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

时间:2015-09-09 05:31: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1)

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

摘要:放线菌是重要的抗生素产生菌,主要分布在土壤中(主要是链霉菌),其数量仅次于细菌。放线菌是革兰氏阳性细菌。因菌落呈放线状而的得名。常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以孢子繁殖。由于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各种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混合体,为了研究某种微生物,就必须把它们从这些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从而获得某一菌株的纯培养。

关键词:放线菌 筛选 微生物

1 放线菌的情况

放线菌(Actinobacillus)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大的原核生物。因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而得名。大多数有发达的分枝菌丝。菌丝纤细,宽度近于杆状细菌,约0.5~1微米。可分为:营养菌丝,又称基质菌丝,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有的可产生不同的色素,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气生菌丝,叠生于营养菌丝上,又称二级菌丝。是一群革兰氏阳性、高(G+C)mol%含量(>55%)的细菌。放线菌因菌落呈放线状而的得名。

放线菌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广泛应用的抗生素约70%是各种放线菌所产生。一些种类的放线菌还能产生各种酶制剂(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等)、维生素(B12)和有机酸等。弗兰克菌属(Frankia)为非豆科木本植物根瘤中有固氮能力的内共生菌。此外,放线菌还可用于甾体转化、烃类发酵、石油脱蜡和污水处理等方面。少数放线菌也会对人类构成危害,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因此,放线菌与人类关系密切,在医药工业上有重要意义。

放线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尤其是含水量低、有机物丰富、呈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中数量最多。放线菌只是形态上的分类,属于细菌

界放线菌门。土壤特有的泥腥味,主要是放线菌的代谢产物所致。它是一个原核生物类群,主要以孢子繁殖,其次是断裂生殖。与一般细菌一样,多为腐生,少数寄生。 2 放线菌的培养基

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是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这种培养基是采用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纯试剂配制而成的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KNO3、NaCl、K2HPO4?3H2O、MgSO4?7H2O 作为无机盐,FeSO4?7H2O作为微生物的微量元素,提供铁离子等组成。

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需要K2HPO4?3H2O 0.125g,可溶性淀粉5g,硝酸钾

0.25,MgSO4?7H2O 0.125g,FeSO4?7H2O 0.025g,氯化钠0.125g,琼脂5g,水250ml。配制时,先依次加入上述药品(除琼脂外)顺序溶解,加入无菌水至250ml,调节pH=7.4,再加入琼脂不断搅拌震荡至溶化后, 121℃灭菌20分钟。

3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

编号,分装 取6套无菌平皿,在皿底贴上标签,注明土壤稀释液的稀释度(10-3、10-4、-510)。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培养皿。然后在每皿中倒入已溶化并冷凝至50℃左右的高氏一号培养基15~20ml左右,待冷凝成平板。另取5支盛有9ml一只盛有10ml无菌水的试管,排

-1-2-3-4-5-6列于试管架上,依次标明10、10、10、10、10、10。

稀释倾注分离 称1g土样放入10ml无菌水试管中振荡10min,即10-1的土壤悬液,静

-1-2置30s。用无菌吸管无菌操作取10浓度的土壤悬液1ml并加入编号10的无菌试管中,并

-2吹吸吸管2~3次,吸时伸入管底,吹时离开水面,使其混合均匀。即为10浓度的土壤稀释

-5液。依此类推,直到稀释至10的试管中(每个稀释度换1支无菌吸管)。

4 倒平板分离培养

于上述盛有不同稀释度菌液的培养皿中,倒入溶化后冷却至45℃左右的高氏培养基约

10—15ml,置水平位置,迅速旋动混匀,待凝固。(若融化的培养基温度太高,会产生太多的冷凝水,影响观察。)

-4-5-6用1ml无菌吸管分别精确地吸取10、10、10的稀释菌液1ml,对号放入编好号的无

菌培养皿中,每一浓度对应两个平板。用无菌涂布棒(从浓度小液开始)将加入平板培养基上的土壤稀释液在整个平板表面涂匀,涂完一个平板用酒精灯灭菌。

5 培养

接种完毕,将平皿和试管放入28℃恒温箱培养7天,观察平皿上放线菌(主要是链霉菌)菌落。

6 菌种纯化

倒平板 将加热融化的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倒平板,并标号。

平板划线 划线的方法很多,但无论哪种方法划线,其目的都是通过划线将样品在平板上进行稀释,使形成单个菌落。

7 进一步鉴定

用接种铲将平板上的菌苔连同培养基切下一小方块(宽2-3mm),菌面朝上放在载玻片上,另取一洁净载玻片置火焰上微热后,盖在菌苔上,轻轻按压,使培养物(气生菌丝、孢子丝和孢子)粘附(“印”)在载玻片的中央,将有印记的一面朝上,火焰固定,染色(1min),水洗,干燥,油镜观察。

8 确定放线菌

参考文献

[1]周长林 微生物学 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06008

[2]司美茹,薛泉宏等 放线菌分离培养基筛选及杂菌抑制方法研究 微生物学通报 2004, 02期:61-65

[3]高鹏,薛泉宏等 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培养基与筛选方法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期:59-63

[4]冯轶男,杨润清放线菌分离与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 2010, 第4期:95-97

[5]林雁冰,陆家贤等 地黄根圈土壤拮抗放线菌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植物保护学报2010, 03期:234-240

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