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启示

时间:2014-06-06 03:38: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正如其职业教育对经济的推动力一样,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启示,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启示 篇1

  摘要:回顾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德国职业教育具有以产业为导向、以企业为主导、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的体系等一系列突出的特点,这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产业发展

  很多学者将二战后德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归功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总结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特点,对我国改革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

  

德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手工业生产史的国家,这使德国形成了重视职业教育培训的传统。早在中世纪时期,市场的狭小促使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建立了行会,限制竞争,但行会同时也具有监督产品质量、维护整个行业声誉的重要作用。为了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者,一个年轻人必须去做学徒,经受长时间的训练和严格的考核。由于手工业者在历史上地位比较高,因而德国形成了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很多人希望孩子接受培训,获得一份独立的工作。

  18世纪,伴随工商业的兴起,德国的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强迫入学制的实行,使初等教育在德国得到了普及。92在初等教育基础上,德国一些地区还开办了星期日学校或夜校,进行初等教育的继续教育,传授的主要内容是宗教,但是成效甚微。不过,随着18世纪中期,以化工、钢铁等重化工业的迅速崛起,这些继续教育学校逐渐转变为了技术学校,教授学生未来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吸引了大量年青人前来就读。17618世纪德国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实科中学的兴起。这种中学的目的是使成年人能够继续学习数学、机械学、自然知识和手工工艺,90这个时期的实科中学实际上部分承担了职业教育的职能。

  19世纪中期,随着德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继续提高,业余性质的技术学校很难满足产业对工人的素质要求。这种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学家凯施恩斯特建议建立按照专业划分、以职业为导向的义务职业进修学校,并在1906年率先在慕尼黑建立了“职业进修学校”。凯施恩斯特建立的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德国其它地区纷纷效仿。凯施恩斯特的思想得到了国家认可,1938年,德国义务教育法中正式规定职业技术教育为义务教育。由国家出资施行职业教育,奠定了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基础。

  二战之后,德国产业的迅速升级,也促进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升级。初等学校毕业后的学生不再直接进入技术学校,而是首先进入中等学校完成中等教育,然后再选择进入高等学校或者职业技术学校。但在中等教育中,就已经开始通过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为不同的后续教育做准备,准备进入高等学校的主要进入文理中学学习,而准备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则进入实科中学学习。正是在这个时期,德国独特的、备受称赞的“双元制”职业教育逐渐成型,并在1969年以《职业教育法》的形式规定了在职业教育中企业和学校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主要是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使产业工人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传统职业教育难以满足要求。这促使了新的教育体系的形成。这种体系主要是通过将职业教育并入高等教育体系实现的。由于双元制教育的存在,德国在二战后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大学生入学率低于其它发达国家,使德国的高等教育受到了诸多批评。在此背景下,德国改革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增加大学的数量以及增加大学招生数量。随着改革的进行,德国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使德国的高等教育迅速由精英型转变成为了大众型。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如师资力量不足、学生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更主要的问题是带来了对洪堡理念的挑战。1976年制定的德国高等教育大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各种职业做准备,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但是德国并没有丢弃洪堡传统。实际上在80年代,德国的大学已经明显分为了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建立的大学,仍然以研究为主,并不直接提供就业所需的各种技能。另一种类型是在高等教育改革后新建立以及由各类职业、专业技术学校升级的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些院校主要面向职业,提供各种实用性课程,学生仍然通过传统的“双元制”体系前往工厂或生产一线实习。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梳理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到,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产业为导向

  德国的职业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中世纪时期的学徒制奠定了今天德国职业教育的雏形。随着产业的不断高级化,职业教育也不断取得发展,从早期的业余进修学校直到今天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都是适应产业不断发展的结果。因此德国的职业教育始终反映了产业界的需求变化。这种产业的导向性也充分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如在职业资格标准的确定以及课程开发上,德国建立了由最富有代表性的企业参加的全国性的“职业资格早期检测监测系统”,由他们收集数据并提供标准制定建议。德国经济部还每年颁布一次“国家承认的职业培训”的名称和数量,并且会随着产业的变化对从业者的资格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使德国的职业培训能够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调整,学生能够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二)以企业为主导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企业居于主导地位而职业学校则处于从属地位,这是德国职业教育长期演变的结果。从学生的身份上看,学生从中学毕业到进入职业学校前,首先要与一家企业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职业培训合同,然后由工厂与学校签约。这样,学生的身份首先是该企业的学徒,其次才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培养经费上看,以典型的德国“双元制”教育为例,在10900欧元的生均教育经费中,企业负担8700欧元,而职业学校仅负担2200欧元。从课程设计与考核来看,学生主要是在工厂中进行企业培训,由企业负责为学生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职业学校主要是进行理论知识学习,而且理论知识的学习课程,也全部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制定。

  (三)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职业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高水平操作能力同时兼具一定理论知识的高水平技术工人,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际上,德国的职业教育起源于中世纪的学徒制,是在学徒制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理论培训。以目前典型的“双元制”职业学校为例,学生一般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企业的岗位或实训车间进行技能训练,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为了保证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德国职业教育教师要求严格,企业的培训指导员必须是在专业领域中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工,职业学校教师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教师资格要求进入大学学习,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环节考核后,才能够任职。

