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塞哈萨克族风俗风情简介 篇一
阿克塞哈萨克族是中国新疆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在阿克塞哈萨克族的生活中,有许多传统习俗和习惯,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
首先,阿克塞哈萨克族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和庆典活动。其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就是诺尔扎节,这是阿克塞哈萨克族的新年,他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赛马比赛、歌舞表演、传统游戏等。此外,阿克塞哈萨克族还有许多其他传统节日,如库尔班节、拜年节等,这些节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民族文化。
其次,阿克塞哈萨克族的婚俗也是一大特色。在阿克塞哈萨克族的传统婚礼中,新郎要送一匹好马给新娘的家人,以示诚意。而新娘则要在婚礼上穿上美丽的传统服饰,头戴绣有红色花朵的帽子,手臂上戴满银饰,整个婚礼场面热闹而喜庆。此外,阿克塞哈萨克族的婚礼还有着丰富的舞蹈和音乐表演,让整个婚礼更加隆重。
最后,阿克塞哈萨克族还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他们以羊肉、牛肉和奶制品为主食,尤其擅长制作各种奶酪和酸奶。在阿克塞哈萨克族的聚餐中,人们会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和快乐,这种团聚的方式体现了他们的家庭观念和亲情。
总的来说,阿克塞哈萨克族的风俗风情丰富多彩,反映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精神。通过了解和传承这些传统风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阿克塞哈萨克族的独特魅力,也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阿克塞哈萨克族风俗风情简介 篇二
阿克塞哈萨克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风俗风情充满了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息。阿克塞哈萨克族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以畜牧业为主要生计,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首先,阿克塞哈萨克族有着独特的住所建筑。他们的传统住所是“毡房”,这是一种用毡子搭建的圆顶帐篷,适应了草原地区的气候和生活需要。在毡房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温暖舒适的家庭氛围,体验到传统生活的乐趣。
其次,阿克塞哈萨克族的服饰也是一大特色。他们的传统服饰以羊毛、皮革和刺绣为主要材料,色彩鲜艳,图案独特。男性通常穿着长袍、长裤和高筒皮靴,头戴软帽;女性则穿着宽袖长袍和长裙,头戴华丽的头饰。这些传统服饰不仅展现了阿克塞哈萨克族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最后,阿克塞哈萨克族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他们擅长歌舞表演、刺绣、编织等手工艺,这些艺术形式在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特别是阿克塞哈萨克族的音乐和舞蹈,节奏明快、动作优美,富有草原风情,深受人们喜爱。
总的来说,阿克塞哈萨克族的风俗风情具有浓厚的草原文化特色,展现了他们勤劳、豪爽、热情的民族性格。通过了解和传承这些传统风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阿克塞哈萨克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为民族团结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做出贡献。
