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鱲
异鱲
异鱲(异鱲)
异鱲(学名:Parazacco spilurus)为鲤科异鱲属的鱼类。在中国,分布于元江水系、珠江水系的东江和北江下游、海南岛等,主要生活于山溪小支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香港内地山区。
目录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值 分布 伴生鱼类 收缩展开 形态特征体侧扁,腹部较窄,腹鳍甚至肛门腹棱明显。口上位,,下颌前端有显著突起,与上颌凹陷嵌合。无 须。侧线完全,前部明显下弯。背鳍稍后;臀鳍长,最长鳍条超过尾鳍基部,分枝鳍条11-12根。体侧具不规则的垂直条纹,尾基具一深黑斑点,。头小,吻尖。口裂向下倾斜,;下颌前端有1显著的钩状突起与上颌凹陷相吻合,上下颌侧缘略呈波状相嵌衔。无须。眼较大。侧线鳞44-46。侧线在胸鳍上方显著下弯,入尾柄后回升到体侧中部。背鳍短,无硬刺,起点在腹鳍起点之后;臀鳍发达,最长鳍条可伸达尾鳍基部。体背灰褐色,腹部白色,体侧带棕红,具不规则垂直斑纹。头腹面红色,尾基具1黑圆斑。 小型凶猛鱼类。食小鱼、虾。
形态特征值标本采集地 花都 鼎湖山 漠阳江 陆河 海丰和鼎湖山 体长 90.71-130.42 56.03-97.44 81.63-139.2 41.37-87.12 49-94 体长/体高 3.8-4.2 3.6-4.3 3.8-4.5 3.6-4.3 3.6-4.2 体长/头长 3.6-3.8 3.6-3.9 3.7-3.9 3.6-3.9 3.6-3.8 体长/尾柄长 5.1-5.8 5.4-5.7 5.3-5.8 5.4-5.7 5.1-5.8 体长/尾柄高 8.9-10.9 9.2-9.8 8.5-12.8 9.2-9.8 8.9-10 头长/吻长 2.8-3.3 2.9-3.2 2.9-3.3 2.9-3.2 2.8-3.3 头长/眼径 3.5-4.2 3.4-4.1 3.6-4.2 3.4-4.1 3.4-4.2 头长/眼间距 2.8-3.2 2.9-3.2 2.9-3.3 2.9-3.2 2.8-3.3 尾柄长/尾柄高 1
.6-1.9 1.7-1.9 1.5-2.2 1.8-2.1 1.6-1.9 侧线鳞 42-46 43-45 42-46 43-45 42-46 侧线上鳞 8 8 8 8 8 侧线下鳞 2 2 2 2 2 背鳍前鳞 18 19 19 19 18 围尾柄鳞 16 16 16 16 16 背鳍条 iii-7 iii-7 iii-7 iii-7 iii-7 臀鳍条 iii-11-12 iii-11-12 iii-11-12 iii-11-12 iii-11-12 胸鳍条 i-12 i-12-13 i-12-13 i-12-13 i-12-13 腹鳍条 i-7 i-7 i-7 i-7 i-7 记录着 本文 本文 本文 本文 陈宜瑜 分布分布于广东南部和海南岛的小溪流中。对于栖息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喜在水流清澈的水体中活动。一般多在河流的`小支流、小溪中游弋、觅食。或生活于山溪中,底质为沙质,水流缓慢水草丰富,伴生鱼类较少。 异鱲分布于广东南部河流、福建九龙江、漳河水系以及海南岛部分河流;国外分布到越南的局部地区。
伴生鱼类异鱲的伴生鱼类种类不多,只有8~9种常见的鱼类,但条纹小鲃和斗鱼往往总是伴生在一起,有待进一步研究。斗鱼会吃掉一些异鱲的卵和仔鱼,但斗鱼的数量均不大。胡子鲇会捕食异鱲和其他鱼类,然而奇怪的是,异鱲数量很大,但胡子鲇数量非常少,可能是水体较少,胡子鲇不容易繁殖,同时异鱲所生活的环境,水草非常丰富,有利于异鱲的繁殖,也有利于异鱲逃避敌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