  (四)完善的教育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不单单是职业技术学校与产业界的结合,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由于德国具有重视技术工人的优良传统,故此职业教育并不像英法及我国一样,是很多无法进入大学的学生们的无奈选择。学生在初等教育结束后就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分流进入学术性更强的文理中学还是进入职业导向性更强的实科中学与主体中学。同时,为了保证学生不因过早分流而失去选择的机会,德国允许在各种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进行转换。完善的教育体系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前景选择接受不同种类的教育,保证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教育是典型的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生产,其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如果投资教育的个体从中获得的收益不能超过成本,那么就很难使教育投资发生。对职业教育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为产业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这就决定了企业在职业培训中天然的重要地位。然而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够从职业教育中获取收益,那么企业便不会对职业教育感兴趣。德国通过职业教育以企业为主解决了这个问题。德国职业学校的学生首先与企业签订合同,毕业后也大多留在该企业,这就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外部性。近年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受到了许多抨击,一些人主张国家和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中应当发挥更大作用,但是反对者认为这样将会造成企业拒绝接纳职业学校学生来企业实习,并且在雇佣职业学校学生上也会变得消极。我国职业教育缺乏实践环节也正是由于企业很难从职业教育中获得收益,导致即使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往往难以获得有价值的实际操作机会。虽然我国已经通过立法要求企业必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但这些法律往往得不到真正的贯彻执行。由于我国国情与德国不同,不具备德国悠久的职业教育传统,发展类似德国以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并不现实。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即引进推广这种模式,但并未取得多大成效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但我国可以调整现有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能力。

  (一)产教结合的模式应多样化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职业教育是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而不断发展的。当产业处在较低层次时,业余进修学校即可以完成职业教育的任务。但是随着产业的升级,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出现高等教育化的趋势。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不应当完全相同。对广大内陆地区来说,中等职业教育甚至短期培训就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而在东南沿海及京津地区,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目前继续发展的方向。因此,就全国范围来说,应该允许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本地的职业教育,不宜采取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及发展方向。

  (二)增强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度

  德国的职业学校一般建立校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为协调企业与学校的重要枢纽。如德国符腾堡工商管理职业学院与12家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公司建立了联系,这些公司在校决策机构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这保证了职业学校的课程构建等方面可以充分反映企业界的意见,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是以学校为主的办学模式,在这种封闭的办学模式中,企业没有话语权,其课程设计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单纯要求企业投入很难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如果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那么需要教育部门更多地倾听产业部门的意见,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职业学校的决策中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使职业教育更能符合产业发展要求。

  (三)加强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培养

  当前我国已经有一些先进的职业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总体来说,职业学校教师准入体系仍然沿用了学术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大部分进入职业学校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这导致了职业学校的教学设计与一般本科院校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我国应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对职业院校教师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设置专门的职业院校教师培养专业或者从社会上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进入职业学校,从而改变职业学校教师的技能结构,以此带动职业院校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启示 篇2

  人们总是惊叹德国产品的精细和品质,盛赞“德国制造”的质量,而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德国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为了探究德国职业教育的奥秘,我与来自全国各地中职学校电子专业的24位一线骨干教师,来到德国黑森州一个名叫大盖劳(Groβ-Gerau)的美丽小镇进行学习培训。大盖劳小镇上有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我们将以学生的身份在这所学校开展学习,体会德国的职业教育。

  学生管理的松与严

  到达大盖劳小镇的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一栋建筑物前。翻译人员对我们说,这里就是我们即将开展学习培训的学校。虽然说这是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但是却没有校门,教学楼前面的路边有几根一字排开的彩色铁柱子,仔细看,路旁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一串德文,这是学校的名字。教学楼旁边是三五成群的学生,有的在抽烟,有的在聊天,偶尔有几个学生拥抱在一起,像是久别重逢。这些学生打扮时髦,将头发染成五颜六色,有的男生还戴着耳环和精巧的鼻环。教学楼大门打开了,穿过一个玻璃门,径直进入教学楼,我发现,这里的地板和墙壁都十分干净。

  几天学习下来,我对德国职业技术学校的管理有了大致的印象:校园是敞开的,没有围墙,没有保安,没有防盗网,但每一栋教学楼的大门都紧锁着,教学楼里的每一个教室,甚至卫生间都上了锁,教师不来开门,学生只能在外面等,教师离开教室的同时也会把门给锁上,这样一来,桌椅和实训设备被学生无故损坏的情况就不会发生了。学校对教学楼的管理十分严格,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抽烟。我们一行人中有个老烟民,一次下课后,他独立走出教室,来到走廊尽头,习惯性地点燃一根烟。谁料一根烟还没抽完,翻译人员的电话就来了,提醒他不能在教学楼里的任何一个地方抽烟!原来,一个德国学生看见他抽烟,打电话告到学校教学秘书那儿去了。

  在国内,职业技术学校在学生仪容仪表的管理方面想尽了办法,即便如此,也未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德国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既松又严,松与严之间,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要求,在个性与自由之间拿捏有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双元制”职业教育

  位于大盖劳小镇的这所职业技术学校实施“二元制”职业教育,全校近3 000名学生,教职工人数总共不到200人,这种师生比例的格局与国内的职业技术学校一样。据了解,这所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是12至20人,而国内职业技术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人数是40至60人,每个教师的课时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经过深入了解后得知,德国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在学校上课,还要到教育企业进行实习。比如,一个班级共有20名学生,他们可能来自于18个不同的企业。

  为什么说这些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企业呢?原来,德国学生中学毕业后,愿意上大学的可以直接报读大学,愿意上职业技术学校的可以直接到企业申请工作,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企业每个月支付给学生一定的生活补贴。当然,这些学生必须一边工作一边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比如:一年级学生每周在企业跟班实习两天,在校学习3天;二年级学生每周在企业跟班实习3天,在校学习两天;三年级学生每周在企业跟班实习4天,在校学习1天。学生毕业时可获得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在该企业工作的资格。这种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教育模式,就是“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双元制”是德国独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职业教育制度。

