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发展: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动态生成性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要比预定的、计划的生动、活泼、丰富得多。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学程序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到学生发展的轨迹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
如何引导这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使之开放地纳入预设的课程目标之中,促进课堂活跃,师生成长,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一、在求“真”中感悟
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在真实的课堂里,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奔涌。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
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金明东在《雨中》的教学中,面对生成,巧妙启导。
师: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已读不懂的或感兴趣研究的词语。
(学生充分读书、划注、质疑)
师:好,现在请你们把自已认为值得研究或读不懂的词写在黑板上。
(学生非常踊跃,纷纷将词写在黑板上)
师:看着这些词,再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结合句子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还有读不懂的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同桌讨论。
(学生默读、静思、查资料并窍窍私语)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你读懂了哪些词或有什么疑惑?
生:我认为“冒出”这词用得不妥,应该用“露出”。
生:(举起手)不同意!我认为“冒出”这词用得妙,它表示姑娘箩筐里装的苹果很多,高高耸起;而“露出”的苹果没“冒出”来得多,超出箩筐口一点点可以说“露出”了,但要说“冒出”似乎还不够。
师:这位
学生你有很强的语感,想像也丰富。谁能来黑板上画画这“冒出”的苹果呢?(一生来黑板上画,画的苹果只超出箩筐口一点点)
师:这叫什么?
生:(齐)露出。
师:对,这只能说“露出”,谁能将这箩筐里的苹果来“冒一冒”?
(一生上来,将筐里的苹果画得满满的)
师:(富有情趣地)哇!这红艳艳,黄澄澄的苹果,堆得冒出了箩筐,你瞧,不远就是拐弯处,车子一歪,不翻倒才怪呢?走,咱们一同去捡去!(生会心地笑)
在开放而又真实的课堂里,教师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形象比较,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领悟知识,敏化语感。他们的认知结构也在这随机的“涨落”中产生突变,教学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
二、在求“善”中体验
动态生成的课堂,也是一个不断求善的课堂。在求善的课堂里,过程充分展开,真实而透明,方法在不断的体验中生成并内化迁移,学生生命不仅在求知中沉淀,更在得法中提升。
特级教师贾志敏在《两个名字》的教学中,为了迁移课文“我有……你也有……哈哈,我们都有……”这一表达形式,在对话中促成学生体验,在语言的生成中点化。
师:你好,我有一支铅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