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家教小故事【通用3篇】

时间:2013-06-03 08:20:1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名人家教小故事 篇一

在名人家庭中,孩子的教育方式常常备受瞩目。有的名人家长采取严厉的管教方式,有的则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我认知。而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以其宽容和睿智的教育方式而闻名。

奥巴马夫妇有两个女儿,马利亚和萨莎。作为总统家庭的成员,她们自然也备受关注。但是在奥巴马夫妇的教育下,两姐妹却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奥巴马夫妇从不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而是鼓励她们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在奥巴马夫妇看来,孩子的幸福和健康比成绩更加重要。

马利亚和萨莎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奥巴马总是在她们需要帮助或建议时伸出援手,而不是强加自己的意愿。这种宽容和尊重孩子个性的教育方式,让马利亚和萨莎成长为有担当、有思想、有爱心的年轻人。

奥巴马夫妇的教育方式告诉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支持,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会更加自信、独立和有责任感,为社会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名人家教小故事 篇二

在名人家庭中,孩子的教育方式千差万别。有的名人家长热衷于激励孩子追求卓越,有的则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和人格魅力。而英国王室成员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就以其温和而坚定的家教方式而获得广泛赞誉。

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有三个孩子,乔治、夏洛特和路易斯。尽管他们是皇室成员,但在父母的呵护下,三个孩子却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品质。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勇敢面对挑战。

乔治、夏洛特和路易斯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父母的悉心教导和引导。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不仅在正式场合中示范着优秀的表现,更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平和而坚定的家教方式,让三个孩子成长为有礼貌、有思想、有担当的年轻人。

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教育方式告诉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和人格魅力,让他们在品行端正、心地善良的基础上发展自身才能。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会更加懂得感恩、尊重他人,并且乐于助人,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名人家教小故事 篇三

名人家教小故事

  小故事一: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罗斯福的家教故事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他不仅治国有略,而且教子有方,四个儿子在二战时均浴血战火,建立功绩。二战后又都跻身于美国政坛。

  “对儿子,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罗斯福的这句话曾在美国人心灵中产生过不小的震撼,更是他一贯遵循的教子原则。

  他十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人格,甚至在思想上也应该是独立的。当二战愈加激烈时,二儿子埃利奥特问父亲他该怎么办。父亲说:“要我告诉你该怎么做,那你应该首先认清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你们的事是你们自己的事,我从不干预。”不久埃利奥特便放弃刚开起的公司,轻松地走进了陆军部的大门,在四兄弟中带头参了军。

  罗斯福还竭力反对孩子们依赖父母过寄生生活。他不给儿子们任何资助,让他们凭自己的能力去开辟事业,赚自己该赚的那份钱。在钱财的支配上,绝不让孩子放任自流。大儿子詹姆斯20岁时独自去欧洲旅行。临归前看到一匹好马,便用手中的余款买下了这匹马,然后打电报给父亲,让他汇旅费来。父亲回一个电话:“你和你的马游泳回来吧!”碰了这个钉子,詹姆斯不得不卖掉马,买了票回家,从此他懂得了不能随便无计划地乱花钱。

  而更让世人为之钦佩的是罗斯福身为总统,却从不庇荫孩子,让孩子们享有特权。二战时,他把四个儿子都送上了前线,并严正告诫他们:拿出良心来,为美国而战!

  小故事二:行不言之教——诸葛亮的家教故事

  在《诫外生书》中,诸葛亮把立志看作成才三要素(德、学、才)的基础和关键,他主张立志必须高远,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达到最终的成功。他写道:“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如果志向不高远、坚定,则会出现相反的后果:“若志一消费品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不仅这么“诫子”、“诫外生”,而且身体力行,为儿孙做榜样。他对自己严格要求,虽贵为丞相,也绝不搞特殊,坚持“行不言之教”。他一生廉洁奉公,生活俭朴。他在给后主(刘禅)的表上写着:“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高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诸葛亮这种廉洁的作风,对子孙是无形的教育,为后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同时,他十分注意采取措施让子弟不搞特殊化。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将独生子乔过继给诸葛亮。乔在蜀国官至驸马都尉,本当安居成都,但诸葛亮外出打仗,诸子弟都随军押运粮草,诸葛亮认为乔也应该与他们同甘共苦,于是便命乔与诸弟子一起押运粮草于山谷。这种做法对乔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不搞特殊化,让子弟在一种平等、和谐的环境中成长,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较强的适应社会能力,对于培养他们不依赖他人、独立生存的顽强意志更有好处。

