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 篇一
比例尺是地图上的重要工具,也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之一。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巧妙地引入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比例尺进行实际计算,是每位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例尺的概念。比如,我们可以拿出一张真实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比例尺,并解释比例尺的含义。通过让学生比较地图上的比例尺和实际距离,让他们理解比例尺的作用和意义。
其次,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比如,给学生一个地图上的距离和比例尺,让他们计算实际距离是多少。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例尺。
另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比例尺。比如,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地图,并在地图上标注比例尺,然后互相交换地图进行计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又可以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
总的来说,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运用比例尺。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入和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
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 篇二
比例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地图上的必备工具,也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是每位老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引入比例尺的概念。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展示比例尺在地图上的应用和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了解比例尺的作用和意义。这种形式直观生动,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比例尺的教学设计。比如,我们可以拿出一些真实的地图案例,让学生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或者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比例尺进行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比例尺的应用场景和计算方法。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设计来引入比例尺的概念。比如,设计一个模拟地图探险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比例尺进行导航和计算,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比例尺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总的来说,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需要老师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运用比例尺。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技能,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
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能正确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
认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并进行互化。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5分)
1、填空:
1千米= ( )m =( )cm
60000cm=( )m =( )km
千米化成厘米数,把小数点向( )移动( )位。
厘米化成千米数,把小数点向( )移动( )位。
2、导入:
脑筋急转弯:一只蚂蚁从北京爬到上海只用了10秒钟,这是为什么?
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比例尺。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能正确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二、自主学习(8分)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富源辽阔,有960万平方千米,怎样才能把她画在小小的图纸上:这幅图就要用1:4500000的缩小比例尺把她画在地图上。幸福路小学的面积也比较大,也要用1:1200的缩小比例尺把她缩小画在平面图中。下面,我们先来自主学习。(出示自主学习题目)
学习内容:课本53页内容。
学习方法:先独立看书,用笔画出重点,再回答下列问题:(5分钟之后,比一比,看谁能做对检测题!)
1、( ),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 )
2、( ):( )=比例尺 或 =比例尺
( )
3、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 )的形式。
4、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km,在一副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4cm。这副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请第4组的b1板演)
5、一副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这是( )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的( )m或( )km。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6、一副北京地图的比例尺是: ,这是( )比例尺,表示图上的1cm相当于实际的( )km。
学完之后,让每组的b1回答。
最后再提问:观察对比,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不同之处?
指名回答:数值比例尺不带单位;线段比有一条1厘米长的线段,并且线段的第一个端点上的数字是0,第二个端点上有一个带单位的数字。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形式不同。
三、合作交流(12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用到缩小比例尺,把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画在图纸上,有时,也会根据需要,用到放大比例尺,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扩大,再画在图纸上,比如:在绘制比较精细的零件图时,经常需要把零件的尺寸按一定的比放大,再画在图纸上。再比如七星瓢虫实际长度只有5mm,本图就用8:1的放大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下面,我们来进行合作学习。(出示合作交流)
1、一个零件的长为3厘米,画在纸上的长为6厘米,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它表示:图上的()厘米相当于实际的( )厘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这是把零件()了。
2、比例尺1:10和10:1相同吗?( )
比例尺1:10表示:( ),是( )比例尺,()项是1。
比例尺10:1表示:( ),是( )比例尺,()项是1 。
3、比例尺的分类:
按形式分 ( )例如:( )
( )例如:( )
按用途分 ( )例如:( )
( )例如:( )
四、质疑探究 (5分)
1、一副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你能用 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吗?
0 600m
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你能用 数值比例尺表示出来吗?
五、小结检测(10分)
(一)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2、关于比例尺你认为需要注意什么?
