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精彩6篇】

时间:2012-02-02 01:36: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 篇一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常常会将童年与泥巴联系在一起,因为泥巴是孩子们最喜欢玩耍的东西之一。通过泥巴,孩子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质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下面我将分享一个关于“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的案例。

**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泥巴的成分和特点,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泥巴的来源和成分,让孩子们了解泥巴是由土壤和水混合而成的。

2. 演示如何用泥巴捏出各种形状,引导孩子们动手尝试。

3. 给孩子们准备一些泥巴和工具,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教学活动:**

1. 观察和讨论:让孩子们观察泥巴的特点,讨论泥巴的用途和好处。

2. 制作:指导孩子们用泥巴捏出各种形状,如动物、植物等。

3. 展示和分享: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心得。

**教学评价:**

1. 观察孩子们的制作过程,看是否有创意和想象力。

2. 观察孩子们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情况,看是否能互相帮助和分享。

3. 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这样的“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玩耍中学到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一抹色彩,让泥巴成为他们快乐的记忆之一吧!

《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激发孩子们对泥巴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1. 泥巴的来源和成分。

2. 泥巴的特点和用途。

3. 制作泥巴的基本技巧。

**教学活动:**

1. 观察和讨论:让孩子们观察泥巴的特点,讨论泥巴的用途和好处。

2. 制作:指导孩子们用泥巴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如动物、植物等。

3. 游戏:组织孩子们参与泥巴玩耍的游戏,如捏泥巴人、泥巴造型等。

**教学评价:**

1. 观察孩子们的制作过程,看是否有创意和想象力。

2. 观察孩子们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情况,看是否能互相帮助和分享。

3. 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这样的“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玩耍中学到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一抹色彩,让泥巴成为他们快乐的记忆之一吧!

《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 篇三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很好的歌,(播放课件《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听到这首歌你会想到什么?)(学生畅谈)

  2、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童年的泥巴)

  3、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桌相互听读,做到互检,互评、互改。

  3、把自己读的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

  4、再读课文,理清条理,弄清: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讨论交流后,板书:

  涅泥人,泥物

  孩子们

  备下野餐

  5、鼓励学生针对“涅泥人、泥物”和“备下野餐”这两方面的内容,写两个句子,要抒发自己的情感,但不要写成段意,试一试,看谁写的好。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

  ⑵、班上交流。先把自己喜欢的句段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然后再说明喜欢的理由。(重点探究词语的巧妙运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加以指导:要读出开心、快乐的情感。

  2、引导学生讨论:

  让学生先动笔将文中几乎一样的两句话画出来,然后观察它们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读一读,再动脑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引导学生理解“这风一样的日子哟!”和“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的作用和内涵)

  四、发挥想像,拓展思维。

  1、想想看,孩子们除了涅书中提到的人、物外,还可能捏些什么?它们又各有什么特点?展开想象,完成下列填空。(出示课件)

  我们一帮小小子、小丫头尽兴的捏呀捏,没多久,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就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的-------、-------的--------、--------、的-------,有-------的--------、-------的--------。

  2、请把你的童年趣事用几句话简单地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课后阅读《孵小鸡》(多媒体课件出示),并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家长听一听。

《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 篇四

  一,认识生字

  1,出示本课字卡,认读生字

  2,教师交代本课形声字较多。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3,引导学生发现特点,提高识字效率。

  学生认读生字

  找出形声字

  学生汇报记字方法

  互相借鉴,拓宽思路

  二,写字教学

  1.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构字特点。

  把要求会写的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娘 踩 胖 猪 饿

  付 烤 狼

  上下结构:梦 盐

  独体字:丫 匀

  2,教师示范书写

  指导(注意事项)

  盐:上下结构,下面是皿,不是血。

  烤:左右结构,右面不要多一横。

  3,表扬写字好的

  学生讨论分类

  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书写

  学生展示写字,共同欣赏

  掌握字的结构

  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大家互评,互相促进

  三,总结 提出希望

  希望学生今后要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3、认识双线格内的10个字,会写田字格内的12个生字。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展示多彩的儿童生活图片,并配上欢快的音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快乐么?这些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有一群孩子,他们的童年过得像风一样,那又是什么样的日子呢?(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的地方用?标出来。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读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再读一读。

  3、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板书(童年生活)

  ★讨论课文写了哪两件事?板书(捏泥人、野餐)应该怎样分段?

  ★汇报。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一、二自然段,学生自读课文后汇报,教师点拨

  A、这风一样的日子指什么样的日子 ?板书(像风一样)

  B、这句话的修辞。

  C、省略号的作用。

  2、读3、4自然段。分小组讨论学习

  A、捏出了那些泥人、泥物。

  B、用什么词形容泥人、泥物。讨论不懂的词的意思,说一说用这些词的好处。

  C、用 ——画出歌谣,并读一读。

  D、读最后一句,画出“三美”。

  E、两个省略号的作用。

  3、分析5自然段。指名读,孩子们高兴么?你从哪看出来的?板书(美好)

  4、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讨论: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四、总结

  1、说说你对“风一样的日子”这句话的理解。板书(像风一样)

  2、全文的结构。

  五、拓展延伸

  回忆你小时候哪些日子像风一样,说给大家听。

《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认识10个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易错点:“烤”的字形 拓展点:阅读童谣,提高阅读能力。

  问题预设点:在学习生字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特点,提高识记效率。

  教学准备:

  童谣,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

  《童年》,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解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2、正音。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2、质疑、讨论。 文中有那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画、读、想,说说你的理解。

  3、让学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

  三、识字写字

  1、利用形声字特点,提高识记效率。

  2、重点指导易错字“盐”和“烤”的字形。

  3、独立完成“自选词语”。

  四、练习

  1、把自己搜集的童谣与同学交流。

  2、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完成仿写。 泥物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 的 、 的 、 的 ,有 的 、 的 、 的 。

  资料收集:童谣是民间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万紫千红的文苑中很有特色的一 束瑰丽之花。它经过民间长久流传,精炼爽口,和谐押韵,同诗歌一样具有音乐 性,它从孩子们的心理、生活、游戏情趣、 童话世界意向,以及儿童语言的感受出发,口传而成,比起大人唱的山歌、朗诵的诗歌,要开放自由得多。

  童谣的特点:句式自由;结构多变;比兴特多; 声韵活泼;情趣深厚;意境清新;言语平白;顺口成章。

《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精彩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