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篇一
作为历史课程中一个重要的事件,圆明园的毁灭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分,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缩影。在教学中,我们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更可以引发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首先,通过讲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光绪年间,中国正值危局之中,外国列强侵略,国力渐弱,这也为圆明园的毁灭埋下了伏笔。通过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学生可以从中看到中国当时的软弱和困境,进一步认识到国家强大的重要性。
其次,圆明园的毁灭也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圆明园建筑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是中外文化融合的产物。然而,在列强侵略的背景下,圆明园被毁,这也暴露了当时中国文化弱势的一面。通过讲解这一事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平衡国家发展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最后,圆明园的毁灭也给当下的文化保护提出了警示。如何保护好现有的文化遗产,如何在发展中兼顾文化传承,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下文化保护的现状,激发他们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总的来说,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一个教育资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一事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国家发展、文化保护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篇二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也是一段充满教育意义的历史。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一事件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首先,通过讲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列强侵略、国家危机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圆明园被毁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的损失,更是中国文化的沉重打击。通过这一事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的强大和繁荣不是来自于外部的侵略和压迫,而是来自于国家内部的团结和奋斗。
其次,圆明园的毁灭也反映了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产,圆明园的毁灭让人们深感惋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下文化保护的现状,激发他们对文化遗产的珍惜和保护意识。只有让学生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才能让他们为文化保护而努力。
最后,通过圆明园的毁灭事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的发展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国家的繁荣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更是文化的繁荣。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护好现有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让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总的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一个值得反思的历史事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一事件引发学生对历史、文化和国家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篇三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第九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是怎样一座园林,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是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通过一美一惨,爱恨交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从课题看,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凭借教材,我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原因有两个:第一,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上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使其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落脚点。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第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教学的成功可为“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化难为易,达到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基于以上解读,我制定以下四点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习文中“损、皇”等14个生字,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举世闻名、众星捧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词语的意思。3.品读第2、3、4自然段,在品词析句中了解和感受圆明园过去的辉煌,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教学重点是在品词析句中了解和感受圆明园过去的辉煌,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圆明园的毁灭》内容相对单薄,缺少生动感性的描述,更缺乏对民族苦难的深层思考。于是,我适时地给学生补充材料。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以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为基础,教学中主要以“学”为中心,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在使用补充材料的时候,我始终牢记一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源于文本而非节外生枝,基于需要而非生吞活剥。课外读物成为解决学生问题的有效载体,而贯穿课内与课外的是情感,是对圆明园的深沉的爱。 这节课中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如圆明园的面积有5200亩,这个数字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抽象概念。为了让学生有个具体的感知,我把圆明园的大小与学生最熟
悉的校园大小作比较。 圆明园已从人类社会中消失了,昔日的辉煌已无法再现。这无疑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为了让学生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一)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信息量大且颇具人文色彩的环境来辅助教学。上课一开始,呈现给学生一段视频,再现了昔日那繁华辉煌的圆明园,再配上雨果那诗意的语言“用雪松做骨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建神殿,那儿造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清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 ,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然后呈现的是火烧圆明园后只剩的那几根残垣断壁。强烈的视觉反差在学生心里激起了无比的悲愤,很好地铺垫了学习本课的情绪。学生禁不住问:昔日的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皇家园林呢?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带着一串问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教学变“要我知”为“我要知”,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这节课的朗读训练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时我不再是干巴巴地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而是让学生一边欣赏美丽的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示在学生面前的平湖秋月、武陵春色以及西洋楼等景点图,把学生带入了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仙境,给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把学生的感官充分地调动起来了,他们面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读出了赞美、自豪之情,面对圆明园的毁灭,读出了痛惜、仇恨之意。
(二)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要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来收集信息,运用信息。课前我没有明确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但在教学时,对那些主动从课外获取资料和信息的学生我及时表扬和鼓励,第一课时结束时我又设计了一个作业“搜集并整理资料”。我说:“课前部分同学已查过圆明园的相关资料,老师这节课呈现给你们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也是我搜集来的。查找课外资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了解很多课文里没有提到的知识,对我们理解课文也能起到帮助的作用。本单元的导语中也明确提出‘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同学们课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自由选择展示的方式,可以用表格、图片或文字表述,能干的也可以制作成幻灯片,下一节课再展示交流。”这样的设计,有效地体现了课堂学习延续,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在这堂课上我感觉自己还是比较投入的,但学生表现不是太好,发言的积极性也不高。原因是没能让学生更多地与文本接触,对学生的预习能力估计得过高。本以为五年级的学生读通课文没问题,因此课堂上没能让学生初读感悟,学生读得不够多,朗读的形式较单一。再加上本课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较远,学生不能入情入境。怎样利用课堂中的40分钟,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还有在教学时提问的指向性不够明确,造成部分学生不知所措,当看到学生的表现不是我预设的,显得有些着急。在教学设计时安排的容量较大,这也想教那也舍不得放弃,可短短的40分钟毕竟有限,今后要努力从教学的有效性入手,以一当十,以点代面。
(三)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有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环节的安排等需要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