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经典6篇】

时间:2016-08-02 01:35: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教学计划 篇一

在教学计划中引入跨学科教学

教学计划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文件,它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安排。然而,在当今社会,单一学科的知识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跨学科教学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引入跨学科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跨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传统的学科教学往往是将知识按照学科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学生往往只是对某个具体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而跨学科教学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理解。

其次,跨学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跨学科教学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既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跨学科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最后,跨学科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学科教学往往是枯燥的知识堆积,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情绪。而跨学科教学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设计出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引入跨学科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跨学科教学内容,设计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跨学科学习,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

教学计划 篇二

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

教学计划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文件,它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安排。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计划中,往往缺乏实践教学的环节,导致学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课堂上,学生往往只是通过听讲、阅读等方式获得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而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这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理论知识,还可以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最后,实践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枯燥乏味,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情绪。而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际操作,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实践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

教学计划 篇三

  【学习目标】:

  1.通过领会“只满足一个或两个条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探究过程,探究两个三角形具备三个条的四种可能,即三边对应相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两角一边对应相等、三角对应相等,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2.能初步应用“边边边”条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3.会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学习重难点】:

  1.重点:SSS结论及其运用.

  2.难点:领会SSS结论.

  【前自学、中交流】

  一、动一动

  1、三角形全等条的探究

  (1)只给一个条(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角相等)

  ①只给一条边:

  ② 只给一个角:

  结论:可以发现只给一个条画的三角形不能保证一定全等

  (2)给出两个条

  ①一边一内角:

  ②两内角:

  ③两边:

  结论:可以发现给出两个条时画出的三角形也不能保证一定全等

  (3)若给出三个条,我们可以发现它有几种情况?

  给出三个条时画出的三角形能不能保证一定全等呢?今天我们先探究其中一种情况。

  2、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探究

  (1)动手画一画

  请按照下面的方法,用刻度尺和圆规画ΔABC,使其三边长分别为1.3cm,1.9cm和2.5cm.

  画法: 如下图 .

  ①画线段AC=1.3cm .

  ②分别以A、C为圆心,2.5cm 和1.9cm长为半径画两条圆弧,交于点B(与B ' ).

  ③连结AB ,CB . ΔABC就是所求的三角形 .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能互相重合吗?

  一般地,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2)动手试一试

  让我们动手做下面的实验:把两根木条的一端用螺栓固定在一起,木条可以自由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连结另两个端点所成的三角 形的 形状、大小随之变化。如果把另两个端点也用螺栓固定在第三根木条上,那么构成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

  从上述实验可以 看出,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时,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

  二、用一用

  1、用上面的结论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图,Δ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ΔABD≌ΔACD .

  证明:∵AD是BC边上的中线 A

  ∴BD=CD

  在ΔABD和ΔACD中

  B D C

  ∴ΔABD≌ΔACD(SSS).

  2、用上面的结论还可以得到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

  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

  作法:①以点0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

  ②画一条射线O'A', 以点0'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

  ③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第2步中所画的弧交于点D';

  ④过点D' 画射线O'B',则∠AOB=∠A'O'B'.

  【当堂训练】

  1、如图,已知线段a,b,c. 直尺和圆规作ΔABC,使BC=a,AC=b,AB=c(只要求作出图形,并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点B,E,C,在同一 条直线上,且AB=DE,AC=DF,BE=CF.请将下面证明ΔABC≌ΔDEF的过程和理由补充完整.

  证明:∵ BE=CF ( )

  ∴ BE+EC=CF+EC.

  即BC=EF.

  在ΔABC和ΔDEF中,

  ∴ΔABC≌ΔDEF

  3、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 度分别与,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便是∠AOB的平分线。为什么?

  【后作业

】作业本(2)

  【后反思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的收获和困惑是:

教学计划 篇四

  教材分析

  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本册共有26课,包含“经典驿站”、“人物长廊”、“名胜游踪”和“艺术乐园”四个单元。内容具有活动性、趣味性。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活泼好动,因入学不久,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但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很高。

  教学目标

  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篇或段),能大体了解其意思。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3.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4.初步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5.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等,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参加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6.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7.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

  教学重点

  1.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篇或段),大体了解其意思。2.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3.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初步具有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的意识。教学难点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教学进度

  九 月:唐诗十 月:宋词十一月:元曲及名人长廊十二月:三孔 长江一 月:谜语 谚语教学时间分配每课一课时

教学计划 篇五

  昌荣中心学校20xx年秋学期“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月”活动计划

  为继续认真贯彻全市20xx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兴化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月”活动三年规划实施方案》以及《昌荣中心校“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月”活动三年规划实施方案》,及时总结我校20xx年春学期课改促进月活动成果,有序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根据市局活动计划及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20xx年秋学期“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月”活动计划。

  一、活动阶段和时间

  1.计划组织发动阶段(8月中旬至8月底)。

  2.集中开展活动阶段(9月份,可延至第18周)。

  3.总结展示评价阶段(10月份至20xx年1月底)。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1.总结20xx年春学期促进月活动成果。

