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尊师重道的故事【精彩3篇】

时间:2014-02-09 07:49:2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古人尊师重道的故事 篇一

在古代,师徒关系被视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尊师重道更是人们行为准则之一。有一位名叫张三的学生,他虚心向一位名师学艺。这位名师名叫李四,是当时的一位著名大师。张三每天都认真听从李四的教导,刻苦学习,不敢有丝毫懈怠。

李四在教学上也非常严格,对待学生一丝不苟。有一次,张三在练习过程中不小心犯了一个错误,李四立刻指出并纠正。虽然张三有些委屈,但他知道这是李四对他的好,于是默默地接受教训,继续努力练习。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学习,张三终于掌握了技艺,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学生。

在张三成为李四的得意门生后,李四告诉他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古代大师教授弟子时非常严格,但弟子们却无比尊敬他,因为他们知道老师的用心良苦。这个故事让张三更加明白尊师重道的道理,他决心继续努力学习,永远不忘师恩。

张三最终在他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大师。他始终记得李四的教诲,不忘初心,继续努力钻研技艺,将自己的所学传承下去,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尊师重道,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古人尊师重道的故事 篇二

古代的中国人非常重视师徒关系,尊师重道是他们的传统美德。有一位名叫王五的学生,他虚心向一位名师学习书法。这位名师名叫赵六,是当时的一位著名书法家。王五每天都专心致志地跟随赵六学习,不敢有丝毫怠慢。

赵六在教学上也非常严格,对待学生严格要求。有一次,王五在练习书法时出现了错误,赵六立刻指出并要求他重新练习。王五心中有些委屈,但他知道这是赵六对他的好,于是默默地接受教训,继续努力练习。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学习,王五终于掌握了书法的精髓,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书法家。

在王五成为赵六的得意门生后,赵六告诉他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古代大师对待弟子严格要求,但弟子们却无比尊敬他,因为他们知道大师的用心良苦。这个故事让王五更加明白尊师重道的道理,他决心继续努力学习,永远不忘师恩。

王五最终在书法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书法家。他始终记得赵六的教诲,不忘初心,继续努力钻研书法艺术,将自己的所学传承下去,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尊师重道,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古人尊师重道的故事 篇三

  一个社会尊重老师,意味着文明与与进步;一个人尊重老师,意味着你距离智慧很近;我们每个人都有老师,即便你没有上过学,也有在生活中教你一技之长,或告诉你一个小道理的人,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老师!如下是中国人才网给大家整理的古人尊师重道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子游重师道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系春秋时孔子为数多达三千人的弟子群中唯一的江南学生。孔子一生以传承传统文化命脉为己任、弘扬道义匡世济人,周游列国,历尽艰辛,即使身处逆境也矢志不渝。子游自幼仰慕圣贤之道,二十二岁时从吴地不远千里前来鲁国拜师,时年六十七岁的孔子高兴地说“吾门有偃,吾道其南”。子游果然不负师望,学成后南归,“道启东南”,传播中原文化,为江南文化的繁荣、民风的教化做出了贡献。

  子游学习勤奋,在孔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教诲下,首先专心致志地攻读了《诗》、《礼》之学,不久成为“孔门十哲”之一。他对忠、孝、仁、义的理解不断深化,日臻完善,在刻苦钻研的同时,躬身力行,在不同场合、不同事情中都尽力学以致用;在遇有疑惑不解时,总能勤学多问,学业不断精进,孔子称赞他:“欲能则学,欲知则问,欲善则详,欲给则豫,当是而行,偃也得之矣。”

  一次,子游跟随孔子去祭祀,仪式结束后,两人走到宗庙外面高大的建筑物旁边。孔子仰天长叹,子游忙问何故,孔子说:“我没有赶上古时大道昌明的时代,可心里总是很向往啊!”孔子向子游描述了他心中理想社会的美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些话给子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子游在鲁国任武城邑令,在任上,他时刻不忘孔子的教诲,以“仁爱”治理武城,深得百姓的爱戴。一次,孔子带着弟子们来到武城,听到城中处处有弹奏琴瑟、演唱诗歌的声音,于是笑着对迎接他的子游说:“治理县城也用礼乐教化吗?”子游恭敬地回答:“您给我们讲过‘君子学道则爱人’,我既然跟您学习了礼乐等教化之道,当然要把它应用在实践中。”孔子听了甚为嘉许。子游倡办教育,以乐化民,使德入民心,民风淳厚,武城得到大治,史称“武城弦歌”,成为历史上仁政教化的典范之一。此后,“弦歌之声”在当地久久相传,百姓安居乐业,人才辈出。