  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核心。在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有两种身份:在企业是学徒,在学校是学生。学生有两个学习场所:一个是企业,一个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学习费用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从表面上看,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二者相互分离,但从学生个体而言,则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学生毕业后就能够实现无缝对接上岗。因为学生的实习培训是在工作现场进行,真刀真枪地进行操作训练,对工作环境十分熟悉,掌握着一定的工作规范,所以毕业时能够掌握良好的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双元制”是德国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近年来也被国内的一些学校借鉴。但是,完全照搬“双元制”教育模式,显然不符合我国国情。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基本上是在学校进行,由于实训条件有限,因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法同步进行,大部分实训操作是仿真模拟训练或现场参观实习。学生毕业后虽然持有职业技能证书,但是离无缝对接上岗还存在距离。有鉴于此,有的学校采用“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开辟了一条道路。一方面,企业参与制订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避免了培养目标脱离实际,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有利于调动企业助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企业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还能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元制”职业教育在国内水土不服,我认为是受到了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因为人们普遍对职业技术从业人员存在偏见。为更深入了解“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我们考察了西门子公司、奔驰汽车装配厂等,还参观了他们的教育企业,如PBA、BZL等。我发现,在德国企业,企业会将技术专家的简介和他们的技术革新产品或设备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技术工人地位之高,非同一般。而在国内,技术工人的身份地位是不被人们看好的,目前,我们需要改变这种观念。

  “行动导向教学”

  在学习培训期间,我们以学生的身份体验了“行动教学法”。有一个项目是“自动控制百叶窗的制作安装”,教师要求我们3人一个小组,以团队的形式完成这个项目。以我们具备的专业水平以及掌握的技能,完成这个项目一点问题也没有。在操作前,我们做了具体分工:设计图纸、设计自动化控制的程序、选择和检测制作百叶窗的器材,最后通力合作进行组装和调试。“行动导向教学”的6个步骤是: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反馈。在完成了前面4个步骤后,我们静静地等待老师的检查和反馈。检查时,各个小组先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德国教师开始提问:你们这个作品的成本是多少?向客户的报价是多少?你们选用的控制方式是由谁决定的?跟客户沟通了吗?客户满意吗?一连串的问题把我们问得哑口无言。

  在我们的思维里,这些问题不重要。成本多少?学生以后工作了,去商店买材料就知道了;控制的方式当然是由我们决定了;客户在哪里?学生参加工作以后不就有客户了嘛!对于这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工作以后自然会懂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会控制程序的设计、器材的检测以及百叶窗的组装步骤和工艺。

  但是,德国教师不这么认为,他们十分重视完成一项工作的细节及过程,这引起了我们的反思。目前,国内很多职业技术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以上问题,甚至将这种忽略美其名曰“善于抓住教学重点”。仔细想想,我们的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想过这些问题的,这会使很多学生在学习了几年之后,仍然掌握不了所需的技能,在毕业后参加工作时感到手足无措。

  “行动导向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为了今后的“行动”而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学生从行动开始,到学会行动结束,以技能教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

  学生的动与静

  在德国的第三天早晨,我发现小镇上德国汽车的噪音很大,受好奇心驱使,特意到小镇上转了一圈,因为正值周末,街道显得十分安静。原来,汽车噪音那么大,不是汽车的问题,而是街道太安静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对动与静的理解和体验也越来越深刻。在德国的商店里、火车上,人们说话总是轻声细语,学生在学校里、课堂上也是如此。教师不提问,学生会安静地坐着学习,教师讲课时的声音也并不十分洪亮,刚开始我们很不习惯。国内的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讲课声音小还得配戴一个“小蜜蜂”扩音器,否则根本盖不过学生的说话声。在德国职业技术学校的课堂上,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耳根清净”。直到有一天,校园里举办的一场学生毕业狂欢带给我另一番惊喜。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校园里通过扩音机大声地唱歌,兴奋地跳舞,在毕业狂欢会上整蛊老师,哈哈大笑。平日里严肃认真、拘谨的德国教师也会参与狂欢活动,放松身心。

  在位于波恩的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技术研究所参观时,德国一位教师说:“比尔·盖茨不可能在德国出现,因为比尔·盖茨就是在一个没有窗户的地下室起步的,而德国是不允许作坊设在没有窗户的地下室,所以德国不会有比尔·盖茨。我们每进行一项改革都很艰难,我们很保守。”其实,德国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研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他们的改革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并且形成了“双元制”这种卓越有效的职业教育制度。虽然德国的职业教育有很多优点,但由于体制、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只能借鉴他们先进的理念和实践经验,结合本国国情,积极探索合作育人、开放育人的路径,让“崇尚一技之长”的理念成为社会风尚,这才是国内职业教育的春天。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启示 篇3

  一、本次考察我们所了解的德国职业教育

  1.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

  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告诉我们,他们的学制一般是孩子三岁进幼儿园,六岁入小学,小学学制是四年,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多数学生一开始升入初中,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较明确,初中(五年或六年制)毕业后的第二次分流,是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而定。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必须以接受过较低层次的职前教育为基础,并应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经过职业教育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从事新的工作。职业教育是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即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劳动就业部门既管理就业、救助失业,又管理培训工作;各行业协会、各同业公会、各州政府、各企业为实施《职业教育法》各司其职,政府实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组织工作。

  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还告诉我们,德国高中学生需学2-3门外语,完成学业方可进入大学,高中生上大学所占比率仅约占30-35%,其余学生选择高等职业学校,比率65-70%以上。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相当于我国的“中职”,校长在回答我们问询时说:“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也可以上大学,但只能进入对口的专业,即不能进综合性大学,只能进技术学院(高职)。”他还介绍说,德国人特别喜欢职业学习,高中考上大学的,有的也先到港口学习三年再读大学。

  德国的教育体系,既使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能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直接掌握一门技术,被企业雇用,同时又能提供有志于继续深造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2.“双轨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德国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

  在德国,约有70%的职校属于“双轨制”。所谓双轨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轨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学员或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在职校里接受理论教育。职校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

  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轨制”的主体。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德国经济部公布的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93个大类、371个职业。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以及考核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作为学徒工,企业发给学生每月500-600欧元的生活费用。

