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的由来(精简3篇)

时间:2013-04-09 05:20: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五一的由来 篇一

五一国际劳动节,又称“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当时,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工人们遭受剥削和压迫,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劳动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而工资却微薄得可怜。为了争取自身的权益和尊严,工人们开始组织起来,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和提高工资。

1886年的5月1日,芝加哥数万名工人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罢工,他们要求每天工作八小时。这场历时数天的罢工以失败告终,但却激励了全球范围内更多的工人和劳动者走上街头,争取自己的权益。为了纪念这场历史悠久的罢工,1889年的7月,国际工人运动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决定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以纪念芝加哥工人的英勇斗争。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确立,不仅是对工人们英勇斗争的纪念,更是对全球劳动人民共同权益的呼吁。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告诉我们劳动者的权益是不可侵犯的,每一个劳动者都应该得到公平对待和尊重。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关注那些为社会付出劳动的人们,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劳动环境。

五一的由来 篇二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源远流长,虽然最初起源于美国,但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劳动者共同的节日。在中国,五一国际劳动节也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

20世纪初,中国正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尖锐,工人阶级处于剥削和压迫之中。1919年的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和组织逐渐兴起。19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的创始人毛泽东等领导人积极参与和推动工会运动。1920年代,中国工人阶级开始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重要日子里举行纪念活动,以争取更好的劳动条件和权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一国际劳动节被确定为中国的法定假日。毛泽东等领导人多次强调,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属于劳动人民的节日,要以此为契机,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努力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五一国际劳动节成为中国劳动人民团结奋斗、奋发向上的象征,也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见证了全球工人阶级的斗争历程,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劳动者争取权益的共同心声。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缅怀先烈,珍惜劳动成果,共同为实现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五一的由来 篇三

五一的由来

  导语:五一喜鹊闹,福音问你好。假期真美妙,酣睡不知晓。心随音乐跳,酒醉又饭饱。动动身体好,牌局钱满包。你我关系好,买单钱你掏。呵呵,祝你节日快乐!接下来小编整理了五一的由来,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当时,美国和欧洲等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就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工人们提出的罢工口号,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了罢工运动。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虽然被迫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是,狠毒的资本家根本不予理睬,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工人们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倍受资本家的折磨。忍无可忍的工人们决定将这场芝加哥工人大罢工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准备举行更大规模的罢工运动。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的工人举行大罢工。那一天,以芝加哥为中心,美国全国约35万工人参加了罢工,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8小时工作制。这场斗争震撼了整个美国。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迫使资本家做出了让步,美国工人的这一大罢工取得了胜利。并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为了纪念美国工人的这次“五一”大罢工,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从此,世界各国的工人团体在这一天举行盛大庆祝活动,许多国家还放假一天。

  中国起源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首次纪念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

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同时,还登载了《旅法华工工会简章》及唐山、山西、长江等地的劳动状况调查。

  法定节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23日中国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每年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3个“黄金周”。

  2007年12月14日,中国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的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3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2008年起,五一黄金周变为五一3天小长假。

五一的由来(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