  孔子还问子游说:“你在这里见到什么人才吗?”子游回答:“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做事从不走小路捷径投机取巧,如果没有公事他从不到我屋里来。”称赞澹台灭明公正无私,品行端正,不阿谀上司。后来澹台灭明亦成为孔子著名弟子。

  子游视师志为己志,弘道济世并倡导“礼乐”之风。孔子去世后,子游又与同门仲弓、子夏等一起编定了《论语》的初稿本,及时地为“述而不作”的恩师记录下了其言论、学说、思想、事迹。他后来辞官到东海之滨开设学馆,教人育才,海隅处处可闻礼乐之声!他在楚地讲学时,传播道德理念,宣传孔子倡导的礼乐之仪,带领随从学生吹奏上古舜帝所作的雅乐——《韶乐》(古有“《萧韶》九成,凤凰来仪”之说),人们听之皆受到感化。子游东归后,《韶乐》之声在当地仍然“绕梁三日而不绝”,后人传颂,影响深远。(选自《论语》《礼记》《史记》)

  汉明帝敬师

  汉光武帝为太子刘庄选老师,想选求一位品德高尚、通晓经籍之人,虎贲中郎将何汤推荐了自己的老师桓荣。桓荣常在江淮一带教学,学识渊博,为人正直。

  何汤在老师入朝第一天便提醒他说:“治学与为官是截然不同的。治学讲究严谨、认真,而为官却在乎通融、应变,老师有此机遇,当不可太固执了。皇上虽为明君,却也喜欢奉承喜言,太子更不可得罪,老师不要对他过于严厉。”桓荣听了不高兴地说:“你为我的学生,难道还不了解为师吗?为师一生治学,最爱君子之道,本无意为官。今见天下大治,天子圣明,这才应召的。你为官不久,竟学会了官场的权术谄媚之道,还以此教我,我真为你感到痛惜啊!”桓荣于是辞官,光武帝不准,和桓荣交谈后,光武帝连连称赞他讲得好。

  太子刘庄向桓荣学习《尚书》等,对老师一直很尊敬。九年后,由于桓荣的悉心教导,刘庄成了当时出色的经学家之一。桓荣见太子经学有成,学业精进,喜在心头,却要求辞去太子师

傅的职位,几次上疏说:“臣有幸得在帷幄,讲经几年,但智学浅短,无以补益万分。现在太子凭着聪明的资质,通明经义,这真是国家的福祐,天下的幸运。臣理当辞归。”有人劝他不该请辞,且说:“为太子之师,此乃荣耀之本,他日太子登基,其荣更不可估量。他人求之不来,你何以轻轻弃之?”桓荣回答说:“似你多思,我又何以能任太子之师呢?正因此职荣宠,我才不敢恋据。”

  太子刘庄后来即位,为汉明帝。明帝深敬桓荣,“犹尊桓荣以师礼”,尊敬老师一如既往。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请桓荣面向东面而坐,因汉代室内的座次是以靠西而坐——即面向东方为最尊,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此即“西席”的由来,因此后来人们亦将老师尊称为“西席”。明帝为老师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在老师坐定后,为他设几杖,明帝亲自手捧经书,带着百官及学生侍立在老师面前,恭恭敬敬地听桓荣讲解经义。在学习中,有人向明帝请教,他总是很谦逊地说:“太师在这里。”

  明帝每次去登门探望老师,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辇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闾中人们看到这种情景都肃然起敬。遇到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使者慰问或亲自到他家问安,进门后,有时拉着老师的手,流下眼泪,安慰老师要静养,争取早日康复,并赐给他床茵、帷帐、衣被等,好久才离开。诸侯、将军、大夫等问病者,不敢乘车到门,皆拜于桓荣床前。桓荣去世时,明帝穿上孝服,亲自临丧送葬。(选自《后汉书》《资治通鉴》)

  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不敬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古之先哲圣贤以身作则,虚怀若谷,其尊师重道的风范堪为后世楷模,令人敬仰。

更多相关文章阅读

1.古人苦读的故事

2.古人过清明节的故事

3.古人诚信的故事商鞅

4.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5.古人廉洁的故事包青天

6.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

7.古人墨守成规的故事

8.古人勤学的成语故事

9.古人通信的小故事

10.古人勤读书经典故事

古人尊师重道的故事【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