  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职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并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

  双轨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协会负责。考核内容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岗位上的合格技工。

  据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介绍,在巴伐利亚州,约有7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中的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同时进入各类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这种体制,有利于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生产技术工人。

  近年来,在德国又出现了另一种培训形式,即跨企业培训。学生在接受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集中培训,作为对企业培训的补充和强化。

  按照德国联邦政府职业教育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企业内的职业教育经费完全由企业自己负担。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经费由国家、州政府、地方政府承担,通常是州政府负担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地方政府负担校舍及设备的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事费用。

  3.学校既不需要为生源发愁,也不需要为学生就业去兜售什么,因为法律法规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

  德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完备。相关法律法规有《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培训员资格条例》等。企业根据产业需要招收员工,对新招收的员工,企业必须依法送至国立职校学习培训。“企业根据产业需要送出培养对象,企业会找上门来。对于不了解我们学校的企业,学校才安排去做点宣传,让它们知道我们的学校。”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如是说。

  4.培训项目由国家订立,学校培养国家认可的职业,而不能自己另立项目。

  德国是16个州联邦制国家,每州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为使职校培养的人才国家通用,职校培训项目由国家订立。学校都培养国家认可的职业,而不能自己另立专业和培训项目。职业教育,都针对整个经济政策而言,作为国家经济范畴,宏观的。

  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学校名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经费来源、教师资格、教师进修、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等,都有政府提出的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同时还设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法律法规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

  5.从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看德国职校的2个组成部分:“正规部”和“准备部”。

  汉堡共有50所国立职业学校,其中19所是工业产业技术学校,其中5所学校全招女生;其他31所均是商业方面的。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建于1870年,是汉堡最为古老的学校之一,它发端于船舶油漆工的培养。该校现有61个班级,1343位学生,70名教师(其中专职教师50名、非专职教师10名、从其他学校来兼职的10名),45个授课点(教室),6个计算机教室,1个自学中心(利用电脑等做功课),1个餐厅实习点,1艘港口实习船。

  国立职业学校一般都包含“正规部”和“准备部”2个部分。

  该校“正规部”有港口、仓库、船厂三个领域的专业,承担着为汉堡360家企业培养学生的任务。学生都由港口和造船类企业与学校联手培养,学制3年至3.5年。三个领域,各设一个科长,科长与企业有联系、沟通。

  港口领域培养11种与港口有关的职业,如:仓库管理技工、仓库经营技工、仓库搬运技工、仓库包装技工······“仓库”行业在汉堡很重要,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一年为港口培养701人,包括港口船长(内河船长)等人才。

  造船领域的专业有:船舶结构机械工(船定单800条船、600条为与朝鲜订购)、板金工(智力不是很发达的学生)、造船工(主要建造体育用船游艇等)。

  该校还培养来自铁路、银行等单位需要的保镖、保安、安全人员。

  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但需要他们的企业都在汉堡。

  学生或定期集中一段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集中一段时间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或分期每周2天在校上课,3天在厂里工作。定期与分期,根据企业需要决定。这是典型的德国职业教育“双轨制”,一轨在用人企业,一轨在国立学校。

  企业都想知道学生在学校里学些什么,学校也想知道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情况。因此,学校主管部门的教师常常到360家工厂去了解情况,并听取对教学的要求。

  该校“准备部”为纪律差的、学习差的学生就业做准备,学生自己还不知道从事何种职业,学校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专业。德国中小学12年教育制,纪律差学习差的学生,后2年到准备部,由学校帮助他做就业准备。

  职业准备教育的学生还在学习期内,由学校情报中心推荐过来。学校努力培养,2年后推荐,让其能就业。如果找不到工作,学校把他们交到劳工部,劳工部把他们当作失业人员登记。

  职业准备部在建设工地也有教学点,学习泥瓦匠等。

  职业准备部还在监狱设有教学点,帮助失足青少年及社会成员作出狱后的就业准备。

  职业准备部的学习采用项目制,让学生在学习项目过程中形成兴趣(学生都有特强心理)。学校还对他们加强现实的思想教育、前途教育。当然,对有些学生,学校对其无能为力。

  6.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见闻。

  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级服装设计师。

  这所学校已有100多年历史,校舍欧洲味的古色古香,原先曾是某公爵的宫殿,当今是慕尼黑的文物保护单位。该校创办之初只是为宫廷贵族夫人服务,指导她们各种场合的服装搭配、着装礼仪,培养她们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各类服装的情趣。现在,她是一所只要愿意人人可以免费进来的学校,学生只需买些材料。

  为了培养高级服装设计师,教学不仅仅停留于二维,还进行塑泥人、剪裁、服装、造型设计等三维动手实践,通过制图制版、立体剪裁、造型设计,培养动手能力。学校还经常为学生提供参观时装展览、参观博物馆等活动,学生参观的视野从本城、本州、本国,一直到米兰、罗马等地。我们一一参观了学生正在动手操作的课堂(与其说是课堂,不如说是工场),参观了学生完成的服装创意设计的展示室。学生的作品,样式丰富多彩,构思新颖独特。这些作品,曾由艺术总监送至制衣厂的服装设计部作为广告展示。

  据介绍,服装设计学习过程中,教师常常通过项目组织学习,围绕一个主题、一项任务,把学生组织到一起。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并充分展示自己。

  7.德国对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的要求严格。

  考察中,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对我们都有如下介绍:德国对职业学校教师的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职业学校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教育学背景,有一门专业,至少有2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准入的过程是:经过国家考试合格,到学校任教2年(试用期);2年试用期内,既有教学实践培训,又有专业进修;试用期结束再经过国家考试,合格者进入学校成为正式教师,政府终身雇用。月收入为3500欧元,与其他学校教师工资基本相同,也与高校助教基本相同。(高校教授月收入约4500欧元)

