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买矿泉水》的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货币,学会使用货币进行简单的购物活动。
2. 帮助学生理解货币的基本单位,培养学生对货币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货币进行购物活动,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难点: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购物场景,学生需要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足够的货币模拟物,如硬币、纸币等。
2. 准备一些购物清单和价格标签,模拟购物场景。
3. 准备一些矿泉水或矿泉水图片,作为购物物品。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货币模拟物,让学生认识货币的基本单位,并介绍购物的概念。
2. 学习:教师展示购物清单和价格标签,引导学生用货币模拟物进行购物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购物的总价。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游戏,每组选择一位“店员”和若干位“顾客”,进行购物活动并用加法和减法计算总价。
4. 总结:让学生总结购物的经验,回答一些问题,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购物清单和价格标签,进行购物活动。
2. 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更少的货币支付同样的物品,培养学生节约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货币的基本认识和运用方法,提高了数学运算能力,培养了购物和节约的意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买矿泉水》的教案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货币的种类和面值,学会使用不同面值的货币进行购物活动。
2. 帮助学生理解货币的交换和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对货币的灵活运用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更复杂的购物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面值的货币进行购物活动,掌握更复杂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难点: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购物场景,学生需要灵活运用货币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各种不同面值的货币模拟物,如硬币、纸币等。
2. 准备更复杂的购物清单和价格标签,模拟更具挑战性的购物场景。
3. 准备一些矿泉水或矿泉水图片,作为购物物品。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面值的货币模拟物,让学生认识更多种类的货币,并介绍货币的交换和对应关系。
2. 学习:教师展示更复杂的购物清单和价格标签,引导学生用不同面值的货币进行购物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货币支付。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更具挑战性的购物游戏,每组选择一位“店员”和若干位“顾客”,进行购物活动并用更复杂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总价。
4. 总结:让学生总结购物的经验,回答更复杂的问题,巩固更复杂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设计更具挑战性的购物清单和价格标签,进行购物活动。
2. 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最少的货币支付最多的物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货币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货币的种类和面值,掌握更复杂的购物方法,提高了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买矿泉水》的教案设计 篇三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买矿泉水》的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买
矿泉水》一节。教学目标:
1、应用连乘的计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理解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试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
1、口算
20×3= 0×6= 8×0= 12×8=
12×4= 22×3= 24×3= 100×4=
2、竖式计算
22×3= 320×5= 602×5=
3、口答
(1)四年级每班有学生30人,3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2)每箱饮料3元,20箱饮料共花多少元?
(3)每箱装12瓶矿泉水,5箱共装多少瓶矿泉水?
二、情境导入、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课本第36页“买矿泉水”教学情境图,以及数学问题:运动会上,张老师给同学们买了2箱矿泉水,大约花了多少钱?
1、理解题意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2、引导计算
(1)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小组内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在交流中出现的典型做法。
(2)全班交流,展示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指名回答估算过程及结果,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①把24瓶看成25瓶,25×2×3=150(元),所以,150元就够了;
②把24瓶看成20瓶,20×3×2=120(元),所以要比120元多;
③一箱矿泉水大约70元,两箱大约140元;
④一箱矿泉水超过60元,两箱矿泉水超过100元,但不到200元。
学生可能还有其它估算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解释各自估算的过程。
3、引导精算
把情境中的问题改成“共花了多少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法。
①24×3=72(元),72×2=144元;
②24×3×2=72×2=144(元);
③3×(2×24)=3×48=144(元);
④3×(24×2)=3×48=144(元);
⑤24×2=48(元),48×3=144(元)。
学生可能还有其它解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做课本第36页“试一试”第1、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再指名板书,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解决问题
在这节课中我们用了估算和精算的方法解决连乘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应用这种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