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数乘整数是一个比较基础但又不容忽视的概念。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小数乘整数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掌握相关的计算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整数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复习小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小数点的意义和读法。
2. 讲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技巧。
3. 练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包括练习题和应用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小数乘整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介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小数点的处理和乘法规则。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逐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技巧。
4. 拓展:引导学生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澄清学生的疑惑。
四、教学评价
1. 设计测评题目,考察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
001“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二
小数乘整数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我们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概念,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整数的能力,能够熟练解决相关问题。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复习小数和整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小数点的意义和读法。
2. 讲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小数点的处理和乘法规则。
3. 练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包括练习题和应用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小数乘整数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介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技巧。
3. 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澄清学生的疑惑。
四、教学评价
1. 设计测评题目,考察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希望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001“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三
特级教师 朱德江
[设计理念]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为计算而计算,所以学生对计算知识的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对计算的练习感到枯燥。因此,提高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在教学中更显重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要创设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不能生搬硬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解题方法与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差异,引导学生在体验方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l、例2。
[学情与教材分析]
“元、角、分”是学生熟悉的计量单位。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其教学功能有二:第一,“买风筝”活动不但能引发小数乘整数计算问题,而且能激发学生自主计算的兴趣;第二,利于学生根据熟悉的“元、角”之间的进率,将“3.5元x3”转化为“35角x3”来计算,为例2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做准备。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时常用的方法。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课件演示文具店图片。
师:今天是开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开学前你们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对呀,同学们在开学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有一位同学小刚在开学前去了文具店,买了一些文具,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
2
文具
单价
数量
圆珠笔
2.5元
3支
水粉颜料
1.8元
12支
数学本
0. 85元
4本
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让学生说自己开学前的准备工作,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回答,有精神上的、物质上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切入主题,呈现主题内容后,学生能比较容易看懂表格中的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信息。
一、自主探索
1.了解小数乘整数。
(1)人人尝试计算。
教师指着上述表格,提问:“买3支圆珠笔要多少钱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算一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计算思路。)
学情预设:方法一:连加。方法二: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
后相加。方法三:竖式笔算25角×3 =75角。方法四:竖式笔算2.5元×3=7.5元。
(2)交流、分享不同的计算方法。
在多数学生完成的情况下,请几位有不同解题思路的学生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3)分析评价。
面对上述四种不同的解法,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在肯定前面两种算法后,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第三、四两种算法。
师:第三、四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点,你还发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小结,边在黑板上写出如教材所示的乘法竖式:
2.5元 2 5角
× 3
× 3
7.5元 7 5角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都是用竖式计算;也有学生说25角就是2.5元,答案是一样的;更有学生会说第4种是把2.5元换成整数25角,也就是将小数乘整数换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
(4)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板书:小数乘整数)
设计意图: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方法——竖式笔算。
2.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尝试解决。
(出示0. 72 x5)
师:同学们看,0. 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③汇报演示。
学生汇报,同时展示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2)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O如何处理。更好地理解算理。
(3)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实践应用
1.小刚还买了水粉颜料和数学本,请同学们正确算一算12支水粉颜料和4本数学本分别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2.课本第3页“做一做”第2题。
3.解决问题:小红家距学校0.8千米,她每天往返两次共是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本节课的开始,教师调整了教材中设置的“买风筝、放风筝”的情境,为学生创设了—个“购买学习用品”的情境。因为刚刚放完暑假,天气还比较炎热,学生不一定去放风筝,而在开学准备中
,学生往往会去文具店买些学习用品,改用买文具来教学生学小数乘整数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教材例题的.要求,选取3件既符合教材内容要求又适合学生的文具作为情境内容。由于每件学习用品的单价都是小数,学生买的份数都是整数,这样自然地引出了小数和整数相乘的学习内容。对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感到自然、亲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时,理解与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过程,体验算法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在关注学生对计算方法或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时,更多地停留在会与不会计算这一层面上,但对于为什么这样计算的道理考虑较少,学生更多的是模仿式学习。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算法的形成过程,而不仅仅是掌握计算方法。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计算买3支圆珠笔应付多少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让学生感知并逐步掌握转化方法,不仅对学生学习今天的知识有帮助,对学生终身的学习、生活更是大有裨益。
3.注重交流,理解算法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讲清计算方法上,常常用自己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想法,忽视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也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注重师生间的交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同时,教师又是互动交流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多样化的计算办法中,教师引导学生抽象出基本的计算方法,即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并用以指导后面的学习。教师还注重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认识到:小数和整数相乘,在列竖式时,应该把右边对齐而不是把小数点对齐;当积的末尾有“O”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划去“O”。整节课的学习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完成的,学生学得轻松、主动,效果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