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囫囵吞枣 》教学设计(推荐3篇)

时间:2011-09-09 04:21: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16 囫囵吞枣 》教学设计 篇一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学生囫囵吞枣的情况,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匆匆忙忙,没有深入思考和理解知识点,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设计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深度。

首先,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或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从而深入理解知识点。例如,在教授《16 囫囵吞枣 》这一课文时,可以设计一些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思考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点分解成不同的层次,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知识点的完整认识。例如,在教学《16 囫囵吞枣 》这篇文章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文中的故事情节,然后再逐步引导他们理解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含义,最终达到对整篇文章的深入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任务或项目,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16 囫囵吞枣 》这篇文章时,可以设计一个小组讨论或演讲的任务,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从而提高他们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启发式教学、分层教学和实践性任务等多种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囫囵吞枣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深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灵活运用这些策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

《16 囫囵吞枣 》教学设计 篇二

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囫囵吞枣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深度,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难题。在教学《16 囫囵吞枣 》这一课文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点。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学《16 囫囵吞枣 》这篇文章时,可以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和理解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在学习《16 囫囵吞枣 》这篇文章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个性化辅导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在学习《16 囫囵吞枣 》这篇文章时,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理解能力和学习风格,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囫囵吞枣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深度。

综上所述,通过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性化辅导等多种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囫囵吞枣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深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这些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

《16 囫囵吞枣 》教学设计 篇三

《16 囫囵吞枣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囫囵吞枣”的由来。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个成语故事,使学生明白:学习时不能生吞活剥,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二、课前准备:录音机、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游戏:成语接龙

  2、引出课题

  师:你们知道的成语真不少,其实每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你们想听吗?

  师讲故事

  3、听完了故事,你们想说点什么吗?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们各抒己见,谈论听后的见解。

  生: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可笑。

  生:我觉得故事中的年轻人笨死了,他想的办法根本不是“两全其美”的,还很自以为是。

  生:我觉得……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义

  师:同学们的意见很多,也都很合理,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对这个故事还不太了解,下面同学们亲自来读一读这个小故事吧。

  师: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问同学、问老师、借助拼音、等。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学生按要求读文识字。)

  1、 检查生词

  (先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指名学生读,然后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2、 理解词义:

  师:这些词语你们都会读了,那有没有不懂的?

  学生提出不懂得词语,共同理解。

  如:脾胃、益处、抓起、愣住、若有所悟、

  热情,接待,新鲜的梨,抓起,益处,咬,肚子

  吃,咬,咽,嚼。吐,吞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并为学生提供多种方法,如:动作表演,表情表演、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图片资料等。

  3、 检查读文情况:

  按自然段指名学生读文,其他学生听后评议。

  三、理解课文

  词语是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才能真正读懂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你能读懂什么?(文中的人为什么要囫囵吞枣?

  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勾画读懂的地方。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读后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谁能把囫囵吞枣这个故事讲一讲。

  二、理解课文

  1、文中的人为什么要囫囵吞枣?把你读懂的说给大家听。

  预设:

  (1)找出年轻人每次回答主人的话,分组讨论:这个人的想法和做法有什么问题,会有什么后果。

  (2)年轻人想的办法真的是“两全其美”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16 囫囵吞枣 》教学设计(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