  2.制定20xx年秋学期“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月”活动计划。

  3.组织教师继续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两个“三个一“活动,积极参与学区、市局课改教师论坛活动,做到真学、真做、真思,力戒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继续将教师的'课堂教学理论学习交流和实践反思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各类评选表彰中“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必备要求纳入考评。

  4.完善学校推进课堂教学研究、改革及管理的有关制度。

  5.继续开展学校领导(校长、分管校长、教导主任)课堂模式实践教学过关、展示活动。

  6.组织教师参加20xx年度23所余下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展示观摩活动。

  7.组织教师参加市级层面课堂教学改革专家报告会,邀请校外名师作讲座,强化专业引领,推进队伍建设。

  8.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微型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改革的层次。

  9.组织课改“一人一课”校级汇报展示活动。

  10.鼓励教师探索“翻转课堂实践”和将“泰微课”资源引入学校课堂模式变革的途径,提高教师学习借鉴能力,不断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活力。录制优秀课堂教学视频不少于3部,并发布于兴化教育网“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月活动”专页。

  11.继续大力营造课堂教学改革氛围,结合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积极营造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环境、教室环境,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舆论宣传,通过各种媒介及时报道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动态,鼓励教师积极向《兴化课堂教学改革动态》、《兴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投稿。

  12.开展学期活动的总结、表彰。

  三、具体安排

  (一)计划组织发动阶段(8月份至8月底)

  1.学校制定、上传秋学期“活动月”计划。

  2.组织教师学习“先学后教,即做即讲”课堂教学模式。

  3.召开专题会议,布置开展秋学期课改促进月活动。

  4.做好课改促进月“一人一课”汇报展示课活动安排。

  5.完善学校推进课堂教学研究、改革及管理的有关制度。

  (二)集中开展活动阶段(9月份)

  1.组织学习“教研组集中学习制度”等十个方面的工作制度。

  2.学校组织教师完成理论学习“三个一”活动。组织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继续学习有关课改理论文章。

  3. 做好校长、分管校长和教导主任教学过关、展示活动。

  4.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课堂实践、反思“三个一”工作。

  5.组织教师参加20xx年度23所余下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展示观摩活动。

  6.组织挂校的市内专家或邀请校外名师来校作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报告。

  7.录制优秀课堂教学视频,并上传教育网“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月”活动专页。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

  8.组织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改革论坛活动。

  (三)

总结展示评价阶段(10月份至20xx年1月底)

  1.在一人一课汇报展示课活动的基础上,每个教研组推荐1~2名教师在全校上公开课,交流展示课改成果。

  2.学校配合学区开展一轮校际课改公开课交流以及教师论坛活动。

  3.学校完成秋学期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月活动工作总结及年度总结。

  4.学校指导教师完成秋学期活动个人总结,填写个人总结表,归档整理教师课改相关资料,并明确资料作为教师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和各类评选表彰的必备要求纳入考评。

  5.学校总结评比,召开表彰大会,对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6.在总结课改合格校的基础上,创造条件申报课改先进学校。

教学计划 篇六

  设计意图:

在以往的科学教育中,较多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对幼儿情感、态度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则重视不够。《玩冰》的设计就是想尝试通过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孩子从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学会技能,以达到获取经验,建构概念,培养能力的目的。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冰的名称,感受冰是冷的。

  2、引导幼儿懂得冰受热后会融化的特点。

  3、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冰块若干,冰水、温水、热水每组各一杯音乐《娃娃滑冰》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出玩冰块的感受。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很好玩的东西,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

  2、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摸到了什么”。

  3、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说“玩了冰块后手里感觉怎么样?”

  4、小结:冰握在手里的感觉是又冷又滑。

  二、引导幼儿知道0摄式度以下水才结冰。

  1、你在什么时候见过冰?水龙头会结冰吗?

  2、为什么现在是冬天,我们屋里的水龙头没结冰呢?

  3、小结:只有在0摄式度以下水才会结冰,我们屋里很暖和所以水龙头不结冰。

  三、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1、师:刚才玩的冰块是老师把水放在冰箱里

  结成的,里面放了一些彩色的纽扣,谁能想个办法把纽扣取出来?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办法。

  3、教师请大家想办法,做实验。

  ①摸摸三杯水,说说不同的感受。

  ②将三块冰放在三杯水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丰富词汇:融化)

  ③观察讨论:为什么热水里冰块化得快,冷水里化得慢?

  ④小结:冰块吸收热量后会融化,吸收热量越多化得越快,吸收热量少化得慢。

  ⑤让幼儿观察实验结果。

  四、让幼儿观察刚才玩的冰块,思考讨论:

  1、说说冰块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冰块也融化了?

  3、小结:手有热量,空气里也有热量,冰块吸收热量就融化了。

  4、总结:刚才我们玩了冰块,冰是又冷又滑的,它受热后会融化成水。

  听音乐随教师模仿滑冰动作出教室,活动结束。

教学计划【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