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篇一
教材信息:
诗歌名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教学目标:
1.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写作背景;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能够朗读诗歌,体会其中的音韵美感,理解辛弃疾的创作风格。
教学内容与方法:
1. 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他的诗歌创作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2. 分段解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诗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3.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激发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练习朗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体会其中的音韵美感,感受诗人的创作情感。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兴趣;
2. 分析诗歌:逐段解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组内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示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4. 朗读练习:学生进行朗读练习,体会诗歌中的音韵美感,感受诗人的创作情感;
5. 总结反思:对学生进行诗歌的总结反思,加深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诗歌,理解辛弃疾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同时,通过诗歌的朗读练习和讨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背景故事,理解辛弃疾的创作意图;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能够理解和感悟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诗人的创作情感。
教学内容与方法:
1. 介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学生朗读诗歌,体会其中的音韵美感,感受诗人的创作情感;
4.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背景故事,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分析诗歌:分段解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朗读练习:学生进行朗读练习,体会诗歌中的音韵美感,感受诗人的创作情感;
4. 组内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展示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反思:对学生进行诗歌的总结反思,加深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诗歌,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同时,通过诗歌的朗读练习和讨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篇三
,
(此设计是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以及词人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来完成教学目标,之所以分步研讨,是考虑到这是本词学习的一个难点,分步研讨,层次分明,有利于理解掌握。)
1.分析研讨用孙权、刘义隆典。
①说说这两个人的共同点?
(明确: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
②找出最能表现词人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并说说词人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表达什么心愿?
(明确:“觅”、“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慨叹英雄难觅,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
③追忆两位就在京口起步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激发起词人的抗击金人,收复中原的爱国豪情,
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呢?因此,用此二人典,又蕴含了什么意思?
(明确:讽刺宋室昏聩。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上阕:歌颂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这一段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
(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2.分析研讨用刘义隆典。
①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这个典故。
②用典的用意何在?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明确:借古讽今,告诫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
“赢得”能否用“落得”来代替?
明确:比较体会强烈的讽刺意味;“仓皇北顾”(想象这一场景),匆忙而慌张,回头看着北方向南逃跑,突出并讽刺其可悲的结局。
3.分析研讨用佛狸祠典。
“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林升的《题临安邸》就这样写道: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卞州。”
②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
(明确: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
4.分析研讨用廉颇典。
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参考:词人以廉颇自况,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有没人来问,抒发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
5.小结。
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以及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
六、把握词人情感,指导诵读。
1.本首词上下阙各四韵,依次是处、去、住、虎、顾、路、鼓、否八字,朗读时韵脚要读得响亮,其后又有稍长停顿。
2.诵读时必须保持豪壮的基调,读出对古代英雄的仰慕、慨叹之情,读出年老但壮心不已的豪情以及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的愤懑。尤其是末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此句乃全文主旨所在。要读出词人一吐胸中块垒的英雄气概,不能把它看作是悲观语或怨语。
(此设计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诵读的要领,并能在诵读中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七、《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此题设计,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两首词内容的异同,还要领会苏辛这两位豪放派代表词人风格上的异同)
1.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上均为以古喻今。
2.不同点:①
表达方式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和“一时多少豪杰”从景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阕的议论作好铺垫;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景中就含有议论,下阕议论之中也有写景的地方。
②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
苏轼词作纵横决荡,思索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
辛弃疾的词作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情感显露形式
③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
辛词用典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
(此设计是让学生通过了解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对比阅读
〈声声慢〉〈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进一步认识婉约派和豪放派区别。
项目分类 婉约词 豪放词
写作内容、对象个人身世 社会风云
叙述口吻 弱女子 士大夫
关注范围 都市风情 社稷抱负
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诗作视野 局限(小) 开阔(大)
诗作风格 委婉蕴藉 刚硬强健
诗作作用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总结: 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 " 词为艳科 " 、 " 诗庄而词媚 " ,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
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主张 " 以诗为词 " 、 " 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 ,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 " 故为豪放不羁之语 " ,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七,归纳主旨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偏安的卑劣行径的讽刺和不满,以及对韩侘胄的警告。
八、板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仰慕英雄慨叹难觅
孙权、刘裕 报国抱负讽刺朝廷
刘义隆借古讽今批评告诫豪迈激越
佛狸祠今昔对照隐忧愤懑深沉悲壮
廉颇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
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