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解析 篇一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一种由政府或相关机构设立的保险机制,旨在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在金融体系中,存款保险制度对于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篇文章将就存款保险制度的背景、目的和运作机制进行解析。
首先,存款保险制度的背景是金融危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这些危机造成了大量的存款损失和金融体系崩溃。为了避免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各国纷纷采取行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保护存款人的权益。
其次,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目标是保障存款人的存款安全,防止银行破产或金融危机导致存款人损失。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人在存款发生损失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一定的赔偿,从而保护其合法权益。
最后,存款保险制度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资金筹集和赔付机制。资金筹集主要通过存款保险基金来实现。银行每年需要向存款保险基金缴纳一定比例的存款保险费,这些费用被用于建立和维护存款保险基金。当银行发生破产或存款损失的情况下,存款保险基金将使用其资金进行赔付,以保障存款人的权益。
另外,存款保险制度还包括赔付机制。赔付机制是指在存款发生损失的情况下,存款保险基金向存款人提供一定比例的赔偿。赔付比例通常由国家法律或相关机构规定,一般为存款的一定比例,例如保险额度为每个存款人每个银行100万人民币。这样一来,存款人可以在银行发生破产或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总之,存款保险制度在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背景是金融危机,目的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运作机制主要包括资金筹集和赔付机制。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安全。
存款保险制度解析 篇二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保护金融体系稳定和保护存款人利益的重要措施。本篇文章将从存款保险制度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首先,存款保险制度的特点在于保障存款人的权益。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存款人的存款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即使银行发生破产或金融危机,存款人也能够获得一定比例的赔偿。这种特点可以增强存款人对金融体系的信心,避免因为金融风险而导致的大规模存款流失。
其次,存款保险制度的优势在于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稳定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降低金融风险,减少存款人的损失,从而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在金融危机中,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尤为明显,可以避免银行破产和金融崩溃引发的连锁反应,稳定金融市场。
然而,存款保险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存款保险制度的赔付金额有一定限制。存款保险制度通常规定了每个存款人的保险额度,超过此额度的存款将无法得到赔偿。这种限制可能会造成存款人的不公平待遇,尤其是对于高净值存款人而言。其次,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会导致道德风险。存款人知道其存款是受到保险保护的,可能会对银行的风险管理产生侥幸心理,增加了银行承担风险的压力。
综上所述,存款保险制度通过保障存款人的权益和维护金融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存款保险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赔偿金额限制和道德风险。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提高其效益,以更好地保护金融安全和维护金融稳定。
存款保险制度解析 篇三
存款保险制度解析
存款保险制度主要特征
关系的有偿性和互助性
存款保险主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有偿的,即只有在投保银行按规定缴纳保险费后,才能得到保险人的资金援助,或倒闭时存款人才能得到赔偿;另一方面又是互助的。即存款保险是众多的投保银行互助共济实现的,如果只有少数银行投保,则保险基金规模小,难以承担银行破产时对存款人给予赔偿的责任。
时期的有限性
存款保险只对在保险有效期间倒闭银行存款给予赔偿,而未参加存款保险,或已终止保险关系的银行的存款一般不受保护。
结果的损益性
存款保险是保险机构向存款人提供的一种经济保障,一旦投保银行倒闭,存款人要向保险人索赔,其结果可能与向该投保银行收取的保险费差距很大。因此,存款保险公司必须通过科学的精算法则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合理的保障率,使得存款保险公司有能力担负存款赔付的责任。
机构的垄断性
无论是官方的、民间的,还是合办的存款保险都不同于商业保障公司的服务,其经营的目的不在于盈利,而在于通过存款保护建立一种保障机制,提高存款人对银行业的信心。因此,存款保险机构一般具有垄断性。
存款保险制度双重影响
积极
世界