阿克塞哈萨克族风俗风情简介 篇三
阿克塞哈萨克族风俗风情简介
阿克塞哈萨克族风土人情简介
一、饮食习俗
哈萨克的传统饮食以肉食、奶食品为主,米面食品居次,喜茶,善于用奶和肉制作各种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单就肉而言,他们不仅吃牛肉、马肉、羊肉,而且吃的方法也是丰富多样,主要有煮、炒、烤、蒸等多种,其中普遍的当属手抓肉。“手抓”是哈萨克牧人的特殊肉食,也是招待客人的一道“名菜”。当您来到阿克塞草原上,热情好客的哈萨克牧人一定会铺好餐布,端出“手抓”,让您大饱口福。
马肉,是最上等的食品,特别是遇有贵客,一定要宰两岁的马驹子招待。马的肋条肉,肥肠肉,脖胫肉,臂部肉,又被认为是马肉中最好的肉,要敬给客人。再若遇到庆典,则更为讲究,将羊尾巴油和羊肝子煮熟后切成片,与酸奶子一起食用,。 奶制品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酥油、奶疙瘩、奶皮子、酸奶精、奶豆腐等。用羊奶做成的酥油,其色洁白,犹如凝霜,富有营养,牧民用羊肚子储藏起来,随时可以取食。奶疙瘩保存时间较长,又便于携带,十分适用游牧生活。
哈萨克族人用面粉还能做许多食品,如包尔萨克、油饼、纳吾热孜饭等。此外,还有一种颇具特色的面食叫“吉民特”,做法是将小米粉、红豆腐粉,酥油和白沙糖合在一起。这种食品是招待尊贵客人的上等食品。
哈萨克族的生活里离不开茶。一般喜用砖茶,用水熬得很酽,加之盐、奶,饮时再加少许酥油,称为“奶茶”。也常用奶
茶冲泡炒熟的黄米。通常,进餐必备茶,饮茶必备食品。在牧区,很重视早茶早饭,白天饮食时间不甚固定,晚餐较丰富。
马奶酒是哈萨克族人最上等的饮料。每到夏季,牧场上的顶顶毡房里,都飘羊马奶酒的清香。哈萨克族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对马奶酒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夏天喝马奶酒,不仅能解渴,而且还可以充饥。如果有条件,定时定量地喝上一个夏季,又能医治轻微的肠胃病和其它一些慢性病。
二、服饰
哈萨克族的服饰别具一格。男子冬季一般头戴用黑羊羔皮、狐狸皮或水獭皮做里,外覆各色鲜艳绸缎,有两个耳扇,后面有一个长尾扇,顶饰猫头鹰毛的四棱尖顶帽(吐马克)或尖尖帽。夏天一般戴用白毡和黑平绒制作的分瓣翻边帽。上身内穿高领花边衬衣或条格衬衣。衬衣上穿坎肩,坎肩上穿短上衣,再套长袷袢。下身内穿白布长裤。外衣,冬春多穿用老羊皮缝制的皮大衣和大裆皮裤;夏秋多穿用棉布或毛布制作的长襟大衣和大裆皮裤与条绒夹裤。腰扎镶嵌有金、银。珊瑚、珍珠、玉石等饰物的腰带。腰带左侧多挂皮囊,存放杂物,右侧佩戴小刀,脚穿长筒皮靴。骑上俊马,英武洒脱。
哈萨克族妇女的服饰异彩纷呈,极其讲究。头饰主要有帽子和头巾两种。未出嫁的姑娘一般多戴“塔合亚”、“标尔克”和“包头巾”。“塔合亚”是一种用红、绿或黑色绒布制作,金线绣花,并用珠子镶成各种美丽图案的硬壳圆斗形帽子。帽顶上插一撮猫头鹰的羽毛。“标尔克”是用绸、布和水獭皮做的圆形帽,帽顶上绣花并有猫头鹰羽毛。在帽顶与帽沿之间有珠饰
镶嵌。“包头巾”的四角绣有各种花纹。姑娘出嫁时,戴一种名叫“沙吾克烈”的尖顶帽。帽体用毡制作,外覆布、绒和绸缎,上面绣花并用金银珠宝装饰。帽子的前方还饰有串珠垂吊脸前。婚后一年之内戴这种帽子,穿红绸子做的衣服,使人一看就知道是新婚妇女。一年后换戴花头巾,生下第一个孩子后换戴一种绣有“颊克”花纹的“克衣米谢克”,“齐拉吾什”套头巾(用白布制作,类似盖头巾,大而宽,遮住头、肩及腰部,直到臀部以下,戴上后只露出面部),三、四十岁以下的妇女佩戴的“克衣米谢克”绣有各种图案。年长的妇女或者子女多的妇女一般不讲究服饰,只佩戴花纹不太鲜艳的‘克衣米谢克”,或者只戴白色头巾。身上穿袖子绣花,下摆多褶,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夏季,裙子外套坎肩或短袷袢;冬季则穿条绒棉大衣。脚穿皮靴和套鞋。
三、舞蹈
哈萨克族舞蹈以“动肩”和跳“马步”见长,动律感极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
