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案(精彩6篇)

时间:2013-09-02 08:17: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黄山奇石教案 篇一

黄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其险峻的山峰、奇特的松柏、清澈的泉水和独特的云海景观而闻名于世。而在黄山的景区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奇形怪状的奇石了。

黄山的奇石有着千姿百态的外观,形态各异,有的像龙卧山脊,有的像凤凰展翅,有的像猴子攀崖,每一块奇石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奇故事。因此,将黄山奇石纳入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还可以让他们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鬼斧神工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黄山奇石的图片或实地考察,让学生感受奇石的独特之处,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和背后的传说故事。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来表达对黄山奇石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还可以结合地理、历史、文学等多个学科知识,让学生在了解黄山奇石的基础上,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承的影响,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通过多角度的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总的来说,黄山奇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寄托。将黄山奇石纳入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黄山奇石教案 篇二

黄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其险峻的山峰、奇特的松柏、清澈的泉水和独特的云海景观而闻名于世。而在黄山的景区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奇形怪状的奇石了。

黄山的奇石有着千姿百态的外观,形态各异,古人常常将其赋予神话传说和诗文意境,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将黄山奇石纳入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黄山奇石的图片、实地考察和文学作品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奇石的魅力和神奇,了解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写作、表演等形式,展示对黄山奇石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还可以结合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让学生通过创作与表演,将对黄山奇石的认识和感受融入到艺术作品中,展现出不同的审美视角和文化理解。通过艺术创作的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让他们领略到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总的来说,黄山奇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将黄山奇石纳入教学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领略自然之美和文化之奇,更可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黄山奇石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

  (二)查字典、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著:要和“着”区别字形。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二)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老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背诵。

  三、教学过程

  (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岩石怪石巨石仙人仙桃闻名著名名字风景区

  (二)指导背诵。

  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4.接龙背,齐背。

  (三)巩固练习。1.比一比,组成词语。2.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

  (1)闻名中外的()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地蹲在山头,望着()的云海。

  (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黄山奇石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在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全文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神奇的特点,用“尤其”一词引出本课主题——黄山奇石。第二至五自然段每段各介绍一块奇石,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几块奇石的神奇有趣。这几段都介绍了奇石的名字和形状,但每段写法各有不同。有的段落先介绍名字,有的则相反,这样避免了重复单调。第四段用过渡句承上启下,使段落之间更连贯紧凑。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他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很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我们每个人一定会更喜爱黄山奇石,也一定会更欣赏黄山奇石了!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认读拼音能力,并且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结合本文教学实际,由于本文讲述的黄山风景区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这就为学生理解黄山奇石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闻、名”等15个字,正确书写“南、些”2个字。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图文对照等方法,理解并积累“石盘、陡峭、一动不动”等词语。

  2.运用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等多种形式朗读,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3.通过看图介绍、借助关键词介绍、情境介绍等方式,背诵第二、三自然段,初步体会连句成段的有序表达。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词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感知题目中的“奇”1.导人:看图,介绍黄山风景区。教师:黄山有四绝,云海、奇松、温泉和怪石,吸引了许许多的游客前来旅行呢!今天让我们跟着课文去旅行,就去看看那黄山的奇石。(板书课题。)

  2.解“奇”。教师:“青”是什么意思?(奇怪、奇特、神奇、奇妙.....)

  教师:

  带着对“奇”的理解,读读课题,进人

  让我们读-读课文吧!

  3.读题。教师带着对“奇”的理解,读读课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字奇”1.初读课文。

  过渡:作者介绍了哪些奇石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出示自读要求:(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2)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呢?请把它们的名称圈一圈。2.关注词语,书写生字。

  第一组词语:中外闻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神奇、尤其。

  (1)引导读准。关注“闻、景、省”都是后鼻音。

  (2)放人句子中读一读。

  (3)书写生字:南、些

  ①仔细观察。发现相同点:都是上下结构;发现不同点:“南”字上小下大,“些”字上宽下窄。

  ②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③学生书写,反馈评价。

  第二组词语:陡峭、翻滚、金光闪闪、奇形怪状。(1)引导读准。

  (2)变成短语读一读: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金光闪闪的雄鸡、奇形怪状的岩石。

  3.感知:奇石名字的“奇”。(1)交流:圈出的奇石的名字。

  预设1:课文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板书名称。)

  预设2:还有“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2)发现: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有什么特点?预设1:这些石头的名字很有趣。预设2:许多名字跟动物有关。

  预设3:很多名字都跟“仙”有关呢!

