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在我们身边作文 篇一
文明在我们身边
文明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是一种对他人关心和尊重的表现。文明不仅体现在我们的行为举止上,更体现在我们的言辞和态度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文明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首先,文明存在于我们的社区中。在社区里,人们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是一种常态。当有老人过马路时,年轻人会主动停下来等待,为老人提供帮助。当有人遇到困难时,邻居们会伸出援助之手,共同解决问题。这种互助精神不仅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也让每个人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
其次,文明存在于我们的学校中。在学校里,老师们教导我们要尊重他人,要友善待人。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当有同学遇到困难时,同学们会主动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鼓励。这种文明的学习环境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让我们更加懂得尊重和关心他人。
最后,文明存在于我们的家庭中。在家庭里,父母教导我们要有礼貌,要懂得分享和关心他人。我们要尊重父母的意见,要关心和照顾弟妹们。当家里有客人时,我们要主动为客人提供帮助,让客人感受到温暖和舒适。这种文明的家庭教育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和关心他人。
总之,文明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它存在于社区、学校和家庭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文明不仅是一种行为举止,更是一种心态和态度。只有我们都能做到文明待人、文明交往,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文明在我们身边作文 篇二
文明行为的力量
文明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是我们与他人相处的基础。文明行为不仅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也能够影响到他人,传递出正能量。
首先,文明行为能够提升我们的社会形象。当我们遵守交通规则、排队等候、注意环境卫生时,我们给他人留下的是一个文明、有素质的形象。这样的形象会让人们对我们产生好感,促进互相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相反,如果我们不文明地行为,比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会给他人带来困扰和不快,也会让人对我们产生负面印象。
其次,文明行为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当我们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我们能够享受到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当我们礼让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时,我们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文明行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
最后,文明行为能够传递正能量,影响他人。当我们主动帮助他人、关心他人时,我们能够激发他人的善意和感激之情。我们的文明行为会成为他人的榜样,引导他人也去做出文明的行为。这样的正能量会在社会中传递开来,让更多的人受到启发,从而共同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
总之,文明行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够提升我们的社会形象,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并且影响他人,传递出正能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文明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明在我们身边作文 篇三
文明在我们身边作文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文明就像一盏灯,灯亮一些,我们的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只要你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
那是一个星期六,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当我和朋友并肩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正准备从斑马线上走过去。但是,人行道上突然亮起了黄灯,一辆公共汽车也开了过来,我们赶紧止住了脚步。就在我们停止的瞬间,公共汽车也刹住了,司机微笑着示意我们先行,我和朋友便三步并着两步地走了过去。我心里暗暗地想着:这位司机真讲文明,做到以人为本。流动的车辆和行人像跳动的音符,随着红绿灯的闪耀是那样的有节奏,这场景仿佛像无数把大钢琴正在演奏一首和谐城市的文明之曲。
又是一个星期天,我去电影院看电影。我的身边坐着一位年轻人,他边看电影边吃着瓜子,可他周围的地面却毫无杂物,为什么?原来他在自己坐椅的扶手上挂了一个塑料袋,他把磕完的瓜子壳都扔进了塑料袋里,这看上去只是举手之劳,但却不仅干净了自己,又为别人创造了一个赏心悦目的环境,真是一举两得啊!
傍晚,我和女儿到公园散步。我们刚到门口就看见了一些白色的塑料袋散落在地上,随风翻滚,让人们觉得非常肮脏。噢!对了,我们也来当一回文明小市民!
正好我的包里有一个袋子,我和女儿把垃圾捡起来,那些肮脏的塑料袋就被我捡到了卫生袋里面了。我们边走边捡,一直捡到了湖边。看见凳子底下还有许多垃圾,他们像狡猾的敌人隐藏在暗处瞧着,女儿弯下腰把它们一个个给收拾起来装进袋子,然后扔到垃圾桶了。我们回头一看觉得公园里清洁了很多,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原来讲文明就是这么简单,我们不需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只要将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文明的表现。看见地上有垃圾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看到有人跌倒了,主动把他扶起来;公交车上见到老人主动给他让个座……总之,只要我们每人向前迈一小步,那我们的国家就向文明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