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时间:2013-05-08 03:39:2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3.2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连云港市岗埠中学 董继妹 教学目标:能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及简单的绘图能力,养成关注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分布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前将学生分成三组,让学生注意收听连续三天的天气情况,每个小组分别关注一天的天气情况,作好记录并填在以下表格当中。 天起状况 时间 阴晴状况 风力大小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己记录的天气状况表格,然后看看,在这个季节里,你们最想知道的是哪一项?是风力,阴天、晴天,还是气温? 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以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创设课堂活跃的气氛) 二、导语:现在天气渐渐的变凉了,同学们一定想知道气温的变化情况,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气温的知识。 三、自学质疑: 学生根据学案自学课本、读图、分析、做记号 问题设置: 1.读课本P50阅读材料——气温的观测,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1)测定气温的工具是____________。 (2)气温的表示方法是____________。 (3)怎样观测气温? 2.什么叫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 四、交流展示: 小组内讨论学习,解决各自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各组指派一人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评价 五、互动探究: 学生交流完成学案3题 3、读课本P49图3.10“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观察读出各时刻的气温值,并计算出日平均气温。然后思考怎样以类似的方法,求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归纳出日、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4.读课本P50活动,思考讨论各项资料反映的是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哪些方面的关系。 5.读地图册P20,结合当地实际谈谈气温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其他方面实例 六,精讲点拨: 6.引导读课本P51图3.12,指导学生了解气温日变化情况。知道什么是日较差。。 7.指导读课本P51图3.13,教会学生根据刚才的读图方法,了解气温年变化情况,知道什么是气温年较差。 七、动手操作:完成学案:动手试一试。 八、迁移应用:读下图完成要求。 学生互动完成: (1) 读出最高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2) 读出最低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3) 算出该地气温年较差。 (4) 说明该地气温的年变化。 (5) 说出该地所在的半球(南、北),并说明原因。气温曲线呈什么形状?(呈波峰状。还是呈波谷状。) 判断理由 气温曲线呈 状。 6).图中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判断的依据是:各月气温都很 (高、低),均在 ℃以下。 九、小结本课时内容 十、课堂巩固: 1、读图3.14完成习题。 2、完成填充图册17页第一题。 对本课时内容掌握不够好的同学有: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把下面的“三城市气温比较表”投影到大屏幕上面) l月(℃) 4 月(℃) 7月(℃) 10月(℃) 北京 4.3 10.2 22.7 10.4 伦敦 3.0 5.0 17.0 10.0 开普敦 24.6 12.9 9.8 16.2 请同学们将这三个城市的气温数据变成气温曲线图,并且在同一幅坐标图中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在同一幅图中,用三根气温曲线来反映出三个城市的气温年变化情况。 大屏幕投影:练一练 画好之后,提出问题:这三根曲线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在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可以回答出有两根是波峰状,一根是波谷状,分别表示的是南北不同半球的气温分布情况。考察了学生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过渡:所以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的分布情况。 教学新课: 一、 自学质疑: 问题一:读图3.15,思考: 1、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温度怎样? 2、等温线图的判读:如右图所示,A、B、C三点气温最高的是__点,最低的是__点。 3、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__;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__。 (大屏幕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3.17思考: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找

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的主要纬度范围。 二、交流展示: 各小组根据学案交流讨论,然后指派一名同学代表展示自己组的学习成果,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二、精讲点拨: 1、大屏幕出示下图 引导学生读图,解决以下问题: A.什么是等温线?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等高线有什么不同? B.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C.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D.等温线的稀疏与气温差之间有什么关系? E.在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2、大屏幕映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指导完成以下问题: (1)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纬线有什么关系? (经过小组讨论思考,学生可以答出: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并且,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在图中找出北半球的20℃等温线,看看它的分布怎样?在经过陆地与海洋时,等温线是不是平直的?这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什么?还有什么因素也会影响气温分布? (不平直,等温线会发生弯曲,这说明除了纬度会影响世界气温的分布外,还有海陆的分布也会影响气温的分布) 七月世界气温图 3、:指导读世界七月、一月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大屏幕投影) 1月世界气温图 (1)七月为北半球的 季,A地为 海洋/陆地,B地为 海洋/陆地。夏季海洋气温 高于/低于陆地气温。 (2)一月为北半球的 季,冬季海洋 高于/低于陆地气温。 4、海拔分布规律。 三、互动探索: 1.在炎热的赤道附近的高山上,可不可能有终年不化的积雪,为什么? 教师先引导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气温受海拔的影响,然后再引导学生看看书上的图3.16,大屏幕投影下列各题,指导完成。 (1)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 (2)读课本52页、图3.16,计算山顶气温。 (3)分析“图一”中A地气温比周边气温低的原因。 所以说,在同一座山地,海拔越高,气温降的越低。即使是赤道附近的山地,只要海拔够高,山顶也可能终年白雪皑皑。 2、归纳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上气温的分布,会受到纬度、海陆分布、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气温的分布变得很复杂了。 四、迁移应用:(见学案四) 1、我国冬季,北国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风光;而南国却是“绿树成荫,百花盛开”的景象。这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2、“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 A. 海拔高,气压低 B.海拔高,空气稀薄 C.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要下降0.6℃ D.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要下降6℃3、 五、小结本课时内容,学生质疑。 六、巩固检测: 见课课练15、16题。 七、作业布置: 完成填充图册17页第2题 八、对本课知识掌握不够好的是同学有: 教学反思: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