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背后的故事【精选3篇】

时间:2015-04-02 09:21: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浏阳河》背后的故事 篇一

浏阳河,是一条蜿蜒流淌在湖南省浏阳市的一条小河。它虽然不如长江、黄河那样名动一时,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故事。

这条河曾经是浏阳市的母亲河,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捕鱼的场所。人们在浏阳河边洗衣、嬉水,孩子们在河里捉鱼、嬉戏,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浏阳河逐渐被污染。废水排放、垃圾乱倒,使得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污浊不堪,鱼儿也渐渐消失了。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关部门加大了治理力度,对浏阳河进行了环境整治和水质治理。如今,浏阳河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又开始在水中欢快地游动。

浏阳河背后的故事告诉我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之源。我们应该珍爱身边的河流湖泊,保护水资源,让清澈的河水继续流淌,让美丽的风景永远存在。

《浏阳河》背后的故事 篇二

浏阳河,是一条承载着浏阳市历史文化记忆的河流。它不仅是当地人民的母亲河,更是一座连接着城市和乡村的桥梁。

浏阳河畔,有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民俗。古老的石桥、青瓦房屋、古庙古塔,无不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沧桑。每年的端午节,当地人民都会在浏阳河边划龙舟、赛龙船,庆祝这个传统节日,河畔洋溢着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浏阳河畔的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古老的建筑被拆除,传统的民俗被淡忘,浏阳河边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和生机。人们开始反思,如何保护和传承浏阳河畔的历史文化,如何让浏阳河继续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和情感。

浏阳河背后的故事告诉我们,传统文化是城市的根基,是城市的灵魂。我们应该珍惜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浏阳河畔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让这条小河继续流淌着城市的记忆和情感。

《浏阳河》背后的故事 篇三

《浏阳河》背后的故事

  《浏阳河》是由徐叔华作词、朱立奇和唐璧光作曲的湖南民歌,收录于音乐专辑《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浏阳河》背后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50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湖南土地改革运动开始,一批从事文艺工作的青年被分配到土改试点黎托乡的田间地头,深入群众,体验生活,以便创作出更贴近和反映百姓生活的作品。

  年仅16岁的龚业珩同志就是其中一员。

  土地改革的

初步成功,不仅让农民体验到了丰收的喜悦,也证明了党领导决策的正确性。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举办一场“土改胜利”晚会,要求每一位文工团的同志都要创作一部作品来参加文艺汇演。

  一位叫做徐叔华的同志,在看到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怀着喜悦的心情推车收粮的场景,产生了巨大的灵感,连夜写下了花鼓戏《推土车》。

  《推土车》被徐叔华上报给文工团之后,得到领导的大加赞赏,并改名为《双送粮》,一经演出便受到人民大众的极度喜爱,得到广泛传颂。而如今的浏阳河,就是节选自《双送粮》的第三段。

  最初的演出,龚业珩同志并没有参加。

  直到1951年,德国柏林举办世界青年联欢节,《双送粮》作为唯一一个湖南省的作品,被中央选中参加此次演出。能歌善舞、长相俊美的龚业珩,当之无愧成为了最理想的人选。

  同年5月,《双送粮》被送往武汉中南文化局进行检阅,由于《双送粮》的第三段,也就是如今的《浏阳河》,当时套用的是京剧《小放牛》的调子,中南文化局的同志认为它与前两段的花鼓戏有点不搭调,于是决定将它改为具有湖南特色的曲调,也就是如今《浏阳河》的曲调。

  也就是这一年,《浏阳河》开始红遍大江南北。

  西藏和平解放后,毛泽东所在的中南需要几个节目庆祝,《双送粮》便在邀请之列。当时的龚业珩和她的同事们,并不知道是去哪里演出,只是被告知有一场非常重要的演出。

  当车子开始驶向海南仁堂的'时候,龚业珩和她的同事们兴奋得大叫起来:这是毛主席办公的地方啊!

  那一场演出,是龚业珩和她的同事们最难忘的一场演出,因为见到了国家领导人——毛主席。

  作为湖南湘潭人的毛主席,在听到用湘潭方言演唱的《双送粮》时,倍感开心。从此,《双送粮》成为毛主席每个周末舞会上的开场曲目。

  受到中宣部、文艺部的重视,开始在中央人民广播站进行全国广播,还做成了唱片,全国各省的文工团都开始学习,不仅全国各地演出不下千场,在朝鲜战场也有多次演出,为战士们鼓舞士气。

  1959年,阿尔巴尼亚艺术家代表团到湖南访问演出,提出联欢时唱一曲湖南民歌,《双送粮》成为了首选。但《双送粮》是剧目名,经过接待方多放考虑商量,最终决定把《双送粮》中的第三段第一句“浏阳河”单独拿出来作为歌曲名,并把第三段单独拿出来唱。因此,《浏阳河》就开始作为独立曲目开始传唱。

  1961年,从湖南省艺术学校毕业的李谷一接替龚业珩演唱《浏阳河》。

  2008年,宋祖英深情献唱《又唱浏阳河》,再次歌颂祖国秀丽山河。

  同年,从国外学习回来的周笔畅,和李谷一老师合作了《浏阳河2008》,重新为家乡湖南湘潭谱曲作词,并于2012年发表在其专辑中。

  翻唱过这首经典红歌的后辈还有很多很多。

  至今,朗朗上口、旋律优美的《浏阳河》,已经陪伴新中国成长七十年了,见证着新中国的每一次改革,每一次成功,每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将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浏阳河》背后的故事【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