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史教学复述课文是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手段《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历史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发学 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要着重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记牢必要的历史事件,朝代名称和顺序,以及必要的 人名、地名、年代、月日等。”然而,小学历史知识取材于不同的时代,单一性强,逻辑性差。学生理解和记 忆都有困难,常会产生张冠李戴、知识混淆的现象。如何引导学生牢固记忆历史知识呢?我根据小学高年级学 生有意识记能力已开始占优势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指导学生复述课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复述历史课文,就是要求学生在老师讲解和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不看课本,把课文中历史事件的主要过程 ,历史人物的主要业绩,历史上某种事物的主要状况,以及有关的朝代、年月、地点、人物等简要地述说一遍 。这种复述并不是背诵课文,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对课文内容进行选择和概括,用自己的话像讲故事一样地 讲出来。
由于复述课文需要较多的时间,所以不必要求学生复述全篇课文。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指定课 文中要求掌握或记住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复述。例如《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这篇课文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主要是介绍圆明园的概况、规模及园中收藏的无价之宝;第二部分(第四、五自 然段)着重描写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罪恶活动;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现状及教育意义。其 中第二部分写出了帝国主义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反映旧中国落后挨打的悲惨历史,是课文的重点。让学 生了解并掌握这部分内容,可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学生不忘屈辱,奋发图强。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要求学生能把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经过简要复述出来就行了。
有的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喜欢穿插一些从课外见闻中得来的历史故事情节。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复述课文的 兴趣,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必须帮助学生弄清这是否是史实,而且所穿插的内容要紧扣 课文,防止扯得太多太远。
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要在老师的指导和训练中慢慢形成。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
1.复述要在学生熟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教师的讲授,在学生对课文初步理解之后,让学生反 复熟读课文,再提出复述课文的任务和要求。第一次读可慢一些,重在分析和理解课文。可要求学生把课文分 成几个意义段,编出提纲,并找出重点词、句或形象作为记忆依据。第二次可读得快些,以便更好地记住。第 三次读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可一边尝试复述,一边对照原文检查错误或遗漏。通过这样三次朗读,学生在复述 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了。
2.从帮到放,逐步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学生刚开始复述课文,往往不能顺利进行:或者抓不住要点 ,或者东一句,西一句,意思不全面,不连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复述的要领,在熟读课文之后,教师要引导 学生讨论哪些东西一定要讲出来,哪些地方要详讲,哪些地方可略讲,按怎样的顺序讲,并做些必要的示范。
在复述的过程中,为了唤起学生的记忆,使复述得以顺利进行,教师一般可采用下面一些方法进行启发:
①编制复述提纲。在指导学生复述的初始阶段,教师可拟出详细的复述提纲,让学生对照提纲复述。到学 生较为熟练之后,就让学生自己编写提纲。
②按教师板书提供的词语复述。如要求学生复述商朝时奴隶主是怎样对待奴隶的内容时,可根据教师板书 时内容复述:
白天:种田 做工
夜晚:土牢 木枷
奴隶主活着:伺候
奴隶主死后:陪葬
残酷的刑罚:走铜柱
③看挂图复述。例如可以让学生看着“北京人”的挂图,说说北京人长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