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规定【精简4篇】

时间:2018-05-06 09:33: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诉讼时效规定 篇一

诉讼时效规定是指对于一些特定的法律纠纷,法律规定了一定的时间限制,超过这个时间限制,当事人将失去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这个规定主要是为了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的稳定性,避免过长时间的延迟对诉讼双方造成不公平的影响。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诉讼时效规定的基本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诉讼时效规定的适用范围。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时效适用于民事诉讼中的一些特定案件,比如债权债务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对于这些案件,当事人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将失去诉讼权利。这个时间限制的长短取决于具体的案件性质和法律规定。

其次,诉讼时效规定对于当事人的权益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一方面,诉讼时效规定可以避免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长时间拖延诉讼的进程,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困扰。另一方面,诉讼时效规定也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对方在过长时间后才提起诉讼,给自己造成不公平的处境。因此,诉讼时效规定可以有效地平衡当事人的权益,维护司法公正。

然而,诉讼时效规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一方面,有些人认为诉讼时效规定过于严格,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诉讼权利保护不足,需要进行相应的修订和完善。另一方面,诉讼时效规定也容易造成一些不公平的情况,比如因为某种特殊原因,当事人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提起诉讼,但其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因此,我们需要在制定和执行诉讼时效规定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避免不公平的发生。

综上所述,诉讼时效规定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可以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和司法公正。然而,该制度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确保其公平和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一个公正、稳定的诉讼环境。

诉讼时效规定 篇二

诉讼时效规定是法律对于一些特定案件提出的时间限制,超过这个时间限制,当事人将失去提起诉讼的权利。本篇文章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诉讼时效规定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首先,诉讼时效规定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的稳定性。在一些特定的案件中,当事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样可以避免长时间的拖延和滥用诉讼权利。同时,诉讼时效规定也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对方在过长时间后才提起诉讼,给自己造成不公平的处境。因此,诉讼时效规定在维护司法公正和保护当事人权益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诉讼时效规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一方面,有些人认为诉讼时效规定过于严格,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诉讼权利保护不足,需要进行相应的修订和完善。例如,对于一些潜在的环境污染案件,由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发现和解决,而现行的诉讼时效规定可能无法满足这种情况下的诉讼需求。另一方面,诉讼时效规定也容易造成一些不公平的情况,比如因为某种特殊原因,当事人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提起诉讼,但其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因此,我们需要在制定和执行诉讼时效规定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避免不公平的发生。

综上所述,诉讼时效规定在维护司法公正和保护当事人权益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该制度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确保其公平和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一个公正、稳定的诉讼环境。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具体案件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诉讼时效规定,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诉讼时效规定 篇三

  第一条

  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三)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诉讼时效规定 篇四

  第二条

  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

  第三条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第四条

  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当事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或者提出再审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五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六条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第七条

  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一方请求撤销合同的,应适用合同法第五十五条关于一年除斥期间的规定。

  对方当事人对撤销合同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合同被撤销,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被撤销之日起计算。

  第八条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第九条

  管理人因无因管理行为产生的给付必要管理费用、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无因管理行为结束并且管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本人之日起计算。

  本人因不当无因管理行为产生的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管理人及损害事实之日起计算。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二)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三)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对方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签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负责收发信件的部门或者被授权主体;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的,签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亲属或者被授权主体。

  第十一条

  权利人对同一债权中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

  第十二条

  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第十三条

  下列事项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一)申请仲裁;

  (二)申请支付令;

  (三)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四)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五)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六)申请强制执行;

  (七)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

  (八)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九)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第十四条

  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其他依法有权解决相关民事纠纷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提出保护相应民事权利的请求,诉讼时效从提出请求之日起中断。

  第十五条

  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

  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

  第十六条

  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担保、请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偿债务计划等承诺或者行为的,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第十七条

  对于连带债权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权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对于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务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第十八条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当认定对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第十九条

  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

  债务承担情形下,构成原债务人对债务承认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务承担意思表示到达债权人之日起中断。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的“其他障碍”,诉讼时效中止:

  (一)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

  (二)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三)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

  (四)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形。

  第二十一条

  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保证人享有主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

  保证人未主张前述诉讼时效抗辩权,承担保证责任后向主债务人行使追偿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主债务人同意给付的情形除外。

  第二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施行后,案件尚在一审或者二审阶段的,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施行前已经终审的案件,人民法院进行再审时,不适用本规定。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施行前本院作出的有关司法解释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

诉讼时效规定【精简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