每一个哈萨克人都是很好的骑手,所以他们的舞蹈以骑马为题材的较多。如《走马舞》,哈萨克语“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比较古老的民间舞蹈,这是根据名曲《黑走马》创作的舞蹈。舞蹈主要表现的是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各种骄健姿态,男性的动作轻快有力,刚健苍劲,模仿黑走马的走、跑、跳、跃等姿态,在全身一张一弛的律动中表现狙犷、剽悍和豪放的风格。女性的动作优美舒展、活泼含蓄,如显示姑娘美丽而自豪的“花儿赞”,窥视恋人的“羞窥”,前俯后仰的“展裙
吊花”等。
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劳动等各种活动都在舞蹈艺术中得到体现。《擀毡舞》就是按民间艺人擀毡工序,把打毛、铺毛、洒水、捆绳、拴绳、晒毡等整个擀毡过程,用舞蹈体现出来的。相应的还有《挤奶舞》、《剪毛舞》等。相似的还有《劳动舞》,哈萨克语称“也翁别克比”,是一个集体舞蹈,表现出忙碌而欢快的劳动场面。
狩猎也是哈萨克人重要的传统生产活动,在长期的狩猎过程中,他们细致观察各种动物,掌握了动物的各种特性,并积累了丰富的狩猎经验。这些都被哈萨克人民编成了舞蹈,丰富了哈萨克人民的舞蹈艺术。如《熊舞》、《斗熊舞》、《瘸熊舞》等舞蹈都表现了哈萨克猎人们猎熊时的情景,惟妙惟肖地模仿出狗熊的各种动作。类似的还有《孤雁舞》、《瘸鸭子舞》等,这些舞蹈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
哈萨克族的《鹰舞》,对鹰的刻画非常真实感人。舞蹈把鹰在空中翱翔、在暴风雨中搏击、捕获猎物的动作刻画得十分逼真。从这个舞蹈中使人感受到雄鹰就是这个民族的象征。
四、民歌
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说。民歌在哈萨克族民间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民间流传许多古老的诗歌、故事、谚语、格言等,有著名的史诗《萨里海与萨曼》、《阿尔卡勒克英雄》等流传于世。哈萨克族民间音乐按照传统可分为“奎衣”和“安”两大类,所谓“奎衣”就是器乐曲,“安”就是歌曲。“奎衣”主要是用
冬不拉演奏,一般说这些乐曲都是单个的小型乐曲,也有由若干个乐曲联结演奏的套曲。“安”(歌曲)又可以根据内容和演唱场合而分成若干类。从音乐上讲,“安”一般都比较短小,曲调优美动听,易于上口。
按照哈萨克族的习惯,在祝贺新生婴儿诞生时要唱“祝诞生歌”;婚礼中要唱一整套的“劝嫁歌”、“揭面纱”等饶有风趣的“婚礼歌”;亲友离别时要唱“别离歌”;节假日亲朋相聚要相互对唱;亲人去世要唱“送葬歌”。从这个意义上说哈萨克人的一生都是伴随着歌声度过的。
职业的吟唱诗人被称作“阿肯”,因为他们经常是站在广大群众一边,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尊重。每年在牧群转移至夏牧场,草茂畜壮的季节,都要举行传统的“阿肯弹唱会”。这是一种演唱和诗歌即兴创作的大比赛,届时,各地的“阿肯”要在众人面前以自己拿手的歌曲曲调:即兴填唱,互相盘问。根据双方对歌的情况,最后由裁判裁定胜负。著名的.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我的花儿”??等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声乐坛上经常演唱的曲目。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阿肯弹唱已成为哈萨克民俗风情旅游的主要内容。阿克塞阿肯阿依特斯(阿肯弹唱)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五、民间乐器
有的人把哈萨克民间乐器分成弦鸣乐器(包括库布兹、冬不拉等)、皮鸣乐器(包括达吾勒帕兹、达布勒当哈拉等)、气鸣乐器(包括斯不斯额、可尔那依等)、体鸣乐器(包括斯得尔马克,阿克塔亚克和阿提推亚克、玉兹塔克勒达克,阿吾兹阔木兹等)几种。有
的人则把它分成弹奏乐器、拉奏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其中冬不拉就是哈萨克族乐器中的一种代表,也是哈萨克族人心爱的乐器。
六、马术活动
1、姑娘追
