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最新3篇】

时间:2014-03-04 01:50: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二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凸透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

2. 掌握凸透镜的焦距计算方法。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难点:掌握凸透镜的焦距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 凸透镜、小灯泡、光屏等实验器材。

2. 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简单的实验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凸透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

二、概念讲解(10分钟)

1. 解释凸透镜的焦距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讲解凸透镜的物距、像距、物高、像高等概念。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实验一:观察凸透镜的物体成像。

2. 实验二:通过改变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变化。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总结规律并提出问题。

五、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 凸透镜的焦距计算方法

2. 物距、像距、物高、像高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但其中的计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注重实验操作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初二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与焦距计算方法。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的成像现象并分析规律。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与焦距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凸透镜的物距、像距、物高、像高等概念。

教学准备:

1. 凸透镜、实验器材、课件等教学辅助工具。

2. 教师提前准备的实验方案和讲解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凸透镜的基本特点及成像规律。

二、概念讲解(10分钟)

1. 解释凸透镜的焦距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讲解凸透镜的物距、像距、物高、像高等相关概念。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实验一:观察凸透镜的物体成像。

2. 实验二:通过改变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变化。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总结规律并提出问题。

五、拓展与应用(10分钟)

通过拓展问题或实际应用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操作和讨论,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水平。

初二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篇三

初二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和资料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所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所收集到的实验数据中,学会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过程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与归纳 。

  [教学用具]

  蜡烛、凸透镜、火柴、刻度尺、多媒体课件(可以利用光具座、光具盒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结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凸透镜除了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以外,它也能成像。哪,到底是什么条件下凸透镜会成正立的像?什么条件下凸透镜会成倒立的像?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板书标题)

  二、新课学习

  1、根据前面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什么条件下凸透镜会成正立的像?什么条件下凸透镜会成倒立的像?为了表述得比较清楚,我们先熟悉下面这样几个概念:放大、缩小、正立、倒立、实像、虚像。

  2、教师在学生做出成像条件的猜想后,组织学生利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进行探究。

  3、组织学生探讨使用这些器材在桌面上做实验不是很规范,也不是很精确,所以,人们设计出一个专门来完成这种探究的器具叫光具座。启发式光具座和光具盒中器具的科学性。

  4、指导学生利用光具座完成探究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这些探究问题可以板书在黑板上,也可以印成学案发给学生)。

  ⑴光屏上能不能找到像?什么条件下(什么距离时)光屏上便找不到像?

  ⑵当光屏上的没有像时,从逆着光线的传播方向去观察,能不能看到像?

  ⑶光屏离凸透镜怎样的距离时,光屏上便能出现像,此时,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

  ⑷什么条件能成既倒立又放大的像?

  ⑸什么条件能成既倒立又缩小的像?把数据记入表格:

  像的特点(或像的'性质) 物距 像距 焦距

  成倒立、缩小的像时

  成倒立、放大的像时

  成正立、放大的像时

  5、组织学生把猜想与实验结论结合起来进行归纳,并板书结论。

  6、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实像和虚像的区别(这个内容可以在上一章学,上一章学习后,此处只要归纳一下,然后用表格指明即可)

  实像 虚像

  共同点 都能用眼看到

  不同点 ⑴能成在光屏上

  ⑵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⑴不能成在光屏上

  ⑵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举例 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

  7、展示课件内容,组织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8、组织学生讨论:

  ⑴凸透镜成虚像与成实像的分界点。

  ⑵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与成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

  ⑶讨论把凸透镜挡住一半,像有怎样的变化?

  9、组织学生完成简单的形成性练习。

  10、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投影仪、放大镜的使用:

  ⑴选择某组同学与老师一起带领大家完成投影仪的调节工作,共同评价字的放大与亮度的价值取向。

  ⑵平放投影仪,翻开反光镜,观察物体的运动和像的运动方向的不同;观察一只苍蝇模型在凸透镜上和玻璃板上时投影的效果。

  ⑶让学生用蜡烛、凸透镜体验放电影时物体与像的运动情况、体验用手把一半透镜遮挡后的成像情况。

  ⑷再让学生体验在一定条件下凸透镜才能算是起了放大镜的作用?

  三、本课小结

  四、布置作业

初二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