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一
随着学期的过半,七年级的数学教学进入了下册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巩固和拓展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我们的教学计划:
第一部分:复习与巩固
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将首先进行上学期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基本的数学概念、运算方法和解题技巧,使其对数学知识有更加牢固的掌握。
第二部分:拓展与延伸
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将引入一些拓展性的内容,如平方根、立方根、比例与相似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数学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实践与应用
数学是一门需要实践与应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第四部分:综合与测试
在学期结束前,我们将进行综合性的测试,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总结和复习本学期所学内容。同时,通过测试,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学期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我们七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希望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二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七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中,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解决问题的学科,我们将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验证答案等步骤,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面对问题时迅速找到解决方法。
三、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将通过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
四、注重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都不同,我们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个性化发展。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我们相信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三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抒写新的篇章,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以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以“面向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知道思想,在教学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编写的一本全新教材。无论其教学理念,目标要求,教材框架,教材的整合跟以往教材比,都有很大的变化。
本次教材更名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这样更名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一贯制,教学时要注意九年数学教学的连贯性。本册教材共分为六章26节。
具体章节如下: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1.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2.1二元一次方程组2.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2.1代入消元法2.2.2加减消元法
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三章平面上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3.1线段、直线、射线3.2角3.3平面直线的位置关系
3.4图形的平移3.5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3.6垂线的性质与判定
第四章多项式
4.1多项式4.2多项式的加减
4.3多项式的乘法4.4乘法公式
第五章轴对称图形
5.1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5.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3三角形
5.4三角形的内角和5.5角平分线的性质5.6等腰三角形
5.7等边三角形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6.1加权平均数6.2极差、方差6.3两组数据的比较
每一节配有A、B两组习题,每一章配有A、B、C三组复习题。C组习题一般为探究题。全书配有两个课题学习和两则数学与文化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四、教学措施:
第一章重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应用
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表现,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认真实施分层教学
第二章灵活运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能分析结果理解解方程组“消元”的思想,领会“转化”的思想,妥善处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突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通法的'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注意教材弹性。
第三章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了解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的三种关系,初步理解平移的概念,平行与垂直的性质与判定,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概念引入多联系实际,尽量利用教具或多媒体设备,保持教材的逻辑体系,注重联系教材的文化背景。
第四章多项式的运算
能进行多项式的加减乘法运算,体会乘法公式在计算中的简便作用。
第五章轴对称图形
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中的应用,认识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设计开放《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性很强的练习,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局部”与“整体”的教学思维的训练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对加权平均数、极差、方差的概念,注意把握教学的层次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以形成结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1、课堂教学从:“复习、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2、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3、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
5、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六、具体措施: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本册内容较传统,但教学方式不可以传统,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应当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七、学生情况分析(非智力因素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的初一26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习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习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手实践。上期末数学平均分71.8分,最高分116分,及格(60分以上)41人。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八、课时安排: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9课时;
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4课时;
第三章平面上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16课时;
第四章多项式12课时;
第五章轴对称图形12课时;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10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