哈萨克族独有的民间传统马术活动之一,也是哈萨克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这项娱乐活动经常在节日或集会期间举行。开始时人们在终点集合,男青年们物色合意的姑娘,然后成双成对地走向起点。途中小伙子向姑娘表露爱慕之心,可以说各种俏皮话。到达起点后,小伙子调转马头拼命往回跑,姑娘则策马扬鞭紧追不舍,姑娘追上了小伙子,可挥鞭猛抽,以此报复小伙子。如果那鞭子仅在小伙子头上挥几下,却并不落下,就说明姑娘喜欢上小伙子了。有许多青年男女就是在这种戏谑性的追逐中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
2、摔跤
一种力量和技巧的较量,是深受哈萨克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体育活动,开展非常广泛。一般在各项娱乐活动中,必有此项目。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遇有空闲,也会随时随地进行。所以哈萨克族男性几乎都是摔跤手,少年儿童也常以此为娱乐。草原上的人民把摔跤能手称为“巴里婉”。哈萨克族摔跤的样式有:一是哈萨克族古典式摔跤;二是中国式摔跤;三是自由式摔跤。
3、刁羊
哈萨克族一项扣人心弦的马上游戏,是一种力量和勇气的
较量,是比赛马术和骑术的一项体育活动,也是哈萨克牧人非常喜爱的一种传统游戏活动,多在庆典节日举行。因此,每在节日前夕,牧民们就要派出代表,到各个毡房去张罗叼羊的事,并进行选择地点确定日期等工作,叼羊这天,广大牧民,不论男女老小,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喜气洋洋地来到制定地点,习惯而自觉的站在一个大圈,进行围观。要叼的羊是青灰色的山羊,哈萨克称“阔克拉合”。羊宰了后,割去头蹄,扎紧食道,扒掉肠肚。叼羊的形式有许多种,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两个骑手叼,各抓一头,互相争夺,谁夺到羊,谁为优胜;二是分组叼。这种叼法,解放前多在部落之间举行,一个部落为一组,互相争夺,胜者为部落的光荣;三是集体叼,羊皮被主持者扔到地上,骑手们互相争夺。按习惯,哪个骑手刁到羊,并能把“羊”带到指定地点,或扔到某一家毡房里(必须从毡房天窗里扔进),谁就得胜。这只“羊”扔到那家的毡房,那家就宰羊煮肉,招待大家,举行晚会。刁羊十分动人地表现了哈萨克人的机智勇敢和娴熟的马上功夫。
七、节日
哈萨克族的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纳吾热孜节。前两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在这三大节日中,历史悠久的当属纳吾热孜节。
肉孜节:这个名称来自波斯语音译,而阿拉伯语的音译则为“尔德菲土尔”,意为“开斋节”或“尔德节”,所以“肉孜节”又称为“开斋节”。这个节日来源于伊斯兰教,但现在已经变成了哈萨克族的群众性节日。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每年伊
斯兰教历9月,教徒要封斋30天,即1个月。在斋月里,教徒每天黎明之前吃早饭,然后整日不进食,连水都不能喝,只有等太阳落山,叫拜之后才能吃晚饭。也就是说在斋月里教徒每天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吃两顿饭。斋戒是教徒必行的“天命”功课,象征着内心负疚的穆斯林向安拉忏悔和赎罪,以此来培养教徒成为能够忍受饥饿、克已禁欲、畏主守法的人。30天封斋结束之后,就是为期三天的肉孜节。
过节时,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最新最好的衣服,骑着马成群结队地互相拜节。首先小辈给长辈拜节,每家都准备丰盛的食品,这些食品大都是在斋月最后一个主麻日(星期五),也就是第四个主麻日后开始制作的。这些食品以油炸食物为主。这一天还要举行各种文娱活动。现在虽然大多数哈萨克族人已经不再封斋,但是由于肉孜节已变成了哈萨克整个民族的群众性节日,所以所有的人都过这个节日。
古尔邦节:伊斯兰教传入哈萨克族人民之中后逐步形成的,是按照伊斯兰教历法进行的节日,它在肉孜节之后70天,称为回历的新年,也叫大节,比肉孜节隆重。“古尔邦”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牺牲”、“献身”,俗称“献身节”。在伊斯兰教义中相传先知伊卜拉欣梦见安拉,安拉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他惟命是从。正当伊卜拉欣准备执行时,安拉深为感动,特派人送来一只黑色绵羊代替。伊斯兰教根据这个传说,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宰杀牲畜,祭祀安拉。