  “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干过这一专业才能执教此专业,唯此,学生学习才有信心。我们学校教师都有职业头衔,均是汉堡市行业技术学会成员,参与各种考试命题、立法……还到博览会做产品专业介绍。”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以强调的口吻对我们说。

  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毕业于艺术院校,且有造型设计经历,有位上海师大艺术系毕业的服装设计硕士、高级服装设计师张女士,在此已执教15年。我们进入教室时,她的学生正在以“我”为题设计姿态各异的造型。

  8.学校的管理系统简洁,人员精干。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拥有60多个班级、70多名教师、1300多名学生,管理系统只有一名校长,一名副校长,下设4个部门(正规部、准备部、协调科等),各部门一名负责人。每周校长与四个部门负责人举行例会,布置具体工作。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管理系统大体也如此。

  二、德国职业教育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1.同生产紧密结合。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双轨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企业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除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外,还发动社会力量(包括同业公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关心和支持办好职业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承担义务,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3.在双轨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

  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5.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

  进门难,要求严,待遇高是德国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要特点。通过激烈的竞争,他们的职教师资大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快捷的效率。这对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结束语: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早有所闻。德国的产品,结构合理,加工精密,外观讲究,质量上乘,性能优异,这是他们重视职业培训、员工持证上岗,人人关心质量的结果。德国产品质量之所以驰名世界的秘诀正在于此。据说农民也要持证上岗,因为他们农民使用的主要农具,早已不是锄头、钉耙,而是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耕作、施肥、除虫、灌溉、采收也已采用一整套科学的办法,多数不是靠一般的手工操作了;各种养殖业、种植业也按照先进的种养方式来完成,未经培训的人难以胜任。在德国,不论担任那一种工作,完成那一种任务,“资格”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资格”,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普通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他们更重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成人教育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资格”,决不是单纯的一种学历文凭或证书,除一般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应用,有动手能力。因此,在德国各行各业都重视职业,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启示 篇4

  摘要:德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德国经济腾飞提供了人才保障。德国构建了以联邦就业局对评估机构的认证、评估机构对职业教育供给者的认证以及职业教育供给者的自我认证为核心的三层职业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形成“倡导竞争来提升职业教育供给者的项目教育质量;倡导校企合作来提升学员就业率;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宗旨”的特色。

  关键词:供给者;认证;职业教育;培训

  德国的职业教育认证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联邦就业局对于评估机构的认证;第二,评估机构对于职业教育供给者的认证;第三,职业教育供给者的自我认证。这三个层次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领域保障了德国职业教育的质量,每一个层次的认证体系都拥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完善的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德国职业教育腾飞的重要武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一、德国职业教育及其质量保障文化

  (一)德国职业教育系统。德国的职业教育主要由三个系统组成:第一个系统是双元制教育系统。双元制教育系统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实施的教育模式,即企业和学校合作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学生在企业中开展大部分的实践技能培训,在职业学校接受理论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第二个系统是以学校为基础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这个教育系统是由联邦或者州法律控制,在学校当局的责任监管下运行。第三个系统覆盖了职业教育职前教育与训练项目,此系统职业教育虽然无法获得一个官方认证的职业资格,但是可以获得一些法律上认可的“职业资格模块”。(二)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文化。以上三个系统的职业教育在国家层次上都受到严格的监控,其中,双元制系统接受职业教育法案(BBIG)和工艺贸易法典(HWO)的监管,另外还有一个全国性的法规《联邦职业教育法》,决定着双元制教育系统中的职业名称、培训过程、课程框架以及职业考试的规定和要求,双元制职业培训内容的制定由评估机构或者相关主体根据全国统一标准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对于以上三个职业教育系统来说,只有一个单一的认证体系是行不通的,关于职业教育三个系统认证标准的研究,最多的是针对行业内部认证体系研究,因为是由企业自身资助和组织的,经费充足。另外,关于职业教育部门认证体系的研究经费是由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自身负担,但是财政支持较少,故研究不多。而第三个系统的训练项目具有较大的劳动力市场,所以获取整个职业教育公共财政开支12%的经费,一般用于那些具有全国性的认证系统的公共教育培训活动。职业教育自1997年产业化后,消耗了大量的公共财政,为了提高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政府出台了有关职业教育供给者关于自我评估、监管和实施方法的目录,目录要求供给者有义务建立一个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自从2004年,建立了有关职业教育认证的审批制度,职业教育认证的审批制度提升了公共财政资助的透明度和质量,尤其是在资助的效率和有效性方面得到很大的提升。根据Hartz的改革建议,要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学员会收到来自本地就业机构发放的具有指定培训目标的培训券,培训券的有效期是三个月,必须在每天的工作时间使用,想要参加培训的学员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教育供给者,然后到当地的就业机构报销费用,但是当地的就业机构只报销已经得到认证的供给者和供应券上提供的相关训练项目。

  二、德国职业教育质量认证体系的构成

  (一)认证体系的宏观层面:

  1.认证主体。德国职业教育认证体系中包括两个过程:认证和鉴定过程。职业教育供给者的外部评估和课程实施均由“评估机构”和“鉴定中心”监管,而“评估机构”和“鉴定中心”开展活动首先要经过德国联邦就业局(联邦公共就业服务工作)认证。德国联邦就业局选派第三方的专家作为评估者,建立认证咨询委员会为认证提供建议和支持。认证咨询委员会主要由九名成员组成:一名代表、一名工会成员代表、一名雇主协会成员代表、一名职业教育供给者代表、一名联邦教育和研究部成员代表、一名联邦劳工和社会服务部成员代表以及三名独立专家,其中,职业教育供给者代表遵循每年轮换制委派代表。

