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 石门长老身如梦,旃檀成林手所种。
    坐来念念非昔人,万遍莲花为谁用?
    如今七十自忘机,贪爱都忘筋力微。
    莫向东轩春野望,花开日出雉皆飞。
    参考资料:
  • 译文
    石门长老身世如梦,当年栽种的檀香已经成林。
    静坐念禅今非昔比,莲华经念了万遍有谁倾听?
    如今年过七十早已忘却往日的追求,筋力衰减再不会壮志凌云。
    不要向东边窗外春天的原野张望,晴空下百花盛开野鸟却已飞尽。

    注释
    身如梦:指人生往事如梦。
    旃檀(zhāntán沾谈):梵文“旃檀那”的省称,即檀香。手所种:指旃檀的幼树是石门长老亲手栽种。
    坐来念念非昔人:其意是说,石门长老长年坐坛念经,年岁渐老,今非昔比。
    万遍:形容反复念诵。莲花:指《妙法莲华经》,这里泛指一切佛经。为谁用:意为没有人愿意听他念诵佛经。
    忘机:指忘却计较或没有巧诈之心。这里指自甘恬淡与世无争。
    贪爱:指石门长老年青时的理想与追求。筋力微:形容身心老迈,壮志消沉。
    雉(zhì志):即野鸡。雉皆飞:比喻诗人亲友多丧、孤苦伶仃的意思。典出乐府琴曲《雉朝飞》。

  •   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属于借题发挥,即借用石门长老的形象,抒发作者忠于朝庭、希望得到朝庭的理解和重新起用,而长期被冷落的悲愤失望的心情。

      诗的首句通过“石门长老”的形象,引出作者往事如梦的感慨;第二句借“旃檀”的形象,说明官场新贵们的得势。三、四句再借“石门长老”之言,说明江山易主、改朝换代、作者的忠心无人理解,等待重新起用已经无望。五、六句以“石门长老”的形象和自白,慨叹人生易老和作者生平抱负的落空。“忘机”,就是已经“无意苦争春”。“贪爱都忘”,就是心的颓丧,不再有理想与追求。七、八句是诗的尾联,也是对全诗的总结。这两句通过对“东轩”外春日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类似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作者以青春年少成名,并被委以朝廷重任,当年的意气风发可想而知。

      “雉皆飞”含有一个典故,由乐府琴曲《雉朝飞》变化而来:“春秋时,卫侯女出嫁齐太子,中道闻太子死,傅母(女官名)仍然劝她去处理丧事。丧毕不肯归,终死于齐。傅母悔之,取女所自操琴,于冢上放之,忽二雉出墓中。傅母托雉曰:‘女果为雉也?’言未毕,雉俱飞而起,忽然不见。傅母悲痛,援琴作操,故曰《雉朝飞》。”也有人说:“《雉朝飞》为齐处士伤无妻之作。”柳宗元早年丧妻,来永州之后,母亲和女儿先后病逝,所承受的人生变故如同“屋漏偏遭连夜雨,行船又遇顶头风”,这种打击与悲痛可想而知。他被贬职后闲居永州,这期间江山易主,官场易人,新贵层出不穷,而且无不趋炎附势,对柳宗元等“俟罪”的闲官不屑一顾,或者颐指气使;更有一帮小人,经常散布一些流言蜚语,和莫须有的诬陷之辞。因此,诗人尽管悲愤交加,却不能在诗文中明明白白地流露出对朝廷的怨恨心情,只好运用巧妙的写作手法,通过“戏题”一诗,表面上是在劝戒石门长老,不要用老迈哀伤的心情,来观看东轩之外春意盎然的景色,以免触景生情,更加伤心;实际上是在劝慰自己,要忍辱负重,不与官场新贵们攀比,索性闭目塞听,让火热的心彻底地冷却,以免受到更大的伤害。

      整首诗,以一个衰老、冰冷、绝望的外表,包容了一颗充满激情、火热和突突跳跃的心。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冰与炭的不可调和,最终决定了这位大才的悲剧命运。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张曙 张曙(772-846),小字阿灰,一作阿咸,南阳(今属河南)人。侍郎张祎之从子。(一说侄)。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官至拾遗。曙工诗善词,才名籍甚。颇为乡里所重。词传一首,或疑张泌作。
  • 张抃 张抃(?-757)孝昌(今孝感)人。唐朝将领。为张巡属下裨将。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叛变,张抃从真源令张巡守雍丘。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安禄山部将尹子奇攻雎阳,张抃又随张巡协守该城。旋奉命突围至彭城,向许叔冀求援,许叔冀不应。转回雎阳途中,路遇突围而出的南霁云等30人,同至临淮,向贺兰进明告急。贺兰进明亦不欲发兵,但想留下南、张等人,特以酒乐招待。南、张抽刀各断一指,不食而去,复冲破重围返回雎阳。及城陷,张抃与张巡、南霁云等均不屈而死。
  • 宋务光 宋务光,生卒年不详,一名烈,字子昂,唐汾州西河(治所今山西汾阳)人,唐前期大臣。宋务光进士及第后,初任洛阳尉,升迁右卫骑曹参军,神龙中,因政绩突出,进殿中御史,官终右台。
  • 王质 王质(769年—836年),字华卿,太原祁人,王潜第五子。清廉方雅,为政有声。虽权臣待之厚,而行己有素,不涉朋比之议。在宣城辟崔珦、刘濩、裴夷直、赵丱为从事,皆一代名流。视其所与,人士重之。
  • 蔡允恭 蔡允恭(约561—约628)隋末唐初官吏、文学家。字克让,蔡叔度24世裔,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西梁左民尚书蔡大业之子,蔡大宝侄子,美姿容,有风采,善缀文。未及仕而梁为隋所灭,由于长安与虞世南相友善,邀为隋炀帝从官。仕隋,历起居舍人,炀帝属词赋,多令讽诵之。允恭以年老恳乞悬车赐归,卒于家,时贞观某年正月念七日也,葬龙溪新恩里屿头山,有御史吴燧大书“登瀛”二字镌于墓前左大石上,其地因名曰登瀛,今墓尚存,子孙环庐而处者。
  • 封行高 封行高,生卒年不详,渤海蓨(tiáo)县(今河北景县)人。封德彝之从子,唐代诗人观(627—649年)中官至礼部郎中。以文学博雅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