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教案(精彩3篇)

时间:2014-03-03 07:40: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掌握收集数据的基本概念。

2. 能够用图形表示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

3.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4. 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数据收集的目的和方法。

2. 能够用图形表示数据。

3.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计算。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收玉米》故事的教学素材。

2. 教师准备好收集数据的工具和材料,如计数器、纸和笔等。

3. 学生准备好笔和本子。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收玉米》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收集数据。

2. 学生观察: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如书、铅笔、橡皮等,然后让他们选择一个物品进行数据收集。

3. 数据收集:学生用计数器或手工记录自己选择的物品的数量,并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形。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自己收集到的数据,比较不同物品的数量,并回答问题,如哪种物品数量最多、哪种物品数量最少等。

5. 计算练习: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如书和铅笔的总数量是多少,橡皮比书多几个等。

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在家中收集数据,如家里不同种类的水果数量,然后用图形表示出来。

2. 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数据收集实验,如收集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或食物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还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掌握收集数据的基本概念。

2. 能够用图形表示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

3.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4. 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数据收集的目的和方法。

2. 能够用图形表示数据。

3.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计算。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收玉米》故事的教学素材。

2. 教师准备好收集数据的工具和材料,如计数器、纸和笔等。

3. 学生准备好笔和本子。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收玉米》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收集数据。

2. 学生观察: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如书、铅笔、橡皮等,然后让他们选择一个物品进行数据收集。

3. 数据收集:学生用计数器或手工记录自己选择的物品的数量,并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形。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自己收集到的数据,比较不同物品的数量,并回答问题,如哪种物品数量最多、哪种物品数量最少等。

5. 计算练习: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如书和铅笔的总数量是多少,橡皮比书多几个等。

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在家中收集数据,如家里不同种类的水果数量,然后用图形表示出来。

2. 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数据收集实验,如收集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或食物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还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教案 篇三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57~5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2、数学思考:探索中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的算理。

  3、问题解决: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加减法的意义。

  4、情感态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件出

示情境图。

  观察画面,淘气和笑笑在做什么?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直接要求学生提出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进入本课学习内容。

  二、独学思疑,合作交流。

  解决提出的问题: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玉米?

  比多比少,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相差多少,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怎样列式呢?

  学生用减法计算,算式是: 57 - 42 = ?

  57和42都是两位数,你学过哪些两位数的减法计算?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计算57-42吗?

  独立尝试,抽生汇报。

  1、把42拆成4个十和2个一,先用两位数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2、把57拆成5个十和7个一,把42拆成4个十和2个一,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结果相加。

  你能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刚才的算法吗?(能)学生尝试。

  在小组内一边摆一边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设计意图】首先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再借助小棒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

  三、内化展示,点拨引领。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说说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独立操作计算,师巡视、个别指导,指名生汇报操作过程。

  除了这两种方法,你能用竖式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汇报减法的竖式过程:(师板书过程)

  5 7 先在上面写出被减数57,

  -4 2 再在下面写出减数 42,个位对个位,十位与十位对齐

  1 5 从个位算起,7-2=5,再计算十位5-4=1,得到15。

  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计算的时候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设计意图】通过拨计数器加深学生对位值的理解,为学生理解竖式做支撑,明白相同数位相减的道理。当学生理解了算理后再来巩固计算的具体写法。

  四、实践运用,体验成功。

  课件出示练习题,指导学生完成。

  1、森林医生,学生说一说错误原因并纠正。

  2、用竖式计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解答过程。

  五、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今天解决了哪些问题,是用什么知识来解决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建构,实现情知共融。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教案(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