  2.对评估机构的认证标准。自2008年1月起,DINENISO/IEC17021标准成为认证和鉴定的标准,根据认证标准要求,评估机构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以被认证:要保证适当的组织结构,比如,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对于职业教育供给者和培训计划的'评估,该评估机构要具有指定专业知识的权威人士;评估机构必须是独立的、可信赖的,与他们所要评估的供给者之间不能够具有经济、人员以及组织等方面的联系;对待保密工作和商业秘密要有专业的知识。评估机构要有一个公认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在使用中改进;同时还具有一个已经完善的投诉程序。申请认证的评估机构或者鉴定中心必须提供他们的内部组织结构文件(如法律形式、组织计划、员工总数),需要认证的文件(如质量管理手册、课程运行、审批规章制度和要求、合同范本和证书样本),最主要的是申请认证的评估机构必须有一个正在运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具有一个符合质量保证和发展标准的文件系统。

  3.对评估机构的认证结果与应用。德国联邦就业局对于机构的认证是建立在文案评估和实地检验的基础上,德国联邦就业局根据机构提交的文件进行分析和实地考察,准备评估报告,认证的最终结果是由联邦就业局权衡决定。一般情况下,对于机构的认定程序可以在两周内完成,鉴定中心可以接收认证通知和认证证书,这个认证结果每年由审计中心进行现场审计。认证有效期为三年,三年后重新递交认证申请。到目前为止,在国家层面,已经有27个评估机构得到德国联邦就业局的认证。有些较大的、掌握全国范围内供给者评估的评估机构通常是按照德国认证协会的标准进行认证,TAG标准拥有更加细致的设施和配置文件要求。在联邦就业局的网站上,可以查询到已经得到就业局认证通过的评估机构的相关信息。在一些特定的工业或教育部门或某些区域,认证结果适用于德国全境。如有得到欧盟其他成员国认证体系中等效机构在的认证,德国也予以承认,但认证过程必须遵循由认证咨询委员会颁布的《鉴定中心认证指南》,该指南包含的认证准则和程序步骤,是认证质量管理手册的一部分。

  (二)认证体系的中观层面———对职业教育供给者的认证:

  1.认证程序。对于职业教育供给者进行评估的评估机构,就是代表联邦就业局和供给者的要求,他们必须核查供给者符合特定的质量标准。职业教育供给者可以找到相关评估机构列表和认证程序的信息,由供给者自主选择评估机构,评估机构核查供给者(制度核查)和培训计划(项目核查)是否满足质量要求。根据对供给者的要求,评估机构会从供给者提供的训练项目的总数中选取适当的比例来确定核查项目,从中进行随机抽查。评估机构必须对供给者进行强制性的实地核查,一个职业教育供给者会存在很多不同区域的分支,评估机构会根据不同分支的个体情况确定审计规模,从而做出评估决定。评估机构要记录已经通过认证的训练项目的成本花费并且要呈报联邦就业局,然后基于所有统计数据的平均成本率用于精确的评估。对于供给者的认证过程可以在几周内完成,特别是如果供给者已经通过相似的认证过程和认证标准被认证过。对于职业教育供给者认证的决定是由评估机构做出的,当职业教育供给者提供的资料与认证标准不符合的时候,评估机构可以选择给供给者一个完善的机会或者直接拒绝并否定这个认证申请。通过评审或获得评估机构认证的职业教育供给者,认证有效期为三年,每年的年度审计表明质量保证系统的实施效果非常明显。

  2.认证要求。2006年3月13日,认证咨询委员会已经订立对职业教育供给者认证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评估机构审核职业教育供给者是否能够得到认证,必须满足或者包含以下文件或信息:

  (1)以客户为导向的职责声明:公司档案、培训的参与者以及潜在的公司雇员。

  (2)对于训练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要考虑到整合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提供劳动力市场中有关客户的最新分析。

  (3)具有明确的业务目标、教学目标以及对岗位成就的评估方法,包括职责声明的发展,对于参与培训的人员的操作性目标,对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监控体制。

  (4)对接受职业教育学员的培训方法:测试和确认个体学习需求的方法;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个人学习过程进行支持和监管。提升参与者的积极性,降低辍学率,完成培训目标。

  (5)制订定期评估培训计划,对于学员的学习目标、参与率、辍学率以及安置率有持续监测,对于训练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评价结果的有效探索,确保培训质量。

  (6)具有完善的组织结构、管理结构、组织职责明确,有健全的交流机制、监测和控制机制,能够使目标绩效和内部审计的目标和过程得以实现。

  (7)与外部质量专家进行合作。

  (8)协议目标,基于收集的关键数据或指标的变化改进管理措施。

  3.认证标准。认证标准是根据DINENISO标准的目录以及德国联邦职业介绍所对训练供给者的要求。对于职业教育供给者,适用以下标准。

  (1)财务状况良好、专业能力优秀;

  (2)考虑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趋势和参与者工作职位的可行性支持;

  (3)管理、咨询和教学人员具有成功实施培训项目的能力,拥有获取的职业资格的证书;

  (4)具有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而申请认证的培训项目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即能够为潜在学员量身定制的培训计划;能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关联和区域发展趋势;培训旨在实现学员高就业率;有一个可以量化的认证模块。

  (三)认证体系的微观层面———职业教育供给者的自我评估。对职业教育供给者自我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他们的经济实力,即他们的技术、财政实力。在这方面,有资历和经验的管理人员被认为是改进训练项目的潜在因素。对于所有培训项目的认证,职业教育供给者必须保证他们的培训设施和技术设备能够满足项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质量上,职业教育供给者还必须提供以下信息:训练指导教师与顾问的教学能力和技术水平,他们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成人教育经验,他们掌握先进的训练方法以及能够在学员中针对教学情况开展调查研究。供给者必须确认自身的培训项目必须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这意味着供给者必须展示其与企业、行业协会或者当地的就业机构合作文件,与行业、企业合作有助于帮助学员安排工作,提高就业率。

