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一
为了帮助四年级学生更好地认识三角形,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以下是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通过展示图板上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特点,并尝试分类。
2.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三角形,引导他们发现三角形的形状特点。
二、学习三角形的定义
1. 通过观察三角形的外形,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特点: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2. 结合图形展示和实物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三角形的形状。
三、学习三角形的分类
1. 引导学生发现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之间的区别,并让他们分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2. 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通过比较不同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分类讨论。
四、练习三角形的性质
1. 让学生观察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规律,通过角度测量工具验证结论。
2. 设计一些有趣的角度测量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
五、拓展活动
1. 让学生通过拼贴或折纸等手工活动,制作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2. 设置寻找环境中三角形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后积极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形状。
通过以上设计,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二
在四年级数学课堂上,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三角形,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一、观察环境中的三角形
1. 让学生在校园中寻找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数学形状。
2. 让学生用相机或画笔记录所找到的三角形,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三角形的分类和特点
1.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总结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2. 利用图形展示和实物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不同类型三角形之间的区别。
三、角度测量和性质探究
1. 让学生用角度测量工具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引导他们发现内角和为180度的规律。
2. 设计角度测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活动及展示
1. 让学生进行三角形的手工制作,如折纸、拼图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设计三角形展示墙,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和发现,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以上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三角形,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体会三角形的本质特征,理解三角形的含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认识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观察操作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稳定性
教学难点:
高的画法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三角形的概念
1、在画中建立概念
其实三角形大家并不陌生,现在请你把心目中的三角形画下来。
展示作品。
2、交流中完善概念
三条线段怎样画才会是三角形?
由3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延伸中强化概念
不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点就能确定一个三角形。
4、介绍各部分名称
二、三角形的稳定性
1、设疑
为什么要把篱笆围成这种形状?
2、操作
围一围、拉一拉、比一比小结: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确定了,所以在拉的时候,三角形才不会变形,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3、欣赏
三、三角形的高
1、初认高
回忆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
其实在三角形中,像这样,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作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再识高
移动顶点,找高。
旋转三角形,辨高。小结:只要是从顶点向对边做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还有其他高吗?
3、画高
① 画AB边上的高。
展示学生作品。
画高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结:看来我们的高不仅要垂直、要从顶点出发,还要注意所画的高与底要对应。
② 再画出AC边上的高。
③ 在指定底上画高。
四、课堂总结
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有形P59、60、61。
教材简析:《三角形的认识》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六年制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习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对三角形有了直观地认识,已经能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它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自学书本、观看视频讲解,逐步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并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
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验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感受到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固定,形状大小就确定的稳定性的本质。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稳定性。
教学难点:
高的画法和意义。
教学预设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孩子们,三角形,你认识了吗?(认识了)
相信大家已经进行了自学,认真看过学习视频了,那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二、汇报自主学习导学单
1、画三角形、揭示概念
(1)请小老师上台画三角形。
(2)什么叫三角形呢?师板书: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哪位小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对“围成”二字的理解呢?
强调出: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4)还知道三角形有( )个顶点、( )条边、( )个角?师板书:3个顶点、3条边、3个角
2、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的方便,现在可以给这个三角形取个名字了吧!
引导说出:三角形ABC,师标出字母ABC说一说角A角B角C,各条线段的名称。
3、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
(1)汇报导学单上高和底的概念
(2)“三角形高的认识”学习视频回顾
(3)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3组顶点与对边。揭示板书:3条高
(4)同桌交流导学单上画高的过程
(5)指名板演:作高
4、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应用
(1)交流导学单上第5小题。师板书:稳定性
(2)拿出学具,拼摆三角形及四边形
(3)同桌互相交换,拉一拉,谈发现;前后排的同学转过来比一比,谈发现。
(4)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应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呢?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1、快速找出对应的顶点和对边
2、请画出下面三角形中指定底边上的高。
三角形的认识——姜微微
(1)实物投影校对。
(2)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互为高和底。
(3)利用第3个三角形找一找外高,指一指。
3、实践操作
四、课堂总结1、[课件演示]画一个三角形及一条底边上的高,旋转三角形。
师:孩子们,让我们静静地看大屏幕,静静地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