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四周教案【推荐3篇】

时间:2012-05-03 03:40:3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四周教案 篇一

本周地理课将主要围绕“气候与气候变化”展开,通过本周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气候形成的原因、气候区划的基本概念以及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课堂内容安排

1. 了解气候的形成原因:通过地球自转、公转等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地球气候形成的原因,包括经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

2. 认识气候区划:介绍不同的气候带及其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气候区域的气候特征。

3. 探讨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展示,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变化对环境、农业、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方法

1.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气候形成的原因和气候区划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学习: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地考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气候观测、气候带划分等实地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课堂评价

通过本周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区划的基本概念,认识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四周教案 篇二

本周地理课将围绕“地球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展开,通过本周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球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如何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课堂内容安排

1. 了解地球的环境问题:介绍地球的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认识可持续发展: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引导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探讨如何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展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保护地球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教学方法

1. 课堂讨论和辩论:设置课堂讨论和辩论环节,引导学生就地球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分析能力。

2. 视频展示和案例分析: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意识。

3. 实地调研和提案设计: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调研和可持续发展提案设计,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堂评价

通过本周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环境问题、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探讨如何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四周教案 篇三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四周教案

周次 第 4周 周课时 共2课时 年级、科目 八年级地理 教师 王浪利 教学内容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一节“祖国心脏”——北京市 第三节“燕赵沃野”——河北省 二次备课记录 教案设计与学法指导 本 周 第 一 课 时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一节“祖国心脏”——北京市 ●课型:授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运用地图说出北京市的位置、范围。 2.了解北京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 3.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北京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4.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特别是北京的政治、文化、交通地位。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形图、通过查阅资料并用语言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能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市的主要公路和铁路干线名称。 2.运用各种专题地图,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运用专题地图逐项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城市职能。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使学生对北京有更深的了解。 重点:北京市的城市职能。 难点: 1.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交通状况的因果关系。 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教学突破:恰当运用读图分析的方法了解北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联系当前的时政内容探索理解北京在我国城市职能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 《北京市地形、政区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处理作业。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查阅地图册P17,复习沿海15个省区的名称,引入新课 “ 祖国的心脏”—北京市 (

板书) 二、 新课学习: (一) 北京的自然环境: 1、 北京的位置、地形: 教师指导: 读图P30图2-1《北京地形》 学生活动: 完成P30“活动”No1、2读出北京位于哪一个地形区,并分析得出地形特征。 教师小结归纳;北京市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华北平原西北部。 2、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北京之夏” 教师指导:分析北京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并分析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 读图,分析得出北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教师小结归纳:温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集中于夏季。 (提问):我们到北京旅游选择哪个季节? (二) 北京的城市职能: 1.全国的政治中心: 师生互动:阅读P31“天安门广场”,要求根据课本内容画出天安门广场的平面简图。 (略) 学生活动:分析、归纳天安门广场的象征意义。 2.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 学生活动:(1)阅读P31教材内容和P32“阅读“内容 (2)查阅《地图册》P19《北京主要文化机构和设施》 教师小结归纳:北京教育、科学、文化发达,集中了百多所高等院 校及有图书馆,博物馆等众多文化场所。 3.全国的交通枢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学生活动: (1)查阅《地图册》P20,了解北京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交通枢纽。 (2)阅读教材P32“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地读册》P19《北京市区主要旅游景点》 师生互动:阅读教材P32-33正文内容,明确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 (三) 北京市的环境保护: 学生活动:1.阅读P3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内容。 2.分析归纳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和人文环境问题有哪己方面? 师生互动: 结合教材P33“活动”No1内容,探究出解决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从技术措施、行政手段、法律法规等方面) ●知识反馈,练习巩固: 1.小结课堂内容,突出重难点。 2.课后作业(1)配套练习。 3.随堂练习(详见附题) ●板书设计: “祖国的心脏”----- 北京 (一)北京的自然环境 1.北京的地理位置 2.北京的地形特征 3.北京的气候特征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人文环境) 1. 全国的政治中心 2. 全国的交通中心 3. 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 4.全国的经济中心 5.国际化大都市(1)历史文化名 (2)现代化大都市 (三)、北京市的环境保护 1. 环境问题 (1) 自然环境问题 (2) 人文环境 2.环境保护的措施 ●附:练习题 随堂练习设计 一、 填空题 1.北京市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外交往等中心。 2.北京市位于----平原的西北部边缘,_______山以南,_______山以东地区。 3.通过北京市的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_______线、_______线、_______线和京包线等。 二、 选择题 1.北京市地区属于( )气候类型。 A.温带海洋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北京市列入世界人类遗产清单的其中有( )。 A. 明代长城 、故宫 B.天坛、燕山 C.明十三陵、永定河 D.密云水库、颐和园 3.北京市目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A. 水土流失、绿化减少B.交通堵塞、水资源匮乏 C.气候恶化、面积减少 D.住房紧张、绿化增加 三、个性练习设计 1. 从自己的家乡到北京,可以选择哪些交通工具,具体路线如何? 2. 查询有关资料,写出北京的主要科研机构、高等学府、新闻出版社机构名称(不少于10个)。 3.搜集北京各旅游景点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课余交流。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 周 第 二 课 时 第三节 “燕赵沃野”——河北省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河北省的地理位置及其区位优势。 2.知道“燕赵大地”的由来。 3.了解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 4.了解河北省利用其区位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发展新型农业的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认识美丽壮观的新唐山。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爱我家园,建设家园”的情感教育。 ●教学难点: 了解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 ●教学重点: 1.了解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 2.了解河北省利用其区位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发展新型农业的意义。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地图册》 ●教学过程: 处理作业、导入新课: (引入)大家都学过历史上的“战国七侯”;即齐、燕、韩、赵、魏、秦。你们知道当时赵国和燕国所在的地理位置吗?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沿海万里行的第三站:“燕赵大地”——河北省。 (板书)第三节 “燕赵沃野”——河北省 一、自然环境 (读图)地图册18页:说出河北省的地理位置 (小结)环抱北京、天津,东临渤海,四周与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为邻;河北省地形特点是:西北多山地,东南以平原为主。 (讲)建国以来,在河北省发生了次大的自然灾害。 (阅读)课本37页“唐山大地震” (板)二、唐山大地震 三、以农业为主的省份 (问)河北省的自然条件如何?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小结)河北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其中南部为华北平原一部分,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多,土地肥沃,光照条件好,是我国的小麦和棉花的重要产区;但华北平原也存在着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劣势:地表排水不畅,土壤盐碱化,由于是季风气候,春旱夏涝,农业生产不稳定。 (讲)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北省,除了自然条件外,还有些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促进了河北农业的发展,比如发达的交通——农产品外运销售便利;农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反季节蔬菜、花卉、草皮、中高档水果,物以稀为贵,经济效益高。 ●知识反馈,练习巩固: 1.小结课堂内容,突出重难点。 2.课堂练习 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燕赵沃野”——河北省 一、自然环境 二、唐山大地震 三、以农业为主的省份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四周教案【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