  教师引导朗读:是啊!黄山“奇石”的名字取得多有趣,多神奇!(识记生字:仙。)学生齐读奇石的名字。

  三、朗读语段,感受“样子奇”

  过渡:黄山奇石的名字有趣、神奇。作者也写得妙趣横生呢!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仙桃石”。1.学习第二自然段“仙桃石”。(1)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说说从哪里感受到了“仙桃石”的神奇。预设1:形状像个大桃子特别神奇。

  教师:好像一个大桃子,这块石头真是奇特!(板书:好像。)

  预设2:桃子从天上飞下来,很神奇。

  教师:大石头居然能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下来,刚刚落在石盘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随机板书:飞、落。)

  预设3:山顶上居然有一个大石盘,真有意思!图文对照,理解词语:石盘。

  (3)梳理句序:这段话先介绍奇石的名字,再说它的形状,多有条理。教师指着板书梳理,师生合作读。

  (4)介绍“仙桃石”,积累语段。

  ①借助板书介绍。先自己练一练,再进行介绍。②创设情境介绍。

  教师:有位小朋友叫文文,她第一次来到黄山,就被这些奇石吸引了。走啊走啊,哟,看到那个山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很奇特,它叫什么名字呢?请你给他介绍介绍吧。

  学生介绍,评价。

  2.学习第三自然段“猴子观海”。

  (1)创设情境,引出语段。教师:一边走一边看,文文又看到了一块有趣的大石头,瞧,在那边呢!(出示图片。)

  (2)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出示第三自然段。)请同学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画面。(3)交流画面,朗读提升。

  预设:我仿佛看到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①联系生活理解词语:陡峭。教师:你觉得“陡峭的山峰”指的是什么样的山峰?可以在图中指一指,也可以联系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②想象画面,读好第一句。

  预设:我仿佛看到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呢!

  ①引导圈画动词(板书:抱、蹲、望),做动作理解“一动不动”。

  ②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翻滚的云海”。教师:猴子怎么能望到翻滚的云海呢?引导学生发现:因为猴子在陡峭的山峰上,从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从飞机上看到的云一样,像大海的波涛上下翻滚呢!③做做动作,读好第二句。

  (4)梳理句序:这段话先介绍奇石的位置,再介绍奇石的样子,最后介绍奇石的名称。不仅有趣,也很有条理呢!(5)男女生合作读。

  (6)创设情境,介绍“猴子观海”。

  教师:文文旅行结束回到学校,她的同学都很好奇,“猴子观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你是文文,你会怎么介绍呢?

  ①学生自主练习。(引导:遇到困难时可以借助板书,也可以借助图片。)②尝试介绍给伙伴听。

  四、小结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感受了“仙桃石”“猴子观海”的奇特之处。回去试着背诵第二至三自然段,也给家里人介绍一下。

黄山奇石教案 篇五

  1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观感受。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观看有关的风光片,认识黄山,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使学生喜欢黄山。同时本课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更有利于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领略祖国大好山河的壮美。

  3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教学过程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黄山奇石

  一、创造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2此时,.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想法,谁愿意说一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黄山的奇石,看看它奇在哪里?

  活动2“讲授”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感“奇”

  1.词语过关。(开火车)

  2.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这些奇石,把具体介绍的石名圈出来,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3.你们觉得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4.生齐读这些石名。

  三、细品课文,探“奇”

  1.(1)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仙桃石。(展示图片“仙桃石”)哪块石头像仙桃?(2)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生读课文部分)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大家互相说说。(小组交流)

  2.第二块奇石“猴子观海”是什么样子?自己读读这个自然段,说一说你觉得哪儿有趣?随学生发言指导体会奇石的有趣:(1)体会“一动不动”:

