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山大战的历史典故【精选3篇】

时间:2018-03-04 03:50: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崤山大战的历史典故 篇一

崤山大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44年至前238年间。其背后有着许多典故和故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其中一些。

这场战争的背景是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开始进一步扩张其势力范围。当时,秦国的主要对手是楚国,而楚国的国都就位于崤山附近。秦始皇派遣将领白起率领大军攻打楚国,崤山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据传,崤山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楚国为了防御秦军的进攻,修筑了一座坚固的城池,名为崤山城。而秦军则采取了包围战的策略,试图攻破这座城池。

崤山大战中最为著名的故事之一就是“穿越崤山”。据说,秦军发现楚军在崤山城周围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进攻非常困难。于是,白起决定采取一种不同寻常的策略,他命令士兵在夜间挖隧道,穿越崤山,绕过楚军的防线,从背后攻击崤山城。这一计谋成功,秦军最终攻破了崤山城,楚军溃败。

除了“穿越崤山”之外,崤山大战还有其他一些著名的典故。比如,白起曾经用火攻的战术攻破了楚军的陈仓城,此战被称为“陈仓火攻”。另外,白起还曾经用木牛流马的发明,攻破了楚军的函谷关。这些战术的运用,使得秦军在崤山大战中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崤山大战的历史典故让人们看到了古代军事战略的智慧和巧妙。通过巧妙地运用地形和战术,秦军成功地攻破了楚军的防线,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军事对抗,更是一次智慧与智慧的较量。

崤山大战的历史典故 篇二

崤山大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44年至前238年间。这场战争的背景是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开始进一步扩张其势力范围。而对于楚国来说,崤山大战是一次惨痛的教训。

崤山大战中楚国的失败主要源于其军事战略的失误。楚国没有充分利用崤山地势险要的优势,反而在崤山城周围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这使得秦军进攻非常困难,而且楚军在城内也无法有效地对秦军进行防守。与此同时,秦军采取了包围战的策略,将楚军困在了崤山城中。

此外,楚国的统帅也没有采取正确的军事指挥策略。楚军在面对秦军的攻击时,缺乏统一的指挥和配合,出现了指挥混乱和兵力分散的情况。这给了秦军可乘之机,最终导致了楚军的溃败。

崤山大战的失败对楚国来说是一次惨痛的教训。此战后,楚国失去了崤山城,使得秦国势力进一步扩大。而且,楚国的军事实力也受到了严重削弱,为之后的秦国灭楚奠定了基础。

崤山大战的历史典故提醒我们,在军事战略中,地势和战术的选择至关重要。楚国在崤山大战中没有充分利用地势优势,反而在错误的地方进行了修筑城墙。这使得楚军陷入了被动局面,最终导致了失败。而秦军则通过巧妙地运用地形和战术,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崤山大战的历史典故不仅仅是一段古代战争的记载,更是对于智慧和智慧之间较量的见证。通过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军事智慧。同时,这也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的一种途径,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战争的残酷和智慧。

崤山大战的历史典故 篇三

  秦国的大军想偷袭郑国,晋国那边早就得到情报。晋国的大将先轸认为这是打击秦国的好机会,劝说新即位的晋襄公在崤山(今河南洛宁县北,崤音yáo)地方拦击。

  晋襄公亲自率领大军开到崤山。崤山本是形势十分险要的地方,晋军在那里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秦军到来。孟明视他们一进崤山,就中了埋伏,被晋军团团围住,进退两难。秦国的士卒死的死,降的降。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全都被活捉了。

  晋襄公得胜回朝。他的母亲文嬴(音yíng)原是秦国人,不愿同秦国结仇,对襄公说:“秦国和晋国原是亲戚,一向彼此帮助。孟明视这帮武人为了自己要争功,闹得两国伤了和气。要是把这三个人杀了,恐怕两国的冤仇越结越深,不如把他们放了,让秦君自己去惩办他们。”

  晋襄公听母亲说得有道理,就把孟明视等三个俘虏释放了。

  大将先轸一听让孟明视跑了,立刻去见晋襄公,说:“将士们拼死拼活,好容易把他们捉住,怎么轻易把他们放走呢?”

