丝有更多的表达欲和影响力,陆琪已经意识到他丢失了一个有话语权的群体,“所以你看,做人不能太鸡贼,迟早要出问题。”

  但剩下的那些活跃粉真的是陆琪想要的受众吗?陆琪开了个水晶淘宝店,销售额达到淘宝同类目第一。他曾经认为自己拥有呼风唤雨的影响力。他发现粉丝们只会找他要书,逢年过节粉丝们喊着他出来发红包,“为什么就没有人想过要送我东西呢?他们只是想用你。”

  他隐约觉得有问题。得到的结论是:关注他的人不是粉丝,而是用户。“粉丝是我毫无保留地付出,我不需要回报,我付出因为我喜欢你。用户是你这个东西对我有用我就付出,你这个东西对我没用,那你是骗子。”曾经认定情感工具书比小说卖得更好,几年后当江南和南派三叔的小说销量已经是他的情感工具书的几倍时,他承认判断失误——作为娱乐消费品的《盗墓笔记》老少咸宜,它的受众比一个女性情感受困群体大得多。

  绝望

  2016年1月23日下午两点钟,陆琪准时出现在“失恋互助小组”在北京的现场活动上。这是个免费参加的活动,报名的45人中来了30人左右。她们大体上二十多岁,相貌平平,活动开始前不少在拍照,交换微信,谈笑风生。

  每个参加者都领到一份资料袋,里面有一本陆琪正在写的小说试读本、陆琪签名照一张、打印的陆琪的信、丝巾、纸巾、彩色贴纸一张。

  “失恋互助小组”是陆琪看美国电影想到的创意,模仿西方的互助戒烟小组和戒酒小组,6个人围成圈,每个人来讲自己的故事,由别人给出相应的意见。这是个心理安抚类型的活动。这件事并不能为他带来收入,每次去趟外地都要花掉好几万。至于影响力他也并不看好,“你永远只是影响到了那一部分人,他们没有扩散性。因为大家不关心你失恋。”陆琪认为那些得到面对面帮助的人会成为铁杆,他们将是他最具黏性的用户。所以需要“傻傻坚持”。

  陆琪进场,工作人员说“掌声再热烈一点”。他穿了双厚底帆布鞋坐在紫沙发上,拿起话筒:“今天特别冷,能来这儿大家都是生死之交。”

  陆琪拿手卡简短开场,倾诉者轮流讲故事。每个倾诉者讲述完陆琪先分析一阵再让旁听者给出建议,最后他点评建议并总结。活动结束工作人员教大家用袋子里的小彩纸叠爱心并收集进一个玻璃瓶子里,再召集大家站成几排背向镜头拍照。

  “我们身边很多人,包括现在这些姐妹,每个人都会有寒冬的时候,在寒冬里面你们可以相互安慰,每个人都是别人的竿、别人的杖。”陆琪说。

  工作人员让大家举起右手,喊失恋互助小组口号,“大家喊得有气势一点,好吗?!”

  陆琪喊前半句:“黑夜无论怎样悠长”;姐妹们喊后半句:“白昼总会到来。”

  之后是排队跟陆琪单独拍照时间,工作人员帮他们拍。他们站在陆琪的广告易拉宝前,陆琪始终双手前握,他没有变换姿势。

  观众里一个穿紫色V领毛衣、棕色雪地靴的武汉姑娘称自己通过微博关注到陆琪,但她表示自己不是粉丝。在几年前遇到感情问题时,陆琪的《爱要深,心要狠,幸福不能等》给了她启发。“我觉得有些点确实写得挺对的,有点恍然大悟,就放下了。”

  “可能他有些小才华。”紫衣女说,“但是要我说他有什么吸引力我说不上来,我不是喜欢他那种类型的人。可能粉丝觉得跟他交流沟通就像知心大哥哥吧。”

  一位上台倾诉的姑娘始终没有摘下口罩。她说家里条件特别不好,跟一人交往半年后发现他有未婚妻,2010年那男人结婚后俩人仍然纠缠不休,2012年她发现那男人跟人暧昧,被他打伤。13年俩人基本断了,但因为她借了钱给那男人,他不还,纠缠至今。