存款保险制度可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频频发生金融风波。金融危机或风暴会严重影响发生国经济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安定,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发生国为解决这些金融问题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国际经验表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可行选择之一。由于存款保险机构负有对有问题银行承担保证支付的责任,它必然会对投保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从中发现隐患所在,及时提出建议和警告,以确保各银行都会稳健经营,这实际上增加了一道金融安全网。同时由于存款保险机构可通过对有问题银行提供担保、补贴或融资支持等方式对其进行挽救,或促使其被实力较强的银行兼并,减少社会震荡,会对公众心理产生积极作用,有效防止银行挤兑风潮的发生和蔓延,从而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总体上增强银行信用,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基本特征是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即银行大部分资金是以负债的形式吸收的机构和个人存款,自有资金只占全部资本的小部分,在经营管理不善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导致不能按时清偿债务时,就易引起银行信用危机。如果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当实行该制度的银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时,投保银行可按照保险合同条款从存款保险机构那里获取赔偿或取得资金援助,或被接收、兼并,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就会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有效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虽然是一种事后补救措施,但它的作用在事前也有体现。当公众知道银行已实行了该制度,即使银行真的出现问题时也会得到相应的赔偿,这从心理上给了他们以安全感,从而可有效降低那种极富传染性的恐慌感,进而减少了对银行体系的挤兑。
存款保险制度能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大银行由于其规模和实力往往在吸收存款方面处于优势,而中小银行则处于劣势地位,这就容易形成大银行垄断经营的局面。而垄断是不利于消费者利益的,社会公众获得的利益就会小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中小银行,促进公平竞争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使存款者形成一种共识,将存款无论存入大银行还是小银行,该制度对其保护程度都是相同的,因此提供服务的优劣,将成为客户选择存款银行的主要因素。
中国
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尚未完全转变,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风险抵御能力较差,在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监管手段和方法落伍的背景下,实行强制性存款保险实际上也是对银行业发展的一种强制性保护。
在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革新传统观念,提高公众风险意识。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中国的银行储蓄存款不仅没有风险,而且收益可观,一直是人们投资的首选渠道。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破产不仅在理论上已被公众接受,而且在实践中已实施,因此作为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商业银行所潜在的风险也应为公众所接受。
在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还有利于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减轻中央银行的负担。存款保险的目的要求了存款保险机构要对日常的银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定期对银行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审查其上报的统计报表和账目。当银行管理不善或经营非法、风险较大的业务时,存款保险机构可以提出警告,勒令整改,帮助银行渡过难关,或促成其它银行的并购,从而实现中央银行的监管意图。
消极
世界
存款保险制度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它可能诱发道德风险。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使得存款者风险意识下降,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实现后可能不顾银行经营风险,将钱存到愿意支付最高存款利息的银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风险约束机制也会弱化,在经营活动中就可能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过度投机。
存款保险制度刺激银行承受更多的风险,鼓励银行的冒险行为。特别是当一家银行出现危机而又没被关闭时,知道一旦遇到麻烦存款保险机构会挽救它们,所有者便用存款保险机构的钱孤注一掷,因为这时全部的风险由承保人承担。这样那些资金实力弱、风险程度高的金融机构会得到实际的好处,而经营稳健的银行会在竞争中受到损害,从而给整个金融体系注入了不稳定因素并增大了银行体系的经营风险。这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本来目的背道而驰。
存款保险制度还产生了逆向选择的问题。在存在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形下,由于风险锁定存款保险,存款人更敢于冒险选择能提供非正常高回报的高风险银行,从而损害经济资源和市场约束的效率。在自愿参加保险和存款保险费率统一的情形下,经营好的银行将会退出存款保险体系,经营不好的银行也要缴纳更高的保险费用,从而威胁到存款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银行体系性风险也将扩大。
存款保险制度本身也有成本。对银行而言,缴纳保险费用将会增加其运营成本,减少利润。对存款人而言,银行会将存款保险的费用间接转移到储户身上。对存款保险机构来说,其也存在自身的运营成本,也有自己的利益,有可能将自身利益置于存款人和纳税人的利益之上,这样处理问题是就会产生利益倾向,从而出现问题。
中国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有政府为其做后盾,无偿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险,为了节省运行成本会不愿加入存款保险体系。如果不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纳入这一体系,那么由于保险基金数额小、范围狭窄,就很难保证银行资金发生大量损失的时候对储户进行赔付,从而导致存款保险制度不能正常运转。