  一面说,一面气得向地上吐唾沫。

  晋襄公听了,也感到后悔,立刻派将军阳处父带领一队人马飞快地追上去。

  孟明视三人被释放之后,使劲地逃跑。到了黄河边,发现后面已经有晋兵追上来。在这紧急的关头,幸好有一只小船停在河边,他们就跳了下去。

  等阳处父赶到,船已经离了岸。阳处父在岸边大声喊叫:“请你们回来!我们主公忘了给你们准备车马,特地叫我赶来送几匹好马,请你们收下!”

  孟明视哪里肯上这个当。他站在船头上行了礼,说:“承蒙晋君宽恕了我们,已经万分感激,哪里还敢再收受礼物。要是我们回去还能保全性命,那末,过了三年,再来报答贵国吧。”

  阳处父还想说什么,那只小船哗啦哗啦地,已经越划越远了。

  阳处父回去向晋襄公回报了孟明视的话,晋襄公懊悔不及,但也无可奈何了。

  孟明视等三个人回到秦国。秦穆公听到全军覆没,穿了素服,亲自到城外去迎接他们。

  孟明视三个人跪在地上请罪。秦穆公说:“这是我的不是,没有听你们父亲的劝告,害得你们打了败仗,哪儿能怪你们呢?再说,我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犯了一点小过失,就抹杀他的大功啊。”

  三个人感激得直淌眼泪,打这以后,他们认真操练兵马,一心一意要为秦国报仇。

  公元前625年,孟明视要求秦穆公发兵去报崤山的仇,秦穆公答应了。孟明视等三员大将率领四百辆兵车打到晋国。没想到晋襄公早有防备,孟明视又打了败仗。

  秦穆公仍旧没有办他的罪,但孟明视实在过意不去,好像对国家欠下一笔债。他把自己的财产和俸禄全拿出来,送给在战争中死亡将士的'家属。他跟兵士一块儿过苦日子。兵士吃粗粮,他也吃粗粮:兵士啃菜根,他也啃菜根,天天苦练兵马,一心要报仇雪耻。

  这年冬天,晋国联合了宋、陈、郑三国打到秦国的边界上来了。孟明视嘱咐将士守住城,不准随便跟晋国人交战,结果又让晋国夺去了两座城。

  这一来,秦国就有人说孟明视的坏话,说他不该这么胆小。附近的小国和西戎瞧着秦国一连打了三个败仗,纷纷脱离秦国,不受管了。

  公元前624年,也就是崤山交战以后第三年的夏天。孟明视作好一切准备,挑选了国内精兵,出发了五百辆兵车。秦穆公拿出大量的粮食和财帛,把将士的家属安顿好。将士的斗志旺盛,整装出发。

  大军渡黄河的时候,孟明视对将士说:“咱们这回出来,可是有进没退,我想把船烧了,大家看怎么样?”大伙说:“烧吧!打胜了还怕没有船吗?打败了,也别回来了。”孟明视的兵士们憋了几年的气闷和仇恨,全在这时候迸发出来。没有几天工夫,就一举夺回了上次丢了的两个城,接着又攻下晋国的几座大城。

  晋国这才感到秦国攻势的厉害,上上下下都着了慌。晋襄公跟大臣商量以后,下了命令:只许守城,不许跟秦国人开战。秦国的大军在晋国的地面上来回挑战,没有一个晋国人敢出来。

  有人对秦穆公说:“晋国已经认输了。他们不敢出来交战。主公不如埋了崤山的尸骨回去,也可以洗刷以前的耻辱了。”

  秦穆公就率领大军到崤山,把三年前作战死亡将士留下的尸骨收拾起来,埋在山坡里。秦穆公带领孟明视等将士,祭奠了一番,才班师回国。

  西部小国和西戎部落,一听到秦国打败了中原的霸主晋国,争先恐后地向秦国进贡。秦国从此就做了西戎的霸主。

崤山大战的历史典故【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