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概况(推荐3篇)

时间:2014-04-07 05:15: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广东财经大学概况 篇一

广东财经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的省属本科院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教育部和广东省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前身可以追溯至1983年成立的广东省财政干部学校,1995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学院,200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占地面积约1300亩,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科研设施完善。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0个,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中有多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广东财经大学注重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设有多个研究中心和实验基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学校还与多家企业和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作为一所重点高校,广东财经大学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经世济民”的校训,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广东财经大学致力于打造一流学科、一流师资、一流科研成果,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培养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广东财经大学概况 篇二

广东财经大学是一所位于中国南部的重点高校,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在学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还在学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广东财经大学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倡导学生全面发展,开设了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还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开展留学生交流项目和合作研究,为学生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机会。

广东财经大学秉承“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健康、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学校倡导勤奋好学、团结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游刃有余。

广东财经大学致力于成为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学校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拓展国际交流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更丰富的学术资源,助力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梦想。

广东财经大学概况 篇三

广东财经大学概况

广东财经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1983年建立,原名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改名为广东商学院,2013年6月19日,经教育部批准,广东商学院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

学校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本科院校,是广东省属重点大学,是中国大陆第一所以商科与法律为教学特色的高等学府。

截至2014年9月30日,学校现有广州海珠和佛山三水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2275亩,有校舍7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234万元,图书435.6万册;有专任教师1168人,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24000余人。

科研成果截至2014年9月,近5年,学校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74项,省部级项目325项;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管理世界》、《法学研究》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39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30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297部,其中学术专著195部。2009年起,连续四年进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全国高校CSSCI来源期刊发文统计百强榜,分别位列全国高校第68名、第76名、第78名和75名,全国财经类院校第9名、第9名、第10名和第9名,广东高校第6名。学术资源学术期刊《广东财经大学学报》(原《广东商学院学报》)是广东财经大学主办的以研究经济理论、经济管理和法经济学为主的财经综合类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图书馆截至2014年9月,图书馆收藏图书435.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46.6万册)。根据2012年11月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年均新增纸质图书10万册,有中外文数据库67个,其中,中文数据库39个,外文数据库15个,自建特色数据库13个。

院系设置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工商管理学院,法学院,会计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信息学院,金融学院,财政税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经管实验教学中心,国际学院,体育教学部,MBA中心,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税务干部进修学院。54个本科专业。

教学建设截至2014年9月,学校建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各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2门,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协同育人平台获批为首批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广东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2个全国首家微金融创新基地广财证大微金融学院(上海证大集团联合创建)

本部风貌本部风貌(6张)

广州校企创新基地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广州市社科联首家签约合办)

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流通经济研究所(广州市商贸流通现代化重点研究基地)

省级名牌专业7个市场营销,法学,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市场营销,法学,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

校园环境省部级特色专业10个国际贸易,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电子商务, 社会工作,法学,财政学,市场营销,金融学,会计学。

国家级创新性人才培养实验区2个广东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商界领袖计划),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

校级重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际会计(ACCA)创新实验班,计算机创新实验班(卓越工程师计划),广东财经大学企业国际化高级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精品课程2个经管类校内仿真综合实习,市场营销学。

省级精品课程7个宪法学,法医学,零售学,国际金融学,计量经济学,信息管理系统,企业行为模拟——沙盘推演与ERP应用。

师资力量截至2014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168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08人,副高职称教师35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32人。有珠江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省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省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19人次入选广东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4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广东省、广州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各1人。2013年首次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团队1支。[2]学科建设截至2014年9月,学校有3个一级学科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覆盖了32 个硕北校区规划图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有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经济学、管理学连续5年进入全国高校前20%优势学科行列,2011年法学进入全国高校前20%优势学科行列。

省级优势重点学科(3个):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个):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工商管理(MBA)、法律(MJ)、金融(MF)、保险(MI)、会计

(MPAcc)、税务(MT)、公共管理(MPA)

合作交流截止到2014年9月,学校先后与美、英、法、澳、加等2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近百所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获批“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本科国际商务专业实验班和广东财经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本科金融学专业实验班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先后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与广州市社科联共建“广州市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与广东省国税局、地税局共建校政协同创新平台“广东纳税服务研究中心”,与香港上市企业上海证大公司签约成立中国第一家关注微金融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广东财经大学证大微金融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广州市地税局共建全国首个校政合作的税务干部进修学院;与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共建广东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广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共建广东福利彩票社会责任研究与实践基地。

广东财经大学概况(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