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每个家庭都要准备包尔沙
克(油炸果子)、油饼和各种点心,富有的人家宰羊、宰牛或宰骆驼,待客或馈赠。节日清晨,男性穆斯林要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听阿訇讲解教义和“古兰经”。回到家立即洗手,宰杀牲畜。宰羊时,传统习惯不绑羊腿,据传说,宰的这只羊是上天堂乘骑的牲畜,绑了腿就没法行走,也就上不了天堂。宰后切成大块煮,熟后放在大盘子内,客人来后,主人便当着客人的面用刀子削成片,热情地请客人吃肉,并请喝一碗肉汤。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盛装,走亲串邻,祝贺节日。哈萨克族人民在古尔邦节还要举行赛马、叼羊、姑娘追、摔跤传统娱乐活动。
纳吾热孜节:“纳吾热孜”哈萨克语为“辞旧迎新”之意,按照哈萨克族的古代历法,这个节日表明新年春节来临了,哈萨克族人民将从这一天开始的月份叫做那吾热孜月。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吃一种用小麦、小米、大米、面、盐、肉、奶子7种食品做成的纳吾热孜饭。这种饭香味扑鼻,咸淡适宜,营养丰富。人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互相登门祝贺,主人要用亲手制作的那吾热孜饭招待客人,饭后,人们尽情欢唱、歌舞、做游戏。为了送旧迎新,预示丰收,人们不仅吃“纳吾热孜”饭,还要食用珍藏过冬的马肋条灌肠、马肥肠、马碎肉灌肠、马脖肉、马盆骨包肉和其他肉类等。在这一天,人们成群结队地从一个阿乌勒到另一个阿马勒,走家串户,吃“纳吾热孜”饭,唱“纳吾热孜”歌,互相拥抱、祝贺新年。在节日期间,还要开展各种体育娱乐活动,有牧民们喜爱的绕口令、猜谜语、弹唱、对唱、摔跤等。
八、婚俗
哈萨克族人的婚礼有许多礼仪,其中最隆重的要数婚典。整个婚典包括女方家举行的“戴鹰羽仪式”、“订婚仪式”、“出嫁仪式”和男方家举行的“吉尔特斯”仪式“迎亲礼仪式”。拜火仪式结束后,由能即兴吟唱的小伙子主持典礼仪
式,这个小伙子要与新娘同辈份。主持人拿起扎有各种红白彩绸的马鞭子,边舞边唱《别塔夏尔》(揭面纱歌)。揭面纱歌的内容极其广泛,有时叮嘱新娘到婆家要勤苦耐劳,早起晚睡,料理家务,尊老爱幼;有时叮嘱新娘学会待人接物,和左邻右舍和睦相处,还提醒新娘不要惹是生非。然后,主持人用马鞭子轻轻挑开新娘的面纱。哈萨克族办喜事,隆重而又热闹。恰秀
哈萨克族在遇到喜事时,要撒奶疙瘩、糖、包尔沙克等食品表示祝福和欢迎。哈萨克人称之为“恰秀”,即“撒”的意思。 草原上的哈萨克人民无论大小喜事,都要“恰秀”,让人们抢着吃,分享欢乐。草原上来了尊贵的客人,也要“恰秀”表示尊重和欢迎。一般“恰秀”都是由德高望重、深受群众爱戴的年长妇女来做。人们相信,由这样的阿帕(奶奶)“恰秀”,会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幸福。有些“恰秀”则由自己家人来做。如哈萨克族青年男女结婚,新娘第一次踏进男方家的毡房时,男方家里年长的妇女会向新娘和客人们撒喜食,以祈求新娘给家庭带来幸福安康、吉祥平安的美好生活。
九、起名习俗
哈萨克族孩子的名字,都是由父亲起的。按照祖宗的规矩,
孩子呱呱落地时,妻子只是告诉丈夫生的是男是女,丈夫赶紧住毡房外面跑,在毡房外面第一眼见到什么就给孩子起什么名字。这会儿要是早上,太阳升起时辰,生的是男孩子,他就给孩子起个名字叫“太阳”。这时候要是晚上,月亮挂在天上,生的又是女孩子,他就给孩子起个名字叫“月亮”。据说,孩子生下来那会儿,眼睛是看不清事物的,要借助父亲的眼睛,去认识他们的半生者。父亲走出毡房第一眼见到的东西,也就是他们第一眼见到的东西,他们通过父亲的眼睛,看到他们向往的世界。因此,只要是父亲第一眼看到的不论是好听的还是不好听的,不论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要认定,不能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