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教案(优选3篇)

时间:2017-03-01 01:20: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篇一

教材背景分析:

《扁鹊见蔡桓公》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扁鹊与蔡国桓公之间的故事。扁鹊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神医”,而蔡桓公则是一个贪图享乐、放纵酒色的暴君。这个故事蕴含着医者仁心、忠言逆耳的道理,是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背景,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医者仁心、忠言逆耳的理解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医者仁心、忠言逆耳的道理,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德。

2. 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深层次的道德教育意义,激发他们对传统美德的思考和认同。

教学过程安排: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教学内容呈现:讲解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意义。

3. 案例分析: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医者仁心、忠言逆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扁鹊和蔡桓公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思考如何将这些美德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评价方式:

1. 课堂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讨论的积极性等。

2.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对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进行再次阅读和理解,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感悟文章。

3.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主动了解更多关于扁鹊和蔡桓公的资料,拓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品德高尚、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讲解《扁鹊见蔡桓公》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医者仁心、忠言逆耳的道理。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古代医学家扁鹊的医德精神和蔡桓公的暴虐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故事讲解:讲解扁鹊和蔡桓公的相遇及后续发展,引导学生思考医者仁心、忠言逆耳的道理。

3.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讨论扁鹊和蔡桓公的行为是否正确,如何看待医者仁心和忠言逆耳的重要性。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深入理解扁鹊和蔡桓公的心理和行为。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医者仁心和忠言逆耳。

教学评价方式:

1. 课堂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互动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表达观点的能力、合作意识等。

2.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医者仁心和忠言逆耳的感悟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扁鹊和蔡桓公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促进思想碰撞和交流。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古代故事中领悟到深层次的道德教育意义,激发他们对传统美德的思考和认同,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掌握7个字的音、形、义:鄚 桓 腠 应 悦 熨 焐;掌握三个通假字:还同旋 汤同烫 齐同剂;掌握9个词:寡人 腠理 汤烫 肌肤 针石 肠胃 火齐 骨髓 司命。

2.了解作者韩非。

3.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做课后习题,翻译课文,背诵课文。

4.要懂得人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定向

同学们升中学以来学习第二篇文言文。请大家想一想,学《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应做哪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呢?

教师边启发同学们谈自己的看法,边整理,边板书学习重点:

1.7个字,9个词,3个通假字。

2.作者

3.朗读、复述、翻译、背诵课文、做课后习题。

4.理解 道理

(二)自学

1.找一位中等水平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先看7个生字:鄚、桓、腠、应、悦、熨、焐的字形和字义,看一分钟后,听写并注音。

2.检查预习效果,解词:寡人,腠理,汤烫;肌肤,针石;肠胃,火齐;骨髓,司命。同学们先七嘴八舌地解释一遍,然后男女同学各推选一位代表,口头解释这9个词。

3.全班同学都用练习本听写并填空:《扁鹊见蔡桓公》选自《 》作者 是 末年 国的公子,是 时代重要的 家。

4.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读课文。

5.找一位朗读好的.同学读课文。

6.男同学齐读课文。

7.女同学齐读课文。

8.找一位中等水平学生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

(三)讨论

1.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通假字。

2.讨论课后练习题。

第一题:

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从整体把握句意、文意,即使有些词语不懂,也不影响内容的大致理解。

1.扁鹊: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公的评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君有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3.望桓侯而还走。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这些话用现代汉语该这样说:您的病已经到了皮肤的纹理,如不治,将会加重。桓公说:医生总喜欢给没大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还不治,将会更严重。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重上加重的。

第二题:

设计这道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理清叙事层次,从而更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第一层

开头……桓侯又不悦。

第二层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臣是以无请也。

第三层

居五日……至结尾。

第三题:

复述是检查学生是否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好形式,本题要求复述“故事”,重点是把叙事脉络复述清楚。在复述基础上概括本文阐明的哲理。

因前面自学时已复述过,倘学生复述较好,研究此题时可不再复述,倘复述脉络不清晰,则应再找同学复述。

本文阐明的哲理:桓公因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它告诫人们:讳疾忌医,害处

极大,一定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