  三、德国职业教育质量认证体系的特色

  (一)倡导竞争,以提升供给者的教育质量。德国职业教育创建评估机构的目的主要是加强竞争、提升透明度、获取更好的质量。在德国,一个认证系统的核心标准是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发展体系,通过建立和持续使用质量管理机制,职业教育供给者应该保证他们的工作具有永久的质量保证,从而改进他们的训练项目。职业教育认证审批制度并不要求建立一个明确定义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反,在系统层次上职业教育认证审批制度倡导在不同的质量管理系统(QMS)中开展竞争。在职业教育供给者中,通过认证就能够提升被选择的几率。目前,德国具有3500个职业教育供给者通过认证后获得公共财政资助;而在认证制度实施前有约10000个职业教育供给者存在,所以认证制度存在的主要结果就是清理职业教育供给者市场,从而带来更好的质量,使得不合格的职业教育供给者被淘汰。在认证体系中,增强职业教育供给者之间的竞争,提升了教育培训质量,展示了质量认证制度对供给者进入市场的重要性。此外,供给者也以通过认证效应吸引新的目标群体,增加该职业教育供给者的被大量潜在学员选择的概率。

  (二)倡导校企合作,提升学员就业率。在认证体系中,一个训练项目如果得到认证,这个训练供给者必须按照预估的要求提供与劳动力市场相关联的数据和文件、职位空缺以及最新的关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市场报告和详细信息。职业教育供给者为了获得评估机构的认证,必须展示其与企业、行业协会或者当地的就业机构合作文件。职业教育供给者也必须收集和分析劳动力市场相关数据,确定学员就业目标,评估已经完成训练项目中的学员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率。原来设置的关于职业教育供给者必须在六个月内完成70%的就业安置率的目标已经被取消,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避免形式主义,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职业教育供给者必须详细地阐述他们对学员的就业安置方法,学员可以了解到他们即将要参加的训练项目的评估信息以及对于他们今后获取工作机会的帮助。

  (三)以公共认证保障受教育者权益。在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教育供给者被要求提升教育质量,德国已开始了关于提升学习服务的项目是ISO/DIS29990:2010———“非正式教育训练项目的学习服务”,阐述了对于服务供给者的基本要求,对于学习服务的评估机构是由评估机构收集、发送到认证主体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认证每两年一次,认证结果由咨询委员会和机构参与者共同讨论决定。质量认证体系在实施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全国有8%左右的职业教育供给者在没有任何目标准则的情况下得到认证,职业教育供给者们抱怨不同的评估机构具有不同的认证标准和评价尺度。一般来说,评估机构被认为是评估职业教育供给者的权威,但是在职业教育供给者能力和成本评估方面开始出现分歧。另外,一个关于质量的指标是由德国联邦就业局中的劳动力市场服务审计部门开展的。这个部门成立于2007年,负责对培训项目的质量进行详细的检查。2008年,在255个职业教育供给者的项目审计中,有大概60个被否定,占24%,与其他劳动力市场服务相比较,这个否定率相对比较低。认证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参与者安置工作,成功地通过考试,不中途退出,提升对于培训项目的满意度。

  (四)以超高标准提升教育与培训质量。一个质量管理系统的使用并不能保证一个高质量的训练,一个高质量的培训要求训练内容合理、恰当的训练方法、定制的客户需求、全面的学习资料、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合作参与。德国构建的职业教育认证审批制度在质量要求方面比质量管理系统更加严格,它对审计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职业教育认证审批制度的质量框架被视为一个特殊的力量,其框架是为了开发一个公共财政资助的质量体系,包括建立一个权限分明的质量管理体系,DINISO标准是进行申报认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用过程导向的认证方法代替了传统导向的认证方法,它要求超越质量管理系统标准,对于审计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强。职业教育认证审批制度的要求和ISO标准是一致的,但是职业教育认证审批制度标准在组织流程和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性、培训效率和成本方面要求更加细致,因为职业教育认证审批制度框架的需求对应其他已经得到认证的质量标准的需求,如ISO或教育质量管理标准(Bildungs Quality Management,BQM),德国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标准在其他国家认证中可以使用。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启示 篇5

  【摘要】文章总结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必要性。主要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经费投入不足、体系不完善、师资欠缺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实践,简要探讨了“双元制”的本土化实践,培养适应“双元制”要求的师资培训体系以及教育评价体系问题。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双元制”职教体系使德国培养了无数尖端的技术工人,并为德国的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成功使二战受到重创的德国经济仅仅用了30年就迅速恢复并成了欧洲强国。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初具规模,到2003年已培养了六千万技术工人,他们成为我国的制造业的技术基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转型,我国制造业对技术工人人数需求增加,对技术工人各项技能与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职业教育法律不健全等原因,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发展困境并寻求新的改革。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尤其是德国的“双元制”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2014年1月22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宝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企校联合办学协议》,并成立了“宝钢班”,以期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培养出企业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

  1.注重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

  一般而言,学校教育是综合教育。在强调学生面向岗位的专业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学生认知方法论、专业通用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专业技能方面,通常也更加注重针对多岗位群的一般性专业技能。教学内容通常偏重于理论教学。理论知识由于具有非常强的通用性,而且具有良好的逻辑关系,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学方式下更加适用。但学校教育通常会忽视学生在面对具体岗位时所必需的“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往往是问题导向型的。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重构既有的知识技能,通过试错的方式来寻找正确的或者合适的处理方法,然后在反思中强化对特定问题的处理方法的理解,最后形成自己的实践经验。这一过程所要求的问题压力,重复试错以及反思都往往需要在真实的业务环境中获得。这方面,企业正常的经营无疑能够提供这样的平台。“双元制”正是试图发挥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两方面的优势,并有机协调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尤其强调二者之间的互动。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以员工身份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提供知识储备和理论指导。而企业的实践过程应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并反过来对学生理论知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这种有机循环能够迅速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目标。