  (1)学生自己先说

  (2)教师引导:对比平时猴子好动的特点,想象说说为什么会一动不动?(观云海)小石猴看着这翻滚的云海,都看得出神了,会想什么呢?教师导语:通过“一动不动”这个词就把小猴认真观云海的的神态和样子写出来。这样的词语真神奇啊。(2)体会表示样子的句子。(两只胳膊抱着腿)

  (1)生说自己觉得有趣的词语,说感受。

  (2)对比句子:情景设置:老师也看着奇石写了一句话,你们感觉哪句更有意思?猴子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

  (3)教师引导: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加上“两只胳膊抱着腿”你就觉得有意思了呢?(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通过这些词使我们看到奇石不只外形像猴子,连它的胳膊和腿都那么清楚,那么逼真。不是人工雕刻,是在大自然中形成的,真是太有趣啦。

  (5)训练朗读:这么神奇,有趣的语言,让我们多读读,记在脑子里。

  (3)体会“翻滚的云海”:

  1自己说说你认为云海什么样啊?

  2观看云海的图片。感受云海的美丽:看完黄山四绝之一的云海,你有什么感受?教师连接语:这么美丽的云海,难怪小石猴会看得入迷呢?

  (4)训练朗读:通过同学们的讲解,我觉得“猴子观海”太有趣了,这只小石猴太可爱啦!,你们能用读的方式,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猴子观海”这块奇石的有趣吗?(同桌互读——推荐读)

  3.“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另有一番趣味。(展示图片“仙人指路”)指名读。(1)谁来学着做一下这个仙人的样子?(生模仿)

  (2)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么样?(生:神奇、前去看个究竟)

  (3)用你现在的感觉,看着眼前的景象,读一读这段话好吗?

  (4)请问这位仙人,你所指的地方是哪儿呀?那里的风景美吗?(生即兴回答)(5)谢谢!同学们,假如你是山中的仙人,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5)师:谢谢各位小仙人。这一切是多么有趣呀!让我们一起美美的把这一段读出来,好吗?(生齐读)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齐读一遍。

  活动3“活动”黄山奇石

  四.观图联想,写“奇”

  1、黄山的奇石真有趣呀,可惜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等就没有具体说了,我们也能用有趣的语言给大家介绍,敢和书上写的挑战吗?

  “天狗望月”为例:

  ⑴学生上台做“望”的动作。

  ⑵“天狗”望到了什么呢?它心里在想什么呢?

  ⑶学生先可以一句一句的说,然后连起来说。比如:“一只雪白的天狗蹲在山头,呆呆的望着银盘似的月亮,它心想,我怎么把他吃掉呢?”“一位漂亮的仙女,端坐在平台上,聚精会神地弹奏一支美妙的乐曲。

  2、“天狗望月”被同学们说的栩栩如生,黄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听后,可着急了,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展示课后奇石图片

  ⑴分小组选择喜欢的图片,然后讨论怎样说。⑵指名说。

  五、总结升华,激发欲望

  记得徐霞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比五岳的景色还要美、还要神奇。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黄山看一看那奇石的美景。

  活动4“作业”黄山奇石

  六、作业超市:

  1、我会利用老师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先说再把它写下来)2、我会选最喜欢的奇石一两块,介绍给你的父母听。2黄山奇石

黄山奇石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要运用音乐、图像等手段创设语文学习情境,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与情感的储备,化繁为简,整体把握,重视朗读、背诵,注重熏陶感染。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千峰竞秀,著名的七十二峰雄姿灵秀,气势磅礴。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分布遍及峰壑巅坡,构成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情趣图。《黄山奇石》一文正是对黄山奇石的描写,“奇”字概括出黄山石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初步辨别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

  2、通过与小伙伴合作交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重点难点:

  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看图学文、读文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热身

  (播放课件)同学们,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受快乐。上课之前,请你像我这样做:学会自信、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好了,上课!