  小故事三:小书房,儿子童年的最深记忆——李嘉诚的家教故事

  有志之人只要心里有了宏大目标,就会有永不枯竭的动力之源和永不气馁的行动。而学习与读书是通往这一目标的阶梯,是达到成功之巅的绳索,是通往胜利之门的桥梁。在李氏这个和睦的大家庭里,有一个面积虽小但藏书却非常丰富的小书房,那是李家的小书库,里面集中着李嘉诚那些知识渊博、学问深厚的父亲、伯父、叔父以及祖上遗留下来的藏书。

  童年时期的李嘉诚的大部分时光,就是在这块狭小却辽阔的天地中度过的。在父亲允许下,每天放学以后,他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悄悄飞进小书房。他太爱看书了,书就是他的精神世界,书里那么详细地告诉他许多从来就不知道的事物,那么认真地告诉他为人处事的道理。他如痴如醉地看书,海阔天空地思考着天南地北的问题。在小书房里,他的全部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书使他懂得了许多。

  至今李嘉诚还记得,父亲对他的教诲。一天,父亲领他来到这间书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诚儿,这是咱家里几代人的书库,你伯父、我和你叔叔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希望你能认真理解父亲带你来这里的意义,我也知道你能体会为父的深意。”读书成为李嘉诚的生命。看书越多,他越觉得自己知识的贫乏,便越是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是父亲李云经引导他,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向他解释着:那些问题他可能读不懂,又有哪些地方会难解释。更令李嘉诚难忘的.是父亲陪他灯下一起夜读,随时答疑,给他以精神的鼓舞和人格上的激励。

  李嘉诚常常动情地说:“父亲是我一生中最崇敬的人。无论从知识上,还是从人格上,父亲永远都给我一种鼓舞,一种激动。父亲给予我的,是任何一种东西都无法衡量的。”

  小故事四:心底里的——杨振宁的家教故事

  孩子是未来,既属于父母期望的未来,也属于社会期望的未来。父母往往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但孩子并不就是父母的一切,父母心中还应有事业和属于自己的生活。孩子的所有,父母要关心;但孩子的所有,父母未必都要在意。尤其是父母并不认同的孩子的那一些,父母应留出心底里的一角,求同存异吧!有道是:“理解了干,不理解的看,但不要顶着干。”我想,与儿女的关系,这种处事精神是可以借鉴的!

  杨振宁强烈的民族意识缘于父母对他进行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一点一滴的渗透,以及父亲的言传身教。早在厦门居住时,杨武之就教儿子读唐诗,教中国历史朝代更替的顺序:“夏商周……”,天干、地支顺序:“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甚至于八卦……在清华园里,杨武之对杨振宁进行一次正规的教育——读古书、受古训。杨振宁12岁时,杨武之请专人教儿子谈《孟子》,还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所以,在中学时代,杨振宁又象儿时背诵《龙文鞭影》一般背诵《孟子》全文。

  对杨振宁的中国情结影响最深的还是父亲杨武之。杨武之留学归来之后先后执教于厦大、清华、西南联大等高等学府。他为人师表、工作认真,热爱着水深火热的祖国的教育事业。杨振宁是第一个回祖国访问的外籍科学家,之后,他几乎年年回国,给祖国科学事业出谋划策,他是祖国忠实的儿子。杨振宁常谈起中国的传统本土文化和生活,深为父亲敬业爱国的精神所感。他深知,父亲对他加入美国籍深为不满,在1983年作了这样的记述:“……我父亲在1973年故去前一直在北京和上海当数学教授。他曾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游历甚广。但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名人家教小故事【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