  2.“双元制”重视发挥企业的作用

  纵观德国“双元制”的发展,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与通常意义上企业仅仅是作为“劳动力”的需求方不同,“双元制”首先要求企业承担起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责任。同时,与过去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接收单位”不同,“双元制”要求企业与学校构建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企业与学校各自的培养优势,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基于这样的要求,企业的作用不仅仅限于为学员提供实际生产岗位与操作场所,除此之外还为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实践操作计划,并且为学习的学员配备了素质过硬、经验丰富的专职实训教师。这样就发挥了企业拥有先进的设备与实践导师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硬件与软件的双重保障。同时,优秀的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企业参与这一过程,并成为这一过程的最终受益者。这种良性循环也是“双元制”能够顺利运行下去的基础。

  3.“双元制”以市场与社会需求为导向

  “双元制”培养的终点是学生最终进入到企业,并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双元制”员工培养的过程中要求教育目标必须与市场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德国的经济部会根据国家生产结构与劳动组织的新变化对岗位工人提出新要求并于每年颁布职业培训的名称与数量。目前德国承认的职业培训已经细化到93大类与380个小种类,每个具体的职业都有不同的能力标准体系。德国会宏观调控行业、企业与学校的职能作用并为职业资格标准提供最新与可靠的信息数据,为青年人提供职业信息与职业咨询。这样就使职业技能培养能够贴近企业、企业能够贴近行业、行业能够靠拢国家新形势的变化与发展。

  二、我国职业教育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必要性

  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是由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所决定的,具体体现在:

  1.教育财政投入不足要求必须发挥企业的力量

  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就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发展保障水平和加强组织领导几大板块做出了具体的阐述,这说明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日益加强。但是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都不受人重视,高中教育阶段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被迫选择中等职业学校、高考后成绩不理想的高考生被迫选择高职院校。社会人才选择的标准主要重视学历而非技能。据统计,2006-2013年,中央财政职业教育投入从18.5亿元增加到233.3亿元,年均增长43.6%。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投入的比重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投入的不足,学校的教学设备与教师力量不足。这样就导致了职业学校的教育设备陈旧、教师素质不高的现象出现。

  2.职业教育体系不成熟要求必须与企业更加紧密结合

  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早而且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较为深入,所以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成熟且与西方国家的经济走向与人才需求高度同步。这样就能够保证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制造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相比之下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职业教育的研究理论普遍采用“拿来主义”,这样就很难将职业教育与我国的具体国情联系到一起。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对经典的教学案例、资源缺少系统的整合,这样就会让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出现误区。所以,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仅仅增加投入是不够的,能够吸收别人的精髓为我所用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才是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3.教师专业实践经验不足要求发挥企业专业技能人才优势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高等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少量的博士研究生以及原中专院校的教师,这样就导致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不足、老教师缺乏学术能力并难以将实践经验提炼为学术成果。由于职业院校要求学生掌握相应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教育行业的报酬与企业报酬相比较低,这样就使得企事业单位调入教师岗位更是难上加难。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处于老青年教师交替的阶段,近年来对于青年教师的需求不断增加。

  三、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实践: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1.德国“双元制”的本土化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成功在于本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有着健全的法律体系、充足的财政支持与准确的市场定位作为铺垫,这样就能以市场为导向并运用充足的后备支持使得德国的制造业在二战的废墟中迅速恢复完成发达国家的另一次蜕变。“双元制”职教体系能够运用于中国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对于高级技术工人的广泛需求。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制造业在生产线中对于工人素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一线工人高超的操作素质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保证。另一方面“双元制”的引用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线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职业教育的投入并且减少了学生适应工作的周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与宝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宝钢班”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深度合作。在理论学习中,“宝钢班”学生不仅学习高校学生必须掌握的外语、钳工技术等基础知识,而且学习今后在宝钢生产线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有宝钢股份的老师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开设相应课程教学。在实践操作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为“宝钢班”提供了实训中心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操作技术。除此之外“宝钢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进入宝钢的生产线学习,并且有宝钢的技术工人带班指导。这样就能够将学生在高校中学习到的基础知识充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岗位,减少了培养的财政支出与适应工作岗位的周期。

  2.培养适应“双元制”教学需要的教师团队

  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市场正在发育,人才交流十分广泛,教师的职业发展也有了新的局面。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一线市场的特性决定了职业院校教师要有扎实的实践教学能力。所以,“双师型”教师团队对于职业院校的发展十分重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理论与实训教师都被要求考取“高级工”并重视与企业的学习和合作,主要方式有青年教师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相关的讲座、带队参观并向企业取经和组成教研团队参加全国性的技能竞赛。例如:2015年9月28至29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邀请了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长峰技术总监、苏州格玛德机床装备有限公司黄国平技术总监、上海大众汽车三厂车身车间吴伟斌工程师、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王文忠工程师、上海FANUC机器人有限公司封佳伟工程师等5名企业专家,为实训中心建设和专业改革发展出谋划策。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上门取经”“带队学习”“团队出征”的方式能够加深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培养职业院校“双师型”的教学梯队。

  3.构建适应“双元”制需要的教育评价模式

  教育评价是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衡量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识别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目标的实现提供路径指导。“双元制”的实施对传统教育评价模式提出了挑战。首先,要改变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对于课堂教学的过度重视。“双元制”要求的学生实践能力是岗位导向的、具体业务问题导向的。因此,整个评价过程应充分考虑学生当时所处的学习实践环境和背景,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由于教育教学的实践性,最终的结果与实施过程之间不再如理论教学中有非常严密的逻辑关系。因此,必须关注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经验积累,然后才是对于最终结果的关注。最后,要高度重视职业素养的养成。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使得职业素养相较于普通教学更加重要,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不同角色的转换。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启示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