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学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时,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我没有充分利用课前导入的时间,让学生们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和思考。这导致了在课堂上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做到真正的互动和交流。
其次,在课堂上,我过于注重学生对课文的背诵和朗读,而忽略了对课文故事情节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学生们只是机械地重复课文内容,而没有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情感。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另外,我在课堂上的互动环节设置不够充分,学生们缺乏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我应该引导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增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综上所述,我在教学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和完善。只有不断反思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
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学反思 篇二
在反思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发现在课堂上我过于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我应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感受,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情感认同和情感投入。
其次,在课堂上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们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
另外,我在课前导入和课后延伸的环节设置上也有所欠缺。我应该在课前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让他们提前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而在课后延伸环节,我可以通过一些延伸阅读和讨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
总的来说,通过对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学反思,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学反思 篇三
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树不冷;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为爷爷遮凉,爷爷不热了。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和谐。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习朗读。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给出了两幅情境图,这两幅图突出了课文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第一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冬天,树木凋零,爷爷穿着棉衣在室外活动;第二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夏天,树叶茂盛,爷爷穿着汗衫坐在树下摇扇、喝茶。我在教学时就充分利用这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冬天、夏天的景物特征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应该穿厚薄不同的衣服等。这一环节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孩子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
二、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习朗读。为了突破重点,我制作了课件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我把要求认识的十个生字的偏旁部首做成红颜色、闪动的效果,识字教学时,有的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用动画的形式识字可以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在接下来的朗读感悟环节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词句,即让学生明确“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的含义,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在画面上把缠在树干上的草和茂盛的树叶分别作成闪动的画面。当学生的认识出现误区和偏差时,就出现闪动的画面,这样不但起到直观形象的作用,还可以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引导的作用。
三、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然而,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理解难度比较大。教学时,我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逐层深入,如:课件出示“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这两个词语,学生认读后,启发他们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东西是暖和的?那些东西是绿色的?这样学生就会毫不费力地说出许多这样的词语来。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深感到:要使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必须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四、采用多种方式让生字和学生多次见面,在生字的复现中巩固了识字。
在第二课时的生字词语复习中,我创设了两个小游戏环节,一是为生字朋友找家,二是啄木鸟捉虫。在有趣的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提高了,也加深了对第一课时字词学习的巩固。
五、课堂内容比较充实,时间掌握很好,有些环节的创新和拓展不错。
当然,由于缺乏经验问题及教学设计的问题,这节课也暴露出了许多不足:
1、课前复习生字“爷”与“爸”字作比较,还是应该多让学生去发现,而不是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出示两个词语,让学生自己说发现就可以了。
2、导入部分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有些多余。由于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读过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很深的印象,导致他们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定式,没有了自己的想象。
3、拓展部分过多,比如环节中的“夏天,小树还对爷爷说了什么”可以不要,进而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读。
4、拓展部分,说说春天、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尽情让学生来说。但课件当中不宜给出答案,这样便使本来开放的练习变成了唯一。只要学生说得合理,不必苛求统一。
5、某些细节。第一句“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可以做句式练习。即“哪里有什么”。然后通过不同位置加重语气来读理解句子的不同意思。二、三自然段的学习有些散,把几个问题放在一起,主要还是读。拓展可以放到下一课时。教师尽量少范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尽情读,而不必规定加重什么语气和关键词语的朗读。
另外,背诵课文可以穿插到每一自然段的学习中,加上动作,配上音乐。总之,要多读,一年级的味还要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