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五言诗教案 篇一
汉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五言诗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学习这一时期的五言诗,我们需要制定一份细致的教案来指导学生的学习。
首先,在教案的设计上,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基本知识入手,比如五言诗的定义、特点、形式结构等方面进行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对五言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汉魏晋五言诗作品进行解读。比如《离骚》、《孔雀东南飞》等,通过分析这些作品的语言、意境、修辞手法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五言诗的魅力所在。
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课堂讲解、课外阅读、诗歌鉴赏等。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五言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最后,在教学评价上,我们可以设置一些课堂小测验、作业、课程论文等形式,来检验学生对五言诗的掌握程度。通过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而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制定一份汉魏晋五言诗教案,有助于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汉魏晋五言诗教案 篇二
汉魏晋时期的五言诗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著称于世。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传授这一时期的五言诗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首先,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五言诗的背景和特点。汉魏晋时期的社会风貌、文化氛围对于诗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了解这些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五言诗作品进行解读,并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内涵,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另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诗歌朗诵等。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对五言诗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最后,在教学评价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评价方式,比如课堂展示、课程设计、创作作业等。通过这些形式,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励他们更好地掌握五言诗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方式。
总的来说,通过精心设计教案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传授汉魏晋时期五言诗的精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汉魏晋五言诗教案 篇三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汉魏晋五言诗的体例特点,能够认识到五言诗在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后代诗人的深远影响。
2、掌握“迢迢牵牛星”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掌握《归园田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
2、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诗歌发展到汉魏晋时期,五言诗成为了诗歌的主要体例,学习了《孔雀东南飞》我们了解了乐府诗的特点。在那一时期除了乐府诗歌外,还有文人创作的五言诗,这些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两首诗歌分别出自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二、解题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民歌体文人诗,艺术成就颇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惊心动魄,所谓‘一字千金’”。以后历代文人经常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其诗语言朴素平淡,着重表现诗人的超凡脱俗,希望挣脱名缰利锁,远离龌龊官场,回归清新自然的闲适之情。
三、研习课文
1、《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叠词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诗作中织女的深情是通过她的活动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像表现出来的。比如,织女整日忙碌在织机上却织不出布帛,说明她被思念折磨而无心织布,那么她又为什么要徒劳地在织机上忙碌呢?恐怕是为了转移注意排遣苦闷吧。隔河相望,河汉的清浅和并不宽阔强化着见面的渴望,当然也就增加了见不了面的无奈。同样,在见面的阻隔只有“盈盈”一水时,“不得语”就差不多是不可忍受了。叠词突出了该诗哀婉的情调,因而更具有表现力。
2、《归园田居》要注意理解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的悠然自得的心态,体会其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愉悦。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更衬托出田园的幽静、恬美。作者正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的。
四、课堂训练
(1)熟读两首诗,当堂成诵。
(2)讨论完成练习三第2小题。
五、布置作业
《饮酒》是陶渊明反映归隐生活的`又一诗作,课后诵读此诗,加深对陶诗艺术特色的品味。
第二课时
一、题解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宋人辑有《曹子建集》。《白马篇》是乐歌词,以开头二字命名。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少年英雄形象,歌颂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同时寄托了作者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
二、研习课文
1、找出《白马篇》中的动词,仔细品味其艺术效果。
这首诗在突出少年英雄高大形象时,其使用的动词是耐人寻味的。如“破”“摧”“接”“散”就很形象生动,使人仿佛看到这位少年英雄在表演精彩的射技;“过”“若”则概括出少年英雄勇猛轻捷的形象;“登”“蹈”“凌”写出少年长驱直人,锐不可挡,压倒一切之势;“(不)顾”“赴”道出了少年英雄的思想境界。诗人就是通过
这些生动形象的动词刻画了一个具有感召力,使人热血沸腾的爱国的少年英雄形象。
2、体会作者所运用的铺叙的手法和少年英雄的忠勇爱国。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一开头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白色的骏马套上金色的笼头,飞一般地向西北方驰去。“白马”、“金羁”、色彩鲜明,“连翩”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骏马飞驰。从表面看,只见马,不见人。其实这里写马,正是为了写人,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这不仅写出了壮士骑术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这好象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表现出壮士豪迈的气概。
诗人生逢乱世,素有“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功立业之大志,但却没有机会,只好借诗表现他追求政治理想的执著和实现个人抱负的愿望。诗中的少年,武艺高强娴熟,英勇无比;大敌当前无所畏惧,浑身是胆,冲锋陷阵;只要能保家卫国,哪怕赴汤蹈火,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本诗塑造了一个为解救国难,为消灭入侵之敌而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的英雄形象,让我们景仰之至,倍受鼓舞。
三、课堂小结
本诗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气势宏伟,酣畅淋漓,铺陈和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尤其是少年英雄的忠勇报国之心、建功立业之志,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