(1)数值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数值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二)检测:
一、填空:
1、1:5000000表示( )
2、5:1表示( )
0 40km
3、 表示( )
4、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把这个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是( )。
二、解决
问题。
1、一条跑道全长200米,在图纸上的长度是10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2、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8毫米,在设计图上用4厘米表示。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比例尺
实际距离
数值比例尺 例如1:10000
按形式分
线段比例尺 例如:
缩小比例尺 例如:1:12000
按用途分
放大比例尺 例如: 6:1
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8页“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上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结合具体的情境,出示不同地图,引发学生思考。再通过比的有关知识介绍比例尺的意义,利用具体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建构比例尺这一概念,为强化对比例尺的认识,设计中,通过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分析比较,以及系列学生自主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设置情境,比较引入
演示: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中国地图。
学生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回答。(可能出现:形状没变、大小变了。)
师:想知道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例尺)
二、自主探究,认识新知
1、出示例6。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尝试写出两个数量的`比。
师:题中要我们写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 什么是图上距离?
什么是实际距离?
2、 认识探索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的方法。
师: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 学生交流,明确方法:
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成相同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师: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书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题中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师: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再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4、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师: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也可以写成1/1000。你是怎样理解这幅图的比例尺的?
学生交流:1:1000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的距离,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还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
指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
5、认识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
0 102030米 师介绍线段比例尺。
问: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多少米?3厘米呢?
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
四、独立练习,巩固提高
1、做“练一练”第1题。
独立相互说,指名说。先说说每幅图中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各自测量、计算,再交流思考过程。
3、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巩固比例尺计算的基本思考方法。
五、总结评价,生活延伸
1、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在生活中找找,哪些会用到比例尺?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认识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1000
0 102030米
《认识比例尺》教学反思
认识比例尺是在学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出示两幅比例尺不同的中国地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例6时,以“这里比例尺1:1000是什么意思”的提问引起学生猜想、议论。为后面学习计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打下知识准备。最后归纳出比例尺的概念。
在教学数值比例尺后,又引导学生学习了线段比例尺,让学生小组讨论,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和练习,对比例尺的知识有更深的认识,为后面的有关比例尺计算的实际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探究比例尺的实际应用时,时间比较紧张,学生虽基本完成了这个问题,但来不及反馈,导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还不够扎实。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尽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家的房子要扒了,老师想买个面积大一点的房子,现在老师有两套房子的平面设计图,你能帮老师选择买那套房子吗?看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出示投影)
二.探究新知、
1、计算
师:下面就请你们来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课前我们已测量出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请你们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你的白纸上,并完成表格。
师:在画之前,先看清楚要求。(课件显示):
(1)确定图上的长和宽;
(2)个人独立画出平面图;
(3)在下表中填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2、展示交流
你这样想?怎样画?请告诉大家。(学生展示交流)
谁有不同的想法、画法?(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的意见)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学生思维互相碰撞,提高认识。另外,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3、评析 感受感受比例尺的价值
他们画得像吗?
(指画得像的图片)问: 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
请想一想,说一说。明确图上长、宽与实际长、宽的比是一定的,画出的平面图才逼真。
(设计意图:思考图形画得象不象?为什么?产生认知矛盾,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4、揭示概念
象这样,在绘制平面图时,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个比叫做这副图的比例尺。
投影出示比例尺的概念。
5、总结求比例尺时的注意事项
(1)求你所画那副图的比例尺
(2)求老师所买那套房子的实际面积
三、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48“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上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结合具体的情境,出示不同地图,引发学生思考。再通过比的有关知识介绍比例尺的意义,利用具体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建构比例尺这一概念,为强化对比例尺的认识,设计中,通过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分析比较,以及系列学生自主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设置情境
比较引入演示:出示出示一组大小不同的中国地图。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想知道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例尺)学生观察
学生回答。(可能出现:形状没变、大小变了。)
二、自主探究
认识新知
1、出示例6。
师:题中要我们写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
什么是图上距离?
什么是实际距离?
2、认识探索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的方法。
师: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师: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书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题中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师: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4、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师: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也可以写成1/1000。你是怎样理解这幅图的比例尺的?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指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
5、认识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
0102030米
师介绍线段比例尺。
问: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多少米?3厘米呢?
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尝试写出两个数量的比。
三
、
学生交流,明确方法:
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成相同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总结: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再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1:1000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的距离,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还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
学生:图上1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米。
四、独立练习
巩固提高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独立相互说,指名说。先说说每幅图中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学生各自测量、计算,再交流思考过程。
五、总结评价
生活延伸1、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在生活中找找,哪些会用到比例尺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