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了的花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一
本课时教学设计主要以导读和文本分析为主要内容,通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一、导读
1.1 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1.2 活动设计:利用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荒芜了的花园》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二、文本分析
2.1 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活动设计:分析文本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三、课堂实施
3.1 教师角色:引导者、激励者
3.2 学生角色:学习者、参与者
3.3 教学方法:多媒体导读、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本课时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荒芜了的花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荒芜了的花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二
本课时教学设计主要以情感体验和创意表达为主要内容,通过让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情感和进行创意性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一、情感体验
1.1 目标: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1.2 活动设计:通过音乐、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让学生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或者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故事情节。
二、创意表达
2.1 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理解。
2.2 活动设计:让学生进行创意性写作、舞蹈创作、戏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荒芜了的花园》,展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课堂实施
3.1 教师角色:引导者、鼓励者
3.2 学生角色:表达者、创作者
3.3 教学方法:艺术体验、创意表达、展示交流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表达形式和创意水平,鼓励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化理解。
通过本课时的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体验《荒芜了的花园》中的情感,进行创意性表达,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荒芜了的花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三
《荒芜了的花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荒芜了的花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9个生字,认读5个生字。尤其注意“芜”字的读音,理解“荒芜、荆棘、追慕、惋惜”等词的意思。
2、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叙事文章的三部分——“起因、经过、结果”。
3、了解前后对比的写作手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学写寓言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人物心情,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懂得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目标。明白要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过程与方法
1、课前预习,利用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查阅词语的意思。
2、认读课文,小组学习交流,使生字词再强化。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4、快速浏览文章,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5、走入文本抓住人物语言的前后变化,找依据,谈感受,体会事理。
6、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语言、态度、动作前后的变化,感受只是夸夸其谈,不落实行动到头来只能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习前后对比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练笔。
同学们,一说到美丽的花园,你们会想到什么样的景色?现在请大家拿起你手中的笔,发挥你的想象力,看看谁笔下的花园最漂亮。(学生交流)
是啊,一座美丽的花园,芬芳的花儿,青青的草儿,碧绿碧绿的池水从青石桥上缓缓流过,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青蛙在池子里呱呱的开演唱会,夜莺在繁茂的枝头唱着那悦耳动听的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吗,这座美丽的花园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同走进今天的课文——荒芜了的花园(介绍作者郑振铎)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进行合作学习与探究。
通过自学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做到读准字音,借助词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理解生词意思。(出示小黑板)
荒芜 荆棘 灌溉 凄凉
追慕 惋惜 缩回
2、检查预习情况,引导理解个别词语的意思。
3、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
荒芜:田地或庄稼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枯萎:干枯萎缩。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凄凉:落寞,凄清。
追慕:追怀,羡慕。
悉心:用尽所有的心思。
惋惜: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意外变化感到可惜。
毅然;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滔滔不绝:比喻话多,连续不断。
漫骂:用轻慢嘲笑的态度骂。
石罅:石头缝。
4、理解生字新词后,默读课文,出示默读要求。
(1)荒芜了的花园是什么样子?
(2)荒芜了的花园里又发生了什么?
三、品读课文,学习写作。
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这荒芜的花园究竟有着怎样的景致。
2、生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思考:这几段主要写了那些景色,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写的?
3、全班交流,教师做整理:通过对比用之前花园的美更突出此时花园的`凄凉。
4、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做小练笔。仿写花园从前和现在的对比。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荒芜了的花园》这篇课文,那么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吗?
二、自主学习细读感悟。
1.教师:同学们,读书只做到正确流利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书读出意、品出味、悟出神。相信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达到这样的要求。
2.再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有体会的地方可简单地批注。
3.反馈学生画出的句子及不懂的地方。
4.出示中心问题:说说为什么荒芜了的花园依旧荒芜着?青蛙、蟋蟀的心情是怎样的?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充分的去读课文,小组讨论;
抓住重点词、句、段全班交流感悟;
总结全文,升华交流感受。
着重理解以下句子:
一个人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吗?”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身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大家应该努力把它整理好。”
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青蛙带着满肚子的欢喜,由池岸的石罅中跳出来听;蟋蟀也暂时停止了它的悲鸣,由草丛中露出半个头来,看他们讨论。
青蛙等得不耐烦了,哭丧着脸,不高兴地,一步一步,慢腾腾地仍旧走进石罅中去。蟋蟀的希望也渐渐地破灭了。它不愿意再看他们的争斗,终于把头缩回草丛中,跑到墙角下,拖长它的音调,又悲鸣起来。
全班交流。
交流点:*抓住两次写青蛙和蟋蟀的词句交流。由“青蛙的欢喜、跳出来听”、“蟋蟀停止悲鸣,看他们讨论”,体会仿佛有了希望。由“青蛙等得不耐烦了……蟋蟀的希望也渐渐地破灭,又悲鸣起来。”体会花园来客的讨论毫无价值。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体会青蛙和蟋蟀的无奈。
抓住几个人讨论的词句交流。他们“细细地、悉心地、滔滔不绝地讨论”,有黎明到傍晚,从“互相辩论”到“漫骂、扭打”,荒芜了的花园“依旧”荒芜着,体会只说不做的空谈者一无事成的蕴意。
三、分角色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在小组中品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分角色读。
四、体会表达方法。
思考:在这则寓言中,作者是怎样运用朴实而精美的语言,解释深刻道理的?
五、拓展延伸:
(1)快速阅读《亡羊补牢》,把自己感悟到与大家交流。
(2)课下阅读一些寓言故事,并思考其中的道理。
(3)试着创编一个寓言故事,与同学交流修改后,贴在“作品展示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