  陆琪在听了她的事后连续抛了几个反问,严肃紧盯她,没留回应的余地。

  旁听者中有一大姐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你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当事情发生时你又很自卑,又让我觉得很可怜……面对暴力你丢尽了我们中国女人的脸……”

  陆琪问她能不能下定决心不跟那男的联系,说你一旦下定决心我是不会放过你的,我会一直看着你。活动结束她噙着泪去后台找陆琪:“我的`事情还没解决呢……”但陆老师已经走了。接受采访时她表示自己因为这件事已经二十多天没好好吃饭。在心情不好时她会特意点开陆琪的微博,一条一条看下去,寻找安慰。“对啊,就跟吃药一样。喝完鸡汤就好过一点,我现在需要的就是这样。”

  另一位27岁的黑衣姑娘讲了小她3岁的男友劈腿的故事。她越讲越激动。陆琪要看那男生新女友照片,她从微博里翻出来,陆琪说自拍都没你好看,说那男生没眼光,说你一点错都没有。

  陆琪问大家,这样的男人还要不要?“不要,”姐妹们大声回应。陆琪让一胖乎乎的旁听姐妹监督她删掉聊天记录、照片、微博、电话等等。那女生没反抗,在几个姐妹的围观下删了十来分钟。然后陆琪开了几个玩笑,那女生又哭又笑。陆琪说你要多相亲,抱着先做朋友的态度相亲,大家也是。

  “悲伤有5个阶段,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否认、愤怒、交涉、绝望、接受。”陆琪对大家说,“失恋互助小组最大的作用是什么?逼你们走向绝望。”

  地铁口

  《潜伏在办公室》最终卖出一百多万册。他的微博上多了几千个粉丝,每发一条微博都有一两个人转发。陆琪感到自己的人生到达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但新增的粉丝数慢慢降下来,也不再有转发。他发现微博上还是没几个人认识他。陆琪将写作方向从职场转向情感,在他看来后者是一个更有潜力的市场。

  “我霸占的情感是个地铁口。”陆琪说,“所有人都得从我这个地盘上走过,很少有人说我不谈恋爱,或者谈恋爱不出任何问题。所以这相当于是在地铁口盖一个房子,霸占地铁的人流。”

  夏烈认为陆琪以男性身份介入,为女性在情感问题上指点迷津填补了市场的空白。“往下降一降,我们讲完一通嘻嘻哈哈就完了,但陆琪会消化吸收。”夏烈说,“他做事情理性的策划比较明显,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作家型、才子型的人。”

  他开始参与各种热点话题,主动挑起论争,说一些出位的话。他希望能被人记住。他的粉丝数终于蹿升到前十名。

  2014年春节,心满意足的陆琪读了本李零的《人往低处走》。开始总结过去的这一年:

  我原本以为我这一年做的可好可好了,你看我现在这么红,然后也挣钱,特别好。后来我回头一想,好像这一年我其实什么都没干。我变成一个没有根的东西。

  我跟网红的区别可能是我是有作品的。但是我的作品是我微博段子吗?我的作品是我的那些书吗?哪一本书是说陆琪靠这本书大红大紫的,也没有。

  我只是单纯让人们记住了我的名字而已,有些人喜欢我,有些人不喜欢我。我们前两天在谈一个嘉宾,后来说我们不要用他了,为什么?因为只有讨厌他的人才关注他。虽然不至于关注我的人都讨厌我,但我这一年至少是没有做一些让我能够骄傲的事情,在那一年,所以当时我就醒了。

  我还是觉得有文人的迂腐的气息在自己身上,我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些让人骄傲的作品。我确实是红了,这个结果可以让人满足,但是过程并不让人骄傲。

  转型

  陆琪可能不算是个吝啬之人。采访进行到一半他忽然想起下午没喝红酒,便起身走向办公室的酒柜。“你喝酒吗?”他问我,不是那种获取许可的礼貌而机械的问法,而是希望得到肯定回复的询问,它让人想到急切要同来家做客的玩伴分享电动火车的小男孩。

  这种性格使他讨人喜欢。3月8日妇女节,他的公司办了场下午茶。两位戴着厨帽的糕点师全程服务。灵果公司的40名员工——她们全是女性——分享了这些福利。公司财务告诉我,这次下午茶的花费是1.1万元。每年陆琪在公司团队建设上的花费都超过20万元。相较于公司每年的收入,这份开支只是零头。他希望员工在公司感到开心。几年前他开淘宝店,办公室选在杭州中心区域的黄龙,“我希望让淘宝店的员工也有白领的感觉,而不是一个店小二。”

