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树和喜鹊之间的友谊和相互帮助。
2.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学习关于友谊和互助的道德观念。
3.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内容:
1. 通过朗读故事《树和喜鹊》,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分组讨论树和喜鹊之间的友谊,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
3.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树和喜鹊之间的互动。
4. 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手工活动,让他们通过艺术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过程:
1. 教师朗读故事《树和喜鹊》,引导学生思考树和喜鹊之间的友谊。
2. 分组讨论友谊的意义,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3.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树和喜鹊,体验友谊和互助的重要性。
4. 学生进行绘画或手工活动,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5.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对友谊和互助的理解。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绘画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友谊和互助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品来评价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语言表达对故事《树和喜鹊》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能够通过创作写作,表达对友谊和互助的看法。
3.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演讲等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学生通过朗读故事《树和喜鹊》,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学生进行作文创作,写出自己对友谊和互助的理解和看法。
3. 学生进行朗读、演讲等形式的表达,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想法。
教学过程:
1. 教师朗读故事《树和喜鹊》,引导学生思考友谊和互助的主题。
2. 学生进行作文创作,写出自己对友谊和互助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进行朗读、演讲等形式的表达,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想法。
4.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作文和表达活动,了解他们对友谊和互助的理解和看法。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品来评价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以及表达能力的提高情况。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篇三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复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3个生字。
2.能复述故事,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会写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准确复述故事。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开始的时候,树和喜鹊都很孤单,可是,后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2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便具体指导。
3、再次指名读1、2自然段,体会“孤单”一词的含义。
4、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5.师过渡:树和喜鹊都没有朋友,它们都孤单,但是,后来呀,树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二)学习第三、四、五段
1.指名朗读课文3、4、5自然段,继续思考:“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是为什么?
2.全班交流思考以上问题。
3.师总结:
(1)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
(2)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3)树和喜鹊各自都有了邻居。
(4)天亮了,喜鹊们一起飞出鸟窝;天黑了,又一起飞回窝里。
4.重点理解以下字、词。
(1)“种”,多音字,在这里读“zhnɡ”,结合课件理解“种”在这里的意思。
(2)“邻居”是什么意思,注意看课本第2幅插图。5.组织全班展示。
(3)结合第3幅插图,想象喜鹊们“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的情形。
5.多媒体课件出示“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的'构词形式,说明这种叠词运用是为了表示强调。
6.分组朗读3、4、5、6自然段,指导朗读语气,感情,特别是要指导如何将长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三)朗读全文,总结拓展
1.学生齐读全文,交流学完故事后的感受: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2.教师提问: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卡:居 招 呼
2.学生认读生字卡,并观察课件中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课件展示生字描红。
4.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书写作品展示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把每个生字在拼写本上各写两个,并组词。
2.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六)板书设计
孤单 没有朋友
树和喜鹊 [ ] 团结友爱
快乐 有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