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教案(通用6篇)

时间:2012-04-07 08:16: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因数与倍数教案 篇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因数与倍数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份系统全面的因数与倍数教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介绍因数和倍数的定义。因数是能够整除一个数的数,而倍数是某个数的整数倍数。通过简单的例子和图表,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因数与倍数的应用。比如在购物时,我们需要计算某个商品的价格,这时就需要用到倍数的概念;而在分发糖果时,我们需要考虑每个孩子能分到的糖果数量,这时就需要用到因数的概念。

接着,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比如让学生互相出题给对方计算因数和倍数;或者设计一些小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最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和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通过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逐渐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因数与倍数的知识。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题能力,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数与倍数教案 篇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因数与倍数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份系统全面的因数与倍数教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实例来引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比如可以讲述一个小学生在购买文具时如何用因数和倍数来计算总价;或者讲述一个人如何利用因数和倍数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其次,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等,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通过视听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这两个概念。

接着,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数学游戏、手工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因数与倍数的奥妙。

最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题能力,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数与倍数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倍数)

  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

因数与倍数教案 篇四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7、18页。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并利用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我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学习重点:

  了解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和偶数的含义。

  学习难点:

  能正确地求出符合要求的数。

  学前准备:

  收集电影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检查独学部分第1、2题完成情况。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

  (一)2、5的倍数的特征

  1、小组合作。

  仔细回顾独学题2,再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收获。

  2、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3、小组合作交流,验证规律。

  讨论:是不是所有2的倍数个位上都是0、2、4、6、8?所有5的倍数个位上都是5或0呢?

  我们的想法:

  小组代表汇报、总结。

  4、试试身手。

  (1)独立完成第18页“做一做”。

  (2)集体交流。我又发现了:

  (二)奇数和偶数

  1、自主阅读教材。根据自学内容,我知道:

  根据是否是2的倍数,可把自然数分为和两类。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

  2、组内交流,并讨论:0是不是2的倍数?为什么?

  3、汇报总结。

  4、我能说出身边的奇数和偶数。

  5、做一做(第17页)。

因数与倍数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回忆和整理,进一步明确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加深认识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学生在应用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能说明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倍数和因数等相关概念,以及应用概念判断、推理。

  教学难点:

  理解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回顾知识。

  提问:上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和小数的有关知识。

  在整数知识里,我们还学习了因数和倍数,谁能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各有什么特点?

  结合学生交流,板书。

  2、揭示课题。

  引入:这节课,我们复习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

  通过复习,能进一步了解关于因数和倍数的知识,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应用这些知识。

  二、基本练习

  1、知识梳理。

  提高:回想一下,在学习因数和倍数时,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学生回顾,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回顾。

  提问:2、5、3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像?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什么叫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什么叫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整理。

  2、做练习与实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做练习与实践第11题。

  出示题目,学生直接口答。

  提问: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判断是3和5的倍数呢?

  追问:这里哪些是偶数,哪些是奇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做练习与实践第12题。

  学生先独立写出质数和合数,再指名口答。

  追问:最小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呢?

因数与倍数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0~32页例1、例2和试一试、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第35页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判断两个自然数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按顺序找出10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因数,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了解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特点。

  2、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特点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能有条理地展开思考,培养观察、比较,以及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究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因数和倍数。

  教学难点:

  求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准备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操作引入,认识意义

  1、操作交流。

  引导:你能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请同桌两人合作拼一拼,看看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想想有几种拼法,用算式把你的拼法表示出来。学生操作,用算式表示,教师巡视。

  交流:你有哪些拼法?请你说一说,并交流你表示的算式。

  结合学生交流,呈现不同拼法,分别板书出积是12的三道乘法算式(包括可以板书除法算式)。

  2、认识意义。

  (1)说明:我们先看43=12。根据43—12,我们就可以说:4和3都是12的因数;反过来,12是4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2)启发:现在让你看另外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哪个是哪个的因数,哪个是哪个的倍数吗?同桌互相说说看。

  (3)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在整数乘法算式里,两个乘数都是积的因数,积是两个乘数的倍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O的自然数。

因数与倍数教案(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