  灵果公司位于杭州城西一个英文名叫M名人故事:陆琪反对陆琪trix的写字楼,它的使命是帮助陆琪完成事业转型。前一天下午6点钟,陆琪拉着一大桌子人在开会。黑色会议桌上吃剩的盒饭表明这个会已经开了很久。陆琪喜欢头脑风暴式的工作方式。他半躺在椅子上,拿着一只杯体大约有他的脸那么大的酒杯,浅酌慢饮。

  2016年1月22日,在自媒体大会上,陆琪做了个《自媒体必死,自内容永生》的演讲。“自媒体为什么要进坟墓,是因为它依附于平台的,平台死了他就死了。”他对台下1200名听众说,“有一天大家不打开微博了,这些自媒体人就活不下去了。你看以前百度贴吧红人、天涯红人,一茬一茬全死了。只有做内容,进入主流媒体渠道,这是一条真正的路。”

  从2014年开始,陆琪把自己的目标调整为做一档像《万万没想到》或者《奇葩说》那样的节目。他已经不甘于只做一个书写者,而是内容和创意的引领者。他不再关心微博每天多了多少粉,有多少转发评论,而是节目收到的反馈如何。

  那是陆琪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时候,优酷网提出只需要他出镜,其他一切关于视频的事务及推广都由网站负责。他拒绝了——现在他承认这是个糟糕的决定。死活要把版权抓在自己手里,零基础制作。他觉得自己都能搞掂。《陆琪来了》2015年每集有百万的点击量,但《奇葩说》每期的播放量则是千万级。他知道自己还差得远。

  团队并不愿意让他做主持人。矮,没颜值,声音尖,娘,还特别喜欢甩手。他承认她们的意见都对,但还是要上。“我就是要东试一下西试一下,追求人生高度嘛。”他认为自己的表达能力尚可,知名度尚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再请一个主持人得花很多钱,还不如我自己上。”陆琪说,“请那种没有知名度的,没有意义;请比我知名度高的,成本要提高很多很多。”

  会议陷入短暂的沉默。一桌子人各自捏着手里的手机,吸尘器轰鸣的背景音中维持着一种午夜酣睡般的沉默。陆琪在酒精的作用下面容浮肿,暗红中泛着灰色。他用食指使劲推了推额头,试图在微醺中找到一些清醒。

  今天他穿的是英式的布洛克雕花鞋,一件灰底米黄色和浅蓝袖子的休闲衬衫让他显得精致而放松。“好无聊。”“你好冷喔。”“想不到你是这样的人。”“你一个二次元不要讨好我们好不好。招你90后进来做什么?”他频频甩出吐槽,否掉了员工们的一个个提议。他的声音尖细,但富有感染力而无恶意的表情部分弥补了这个缺憾。现实里见到的陆琪比视频里显得自然一些。员工们也不会放过揶揄他的机会:你穿10cm的高跟鞋上节目,还是没有某某高啊。一桌子女人开会有种特别的气场,她们高频度的声音互相衬托,有种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亢奋。

  陆琪的第二个节目《小鲜肉拿走不谢》将于4月上线,他吸取了教训, 终于给合作伙伴让出了位置。他引入了投资。这是一档娱乐女性的节目。“每个团队都会有时运的点,不知道我们团队什么时候可以爆出来。”

  陆琪的公司几乎是围绕着两档节目成立的。中学时父母给陆琪算命,五行缺木,按照算命的说法这代表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但陆琪公司里的很多创意都来自于老板本人。他是公司里的文化和创意担当。他知道她们依赖他。

  “我和我的女朋友是婚外关系,一直劝他找个男人。最近他们家里介绍了男朋友,他们确立了关系,我却很难受,很难跟另外一个男人分享。我们真的不是约炮关系。请给我一个真诚的回答。”在为下期节目准备素材时,陆琪从粉丝倾诉中选了这条念给员工听,“——真诚的回答就是滚。”

名人故事:陆琪反对陆琪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