  一、录像引入,激趣质疑。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桂林山水甲天下,西湖美景人人夸。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安徽省南部,那里有一座著名的山——黄山。板书:黄山。

  2、你们知道黄山四绝吗?(课件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今天,我们就来一睹黄山奇石的风姿。板书:奇石。齐读课题。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播放录像。)看了录像之后,你对这个“奇”字是怎样理解的呢?再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二、进入文本,初读感知。

  1、(出示读文提示)带着问题按照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找一名同学读要求):

  (1)标上自然段序号。

  (2)选择你喜欢的办法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3)找到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用你喜欢的线画出来。2、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6个。)请同学们按照自然段读课文,喜欢读的同学就可以直接站起来读。注意不要唱读。教师纠正读音。

  三、研读文本,深入探究。

  (一)理清详略。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jǐng)区在我国安徽(huī)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yóu)其是那些怪石,有趣(qù)极了。

  1、课文读完了,你一定找到了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了吧?(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板书:神奇、有趣。“尤其”的近义词是什么呢?(特别。)你能把“尤其”换成“特别”,再读一读这句话吗?第一自然段还告诉了我们什么?“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黄山在哪里?读这个自然段的时候,注意重读“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极”,谁还能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2、(课件出示文后思考题“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边读边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描写的`奇石的名字。

  3、汇报:详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略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二)深入探究。

  这四种详写的奇石中,你对哪种最感兴趣?课文中有两幅插图,看看是什么奇石的图片呢?那么我们就先来游览下这两处奇石。引导学生先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在一座陡(dǒu)峭(qiào)的山峰(fēng)上,有一只石猴。它两只胳(gē)膊(bo)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dūn)在山头,望着翻滚(gǔn)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1、课件出示猴子观海的图片:

  (1)观察:看,这是什么?板书:猴子观海。猴子在哪呢?他在干什么?

  (2)读文:看看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猴子观海”?谁来读给大家听?和小伙伴讨论一下,写得好吗,哪些词语用得好?“陡峭(山非常高、直上直下的)”“翻滚(云海的动态)”;动词“抱”“蹲”“望(向远处看)”。这个自然段写出了猴子观海的位置、动作。如果把这句话改为:在面对着云海的山峰上,有一块大石头,这就是“猴子观海”。好不好?(不好,原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得很生动。)请同学们学生做动作体会一下。

  (3)想象:一名学生读短文,其他同学看图片。想象:为什么猴子这样望着翻滚的云海?抓住“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蹲”。

  (4)有感情地再读课文。

  过渡:刚才我们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学习了课文。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接下里我们就继续按照这种方法学习,好吗?

  2、仙人指路:“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bì)指向前方。

  课文还有一张插图,画的是什么?板书:仙人指路。(1)观察:看到了什么?(用文中或者自己的话回答。)(2)读文:看图,找一名同学读文,注意动词“站、指”。全班同学做动作。这是一个比喻句,十分形象。

  (3)想象:我们现在就在这黄山奇石的世界中,看到这位仙人你会和他说什么,他又会和你说什么呢?(提示:仙人既然在指路,就应该有人——问路。)

  (4)再读。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自学第2和第5自然段,然后把你想象到的内容写一写或者画一画。学生自学、交流收获。教师巡视,汇报:通过刚才的自学,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观看图片的感受;也可以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哪里写得好;还可以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

  抓住以下几方面进行点拨。

  3、仙桃石: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板书:仙桃石。

  (1)看图说仙桃石的样子。

  (2)读课文,什么样的,什么地方的?(用书中句子回答。)注意动词:飞、落。(动画演示。)

  (3)如果这样说:就说“仙桃石”吧,它是山顶石盘上的一块桃形的石头。好不好?

  (4)看到“仙桃石”你想到了什么?结合课件观察、联想。4、金鸡叫天都: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巨(jù)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xióng)鸡。它伸着脖(bó)子,就像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tí)叫。不用说,这就是著(zhù)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1)看图描述。板书:金鸡叫天都。

  (2)读文。注意动词“伸、啼叫”,“天都”是什么意思?如果让你画一画“金鸡叫天都”你会画些什么?化成什么样?为什么?

  (3)读文。(三)创造提升。

  1、读最后一自然段。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shī)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略写了什么?

  2、想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是什么样子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还会有什么样的奇石?

  3、读最后一句。板书:奇形怪状

  四、总结升华,激发欲望。

  1、品悟“奇”:黄山奇石“奇”在哪里——奇形怪状、引起想象。

  2、记得徐霞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比五岳的景色还要美、还要神奇。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黄山看一看那奇石的美景。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教案(精彩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